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了解父母外出打工类型对贵州省14岁以下留守儿童自杀意念的影响。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贵州省81个行政村3 745名≤14岁儿童进行自杀意念(SIOSS)问卷调查。结果 留守儿童自杀意念发生率为12.88%,非留守儿童的自杀意念发生率为9.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152,P=0.001);父母均未外出打工留守儿童自杀意念发生率为9.4%(158/1 680),与母亲外出14.44%(27/187)、父母均外出打工者自杀意念发生率14.55%(187/1 2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76、18.765,P<0.05);父亲外出打工留守儿童自杀意念发生率为8.77%(52/593),与母亲外出、父母均外出打工者自杀意念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020、12.220,P<0.05);除掩饰因子外,不同父母外出打工情况的留守儿童绝望、睡眠和乐观因子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6.646、5.128、9.039,P<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朋友数(OR=0.560)和关爱活动(OR=0.496)是留守儿童自杀意念的影响因素。结论 父母外出打工类型对留守儿童的自杀意念发生率产生一定影响,其中母亲外出打工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2.
许学华 《中国校医》2014,28(11):826-827
目的探讨农村留守儿童的依恋质量及特点。方法整群选取山西某中学农村留守儿童156名及非留守儿童25名,年龄在12~14岁之间,采用张杉杉的初中生依恋问卷进行测查。结果留守儿童除了在朋友依恋上与普通儿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母亲、父亲、照顾者依恋上其得分均显著低于普通儿童(P<0.05);留守儿童在母亲、父亲、朋友和照顾者依恋上没有表现出性别及与父母联系频率方面的显著差异;在年级变量上,初中一年级比初中二年级留守儿童更多对朋友依恋(P<0.05)。在4类依恋对象上,留守儿童更多的依恋母亲、朋友和其照顾者,其依恋得分显著高于对父亲的依恋得分(P=0.000)。结论留守儿童的依恋质量不如非留守儿童。初中一年级留守儿童相对于初中二年级儿童更多对朋友依恋。留守儿童更多依恋母亲,朋友和照顾者,较少依恋父亲。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广西和云南贫困地区父母外出打工对留守儿童营养不良情况的影响。方法问卷调查广西乐业县与云南寻甸县1519名学生及其家长,了解学生一般情况、饮食摄入情况及父母打工情况、家庭经济情况等。将父母中有一人及以上外出打工的学生判定为留守学生。通过体检及实验室检查了解学生生长迟缓、消瘦、贫血、佝偻病后遗症及严重营养不良情况。结果 44.0%的学生为留守学生。非留守学生的生长迟缓、贫血、佝偻病后遗症等患病率均高于留守学生。控制学生年龄、性别、膳食摄入,父母体质指数、职业、文化程度和收入等因素后,留守与否对生长迟缓率、消瘦率、佝偻病后遗症发生率、贫血率与严重营养不良率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广西和云南贫困地区小学生的营养状况与其留守与否无直接关联。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留守初中生学习倦怠的调查,了解初中生学习倦怠的年级和性别特征,探索其发展变化规律。方法采用《中学生学习倦怠问卷》对1 150名中学生进行测查。结果发现大部分农村留守初中生存在一定程度的学习倦怠。农村留守初中生学习倦怠在性别、是否独生、是否班干部、不同家庭经济状况的比较上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各因子在年级维度上表现为在情绪耗竭维度和总分上,七年级和九年级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九年级高于七年级;在师生疏离维度上,七年级和八年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八年级高于七年级;在生理耗竭维度上,八年级和九年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九年级高于八年级。结论大部分农村留守初中生存在一定程度的学习倦怠,他们在情绪耗竭、学习低能感、生理耗竭等学习倦怠上,总分均高于非留守初中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父母外出打工对留守儿童危险行为以及心理因素的影响。方法 选取安徽省六安市2所全日制初中2 139名年龄≤14岁学生进行危险行为和心理因素问卷调查。结果 留守儿童810名(37.87%),其中父亲外出打工334人(42.47%),母亲外出打工146人(18.02%),父母均外出打工320(39.51%);母亲外出打工留守儿童吸烟行为比例为8.22%,高于父亲外出打工的3.80% 及父母均未外出打工的3.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117,P=0.003;χ2=10.504,P=0.001);父母均外出打工留守儿童每周饮酒≥1次比例为11.25%,高于父亲外出打工的6.4% 及父母未外出打工的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50,P=0.028;χ2=4.315,P=0.038);母亲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因饮酒打架≥1次/学期的比例为9.59%,高于父亲外出打工的4.65及父母均未外出打工的6.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12,P=0.038;χ2=4.127,P=0.042);父母均未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上网行为比例为17.08% 低于父母均外出打工的28.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283,P=0.000);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129)、年级(OR=0.646)、性别(OR=0.146)是留守儿童吸烟行为的影响因素。结论 父母外出打工对留守儿童的危险行为和心理产生一定影响,其中母亲外出打工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贫困农村地区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差异并探索其影响因素。方法:在宁夏固原市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7所小学的2017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通过家长调查获取1474名学生的家庭信息。结果:欠发达地区农村儿童自我意识水平整体偏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比非留守儿童差,具体表现为自我意识水平较低、孤独感较强、社交焦虑水平较高;父母外出务工是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危险因素,家长对孩子的关心程度、同伴关系和师生关系是影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三个最主要因素。结论:加强留守儿童家庭中的亲子沟通,提高监护人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视,以及老师帮助学生建立融洽的师生和同伴关系是改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父母养育方式与大学生性别角色现状及其相互关系,为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修订的性别角色量表和父母养育方式量表,对689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父母养育方式在不同性别和生源地的学生之间存在差异;大学生的性别角色类型分布存在显著差异,双性化和未分化占多数;部分父母养育方式尤其是异性父母的养育方式进入大学生性别角色影响因素的回归方程。结论父母养育方式尤其是异性父母的养育方式影响子女性别角色的形成。  相似文献   

8.
我国农村父母外出务工对留守儿童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分析我国农村父母外出务工对留守儿童营养健康状况的影响,为解决农村留守家庭问题的相关政策制定提供理论与实证依据。方法:基于1991—2009年中国农村健康和营养调查面板数据,利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回归分析。结果:父母外出务工对0~6岁留守儿童的营养健康状况有显著的负面影响,可以显著提高6~12岁儿童的体重水平,12~18岁留守儿童的生长发育状况比非留守儿童明显迟缓;其次,相对女性而言,男性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之间身体健康指标均没有明显差异;相比之下,父母外出务工对女孩身体健康状况存在显著的负面影响。结论:对我国农村留守家庭成员而言,家庭收入水平的提高,以及家庭留守成员照顾儿童饮食起居方面的时间增加,对留守儿童营养健康状况有显著改善。逐渐取消造成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是从本质上解决留守儿童健康问题的关键;另外,政府出面组织预防保健、营养膳食等活动也可缓解留守儿童的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贫困农村地区父母外出务工与学龄前儿童身体健康状况的关系,为贫困农村地区的儿童教育和公共卫生发展提供政策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法,抽取甘肃省陇南市成县6所农村幼儿园497名学龄前儿童,采用问卷调查儿童健康状况、父母外出务工等情况。结果中国西部农村学龄前儿童2周呼吸系统患病率(46.1%)和腹泻患病率(14.5%)较高,健康状况较差;父母外出务工情况影响儿童腹泻患病率,但没有增加儿童两周呼吸系统疾病的患病率;父母外出务工时,低龄儿童面临的身体健康风险较大;儿童主动洗手习惯能减低儿童的2周患病率,儿童主动洗手习惯与儿童身体健康呈正相关(OR值分别为1.97,2.20)。结论父母外出务工与儿童身体健康状况密切相关,需要加强儿童健康卫生行为的养成。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估外出务工人员子女生长发育及心理孤独感状况,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方法 按照父母外出务工情况将被调查者分为留守儿童组与非留守儿童组,采用倾向性得分匹配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平衡性检验显示两组样本系统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匹配结果较好地平衡了数据。核匹配法结果显示父母外出务工对农村大龄留守儿童年龄别身高(HAZ)的平均处理效应为-0.200(P <0.05),对其孤独感得分的平均处理效应为1.978(P> 0.05)。经半径匹配法检验,结果具有稳健性。结论 父母外出务工对农村大龄留守儿童生长发育呈负面影响,对其孤独感的影响不显著。应通过完善入学政策、增加留守儿童营养膳食及卫生服务投入、开展留守儿童监护人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完善学校教育等措施缓解父母外出务工对农村大龄留守儿童生长发育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大学生儿童期虐待与攻击性的关系,以及心理韧性在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中文版儿童期虐待问卷、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攻击性问卷-修订版对809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学生儿童期虐待的发生率为31.27%,受虐组在心理韧性总均分及其各个维度上得分均低于非受虐组(P0.01);受虐组在攻击性总均分及其各个维度上得分高于非受虐待组(P0.001);大学生儿童期虐待均分及各个维度与心理韧性均分及各个维度均显著负相关(P0.01);大学生儿童虐待均分及各个维度与攻击性均分及各个维度均显著正相关(P0.01);心理韧性均分及各个维度与攻击性均分及各个维度均显著负相关(P0.01)。结构模型方程中介效应检验结果显示,心理韧性在大学生儿童期虐待与攻击性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占总效应的22.33%。结论大学生儿童期虐待能够正向直接预测个体的攻击性,也可以通过心理韧性间接预测个体的攻击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儿童期受虐待经历与大学生自杀意念之间的关联,为保障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提供依据。方法2018年5—7月,运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山西省6所大学的大学生(儿童期虐待有效调查人数3 854名,自杀意念有效调查3 882名),进行儿童期虐待问卷中文版和自杀意念自评量表调查。结果儿童期至少有过1种虐待经历的占42.4%,近1周内有过自杀意念的占3.9%。经χ2检验,儿童期遭受过躯体虐待、情感虐待、性虐待、躯体忽视、情感忽视大学生自杀意念检出率均高于未遭受相应虐待大学生(χ2值分别为13.78,12.97,17.10,56.56,66.58,P值均<0.01);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儿童期各型受虐待经历均和大学生自杀意念存在正相关(r值分别为0.06,0.06,0.07,0.12,0.13,P值均<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发现,在控制其他影响因素后,儿童期遭受躯体忽视以及情感忽视与大学生自杀意念发生呈正相关(OR值分别为2.18,2.07,P值均<0.05)。结论儿童期遭受躯体忽视和情感忽...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童年期虐待和中学生非自杀性自伤行为(non-suicidal self-injury,NSSI)的关联及性别差异,为中学生NSSI的防控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取郑州、深圳、南昌和贵阳4个地区14 500名在校高中和初中学生,采用童年期虐待问卷和NSSI问卷等进行调查,了解一般人口统计学指标、童年期虐待经历和NSSI等信息,建立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童年期虐待经历与NSSI的关联,比较关联强度的性别差异。结果中学生NSSI检出率为9.5%,男生(10.7%)高于女生(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77,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随着不同形式的童年期虐待水平升高,中学生NSSI呈增加趋势;控制相关混杂因素的影响,高水平各种形式的童年期虐待均与中学生NSSI的增加有关(P值均<0.01);高水平性虐待、情感忽视和童年期虐待与女生NSSI的关联强度高于男生(P值均<0.01)。结论童年期虐待经历是中学生NSSI的重要影响因素,特别在女生群体中。开展针对性干预有益于中学生NSSI的防...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孤独症(autism)患儿症状与父母人格特征的相关性。方法 对符合DSM-Ⅳ诊断标准的孤独症患儿250例采用社会沟通量表(Social Communication Questionnaire,SCQ)对孤独症患儿症状进行评定,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ysen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EPQ)对患儿父母的人格特征进行评定。结果 1)学龄前患儿与学龄期患儿的SCQ量表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学龄期患儿父亲比学龄前患儿父亲个性更不稳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对不同性别患儿进行比较,女性患儿相较男性患儿重复刻板症状评分更高,并且女性患儿母亲个性更不稳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以SCQ高分界值(22分)对患儿分组,发现两组患儿父母各人格维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孤独症患儿的SCQ各维度得分与父亲、母亲EPQ各维度得分之间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女性孤独症患儿刻板重复症状更为严重;父母不稳定的人格特性与患儿年龄、性别有关;孤独症患儿症状与父母人格特征可能不通过直接作用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15.
了解安徽省护理专业女生童年期虐待忽视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为提高女生生活质量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从安徽省分别选取2所本科和2所专科院校,对所有在校一~三年级护理专业女生2 549名使用自编的“安徽省大学生健康相关行为问卷”进行调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童年期虐待忽视对护理专业女生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 本次调查护理女生生活质量生理、心理、社会关系、环境各维度得分分别为(12.85±2.01)(13.86±2.40) (12.83±2.84) (13.37±2.21),其中本科生高于专科生、高年级高于低年级、与父母关系较好者高于关系较差者(P值均<0.01).童年期躯体虐待、情感虐待、性虐待、躯体忽视和情感忽视的检出率分别为4.9%,10.6%,7.3%,6.7%和4.1%.童年期虐待忽视经历的护理专业女生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均高于未遭受虐待忽视者(P值均<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护理专业女生生活质量的生理、心理、环境维度得分与虐待忽视种类数量呈负相关(P值均<0.05),且遭受童年期虐待忽视种类的数量均与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呈剂量-反应关系(P值均<0.05).结论 护理女生童年期虐待忽视现状依旧严峻,童年期虐待忽视经历与护理女生生活质量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6.
了解儿童期虐待与大学生危险行为的关系,为大学生危险行为早期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抽取山东省烟台市4所大学的1 000名大学生,进行儿童期虐待问卷(CTQ)、抑郁自评量表(SDS)、自杀意念量表(BSSI)及自拟一般状况问卷调查.结果 1 000名大学生儿童期虐待发生率为11.1%,大学生儿童期虐待以情感虐待(97.2%)与情感忽视(74.7%)为主.轮廓分析显示,抑郁症分级严重程度越高,5种不同虐待类型的得分也越高(F=790.5,P<0.05).大学生儿童期虐待与自杀意念、抑郁症、吸毒及自我伤害4种危险行为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120,0.129,0.101,0.110,P值均<0.05).结论 儿童期虐待是大学生发生自杀、抑郁等危险行为的重要相关因素,学校应针对有童年期虐待经历的大学生进行早期干预.  相似文献   

17.
探讨护理女生童年期性虐待经历与性行为的关系,为护理女生性行为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从安徽省分别选取医学本科院校和医学专科院校各2所,对4所学校一至三年级所有在校护理专业2549名女生使用自编"安徽省大学生健康相关行为问卷"进行调查,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童年期性虐待、性行为等,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童年期不同时期性虐待对护理女生性行为的影响.结果 参与调查的护理女生中有143名(5.6%)报告曾发生过性行为,其中141名(5.5%)与异性发生过性行为,6名(0.2%)与同性发生过性行为,4名(0.2%)与同性和异性均发生过性行为.本科院校护理女生性行为报告率(3.9%)低于专科院校护理女生(6.8%);二年级护理女生性行为报告率最高(7.8%),一年级最低(4.0%);护理女生与父、母关系较好者性行为报告率均最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9.56,12.15,10.71,22.11,P值均<0.05).童年期不同时期有过非接触性和(或)接触性性虐待经历者(除高中接触性性虐待者),其性行为报告率均高于没有性虐待经历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童年期不同阶段、不同类型性虐待经历(除高中接触性性虐待)均增加了护理女生性行为的发生风险(P值均<0.05).结论 童年期性虐待对成年期性行为产生显著影响,预防童年期性虐待有助于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童年期虐待经历与初中生孤独感发生的关系. 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使用自编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问卷,对安徽省、霍邱县3所中学共1 417人进行整群抽样调查. 结果 随着年级的升高,孤独感高分组的检出率呈现上升趋势,非独生子女孤独感高分组所占比例较高,随着与母亲关系的融洽,青少年孤独感高分组所占比例呈下降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童年期遭受过反复中度躯体虐待、情感虐待、非接触性性虐待的初中生其孤独感的高分组的检出率均高于没有遭受过虐待的初中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童年期反复情感虐待是初中生孤独感中等分组的危险因素;童年期反复中度躯体虐待、反复接触性性虐及反复非接触性性虐均是初中生孤独感高分组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 结论 童年期反复虐待与初中生孤独感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济宁市农村中学生抑郁症状现状,探讨童年期不良经历对青少年抑郁症状的影响。方法 2019年3—4月随机抽取济宁市2所农村初级中学的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儿童期虐待问卷(CTQ-SF)、流调用抑郁自评量表(CES-D)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715名农村初中生抑郁症状≥16分者218人(30.5%);家庭结构、家庭月收入影响抑郁自评得分(F=7.397、4.169、P<0.05),不同性别、年级、是否为独生子女、留守状况的学生抑郁自评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级、家庭结构、家庭月收入、留守状态的学生童年期不良经历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儿童期不良经历与抑郁症状得分呈正相关(r=0.198~0.481,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父母离异(b=7.037)、家庭月收入5 000元以下(b=2.219、2.212)、儿童期遭受情感虐待(b=1.555)、性虐待(b=0.615)和情感忽视(b=0.203)与中学生抑郁症状呈正相关(P<0.05)。结论 济宁市农村中学生存在一定程度的抑郁症状。童年期不良经历会增加青少年抑郁症状的风险,减少儿童期不良经历的发生有利于改善青少年抑郁症状。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护理专业女生童年期性虐待特征与非自杀性自伤行为(non-suicidal selfinjury,NSSI)的关系,为干预大学生NSSI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8年10月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取安徽省2所本科和2所专科医学院校,对一至三年级所有在校护理专业的2 549名女生使用自编"安徽省大学生健康相关行为问卷"进行调查,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童年期性虐待、NSSI等。结果护理专业女生在最近6个月内NSSI报告率为8.2%。童年期任一时期有性虐待经历均会增加高校护理专业女生发生NSSI的风险(P值均<0.05);小学阶段及更早时期、初中时期、高中时期3个时期均遭受性虐待的高校护理专业女生NSSI发生风险是童年期未遭受性虐待者的5.04倍(95%CI=1.73~14.62,P<0.01)。童年仅遭受接触性性虐待和既遭受接触性又遭受非接触性性虐待经历均会增加高校护理专业女生NSSI发生的风险[OR值(95%CI)分别为2.21(1.48~3.29),3.56(2.13~5.96),P值均<0.05]。童年期性虐待经历发生模式可分为两类,一类为持续遭受性虐待者(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