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了解高校大学生性行为特点及筛选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研究干预大学生高危性行为及其预防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参考计划行为理论模型分析研究影响高校大学生性行为发生的相关因素以及高危性行为的特点,以年级分层,抽取北京市10所高校的1 783名学生,采用自编问卷,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验证,确定相关影响因素以及干预策略.结果 大学生性行为报告率29.1%.性行为报告者中基本每次都使用安全套报告率为30.83%.大学生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27.7%.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既往有性经历、行为意向强、高风险行为态度、高风险知觉行为控制是该人群发生性行为的主要危险因素(B值分别为-0.638,3.677,0.638,0.598,0.243,P值均<0.05).结论 应通过针对性的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相关因素的干预,形成良好的行为意向,从而达到行为改变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了解深圳市大学生性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为正确开展高校性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深圳市3所高校的3 577名大学生进行匿名式问卷调查,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深圳市大学生性行为发生率为18.54%(663/3 577),第一次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为61.84%(410/663),最近1年临时性行为和商业性行为发生率分别为3.75%(134/3 577)和0.92%(33/3 577).仅有25.92%的学生不赞成婚前性行为.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本科、男性、高年级、非医学专业、月消费水平高的大学生性行为发生率更高(P值均<0.01).结论 深圳市大学生性观念开放、性行为发生率较高,且自我保护意识较差,大学生高危性行为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3.
贵州省大学生婚前性行为发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了解贵州省大学生婚前性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指导青春期性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抽取贵州省在校大学生315名进行无记名封闭式问卷调查,获得有效问卷301份。结果44.2%的大学生正在谈恋爱,18.3%有性行为;谈恋爱的比例女生高于男生,男生有婚前性行为的比例高于女生。55.5%的大学生对婚前性行为表示可以理解,43.0%认为婚前同居的坏处是不负责任,因怕怀孕而不发生性行为的比例仅占1.3%;60.8%认为大学生发生婚前性行为学校不应给予任何处理,26.9%认为学校可以私下批评教育。与大学生婚前性行为发生有关的因素包括年龄大、年级高、城市、独生子女、大学前与异性接触程度较高、爱上异性数量较多等。结论大学生的性行为虽不普遍但已见增加,学校、社会和家庭应该加强性健康教育和引导。  相似文献   

4.
某职业高中学生性行为现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职业高中学生性态度及相关行为现况,为学校开展性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以成都市某职业高中二年级全体学生为研究对象,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进行不记名调查.结果大部分职业高中学生对婚前性行为等问题持中立态度,学生中有过边缘性行为及性行为经历者分别占45.63%和13.88%.对学生性行为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性别、年龄、学习成绩等11个因素与学生是否发生性行为有关;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有边缘性行为经历、年龄较大、对性教育态度积极是学生发生性行为的危险因素,而性态度正确、父母婚姻和睦、父亲文化程度高则是学生发生性行为的保护因素.结论学校应高度重视高中生的性态度及相关行为问题,尽早开展性健康教育,使学生建立正确的性态度,以预防学生过早发生边缘性行为及性行为.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高校大学生性行为、性观念及安全措施采用情况,分析大学生婚前性行为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法对南京市2所高校503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利用问卷星软件收集数据,使用描述性分析、χ2检验和二元logistic回归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接受调查的大学生中,发生过性行为占30.4%,不同性别(χ2=8.93,P0.01)、年级(χ2=36.80,P0.01)和专业(χ2=22.97,P0.01)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初次性行为发生在高中时期最多,其次为大一时期。在有性经历的大学生中,85.1%的学生在性行为过程中会采取安全措施,其中安全套是最主要的避孕措施。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级、专业、性取向和对非婚性行为接受性是大学生婚前性行为的影响因素。未发生性行为的大学生,男生比女生更接受婚前性行为。结论学校应针对不同性别、年级和专业大学生的需求开展性健康教育工作,同时重点关注大学生人群的高危性行为因素,倡导科学安全的避孕措施,提倡安全性行为。  相似文献   

6.
中国大学生首次性行为年龄与危险性行为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首次性行为发生年龄对大学生危险性行为的影响,为制定适宜的生殖健康教育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无记名自填问卷方式,按照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我国18个省、市、自治区33 653名大学生进行健康危险行为问卷调查,对其中3 305名回答了首次性行为年龄大学生的问卷进行分析。结果在有性行为的大学生中,17.9%的大学生报告首次性行为发生在14岁前。大学生首次性行为的发生年龄与危险性行为存在较强的关联,首次性行为发生年龄≤14岁、首次性行为发生年龄在15~18岁之间的学生比首次性行为发生年龄≥19岁者发生多性伴侣、被迫性行为和意外怀孕的概率更高。结论首次性行为过早易导致危险性行为的发生。在初中和高中阶段对青少年进行性教育,推迟青少年首次性行为发生的年龄,对预防危险性行为的发生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南京市大学生性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目的 了解大学生性行为现状及主要影响因素,为针对性地开展大学生艾滋病及性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逐级整群抽样,选取江苏省南京市5所高校3238名大学生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对90名大学生进行个人定性访谈.结果 10.7%的大学生有过性行为,其中33.4%有多性伴,性行为不坚持使用安全套者占70.0%,13.5%自己或性伴有流产经历.多因素分析表明,大学生性行为与城市生源、高年级、艺术专业、登陆色情网站、接受婚前性行为等因素呈正相关(P<0.01).定性调查显示,大学生对婚前性行为的认识呈多元化,但只有少数人将其与健康问题相联系.结论 应加强大学生艾滋病、性健康教育及行为干预工作.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医科大学生婚前性行为态度的影响因素,为开展大学生性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使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河北医科大学746名在校本科生进行调查,并对21个指标和婚前性行为态度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对传统贞操观的认同、父母文化程度、周围有未婚同居者、学校制定恋爱行为规范、政治面貌、家庭收入、是否谈过恋爱共8个指标进入回归方程,偏回归系数的绝对值在0.134~0.458之间。结论大学生对待婚前性行为的态度受家庭、学校、社会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高校应对大学生实施恰当的行为干预措施,使他们树立正确的性道德行为规范。  相似文献   

9.
深圳市大学生性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通过对深圳市大学生性行为现况调查,探讨影响当代大学生性行为的相关因素,为正确有效的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按比例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应用<中国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问卷(大学)>对深圳市大学生600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深圳市大学生性行为的发生率为15.9%.不同性别和不同年级的大学生性行为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男生(21.3%)和高年级(OR=1.604)发生率为高;吸烟、饮酒、电子游戏痴迷程度不同,性行为的发生率也显著不同,危险度高的发生率较高(OR值分别为2.905、2.226、1.647);通过黄色书刊、互联网等方式获取性知识的大学生性行为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学生.结论 大学生性行为与个人不良生活习惯关系密切,应加强大学生性健康教育工作,促进大学生性心理的健康发展和人格的完善.  相似文献   

10.
海南省大学生性行为现状调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通过对海南省大学生性行为现状进行调查,探讨影响当代大学生性行为的相关因素,为大学生的性教育提出建议.方法 采取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应用自编的<大学生性行为调查表>对海南省大学生2 875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海南省大学生性行为的发生率为21.25%.不同性别和不同年级的大学生性行为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男生(31.04%)和高年级(OR为1.487)发生率为高;通过黄色书刊、互联网等方式获取性信息的大学生性行为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学生;孤独感、家庭类型、吸烟、饮酒、电子游戏痴迷程度不同,性行为的发生率也显著不同.结论 大学生性行为与个人不良生活习惯有密切的关系,应加强对大学生的性健康教育,促进大学生性心理的健康发展和人格的完善.  相似文献   

11.
了解合肥市大学生饮酒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合肥市8所高校学生共3 000名,使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以不记名方式进行问卷调查,运用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影响因素.结果 共有效调查人数2 849人,大学生饮酒率为80.2%,其中男生为92.3%,女生为68.8%.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OR=0.235,95% CI=0.185~0.298)、少数民族(OR=0.424,95%CI=0.229 ~0.787)、认为饮酒不是大学生活一部分(OR=0.352,95% CI=0.243 ~0.510),不吸烟(OR=0.513,95%CI=0.282~0.933)、父亲不饮酒(OR =0.500,95% CI=0.407~0.614)的大学生倾向于不饮酒,月平均生活费越高(OR=1.177,95% CI=1.022~1.355)、学校管理松或不管的大学生(OR=1.874,95% CI=1.603 ~2.192)更倾向于饮酒.结论 合肥市大学生饮酒行为较为普遍,且多种因素影响大学生饮酒行为.学校、家庭应联合对其进行积极干预,减少大学生饮酒行为.  相似文献   

12.
了解大学生不良健康行为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促使大学生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编“大学生健康行为调查表”,对整群抽取的江苏省10所学生体质健康监测高校8 802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影响大学生不良健康行为的主要因素.结果 8 802名大学生中,吸烟和饮酒行为的报告率分别为14.20%,53.18%;87.01%的大学生缺乏运动,66.64%的大学生在近1个月内不能按时作息,61.60%的大学生在过去1周内不能坚持每天吃早餐,且男女生间7种不良健康行为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68.71%的大学生存在3~5种不良健康行为,并且多种不良健康行为之间存在正相关(r=0.034~0.294,P值均<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生、独生子女、月生活费高、父母学历低者有可能出现不良健康行为(P值均<0.01).结论 大学生不良健康行为现况不容乐观,且存在聚集现象.亟需采取干预措施,促进大学生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云南省城市大中学生吸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青少年控烟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9 880名云南省城市在校大、中学生进行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调查。结果大中学生尝试吸烟率、吸完一整支烟报告率、第一次吸完整支烟时≤13岁构成比、近期吸烟率分别为43.1%,36.0%,52.6%和23.2%,不同人口学变量学生吸烟行为报告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经济片区、学校类型、性别和总体学习成绩等人口学变量对尝试和近期吸烟行为具有显著预测作用。结论云南省城市大中学生吸烟行为较为严重。应注意学校类型等影响因素,有针对性地开展青少年吸烟行为预防和干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南京市男男性行为人群(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新发感染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2013年4~8月在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健康咨询中心门诊基线招募MSM,2013年10月~2014年2月对不同时间进入队列的研究对象进行6个月的随访后,同时加入新MSM。基线及随访阶段均进行问卷调查和HIV、梅毒、单纯疱疹病毒2型(herpes simplex virus 2,HSV-2)等血清学检测。结果 基线共招募MSM 370名,HIV感染率为12.97%,在第6个月随访时,共随访到225人,随访阶段新入队列256名MSM,双向队列中MSM人群HIV新发感染率为8.40/100人年。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最近一年患过尖锐湿疣(HR=5.730,95% CI:1.351~24.312)、梅毒现症感染(HR=4.807,95% CI:1.838~12.573)均是HIV新发感染的危险因素。交互作用分析发现,尖锐湿疣合并梅毒或HSV-2感染时比单独或没有感染这两种性传播疾病(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TD)时,HIV感染的风险大,且这三种STD分别与同伴教育存在时,同伴教育可降低STD原有的致HIV感染的风险。结论 南京市MSM人群HIV新发感染率较高,且梅毒、尖锐湿疣等性传播疾病可增加HIV新发感染的风险。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合肥地区大学生婚前性行为状况,分析影响大学生婚前性行为的相关因素,为在大学生中开展生殖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匿名的方式,在合肥市4所大学进行横断面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社会人口学特征、生殖健康知识、性态度及性行为等。结果 共调查508名在校大学生,其中男生260人,女生248人。调查对象的婚前性行为报告率为8.9%(45/508),男生(14.6%)高于女生(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864,P<0.001);在有性行为的学生中,超过90%不了解性传播疾病。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婚前性行为的危险因素包括男性、对性行为持接纳的态度、同伴中存在婚前性行为和学校周围宾馆不需要出示身份证入住等。结论 婚前性行为正在威胁在校大学生的生殖健康,应引起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6.
某高校大一学生骨密度增长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了解大学生骨密度变化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促进大学生骨健康的有效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118名沈阳医学院大一学生进行左足跟骨超声密度测定、体格测量、体成分测量、7d膳食调查(食物频率法)和体力活动情况调查.结果 超声骨强度指数年增长率,男生为3.83%,女生为5.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06,P=0.318).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对大学生超声骨强度指数年增长率有正性影响作用的因素由大到小依次是瘦体重年变化率(β=0.24)、步行能量消耗年变化率(β=0.199)和每天食用奶类及其制品(β=0.177)(P值均<0.05).结论 低年级大学生尚处于骨量增长期,增加奶类及其制品摄入量和步行运动,提高机体瘦体重能够促进骨量增加.  相似文献   

17.
了解当代大学男生婚前性行为现况、对婚前性行为的态度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针对大学男生健康教育模式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大学男生性健康知识调查问卷,对杭州市13所高校的大学男生按年级分层进行随机抽样调查,获有效问卷3 992份.结果 91.0%被调查者认为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婚前性行为.被调查者中已发生过婚前性行为的比例为22.5%,第一次发生性行为的平均年龄为18.8岁.月消费是影响大学男生婚前性行为态度的主要因素.影响大学男生婚前性行为的因素有父母文化程度、家庭关系、对婚前性行为的态度和对多性伴的态度.结论 多数大学男生对于婚前性行为持支持态度.家庭、学校、社会应加强对大学生的性健康教育和积极引导.  相似文献   

18.
向晋辉 《中国学校卫生》2012,33(8):914-915,919
目的 了解大学生非婚性行为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网络聊天群随机抽取426名在校大学生,采用自编问卷对大学生非婚性行为发生情况及相关可能影响因素进行匿名调查.结果 大学生非婚性行为的发生率为27.5%,其中男生为28.6%,女生为26.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310,P=0.578).大学生非婚性行为发生率在不同性生理成熟年龄、认识性行为途径、朋辈状况上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7.005,9.318,68.380,P值均<0.05),在不同家庭结构、家庭教养方式和学校类型上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0.378,0.963,2.745,P值均>0.05).结论 性生理成熟年龄、认识性行为途径及朋辈中发生非婚性行为的比例对大学生非婚性行为的发生率有显著影响.大学生性教育应从家庭、学校和全社会多个层面进行.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北京市石景山区中学生的饮食行为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采取针对性的营养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典型抽样方法,抽取石景山区6所中学,各学校再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整群随机抽样,对所抽取班级的全体学生l 252名进行《中国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调查问卷》调查.结果 中学生的健康饮食行为中,过去7d里,每天至少吃1次新鲜水果、每天至少吃1次蔬菜、至少5d喝牛(豆)奶、至少5d吃早餐的报告率分别为52.62%,79.98%,54.52%,76.69%.非健康饮食行为中,过去30 d里,每天至少1次或以上喝汽水饮料报告率为22.23%;过去7d里,每天至少1次或以上吃甜点、每天至少1次或以上吃油炸食品、至少3d吃西餐、至少3d吃路边摊的报告率分别为26.66%,11.07%,5.70%,8.85%;偏食报告率为40.31%.家庭类型、父亲职业、母亲学历、是否住宿、学习成绩等是某些饮食行为的影响因素.中学生认为自己体重偏重的占42.83%,采取体育锻炼来减肥的占65.82%,同时还存在多种不健康的减肥行为.结论 应加强对中学生良好饮食行为的培养,并对不健康减肥行为开展有效的营养干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