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目的 :了解老年男性痒疹与体内激素水平的关系。方法 :应用放射免疫测定法对 3 0例老年男性痒疹患者进行性激素相关项目测定。结果 :老年男性痒疹患者的血清睾酮 (T )水平明显低于老年男性正常组 (P <0 0 5 ) ,血清雌二醇(E2 )、血清孕酮 (P)水平明显高于老年男性正常组 (P <0 0 1及P <0 0 5 )。结论 :老年男性痒疹发生与体内性激素水平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2.
性激素与男性肝硬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燕萍  钱湘绮 《四川医学》2000,21(4):302-302
目的探讨男性肝硬化患者与性激素的关系.方法58例男性肝硬化患者血清性激素均值与30例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肝硬化患者的雌二醇(E2)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泌乳素(PRL)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睾酮(T)值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两组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水平近似(P>0.05);肝硬化严重程度与性激素的关系肝硬化代偿组与正常组比较,E2、PRL、T值无明显差异(P>0.05);肝硬化失代偿组与正常组比较,T值明显下降(P<0.01),PRL值明显升高(P<0.01),E2值升高(P<0.05),而两组FSH、LH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肝硬化患者性激素变化与肝功能损害有关,肝功能受损也可能是导致性激素异常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用放射免疫法检测105例各型病毒性肝炎男性患者的血清酮(T)、雌二醇(E_2)、雌三醇(E_3),T 值和E_2值在肝炎各组与正常、存活组与死亡组,伴“女性化”体征组与无“女性化”体征组均无明显性差异(P>0.05)。提示与慢性肝病雄性激素水平降低、雌性激素水平升高的传统理论相违,性激素水平高低与预后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性激素变化与肝硬化发生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80例肝硬化患者和20例健康男性(对照组)的血清性激素水平,并采用Child-pugh分级法将上述病例分为A级组、B级组和C级组进行比较。结果各肝硬化组T、E2的平均水平均降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FSH、LH、PRL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Child分级与T、E2含量呈负相关(r=-0.55,r=-0.49,P0.05);与PRL、LH、FSH含量呈正相关(r=0.43,r=0.47,r=0.46,P0.05)。结论肝硬化存在不同程度的性激素紊乱,测定性激素水平变化,可以作为临床判断预后、疗效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性激素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固相法检测正常对照(n=21例)组,肝硬化(n=30例)组及肝癌(n=30例)组患者血清睾酮、雌二醇、泌乳素含量并且计算雌二醇/睾酮比值(E2/T)比值.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原发性肝癌组及肝硬化失代偿组中血清雌二醇,泌乳素及E2/T比值均升高,而睾酮则明显减少,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原发性肝癌转移组E2、PRL、T、E2/T比值与未转移组比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性激素失衡与男性原发性肝癌发生、发展有关.性激素水平可作为监测原发性肝癌病情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6.
男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清性腺激素水平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男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性腺激素的水平。方法 :用放射免疫法测定 5 0例男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 4 0名健康男性的血清雄激素 (T)、雌二醇 (E2 )、孕激素 (P)水平。结果 :男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T、E2 与P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0 1)。结论 :性激素的异常可能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男性肝纤维化患者雌激素水平的变化以及与血清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肽(PⅢNP)、Ⅳ型胶原(Ⅳ-C)、层粘连蛋白(LN)及肝功损害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31例健康男性、26例男性慢性肝炎和34例男性肝硬化患者的HA、Ⅳ-C、PⅢNP、LN;同时采用放免法检测上述对象的雌酮(E1)、雌二醇(E2)、雌三醇(E3)。结果肝炎组以及肝硬化组的HA、PⅢNP、Ⅳ-C和LN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或P0.01),且肝硬化组明显高于肝炎组(P0.05或P0.01)。肝炎组以及肝硬化组的E1、E3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或P0.01),且肝硬化组明显高于肝炎组(P0.05或P0.01)。三组的E2水平逐渐增高,但是无显著性差异(P0.05)。E1、E3浓度与HA、Ⅳ-C呈正相关,E2与两种指标均无明显相关性。结论肝纤维化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雌激素水平升高,并且雌酮、雌三醇的升高程度与肝硬化肝功能受损程度有明显关系,测定雌激素水平变化,可以作为临床判断预后、疗效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不同Child‐pugh分级肝硬化患者血清及腹水中肿瘤标记物CA724、CA242、甲胎蛋白(AFP)的水平,探讨3个肿瘤标记物对于肝硬化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肝硬化患者82例及健康对照者50例,应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中CA724、CA242及AFP等肿瘤标志物的水平。对于Child‐pugh B、C级存在腹水患者抽取腹水,检测其中CA724、CA242及AFP的水平。以ROC曲线判断这些指标对肝硬化的诊断能力。结果肝硬化患者血清CA724、AFP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而血清CA242水平较健康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A724、AFP水平随着Child‐pugh分级的升高而逐渐升高,CA242无明显规律性。组间比较,Child‐pugh A、B、C级肝硬化中血清AF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CA724在Child‐pugh A级和B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A242在Child‐pugh分级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水中CA724和AFP随着Child‐pugh分级升高而逐渐升高(P<0.05)。血清CA242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556,无明显辅助诊断能力。结论血清及腹水CA724、AFP对肝硬化的诊断及评估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与肝硬化程度相关,而不适宜选择CA242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肝硬化患者血清胆汁酸的变化情况,探讨血清胆汁酸对肝硬化病情程度的评估作用。方法:以59例健康体检人员为对照,比较89例不同Child—pugh分级肝硬化患者各肝功能指标情况,研究各肝功能指标Child—pugh评分的相关性。结果:肝硬化组与对照组血清总胆汁酸(TBA)、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组各肝功能指标均出现不同程度升高;不同Child—pugh分级肝硬化组任意两组TBA、TBIL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级组ALT水平与c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级组AST水平与B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BA、TBIL与Child—pugh评分均呈正相关(r=0.692、0.529,P〈0.05)。结论:血清TBA与Child—pugh评分有较好的相关性,能准确反映肝硬化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对肝硬化的早期诊断、病情评估均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血脂的变化与Child—plugh分级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肝硬化患者110例及健康对照组80例,采用全自动生化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载脂蛋白-AI(Apo—AI)、载脂蛋白B(Apo—B),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肝硬化组各项血脂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肝硬化组Child—pugh C级血脂明显低于Child—pugh A、B级,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硬化患者Child—pugh分值越高,肝功能损害越严重,血脂水平越低。  相似文献   

11.
肝硬化患者血浆B型利钠肽水平与肝功能状况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丁进  王建国  汤世伟  吴中平 《浙江医学》2006,28(12):975-977,1027
目的观察肝硬化患者血浆B型利钠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浓度的变化,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浆BNP水平与肝功能状况及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检测50例肝硬化患者血浆BNP浓度、肝肾功能、心电图QTc间期(校正的QT间期)等。(1)所测BNP值与37例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2)不同Child Pugh分级者的BNP值进行两两比较;(3)BNP值与ChildPush积分、血清白蛋白水平、QTc间期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肝硬化组BNP值比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其中肝功能ChildA级者的BNP值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处于临界值(P=0.092)。而Child B及Child C级者的BNP值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NP值在不同ChildPush分级间依次升高,而且Child A、B、C级三者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BNP值与ChildPugh积分呈正相关(P〈0.01),与血清白蛋白呈负相关(P〈0.01),与QTc间期则无相关性。肝硬化组QTc间期延长20例(20/50),发生率为40%。结论肝硬化患者血浆BNP水平升高。并且与肝硬化的疾病严重程度相关,结合传统的ChildPush分级能正确反映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状况。  相似文献   

12.
男性肝硬化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变化的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男性肝硬化患者性激素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发光免疫检测技术,检测男性肝硬化患者血清中睾酮(T)、促卵泡成熟激素(FSH)、黄体生成激素(LH)、雌二醇(E2)、泌乳素(PRL)等性激素水平,并与健康男性进行比较。结果 肝硬化患者睾酮(T)、雌二醇(E2)水平下降,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泌乳素(PRL)水平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促卵泡成熟激素(FSH)、黄体生成激素(LH)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肝硬化患者性激素变化与肝功能损害有关,肝功能受损可能是导致性激素异常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男性肝硬化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男性肝硬化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的变化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检测67例肝硬化患者和34例正常健康人员的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睾酮(T)及催乳素(PRL),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肝硬化患者血清T、E2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显著性降低(P<0.01),血清PRL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显著性增高(P<0.01)。结论男性肝硬化患者体内存在性激素水平的失衡和紊乱,检测血清中T、E2和PRL水平对肝硬化的诊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4.
绝经后性激素变化在胰岛素抵抗发病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雅  王煜  袁涛 《四川医学》2002,23(9):892-893
目的:探讨绝经后妇女性激素变化在胰岛抵抗发病中的作用。方法:A组:26例绝经后糖耐量减低(IGT)妇女;B组:21例绝经后糖耐量正常(NGT)妇女;C组:17例正常月经期妇女。分别测定空复血糖、胰岛素及餐后2h血糖及胰岛素,计算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AI)。测定雌二醇(E2)、促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睾酮(T)。结果:绝经后IGT妇女E2水平和IAI明显低于另两组(P值分别<0.01),T水平明显高于另两组(P值分别<0.05),而葡萄糖和胰岛素水平明显升高,线性相关分析显示,E2水平与IAI呈显著正相关,T水平与IAI呈显著负相关,结论:绝经后低雌激素及高雄激素的共同作用是导致胰岛素抵抗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肾病综合征、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阐明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血清白蛋白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30例肾病综合征、30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组研究对象空腹血清中的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和游离甲状腺素(FT4)水平,分析其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血清白蛋白水平之间的相关性。结果:2组患者血清中FT4、FT3水平较正常对照组下降(P<0.01),而TSH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升高(P<0.01)。肾病综合征组患者血清FT3、FT4水平与血清白蛋白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1=0.493,r2=0.574,P<0.01);失代偿期肝硬化组患者血清FT3、FT4水平与血清白蛋白水平亦呈正相关关系(r1= 0.513,r2=0.607,P<0.01)。2组患者TSH水平与血清白蛋白水平之间无相关性(r1=-0.232,r2=
-0.129,P>0.05)。结论: 肾病综合征、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常出现血清FT3、FT4水平的降低,随着血清白蛋白水平的好转,血清FT3、FT4的水平升高。  相似文献   

16.
本文观察了48例男性肝硬化患者血清睾丸酮(T)、雌二醇(E2)、黄体生成素(LH)、卵泡生长刺刺激素(FSH)、皮质醇(C)、促甲状腺激素(LSH)、泌乳素(PRL)含量变化。结果表明:1.随着肝功能损害的加重,T含量逐渐降低,总T降低,提示预后不良;2.E2含量可升高,正常或降低,其浓度也预后无关系与雌性三联征亦无直接关系;3.总T含量降低时,LH、FSH未能显示应有的升高反应,提示肝铧时存在着  相似文献   

17.
血清性激素结合球蛋白水平与2型糖尿病相关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检测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性激素结合球蛋白 (SHBG)和性激素变化 ,分析其与血糖、体重指数(BMI)、胰岛素敏感性等因素的相关性 ,用吡格列酮干预治疗来探讨 SHBG在 2型糖尿病中的变化及其相互关系。方法 :用随机对照方法纳入 2型糖尿病患者 85例和正常对照 5 9例 ,女性取绝经后。其中 4 8例患者用吡格列酮干预治疗。分别收集其空腹血清标本 ,测定 SHBG、总雌二醇 (E2 )、总睾酮 (T)、空腹胰岛素 (FINS)、体重、空腹血糖(FBG)、血脂等指标 ,计算 HOMA模型 B细胞功能指数 (HOMA- IS)、BMI,并以 L N[1/ (FBG·FINS) ]为胰岛素敏感性指数 (ISI)。结果 :患者组血清 SHBG较同性别对照组降低 (女性 P<0 .0 1;男性 P<0 .0 5 ) ;T/ SHBG在女性患者组高于对照组 (P<0 .0 1)。相关性分析发现 ,女性患者组 SHBG与 FBG、FINS、ISI有相关性 (分别 rs为 - 0 .372、P<0 .0 5 ,- 0 .332、P<0 .0 5 ,0 .4 45、P<0 .0 1) ;男性患者组 SHBG、总 T与 BMI有相关性 (rs为 - 0 .32 9、P<0 .0 5 ,- 0 .4 2 4、P<0 .0 1)。经吡格列酮干预治疗 12周后 ,血糖、血脂等有改善 ,而 SHBG、性激素、ISI无显著改变。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 SHBG水平下降与胰岛素抵抗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肝硬化肝脏体积定量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09~2011年肝硬化患者22例,采用螺旋CT中的Volume软件进行体积测量,比较不同肝功能分级患者体积的差异,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不同肝功能组及正常对照组肝脏体积差异显著,其中肝功能越差,肝脏体积越小,ChildA级患者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ChildB、C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CTVolume软件进行影像后处理,可以测量肝硬化的肝脏体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患者的肝功能情况。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清白蛋白(ALB)、胆碱酯酶(CHE)、凝血酶原活动度(PTA)检测在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病人63例(肝硬化组),病毒性肝炎病人60例(肝炎组),同时选取健康体检者60名作为对照组,检测各组ALB、CHE、PTA水平。结果肝硬化组ALB、CHE和PTA明显低于肝炎组和对照组(P < 0.01);肝硬化组Child-pugh C级病人ALB、CHE和PTA明显低于Child-pugh B级和Child-pugh A级病人(P < 0.05~P < 0.01);ALB、CHE和PTA诊断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35、0.897和0.746,截断值分别为31.41 g/L、3 785.41 U/L和36.59%时,灵敏度分别为73.30%、85.00%和93.30%,特异度分别为81.00%、79.40%和44.44%。结论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病人ALB、CHE、PTA水平明显降低,可反映病人Child-pugh分级情况,同时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