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 白喉是一种严重危害少年儿童健康的急性传染病。建国以来,我区在白喉防治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特别是前几年未能抓好计划免疫工作,使白喉在我区个别地方出现了局部小暴发流行。为迅速达到控制和消灭白喉之目标,我们根据省予防接种方案的要求,于1984年4—6月,对全地区3个月—6周岁儿童进行了浓吸百白破菌苗普种;对7—15周岁儿童进行了精吸白类普种。为考核普种效果,了解人群免疫状况,我们在普种前  相似文献   

2.
李晓军 《职业与健康》2004,20(12):110-111
宝山区已连续10多年无白喉病例发生,为了解我区健康人群白喉免疫水平,2003年我们随机抽取各年龄组的健康人群进行了白喉免疫水平监测,现将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漳州芗城区人群白喉免疫状态调查周俊仁,游泰山,张贵来,蔡贤文我区从1985年至今已有10年无白喉病例发生。为了解人群白喉的免疫水平,预测今后的疫情动态,以制订合理的防疫措施,我们于1994年11月随机抽取3个街道、3个大队、2所学校和2所幼儿园共35...  相似文献   

4.
<正> 自广泛开展白喉类毒素免疫预防以来,我区白喉发病得以有效控制,特别是自1978年全区实施以计划免疫为主的预防措施之后,防病效果更为显著,1983年发生最后一例白喉,迄今已连续12年无白喉疫情。为对消除白喉提供科学依据,总结白喉大面积防治经验,进一步推动我区计划免疫工作的深人  相似文献   

5.
<正> 为了较准确地反映出我区人群白喉免疫水平,以便为计划免疫和消灭白喉提供科学依据。我们组织了全区各县(镇)负责免疫的同志,选择了不同类型的地区进行了锡克氏试验,并采取召开老防疫人员,赤脚医生座谈会;查阅1964年白喉病人登记表、疫情统计表等方法,对老疫区汝南县1964年白喉流行情况进行了回顾性调查。  相似文献   

6.
白喉是由白喉杆菌引起的,可用疫苗预防的传染病.该病自实施预防接种以来,在广州市东山区的发病率大幅度下降,自1990年以来已连续13年没有白喉病例.为了进一步了解我区0~12岁健康人群白喉抗体水平,评价白喉疫苗的免疫效果,为制定免疫策略提供数字依据,我区于2003年5月对0~12岁儿童进行白喉抗体水平监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白喉是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在未免疫人群中呈爆发流行,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我区在60年代初实行免疫前,发病率为11.5~73.3/10万.自1996年实行普遍免疫后,发病率迅速下降,自1972年后,我区再无白喉疫情报告.  相似文献   

8.
青阳县儿童白喉免疫水平调查报告王庆生1王津洲2(1池州地区卫生防疫站2青阳县卫生防疫站)白喉是严重危害儿童健康的急性传染病之一。为了解我区人群白喉免疫状况,更好地开展计划免疫工作,我们采用锡克氏试验方法于1996年9月在青阳县按东、西、南、北、中抽取...  相似文献   

9.
台儿庄区自1980年实施计划免疫以来,白喉发病率大幅度下降,已连续十年无病例报告。为探讨我区消除白喉的可能性,于1995年9月,在3处乡镇进行了人群白喉免疫水平调查,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 在泥沟、涧头、马兰屯三处乡镇选择不同年龄人群1000人,按常规方法进行锡克氏试验,阳性者表  相似文献   

10.
毫州市白喉免疫水平调查刘仲方(毫州市卫生防疫236802)为考察我市近几年来白喉预防的接种质量,检测儿童的免疫效果,我们于1995年对本市城区4—7岁353各健康儿童进行了白喉免疫水平调查,结果如下。1材料和方法1.1常住我市城区幼托机构的4—7岁健...  相似文献   

11.
某部548名战士的白喉、破伤风抗体水平调查南京军区某部徐冰龚自力1995年11月至1996年11月为了解我区部队正常人群对白喉、破伤风两种疾病的免疫状况,为今后部队计划免疫预防工作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我们对某部548名战士进行了抗体水平调查。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2.
<正> 石家庄市1974年开始在儿童中开展白喉类毒索的预防接种,计划免疫的深入发展对控制本市白喉的发病起到了重要作用,发病率和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为掌握石家庄市人群白喉抗体水平,以便为预防白喉制定相应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石家庄市自1993年以来进行了人群白喉免疫水平的监测。1 对象与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2012—2014年咸阳市健康人群白喉抗体水平及抗体阳性率变化趋势,评价白喉免疫状况,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2—2014年随机抽取873份有效血样(每年随机选取3个县区,共9个县区),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全部送检标本白喉Ig G抗体平均吸光度值(A)。结果 2012—2014年咸阳市健康人群白喉抗体阳性率波动较大,2014年最低,但总体不超过50%,各年间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632,P0.05);不同性别间白喉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2012和2013年A值男性高于女性(P0.01);不同年龄白喉抗体阳性率以6岁以下儿童最高,6岁以后逐渐降低;其A值变化与抗体阳性率变化趋势大体一致。结论咸阳市健康人群白喉抗体水平偏低,应对该市健康人群开展白喉疫苗接种,提高白喉疫苗的覆盖面,并适当补充白喉成人接种,逐步提高健康人群的白喉免疫水平。  相似文献   

14.
吴江市1991~1993年人群白喉免疫水平分析江苏省吴江市卫生防疫站215200朱兴健吴江市已19年无白喉病例发生,为了解我市在白喉已被控制情况下的人群免疫状况,了解白喉生物制品的免疫效果及白喉免疫水平的消长情况,评价计划免疫工作的效果,为进一步搞好...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不同人群的麻疹、白喉免疫状况,评价免疫接种实施效果,同时为制定与调整免疫接种策略提供依据,根据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8年监测点工作要求,我们于2008年3—8月在杭州市下城区开展了麻疹、白喉人群免疫水平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16.
白喉是一种严重危害儿童身体健康的急性传染病,达州市自1984年实行疫苗冷链运转接种以来,连续23年无白喉流行,为了解儿童当前白喉免疫水平,科学地开展预防接种,有效地控制白喉的发生与流行,于2007—08—21/09—08对410名接种白喉疫苗后的儿童进行白喉易感性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日照市免疫预防消除白喉的效果。方法利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的方法,对日照市1951年以来白喉流行病学特征和采取的预防控制策略进行分析。结果日照市自1951年以来共报告白喉病例4136例,死亡247例,平均年发病率:1951—1959年为3.80/10万,病死率为10.27%;1960—1969年为20.35/10万,病死率5.12%;1970—1979年为0.38/10万,病死率为12.94%,末例病例为1977年。日照市自1960、1970年相继开展了白喉百日咳联合疫苗(DP)和百日咳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DTwP)接种,自1986年以来,免疫接种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免疫成功率年均90%以上,39岁以下健康人群白喉免疫保护率93.54%,带菌率调查为零。结论高覆盖率和高质量的免疫接种率是消除白喉的根本措施,开展有效的监测是消除白喉的重要策略。  相似文献   

18.
我市自60年代初广泛应用白喉免疫制剂以来,白喉发病得到有效控制。自1979年后已连续23 a无白喉病例发生。为了解白喉免疫水平,评价白喉免疫效果,掌握白喉流行趋势,2001年,我们对苍山等部分县区不同人群进行了锡克氏试验监测,正常人群白喉抗体水平和白喉免疫成功率的监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正> 白喉是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症状重,病死率高。随着特异性预防制品——白喉类毒素(下称白类)的问世,和计划免疫工作的深入开展,我区解放三十五年来白喉发病率逐年降低,1970年以后基本控制了流行,近六年来发病率一直稳定在0.032/十万以下,提前达到国家控制指标,有效的保护了人民群众的健康。为扩大预防成果,更好的开创白喉预防工作新局面,兹将三十五年来白喉预防效果和今后意见报告于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价山东省滨州市不同时期白喉控制工作效果.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 对1951-2008年白喉疫情、白喉类毒素疫苗接种率、人群免疫水平和控制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滨州市自1978年以来,已连续30年无白喉病例发生;自1970年规范实施白喉类毒素预防接种38年间,累计减少病例34 186例,减少病死病例2 325例,年均减少病例900例,年均减少病死病例61例;随着白喉类毒素疫苗的应用,尤其计划免疫实施后,白喉类毒素疫苗接种率持续在93.45%~95.67%,免疫成功率为93.63%~94.30%,人群白喉抗体水平持续在89.40%~89.54%.结论 白喉类毒素疫苗预防接种是白喉综合防制的主要措施之一,滨州市人群白喉发病基本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