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食管发音与发音管发音的声学参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多维语音分析系统(Multi-DimensionalVoiceProgram,MDVP)的声学参数分析对食管发音和发音管发音检测的适用性,总结出适合这类语音检测的声学参数。方法:选择食管发音患者20例,Blom-Singer发音管患者18例。首先对这类发音进行主观评价,通过5分制对其评分。声学参数分析采用美国KayElemetrics公司的MDVP。结果:①主观评价结果和声学参数中的多项参数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P<0.05或P<0.01)②多项声学参数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P<0.05或P<0.01)。③主成分分析将声学参数相关矩阵合成6个因子,其中可以对其命名的因子为5个因子。主成分分析的结果与MDVP声学参数的分类基本吻合以及声学参数与主观评价间存在相关性,都证明了MDVP能够很好地用于对于食管发音和发音管发音的分析。结论:MDVP能够很好地用于对食管发音和发音管发音的检测。基频扰动、噪声、和语音的持续能力这3项特性是影响普通听者对这类语音质量评价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张云  郭传波等 《现代康复》2001,5(12S):57-58
目的:寻找一种客观准确地评价和诊断各种腭裂发音错误类型的方法,更好地指导临床语音治疗,方法:选择25例先天性腭裂患的录音资料进行声学分析。结果:分析结果显示腭裂患的各种发音错误在其语图上均有特征性表现,从而证明应用声学分析方法对腭裂发音错误类型进行评价和诊断有很强的客观性和很强的诊断价值。结论:声学分析方法在临床语音评价及指导临床语音治疗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目的:青年农民的心理健康程度如何会对社会的各个方面的稳定有重要的影响,探讨防御机制对青年农民生活事件.社会支持的影响,促进农村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方法:2002-10/2003-12分层抽取江西省赣州、吉安、抚州等地县城以下青年农民320人,采用防御方式问卷、生活事件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进行单独测试。结果:①青年农民的防御机制与生活事件有显著的相关(P&;lt;0.01或P&;lt;0.05)。不成熟防御机制、中间型防御机制、掩饰度与负性事件有显著的相关(r=-0.394,0.271,-0.295,P&;lt;0.01),成熟防御机制、中间型防御机制与正性事件有显著的相关(r:-0.181,-0.099.P&;lt;0.05)。②通过回归分析显示防御机制对青年农民的生活事件有显著的影响(F=14.770,P=0.000)。③防御机制与青年农民的社会支持有显著的相关(P&;lt;0.01或P&;lt;0.05)。不成熟防御机制与客观支持、主观支持、支持的利用度有显著的相关(P&;lt;0.01)。成熟防御机制与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有显著的相关(P&;lt;0.01),中间型防御机制与客观支持、主观支持有显著的相关(P&;lt;0.05),掩饰度与主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有显著的相关(P&;lt;0.01)。④逐步回归分析表明防御机制对青年农民的生活事件有显著的影响(F=10.427,P=0.000)。结论:通过回归分析与相关分析显示防御机制对青年农民生活事件有显著的影响,防御机制的采用会与社会支持的获得与给予有很大的相关,不同的应对方式会与不同的社会支持来源相关联。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急性发作期血液高凝状态的变化。方法:选择2003-01/2003—10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呼吸内科住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患者30例为患者组,男20例,女10例。选择同期本院健康体检自愿者25名为对照组,男15名,女10名。均自愿参加。给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患者常规治疗。患者组在人院当天及病情稳定出院前取动脉血1mL作血气分析,包括氧分压,二氧分碳分压和血pH值。取静脉血1mL送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反应检测两组对象静脉血中P-选择素,D-二聚体、血管性血友病因子、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1的水平。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患者30例,健康人25人均进入结果分析。①检测动脉血P-选择素水平反映血小板活化程度:患者组治疗前后明显高于对照组(t=9.17,4.02,P&;lt;0.01),患者组治疗前明显高于治疗后(t=7.66,P&;lt;0.01)。②检测D-二聚体、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水平反映血液是否处于高凝状态及内皮细胞功能:患者组治疗前明显高于对照组和治疗后(t=3.92.10.42.P&;lt;0.01)。③检测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1水平反映人体纤溶功能:患者组治疗前后明显高于对照组(t=8.59,8.69,P&;lt;0.01)。④检测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水平反映人体纤溶功能:患者组治疗前后明显低于对照组(t=18.33,18.42,P&;lt;0.01)。治疗后恢复不明显。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期患者动脉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pH值、白细胞、中性粒细胞与血小板活化因子及纤溶功能的相关性:氧分压与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1、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呈显著负相关(r=-0.364,-0.410,P&;lt;0.05);二氧化碳分压与D-二聚体呈显著正相关(r=0.442,P&;lt;0.05),与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呈显著负相关(r=-0.481,P&;lt;0.01);pH与P-选择素、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1、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呈显著负相关(r=-0.367,-0.387,-0.404,P&;lt;0.05),与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呈正相关(r=0.659,P&;lt;0.01);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均与P-选择素呈显著正相关(r=0.413,0.351,P&;lt;0.05)。结论:①P-选择素参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的炎症反应过程,急性发作期时血液处于高凝状态,血管内皮细胞受损,纤溶功能受损。②缺氧、酸碱失衡、炎症影响血小板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自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眼内发生炎症反应,导致人工晶状体前膜的形成影响患者的术后视力。观察汉防己甲素对兔眼晶状体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房水细胞学的变化特征和规律。方法:36只日本大耳白兔按随机数字分为空白对照组、地塞米松组和汉防己甲素组。术后第1,3,7,14天抽取前房水计数房水细胞总数。结果:汉防己甲素组、地塞米松组术后细胞总数(第1天:F=86.11,P&;lt;0.01;第3天:F=153.61,P&;lt;0.01;第7天:F=74.77,P&;lt;0.01:第14天:F=34.5,P&;lt;0.01)、嗜中性粒细胞(第1天:F=126.95,P&;lt;0.01;第3天:F=68.09,P&;lt;0.01;第7天:F=105.81,P&;lt;0.01;第14天:F=0.32,P&;lt;0.05)、巨噬细胞(第1天:F=34.14,P&;lt;0.01;第3天:F=208.52,P&;lt;0.01;第7天:F=206.59,P&;lt;0.01;第14天:F=34.50,P&;lt;0.01)、淋巴细胞计数(第1天:F=67.17,P&;lt;0.01;第3天:F=158.16,P&;lt;0.01;第7天:F=163.88,P&;lt;0.01;第14天:F=426.68,P&;lt;0.01)明显低于对照组;汉防己甲素组与地塞米松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gt;0.05)。结论:汉防己甲素组能够抑制晶状体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的炎症反应,预防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前膜的形成。  相似文献   

6.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事件相关电位的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特点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阿尔茨海默病组选自2001-04/2004-02在解放军第九十一医院全军精神疾病防治中心精神科门诊就诊或住院的患者41例,对照组为33名健康老年人。应用脑诱发电位仪对两组进行P300检测,同时应用简易智力状况检查判断认知功能损害(评分越低,认知功能损害越重),日常生活功能量表评价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越高,自理能力越差),并探讨P300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结果:74例均进入结果分析。①简易智力状况检查评定:阿尔茨海默病组评分低于对照组[(15.2&;#177;4.2),(26.8&;#177;2.1)分,f=14.97,P&;lt;0.01]。②日常生活功能量表评定:阿尔茨海默病组评分地高于对照组(25.1&;#177;12.8,16.8&;#177;3.1,t=3.64,P&;lt;0.01)。③P300检测结果:阿尔茨海默病组P300靶刺激N2,P3和非靶刺激P2潜伏期延迟(t=2.57~5.09,P&;lt;0.05~0.01),靶刺激P3和非靶刺激P2波幅降低(P5.51和3.03,P均&;lt;0.01);靶刺激P4出现率偏高(χ^2=10.90,P&;lt;0.01)。④P300指标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简易智力状况检查评分结果与P300部分靶刺激潜伏期和P4波出现率呈负相关,而与靶刺激波幅呈正相关(P&;lt;0.05~0.01);日常生活功能量表评分结果与P300部分靶刺激潜伏期和P4波出现率呈正相关,而与靶刺激波幅呈负相关(P&;lt;0.05~0.01)。结论:阿尔茨海默病组患者脑诱发电位有多项变异,且与临床特征有相关性。靶刺激P4波出现率是一项新指标,对其临床应用价值有必要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7.
强骨抗萎方对骨细胞代谢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研究中药复方强骨抗萎方对尾吊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用大鼠尾吊-30&;#176;21d模拟失重,观察强骨抗萎方对大鼠血沉、血细胞比容、纤维蛋白原、血液黏度及红细胞变形性、聚集性等指标的作用。结果:悬吊大鼠纤维蛋白原明显升高(P&;lt;0.01),全血还原黏度及全血黏度明显增加(P&;lt;0.01或P&;lt;0.05),红细胞刚性指数升高(P&;lt;0.01),最大变形指数降低(P&;lt;0.01),最大聚集指数增加(P&;lt;0.01)。该方不同剂量显示了不同的作用。低剂量组(10g/Kg)可降低各个切变率下的全血还原黏度和全血黏度(P&;lt;0.01或P&;lt;0.05),以及异常的红细胞刚性指数和最大聚集指数(P&;lt;0.01);中剂量组(20g/kg)可使纤维蛋白原含量减少(P&;lt;0.01);高剂量组(30g/Kg)可降低高切变率下的全血还原黏度和全血黏度(P&;lt;0.01或P&;lt;0.05),降低红细胞刚性指数(P&;lt;0.01),并可升高红细胞最大变形指数(P&;lt;0.01)。结论:该方具有改善尾吊大鼠血液流变学的作用,但无明显的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8.
随着喉癌治疗水平的提高,全喉切除发音重建术被越来越广泛地开展。全喉切除发音重建术解决了全喉切除后患者发音功能丧失的问题,提高了生存质量。全喉切除发音方法主要有三种:食管音、气管食管瘘发音、人工喉。我科采用Amatus法(气管食管瘘发音)进行发音重建的手术取得了良好效果。术后感染是发音建重失术败的主要原因,因此,正确做好发音管护理,预防感染,是保证Amatus法发音重建术成功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9.
嗓音分析在喉狭窄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张龙芳  李贵泽 《中国临床康复》2002,6(5):673-673,706
目的:应用语音频谱微机系统分析喉狭窄患者噪音的声学特征,为治疗更多喉狭窄功能状态评估提供客观资料。方法:采用USSA语音频谱分析系统对26例喉狭窄患者及40例正常成人、83例其他喉病患者发持续胸声区元音[a]、[i]时的声音信号进行检测。结果:喉狭窄患者与正常组比较,噪音分析的各参数值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与喉肿瘤患者比较,仅基频F0及各共振峰值有差异,发[i]音时仍有明显代偿作用,突出表现为F1、FPQ值降低及H/N值升高(P<0.01)。喉狭窄患者的噪音检测表现为声波曲线不规律、波折多,共振峰有峰簇现象,噪音水平高。结论:噪音微机检测系统能为喉狭窄患者的发音功能状态提供客观指标,有助于指导改进治疗方法及喉发音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广西壮族自治区不同年龄、性别的壮族、汉族、瑶族在校儿童的自我意识和生活质量状况。方法:采用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和儿少主观生活质量问卷对广西壮族自治区在校各民族学生4210人(壮族2306人,汉族1512人,瑶族249人,其他少数民族143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广西壮族自治区儿童自我意识和主观生活质量总分明显低于全国常模,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734~22.374,P&;lt;0.01);自我意识降低的检出率为36.37%,以瑶族最高(40.56%),其次为壮族(40.11%)、汉族(30.69%)和其他少数民族(28.67%)。两个量表总分由高至低为其他少数民族、汉族、瑶族、壮族,差异有显著性意义(F=2.694~26.038,P&;lt;0.01);男女孩在自我意识总分上差异无显著性(f=1.490,P&;gt;0.05),在主观生活质量上女孩得分高于男孩(t=2.131~5.400,P&;lt;0.05~0.01);10~12岁儿童的自我意识和主观生活质量总分高于其他年龄组(P&;lt;0.01);农村儿童的自我意识和主观生活质量明显低于城市儿童。儿童的自我意识与主观生活质量满意度有明显相关(r=0.291~0.629.P均&;lt;0.01)。结论:广西壮族自治区各民族儿童的自我意识和主观生活质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不同民族、性别、年龄儿童之间的自我意识和主观生活质量有明显差异。广西壮族自治区各民族儿童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1.
背景:细胞因子对脑血流动力学的调节作用是否通过调节血浆内皮素-1(endothelin-1,ET-1)、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cGRP)、C型利钠肽(C-type natriuretic peptide,CNP)等血管活性因子的变化而实现的。目的:探讨细胞因子对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患儿脑血流动力学的调节作用及其机制。设计:非随机对照实验研究。地点、材料和干预:研究对象为1999—05/2001—06来源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用放射免疫法检测40例HIE患儿与40例正常新生儿生后1,3,和7d外周血白细胞介素-6(inted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与内皮素-1(endothelin-1,ET-1)、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cGRP)、C型利钠肽(C-type natriuretic pepfide,CNP)水平,由北京东亚免疫技术研究所负责检测。于生后第1天用脉冲多普勒超声检测两组新生儿大脑中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HIE患儿血清TNF-α升高、IL-6、IL-8降低,并与脑血流动力学紊乱和ET-t,cGRP,CNP的变化具有一定相关性,即阻力指数(RI)与IL-6呈负相关(r=-0.61,P&;lt;0.01),与IL-8,TNF-d呈正相关(r=0.80,0.72,P&;lt;0.01)。IL-6与ET-1呈负相关(r=-0.54,P&;lt;0.01),与CNP,cGRP呈正相关(r=0.49,0.52,P&;lt;0.01);而IL8、TNF-α与ET-1呈正相关(r=0.61,0.72,P&;lt;0.01),与CNP,cGRP均呈负相关(r=-0.51,-0.63,P&;lt;0.01)。结论:新生儿HIE血清IL-6,IL-8与TNF-α变化可能通过调节ET-1.cGRP与CNP的变化而发挥对脑血流动力学的调节作用,从而参与HIE的病理生理机制。  相似文献   

12.
慢性盆腔痛与女性性功能、婚姻和生活质量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评估慢性盆腔痛对患者性功能、婚姻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女性性功能调查问卷、生活质量SF-36量表和O‘lson‘s婚姻质量量表测试25~50岁慢性盆腔痛患者及健康女性各70例的各项得分或所占百分率。结果:慢性盆腔痛患者的性生活频度、性高潮及性要求的次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lt;0.01),而性交痛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后者(P&;lt;0.01);躯体疼痛、心理健康、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前两项P&;lt;0.01,后三项P&;lt;0.05),而生理功能、生理职能和总体健康在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gt;0.05);调查组婚姻满意度、夫妻交流、角色平等及性生活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lt;0.05或P&;lt;0.01).结论:慢性盆腔痛可引起生活质量、婚姻质量和性功能的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3.
电刺激对脑梗死大鼠突触界面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何祥  冯龑 《中国临床康复》2004,8(31):6900-6901,i002
目的:研究不同方式电刺激对大鼠脑梗死后突触界面结构的影响。方法:成年健康Wisdar大鼠50只,采用线栓法建立大脑中动脉缺血动物模型,造模成功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患侧电刺激组和双侧电刺激组各10只。应用透射电镜射像及图像分析技术观察电刺激对脑梗后突触形态及其结构参数的变化。结果:患侧电刺激组与对照组相比:突触间隙宽度[(25.84&;#177;3.49)nm]明显变窄(P&;lt;0.01),突触后致密质[(57.13&;#177;10.29)nm]显著增厚(P&;lt;0.01),活性区长度[(314.36&;#177;24.92)nm]明显延长(P&;lt;0.01),突触界面曲率[(1.145&;#177;0.160)nm]无显著性意义(P&;gt;0.05);双侧电刺激组与患侧电刺激相比:突触间隙宽度[(21.91&;#177;3.72)nm]明显变窄(P&;lt;0.01),突触后致密质[(70.15&;#177;11.82)nm]显著增厚(P&;lt;0.01),活性区长度[(329.79&;#177;20.44)nm]无显著性意义(P&;gt;0.05),突触界面曲率(1.252&;#177;0.166)明显变大(P&;lt;0.05);双侧电刺激与对照组相比:突触间隙宽度明显变窄(P&;lt;0.01),突触后致密质显著增厚(P&;lt;0.01),活性区长度明显延长(P&;lt;0.01),突触界面曲率明显变大(P&;lt;0.01))。结论:电刺激能够促进突触重建,双侧电刺激效果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4.
抑郁症状与睡眠脑电图参数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目的:调查抑郁症状与睡眠脑电图参数的相关性。方法:对停用精神药物3d的18例病人估价其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总分/诸因子分与14项睡眠脑电图参数的相关性。结果:(1)焦虑/躯体化因子与快波睡眠百分率呈显著负相关性(r=-0.5097,df=16,P&;lt;0.05);(2)绝望感因子与慢波睡眠2相埯分率呈显著正相关性(r=0.4874,df=16,P&;lt;0.05),(3)绝望感因子与快波睡眠活动量及强度分别呈显著负相关性(r分别为-0.5067,和-0.5657,df=16,P均<0.05),结论:慢波睡眠2相百分率快波睡眠活动量及强度可作为绝望感因子的生物学标记。  相似文献   

15.
三七总皂甙对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以原代培养的大鼠海马神经细胞缺氧/缺糖再给氧为模型,观察三七总皂甙对神经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方法:流式细胞术检测凋亡细胞百分率,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检测细胞内Ca^2+浓度,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和坏死细胞百分率,同时,测定细胞LDH的释放。结果:神经细胞缺氧/缺糖5h后再给氧3h时,细胞凋亡百分率明显增高,为19.06%(P&;lt;0.01),细胞坏死百分率为6.83%(P&;lt;0.01),细胞内Ca^2+浓度为169.32nmol/L Ca^2+浓度(P&;lt;0.01),LDH的释放率为27.63%(P&;lt;0.01);神经细胞缺氧/缺糖5h后再给氧24h时.细胞凋亡百分率为49.85%(P&;lt;0.01),细胞坏死百分率为11.49%(P&;lt;0.01),细胞内Ca^2+浓度为298.11nmol/L(P&;lt;0.01),LDH的释放率为60.35%(P&;lt;0.01)。三七总皂甙(25,50mg/L)能降低神经细胞凋亡及坏死的百分率,降低细胞内Ca^2+浓度,减少LDH的释放,三七总皂甙的作用随剂量增加而作用增加。结论:三七总皂甙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海马神经元的凋亡过程具有抑制作用,这种作用可能与其能降低细胞内Ca^2+浓度有关。  相似文献   

16.
背景:约1/4糖尿病患者有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由于视力严重下降,患者的生活质量受到极大的影响,社会支持对患者的康复有重要的作用。目的:分析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社会支持和生活质量的关系,以指导临床实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设计:以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的横断面调查研究。单位:南京军区总医院眼科病房。对象:选择2002—01/2003—05在南京军区总医院眼科病房住院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共81例。纳入标准:患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且自愿参加本研究者;排除标准:患其他并发症(高血压、肾病等)者。根据视力分为两组:双眼视力0.06~0.1组28例,视力40.05组53例。方法:对两组患者进行调查分析,从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利用度3个维度评价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不同视力程度的社会支持水平;通过改良后生活质量指数(MQLI)评估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的生活质量,包括5个维度: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功能、自我形象和物质基础。主要观察指标: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的社会支持和生活质量的总均分、躯体健康因子分、心理健康因子分、社会功能方面因子分和物质基础因子分及其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视力在0.06~0.1组的社会支持总分、客观支持因子、主观支持因子、利用度因子均高于视力≤0.05组(P&;lt;0.01);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社会支持除了与自我形象无相关性外,与生活质量总均分以及其他各维度因子分均有显著相关性(P&;lt;0.05或P&;lt;0.01)。结论: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的社会支持是影响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提高患者的社会支持,将会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介绍样本熵分析方法在胎儿心率变异性研究中的应用,并探讨样本熵与胎儿缺氧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对61例胎心电子监护数据进行样本熵分析;脐动脉血气分析;样本熵按pH和氧分压(PO2)值分成3组,第1组为正常组(pH≥7.20并PO2≥2.7kPa,n=36),第2组为怀疑缺氧组(pH≥7.20并PO2&;lt;2.7kPa,n=11),第3组为酸中毒组(pH&;lt;7.20,n=14)。对样本熵与血气指标作相关性分析。结果:怀疑缺氧组和酸中毒组的样本熵值明显低于正常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F=10.1,P&;lt;0.01;F=76.2,P&;lt;0.001)。而常规时域分析的指标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相关分析显示样本熵值与血气分析各参数呈明显相关性,尤与pH、二氧化碳分压(PCO2)和碱过剩相关性最好(r=0.798,-0.598,0.641,P&;lt;0.01)。结论:样本熵值与血气分析各参数呈明显相关关系,提示样本熵可作为反映胎儿缺氧程度的较敏感的无创指标,为早期诊断胎儿窘迫提供一种新的定量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寻找一种客观准确地评价和诊断各种腭裂发音错误类型的方法 , 更好地指导临床语音治疗 . 方法选择 25例先天性腭裂患者的录音资料进行声学分析 . 结果分析结果显示腭裂患者的各种发音错误在其语图上均有特征性表现 . 从而证明应用声学分析方法对腭裂发音错误类型进行评价和诊断有很强的客观性和很强的诊断价值 . 结论声学分析方法在临床语音评价及指导临床语音治疗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肾性骨营养不良患者血生化指标与骨组织形态学有关参数的相关性,以寻找敏感性、特异性较高的无创性检查指标,评价透析患者的骨代谢情况。方法:实验于1997—07/1998—05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核医学科和肾内科完成。对15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在作骨活检前测定血清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骨钙素、骨特异碱性磷酸酶(BAP)、1,25(OH)2D3,作骨活检并进行骨组织形态学变化的检测,观察血生化指标与骨组织形态学有关参数的相关性。结果:iPTH与骨组织学动态指标:骨形成率、骨矿化率呈正相关(r=0.436,P&;lt;0.05;r=0.585,P&;lt;0.05);BAP与类骨质表面、类骨质面积有相关性。BAP与骨组织学静态参数的相关性较好(r=0.827,P&;lt;0.001)。1,25(OH)2D3与类骨质表面、类骨质面积呈正相关(r=0.637,P&;lt;0.05;r=0.426,P&;lt;0.05)。结论:iPTH,BAP与某些骨组织形态学参数相关性较好,iPTH值在低转化骨病间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两者结合起来可以初步估计骨代谢状态。但以上血生化指标在不同类型的骨病中并无严格的界限.所以,骨活检仍是诊断肾性骨营养不良的金标准。  相似文献   

20.
团体心理疗法缓解大学新生适应障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背景:大学新生适应障碍严重影响其生活、学习和人际交往,较大样本的团体心理疗法治疗适应障碍研究未见报道。目的:探索运用团体心理疗法,缓解大学新生适应障碍的有效性。设计:回顾性研究。地点、对象和方法:采取心理测评量表(SCL-90)和心理门诊约谈,从南京某医学院1999,2000两个新生年级1126名新生中随机抽样适应障碍新生各分一组,每组30人,运用团体疗法的基本技术,团体讨论、心理剧、放松练习等主要方法,结合自我评价表和心理量表前后对比研究。主要观察指标:大学新生在治疗前后心理健康和自我评价的变化。结果:①治疗前后,1999级新生分享经验(7.10&;#177;1.40,7.23&;#177;1.48)、信任自己(5.87&;#177;2.14,7.48&;#177;1.70)等差异有显著性或高度显著性意义(t=2.01,P&;lt;0.05,t=3.37,P&;lt;0.01);2000级新生分享经验等差异显著(t=2.41,P&;lt;0.05),喜欢参与的差异高度显著(t=3.05,P&;lt;0.01),关怀别人、信任自己等差异高度显著(t=5.01,4.12,P&;lt;0.001)。②治疗前后,1999级新生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强迫、焦虑、恐怖和精神病性差异显著或高度显著(t=2.26~2.50.P&;lt;0.05;t=2.88~3.15,P&;lt;0.01);2000级新生躯体化、恐怖、抑郁方面差异显著或高度显著(t=2.67,2.10,P&;lt;0.05;t=2.94,P&;lt;0.01)。③1999,2000级治疗前后自我评价同时比较,治疗前关怀别人、有责任感、了解别人的差异显著或高度显著(t=2.09,P&;lt;0.05;t=2.80,P&;lt;0.01;t=3.82,P&;lt;0.001);治疗后关怀别人、信任自己等4方面差异显著(t=2.47,2.17,P&;lt;0.01);心理健康同时相互比较,治疗前差异不显著,治疗后精神病性差异显著(t=2.09,P&;lt;0.05)。结论:团体心理疗法是缓解大学新生适应障碍的有效途径,有助于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和自我评价的积极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