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正压力性尿失禁(SUI)是各种原因引起的盆底肌肉紧密组织松弛,膀胱尿道解剖改变及尿道阻力降低,而于腹压突然增加时排尿失去控制,尿液不自主地溢出。尿动力学检测无逼尿肌收缩。溢尿是膀胱内压力超过尿道内压力的结果,平时可无溢尿现象,当腹压增加的活动如咳嗽、打喷嚏、大笑或运动时,不自主地随意溢尿。国外报道女性尿失  相似文献   

2.
女性尿失禁以压力性尿失禁最常见,以中老年女性为多。多在腹压突然增加时,如:咳嗽、大笑、喷嚏、跳跃、快走等身体动作及肥胖,导致尿液不自主从尿道溢出。目前认为女性盆底支撑组织松弛,导致膀胱尿道解剖结构改变,从而导致尿道阻力下降。  相似文献   

3.
答:张力性尿失禁是指当腹压上升而无逼尿肌收缩时,膀胱内压超过尿道的最大闭合力,发生不自主的溢尿。本病是老年妇女常见病之一,也是老年妇女最苦恼的问题。老年妇女患此病,有其本身的生理与病理特点,在临床证治上需注意如下几方面。在诊断上,应注意老年妇女发生张力性尿失禁与雌激素水平低落有关,由于卵巢功能的衰退,雌激素缺乏,导致膀胱颈部张力下降,膀胱尿道角与尿道闭合力  相似文献   

4.
女性进入更年期后,卵巢合成雌激素的功能大幅度降低,尿道及膀胱颈黏膜萎缩、皱壁消失,造成封闭尿道的力量变弱,当腹内压增高时就会引起遗尿,以至于不少妇女在咳嗽、打喷嚏、大笑或屏气用力等加大腹压动作时,常有尿液控制不住流到裤子上。  相似文献   

5.
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指平时无尿失禁,由于腹压增加(如咳嗽、大笑、喷嚏等)且无膀胱逼尿肌收缩时,引起尿液从尿道不自主流出。国际尿控学会将其定义为构成社会和卫生问题,且客观上能被证实的不自主的尿液流出。笔者根据现代医学腧穴解剖的神经支配特点,运用电针治疗本病20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阳极阻滞电刺激术刺激骶神经根对恢复脊髓损伤性神经源性膀胱功能的价值及机制。方法选取新西兰清洁级白兔54只,均经尿流动力学检查证实无异常。随机选择18只作为对照组(假手术),其余36只采用脊髓完全夹闭法造成脊髓损伤模型。造模后白兔按是否植入电极分成电刺激组18只与神经源性膀胱组18只。电刺激组予以长期电刺激,刺激时间为30 min/次,6次/d,刺激4周。检查3组尿动力学情况,评估膀胱功能。结果对照组术前术后未见逼尿肌收缩现象,尿动力参数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且膀胱充盈期压力曲线较为平滑,无排尿期反射;神经源性膀胱组术后膀胱逼尿肌漏尿点压、静息压升高,逼尿肌活动亢进且收缩多为无效,在排尿过程中出现逼尿肌-括约肌失调,残余尿量增多且排尿量减少,膀胱体积明显减少,排尿效率与膀胱顺应性均下降;电刺激组膀胱静息压有所上升,膀胱充盈中逼尿肌收缩较佳,漏尿点压有所降低,且括约肌在排尿中肌电图十分稳定,排尿量有所增加,残余尿量相应减少,排尿效率以及膀胱顺应性均增高。结论阳极阻滞电刺激法可以明显减少残余尿量,增大膀胱体积,有助于排尿率的提升,可降低逼尿肌压、漏尿点压以及膀胱静息压,对恢复膀胱功能及重建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针灸治疗女性尿道综合征的尿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郑蕙田  汪司右 《中医杂志》1997,38(8):472-474
女性尿道综合征180例,其中针灸治疗组128例,西药对照组52例。针灸治疗组近期有效率为90.6%,远期疗效为80.4%;西药对照组近期有效率为26.9%(P<0.01)。治疗后针灸治疗组最大尿流率平均升高4.6ml/s(P<0.001),平均尿流率升高3.lml/s(P<0.001),而西药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对针灸治疗组69例和西药对照组39例进行了治疗前后排尿期最大膀胱压、最大腹压及膀胱颈部压力、最大尿道闭合压测定,治疗后针灸治疗组以上指标均明显下降,对照组未见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患者的尿动力学变化,探讨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与糖尿病膀胱的关系。方法对非糖尿病勃起功能障碍患者(18例)及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患者(34例)进行尿动力学测定,获得最大尿流率、初始感膀胱容量、最大膀胱逼尿肌压、最大膀胱容量、残余尿等参数,对以上数据作相关统计学处理。结果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患者较非糖尿病勃起功能障碍患者最大尿流率低及逼尿肌收缩功能减弱,初始感膀胱容量、最大膀胱容量增加,残余尿量增多。结论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的出现可早期预测糖尿病膀胱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不同电针波形治疗脊髓损伤(SCI)神经源性膀胱的疗效。方法将108例SCI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36例。3组取穴相同,针刺得气分别采用连续波、疏密波和断续波,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及尿动力学指标的变化。结果疏密波组总有效率为80.6%,优于连续波组、断续波组。在降低患者尿道闭合压、腹压、功能性尿道长度以及尿道控制带长度方面,以疏密波组的效果最为突出(P0.05);3组波形电针在升高尿流率方面,效果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升高膀胱压方面,断续波组效果最好(P0.05,P0.01);在降低膀胱压方面,连续波组、疏密波组的效果均优于断续波组(P0.01)。结论 3组不同波形电针对机体的调节作用不同。连续波容易使机体产生适应而作用最小;疏密波更接近人体生物电,其作用最大;断续波兴奋神经、肌肉作用最强,在改善膀胱无力方面效果最明显。  相似文献   

10.
魏俊英  张钟 《中医研究》2010,23(8):37-38
国际控尿协会把压力性尿失禁(SUI)定义为腹压的突然增加导致尿液不自主流出,而不是由逼尿肌收缩压或膀胱壁对尿液的张力压引起的。其特点是正常状态下无漏尿,当腹压突然增高时尿液自动流出。该病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据报道,患尿失禁的妇女中压力性尿失禁占50%。  相似文献   

11.
压力性尿失禁指患者平时无遗尿现象,在咳嗽、打喷嚏、大笑等突然腹压增加或作重体力劳动时,尿液不能自制地带出。轻症在妇女中普遍存在现象,严重者给妇女带来莫大的苦恼。子宫脱垂的患者中约1/3伴发尿失禁。其发病机理是由于分娩等因素使膀就筋膜损伤,括约肌纤维断裂,尿道后韧带松驰,尿道膀胱脱垂,使尿道后壁与膀胱间的角度消失。造成压力性尿失禁。本文利用腹直肌筋膜膀胱颈悬吊恢复尿道与膀胱间角度,并尿道折叠术矫治尿道后韧带松弛使尿道管腔变狭小,尿道变长,达到治疗目的。共治疗18例,手术安全,术后随访1~5年,无一例复发…  相似文献   

12.
盆底器官脱垂的主要原因是分娩时造成宫颈主韧带、子宫骶韧带、筋膜及肌肉的损伤,产后未获有效修复,随着年龄的增加,激素水平下降导致盆底组织缺乏弹性,萎缩退化致子宫脱垂,常伴有阴道前壁膨出,也有单纯阴道前后壁或后壁膨出(前壁为膀胱、尿道膨出,后壁为直肠膨出).患者主要表现为阴道有块状物脱出,在大笑、咳嗽、打喷嚏等腹压增加时尿液不自主从尿道外口排出.现将具体26例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尿失禁按照西医临床症状可分为充溢性尿失禁、无阻力性尿失禁、反射性尿失禁、急迫性尿失禁及压力性尿失禁5类. 充溢性尿失禁是由于下尿路有较严重的机械性(如前列腺增生)或功能性梗阻引起尿潴 留,当膀胱内压上升到一定程度并超过尿道阻力时,尿液不断地自尿道中滴出.该类患者的膀胱呈膨胀状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长期尿潴留、膀胱过度充盈所致逼尿肌损伤,引起膀胱逼尿肌收缩无力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分析良性前列腺增生伴膀胱逼尿肌收缩无力3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诊断,尿动力学检查,治疗及随访结果。结果:30例经尿流动力学检查,诱发存在逼尿肌不稳定,伴膀胱内压达40 cmH2O以上,采取TURP术后留置膀胱造瘘管1~8周后全部拔除,排尿通畅。8例膀胱内压始终未达到40 cmH2O,且在膀胱注水充盈过程中无逼尿肌不稳定出现,行膀胱造瘘治疗后出院,1~6个月后经尿动力学检查复查膀胱逼尿肌收缩功能,其中5例膀胱逼尿肌收缩功能有恢复,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愈;剩余3例膀胱逼尿肌收缩功能几乎无任何改善。长期留置膀胱造瘘治疗。结论: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导致膀胱过度充盈所致逼尿肌损伤,引起膀胱逼尿肌收缩无力患者,术前应用尿流动力学检查对膀胱逼尿肌损伤程度进行认真分析,可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  相似文献   

15.
压力性尿失禁临床常见多发于女性。笔者自1986~ 1998年 ,采用自拟补气固脬汤治疗此病 4 8例 ,疗效满意 ,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 4 8例均为门诊女性患者 ,已婚 4 5人 ,未婚3人 ;年龄最大 6 8岁 ,最小 2 2岁 ,平均 38.5岁 ;病程最短 2个月 ,最长 13年 ,平均 1年零 8个月。诊断标准 :平时无尿失禁 ,但当咳嗽、喷嚏、大笑或改变体位等使腹压突然增加时 ,尿液不自主地从尿道内流出。尿常规、尿糖、尿比重、泌尿系B超检查均属正常。排除尿路感染 ,泌尿系结核 ,尿道憩室 ,尿瘘和神经原性膀胱所引起的漏尿和尿失禁。2 治疗方法药用黄芪 30…  相似文献   

16.
正神经源性膀胱(Neurogenic bladder,NB)是一类由于神经系统病变导致膀胱和∕或尿道功能障碍(即没有尿和∕或排尿功能障碍),进而产生一系列下尿路症状及并发症的疾病总称,所有可能累及没有尿和∕或排尿生理调节过程的神经系统病变,都有可能影响膀胱和∕或尿道功能。[1]神经源性膀胱尿道功能障碍产生复杂的排尿症状,排尿不畅或尿潴留是其中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本病属于中医学"癃闭""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膀胱尿压测评系统在电针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中的评价应用。方法:在电针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前后,用膀胱尿压测评系统进行膀胱功能评估和功能训练,通过对患者治疗前后的膀胱残余尿量、首次膀胱充盈量、首次排尿感、强烈排尿感、膀胱压力、膀胱容量进行疗效评价。结果:膀胱尿压测评系统测得患者各项指标明显改善,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患者改善状况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膀胱尿压测评系统在电针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应用,能够准确评估膀胱功能、逼尿肌活动性和顺应性、并可以指导膀胱训练及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电针次髎/中髎穴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50只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次髎/中髎组、非经穴组、合谷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大鼠采用双侧卵巢切除+阴道扩张建立SUI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次髎/中髎组大鼠选取“次髎/中髎”穴,非经穴组大鼠选取非经穴,合谷组大鼠选取“合谷”穴,均采用电针疗法,频率2 Hz,疏密波,强度1 mA,每次持续20 min,每日1次,每周连续5天,停2天,干预周期均为4周。正常组、模型组大鼠不给予任何干预措施。干预结束后,记录大鼠尿动力学指标[包括腹压漏尿点压(ALPP)、尿道闭合压(MUCP)]及尿道外括约肌肌电(包括振幅、频率),检测膀胱颈尿道括约肌中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蛋白基因产物9.5(PGP9.5)表达。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ALPP、MUCP,尿道外括约肌肌电振幅、频率,膀胱颈尿道括约肌中PGP9.5、CTGF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1)。与模型组比较,次髎/中髎组大鼠ALPP、MUCP,尿道外括约肌肌电振幅、频率,膀胱颈尿道括约肌中PGP9.5、CTGF表达水平,非经...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绝经后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的尿动力学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绝经后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144例,临床表现为尿频、尿急、急迫性尿失禁,采用尿动力学方法检查尿流率、同步膀胱压力容积流率及肛门括约肌肌电图,部分患者同步透视下行影像尿动力学检查。结果不稳定膀胱134例,膀胱顺应性降低122例,尿道功能改变108例,逼尿肌无力3例。结论尿动力学检查能了解膀胱及尿道的功能状况,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20.
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是指在增加腹压甚至休息时,无膀胱逼尿肌收缩,尿液不自主地自尿道溢出。抽象地说,它是指在静态时膀胱出口的闭合机制处于代偿状态,而在应力下则变为失代偿状态。SUI是中老年妇女常见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