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2 毫秒
1.
肺棘球蚴病又称肺包虫病,在内蒙古地区较多见。典型的肺棘球蚴病X线诊断国内已见报道。对儿童肺棘球蚴病、合并感染、巨大肺棘球蚴病X线诊断论述较少。本文对16例经手术证实的儿童肺棘球蚴病X线诊断做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2.
棘球蚴病又称包虫病,是最主要的寄生虫性囊肿,在我国引起包虫病的棘球绦虫有细粒棘球绦虫和多房棘球绦虫。细粒球绦虫的终末宿主最主要是狗,中间宿主主要是羊、牛、马,人也可,作为中间宿主,虫卵随粪便排出,常粘附在狗、羊的毛上,也可直接污染草场和水源,被羊、牛、马等吞食,则在动物脏器寄生发育成棘球蚴,当动物死亡或被宰杀后,将带有棘球蚴的脏器喂狗,则原头节经过8周,  相似文献   

3.
江雪萍 《农垦医学》2004,26(3):201-202
包虫病又称棘球蚴病(Echinococciosis),是人感染棘球绦虫的幼虫(棘球蚴)所致的慢性寄生虫病,可在人体的任何部位发病。现将我院临床实验室对24例包虫病的检测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李丽  周升 《中国热带医学》2006,6(7):1279-1282
由于绦虫幼虫是高致病性病原,诊断绦虫幼虫感染就显得很重要。本文对目前应用的诊断方法:病原学诊断,影像学诊断,免疫学诊断和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进行详细的阐述。病原学诊断只是在囊性棘球蚴病和部分活动性脑囊尾蚴病的诊断中得到有效的和有限的应用。X线,CT和核磁共振(MRI)用于脑囊尾蚴病诊断。影像学诊断用来确诊囊性棘球蚴病和泡型棘球蚴病。X线是最便宜的诊断肺部囊性棘球蚴病和泡型棘球蚴病的方法。超声波检查作为诊断囊性棘球蚴病腹部包囊的首选诊断方法。MRI是最责的影像学诊断方法,但仅仅用于诊断颅内囊性棘球蚴病和泡型棘球蚴病。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IgG-ELISA是诊断人类囊性棘球蚴病和泡型棘球蚴病的一种好方法。虽然诊断特异性血清抗体可以获得高敏感度,但仍有部分病人的抗体不能检测出。幼虫囊包的位置、完整性和活性决定了抗体的检测效果。分子生物学技术是敏感度和特异度最高的诊断方法,但是,也是最昂贵的诊断方法。现在首选的诊断绦虫幼虫所致疾病的方法是综合影像学和免疫学方法。  相似文献   

5.
以纯化的棘球蚴抗原对棘球蚴病患者、非棘球蚴病患者和健康人血清进行斑点免疫结合试验,以检测棘球蚴病患者特异性IgE抗体。当血清稀释度为1:100时,79例棘球蚴病患者血清的阳性符合率为94.9%,69例非棘球蚴病患者血清和119名健康人血清的假阳性率为3.2%,标准误差为2.79%。不同部位的棘球蚴病患者血清的阳性符合率分别为:肝肺并发棘球蚴病100.0%,肝棘球蚴病97.5%,肺棘球蚴病93.5%,腹腔棘球蚴病75.0%。阻断试验、替代试验和诊断试验结果提示棘球蚴病患者特异性IgE免疫应答检测试验可以作为棘球蚴病血清学诊断的参考试验之一。  相似文献   

6.
<正>肝棘球蚴病是棘球绦虫的幼虫寄生于肝脏引起的寄生虫病,流行于牧区。棘球蚴有细粒棘球绦虫和泡状棘球绦虫两种,前者多见,引起囊状棘球蚴病,亦称肝包虫囊肿病,后者引起泡状棘球蚴病。肝泡状棘球蚴病主要见于我国西北地  相似文献   

7.
肝包虫病又称肝棘球蚴病,是畜牧地区常见的寄生虫病,可分为肝泡状棘球蚴和肝细粒棘球蚴,大多数肝包虫为肝细粒棘球蚴。肝包虫病在我国西北地区为常见地方病,目前尚无有效药物治疗,确诊后常需手术治疗,但历年来对于手术方式的选择,尚无一个统一的明确观点,临床各位学者看法不一。现将我院自2000年-2007年收治的163例肝包虫病手术情况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细粒棘球蚴谷胱苷肽S-转移酶基因进行克隆和序列分析。方法 从包虫病患者体内获取细粒棘球蚴原头蚴提取总RNA,根据国外细粒棘球蚴谷胱苷肽S-转移酶基因的已知序列设计一对引物,采用RT-PCR技术扩增,将PCR产物纯化后,将其克隆到pGEM-T载体后进行序列测定以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 用RT-PCR成功扩增出细粒棘球蚴中国大陆株谷胱苷肽S-转移酶基因,测序表明该基因开放阅读框为660bp,与已发表基因核苷酸序列相比,同源性为99%。结论 成功克隆了细粒棘球蚴中国大陆株谷胱苷肽S-转移酶基因序列,为其进一步的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棘球绦虫是医学本科专业病原生物学课程中的重点章节,特别是在新疆地区.该病原引起囊型和泡型两种"包虫病".前者由细粒棘球绦虫的幼虫(棘球蚴)寄生所致,我国为世界高发区,以新疆、青海、甘肃、宁夏、西藏、内蒙和四川最为严重,对广大农牧区人民的健康、生活及生产危害很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获得细粒棘球蚴线粒体苹果酸脱氢酶(mMDH)基因片段,进行序列分析,为研究包虫病疫苗候选基因奠定基础。方法 从包虫病患者体内获取细粒棘球蚴原头蚴提取总RNA,根据国外细粒棘球蚴mMDH(线粒体苹果酸脱氢酶)基因的已知序列设计一对引物,采用RT—PCR技术扩增出细粒棘球蚴中国大陆侏mMDH基因。将PCR产物纯化后,亚克隆到pGEM—T载体并构建成基因工程菌株后进行序列测定和分析。结果 用RT—PCR成功扩增出细粒棘球蚴中囤大陆株mMDH基因,测序表明该基因开放阅读框为1017bp,与已发表基因核苷酸序列相比,同源性为99%,理论蛋白编码的氩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9%。结论 在国内首次获得细粒棘球蚴线粒体苹果酸脱氢酶(mMDH)基囚序列,为进一步构建重组表达基因工程菌株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获得细粒棘球蚴(E.granulosus)Eg10基因片段,并进行序列分析。方法 从包虫病患者体内获取细粒棘球蚴原头蚴,提取总RNA,根据GeneBank公布的细粒棘球蚴Eg10基因片段已知序列,设计一对引物,采用RT-PCR技术扩增出细粒棘球蚴中国大陆株Eg10基因片段,将纯化后的PCR产物克隆到pGEM-T载体,进行序列测定和分析。结果 成功扩增出细粒棘球蚴中国大陆株k10基因片段,测序为938bp,该基因序列与检索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100%,推导编码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亦为100%。结论 测序的k10基因序列有完整的编码框(765bp),对于进一步研究其结构和功能及对包虫病的免疫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棘球蚴病(echinococcosis)俗称包虫病(hydatid dis-ease),是棘球绦虫的幼虫棘球蚴寄生于人、畜体内所致的人兽共患的传染性疾病.目前公认的能使人致病的棘球绦虫是细粒棘球绦虫、多房棘球绦虫、少节棘球绦虫和福氏棘球绦虫4种,该4种棘球蚴可引起囊型包虫病、泡型包虫病和混合型包虫病3种疾病类型[1].棘球蚴病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以农牧区为主[2].西藏等我国西部地区是棘球蚴病的高流行区,严重危害该地区人口的健康,影响经济生产力.棘球蚴可累及多个脏器器官,最常见受累器官是肝脏、肺部,而甲状腺受累罕见.本院收治1例甲状腺棘球蚴病患者,现结合其临床资料报告如下,以期提高此类病例的认识及诊治经验.  相似文献   

13.
肝包虫病是人类感染棘绦虫的蚴虫(棘球蚴)所致的疾病,故又称棘球蚴病,是一种人兽共患病[1].寄生于人体的棘球蚴主要有细粒棘绦虫及泡状(或多房)棘球绦虫两种.  相似文献   

14.
肝包虫病又称肝棘球蚴病,是犬绦虫(棘球绦虫)的囊状幼虫(棘球蚴)寄生在肝脏所致的一种寄生虫病,此病属高原牧区常见病,主要通过饲养动物(犬或猫)及牛、羊为媒介传染给人,严重威胁牧区人民健康。本文回顾总结了我院1990~2002年80例肝包虫病手术患者的术后护理,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人体包虫病分两类:细粒棘球蚴病和泡球蚴病。这种病发生在牧区,在甘肃省以细粒棘球蚴病较常见,而泡球蚴病少见。以往把后者称为多房性棘球蚴病,外生性棘球蚴病,后来定为泡球蚴病,它的成虫称泡状棘球绦虫。这两种类型的人体包虫病,在病原、病理和临床症状皆不相  相似文献   

16.
包虫(棘球囊肿)病是一种寄生虫性人畜共患疾患。系因吞食棘球絛虫虫卵而感染。寄生于人体的棘球絛虫有四种:細粒棘球絛虫(E.granulosus),多房棘球絛虫(E.multilocularia),伏氏棘球絛虫(E.vogeli)及寡棘球絛虫(E.oligarthrus),前者多见,后二种仅见于中、南美洲。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角罕风的脊柱棘球蚴病的诊断与治疗情况。方法:对5例脊柱棘球蚴病进行回顾分析。结果:2例单纯脊柱棘球坳病在术前未明确诊断,3例脊柱棘球蚴病同时合并其它脏器棘球蚴病在术前明确了诊断。1例因全身情况欠佳而未能手术,另4例行手术治疗,术后平均随诊40mo,2例复发,2例良好。结论:单纯脊柱棘球蚴病因缺乏典型特征而不易诊断,合并其它脏器棘球蚴病时对脊柱棘球蚴病的诊断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彻底切除病变、解  相似文献   

18.
肝包虫病治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姜涛  彭心宇 《农垦医学》2007,29(2):138-141
肝包虫病亦称肝棘球蚴病,是棘球绦虫的囊状幼虫(棘球蚴)寄生在人体肝脏所致的一种慢性寄生虫病.我国肝包虫病由于致病源不同分为两类,占大多数的是一种由细粒棘球蚴引起的单房性包虫病(肝包虫囊肿),少数是由多房性或泡状棘球蚴感染所致的肝泡状棘球蚴病(滤泡型肝包虫病).  相似文献   

19.
李涛  王翔  张伟  李天泉   《四川医学》2022,43(7):726-729
<正>棘球蚴病又称为包虫病,是一种由棘球绦虫幼虫引起的寄生性人畜共患热带病,除南极洲外,其他所有大陆板块均有棘球蚴病分布,棘球蚴目前共发现9种类型[1],其中细粒棘球绦虫引起的囊型棘球蚴病(CE)和多房棘球绦虫引起的泡型棘球蚴病(AE)对我国的医学公共卫生影响最大,主要流行于我国西北五省,新疆、内蒙、西藏及四川等畜牧业为主的地区。虽然棘球蚴病在我国有很高的发病率,但在PubMed中收录的有关棘球蚴病的文献只有约3%是由我国研究人员所发表,  相似文献   

20.
米新江  张示杰 《医学综述》2008,14(21):3201-3204
棘球蚴病是一种危害人类健康和畜牧业发展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呈世界性分布,由细粒棘球蚴或泡状棘球蚴在宿主体内寄生造成,这两种棘球蚴在宿主体内能够生长发育,与其复杂有效的免疫逃避机制密不可分。根据近年来的研究文献,本文综述了棘球蚴逃避宿主防御免疫攻击的机制,指出了研究棘球蚴免疫逃避机制的意义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