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正> RU_(486)是一种与孕酮受体有高度亲和力的人工合成类固醇,它与孕酮竞争性地和受体结合,是目前首选的孕酮拮抗剂。近年来,临床上应用于终止早期妊娠及试用于避孕和死胎引产等。对RU_(486)和受体的结合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RNAi抑制核因子NF-κB p65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在位内膜腺上皮细胞中OPN、MMP-9表达及细胞侵袭性的影响。方法:采用NF-κB p65 siRNA基因沉默转染10例EMs患者在位内膜原代腺上皮细胞,由Western blot、Real-time PCR、Transwell等分别检测干扰前后OPN、NF-κB p65、MMP-9蛋白和mRNA表达及细胞侵袭性的变化。结果:与未干预组比较,NF-κB p65 siRNA干预后EMs腺上皮细胞中OPN蛋白及mRNA表达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NF-κB p65、MMP-9蛋白及mRNA表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NF-κB p65 siRNA干预后,EMs腺上皮细胞的细胞侵袭性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揭示NF-κB可能通过下调MMP-9的表达进而改变细胞侵袭性诱导EMs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子宫内膜增生有赖于下丘脑-垂体-卵巢轴、性激素及其受体、局部生长因子与血管相关因子及其受体、相关酶等多方面因素的复杂调控.RU486可拮抗孕酮对局部生长因子及相关酶活性的作用,促细胞凋亡,通过非竞争性抗雌激素作用以拮抗雌激素对子宫内膜的促增生效应,作用于子宫内膜局部血管及血管相关因子而影响其血管形成及其生理功能,同时可直接/间接作用于下丘脑-垂体-卵巢轴,使促性腺激素及性激素水平出现异常变化,最终影响子宫内膜的增生过程.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子痫前期(PE)患者胎盘组织中脂氧素A4受体(ALX-R)、核因子-κB p65(NF-κB p65)表达的变化,探讨两者在PE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相关性。方法:采用RT-PCR方法、免疫组化法检测PE组(轻度10例、重度20例)与对照组(20例)孕妇胎盘组织中ALX-R、NF-κB p65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1)胎盘组织中ALX-RmRNA表达水平随病情严重程度而明显下降,重度PE组低于轻度PE组、对照组(P<0.01);NF-κB p65 mRNA表达水平随病情严重程度而升高,重度PE组高于轻度PE组、对照组(P<0.05);(2)胎盘组织中PE组ALX-R蛋白的表达强度低于对照组(P<0.01);PE组NF-κB p65蛋白的表达强度高于对照组(P<0.01);(3)重度与轻度PE组胎盘组织中ALX-R与NF-κB p65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无明显相关性;对照组胎盘组织中ALX-R与NF-κB p65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0.86,P<0.01;r=-0.63,P<0.01)。结论:ALX-R与NF-κB p65的表达,可能与PE发生发展的病理生理过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周芳芳 《现代妇产科进展》2011,20(6):487-488,491
NF-κB信号通路是一个复杂的网络,该通路的异常激活可导致肿瘤相关基因的异常表达,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着抑制细胞凋亡、促进细胞增殖、促进肿瘤转移的重要作用。目前研究表明,该信号通路与子宫内膜癌细胞凋亡、增殖、侵袭、转移、血管生成及治疗有关。本文就NF-κB信号通路与子宫内膜癌关系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道RU 486对离体人绒毛膜滋养层、蜕膜细胞的影响。并在小鼠胚胎与子宫内膜“共培养”模型上,观察不同浓度的RU 486对着床前、后胚胎及子宫内膜的作用。实验结果发现:当RU 486浓度为10~60μg/ml时,对绒毛滋养层细胞无直接影响;仅在浓度60μg/ml时,对蜕膜有轻度抑制作用。RU 486对小鼠胚胎及子宫内膜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且随药物浓度的增加而作用增强。当浓度达10μg/ml时,几乎完全抑制胚胎的发育,并发生萎缩及退行性变化,同时子宫内膜也遭严重破坏。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脯氨酸二硫代氨基甲酸酯(PDTC)对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EMT)模型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构建成功的EMT模型鼠分为PDTC治疗组(PDTC组),亮丙瑞林(LEU)治疗组(LEU组)及未干预组,未成模鼠作为阴性对照组.测量用药前后各成模组异位内膜体积,并采用酶联免疫分析(ELISA)法比较各组大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 β(IL-1 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蛋白表达水平;采用免疫组化SP法测量各组中核因子κB(NF-κB)的表达.结果:①治疗后各研究组异位内膜体积均缩小,PDTC组及LEU组与未干预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PDTC组与LEU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阴性对照组血清TNF-α及IL-1β的表达水平比未干预组低,而PDTC及LEU两干预组的表达均降低.结论:PDTC可使大鼠EMT模型异位病灶显著缩小及血清中的TNF-α及IL-1β表达降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Akt和NF-κB在子宫腺肌病病灶中的表达,探讨其在子宫腺肌病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子宫腺肌病病灶(30例)、在位内膜(27例)、正常子宫内膜(20例)标本中Akt、P-Akt及NF-κB蛋白的表达并进行比较。结果:Akt、P-Akt蛋白在子宫腺肌病异位内膜的腺上皮细胞中的表达强度显著高于在位内膜(P<0.05)和正常子宫内膜(P<0.01),其在位内膜腺上皮细胞中的表达强度显著高于正常子宫内膜(P<0.01);间质细胞中Akt、P-Akt蛋白的表达,异位和在位内膜明显高于正常内膜,异位内膜和在位内膜中两者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NF-κB蛋白表达于胞核和胞浆中,在腺上皮细胞中的表达,异位内膜显著高于在位内膜,在位内膜显著高于正常子宫内膜(P<0.05);间质细胞中,NF-κB蛋白的表达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NF-κB与P-Akt在子宫腺肌病病灶、在位子宫内膜和正常子宫内膜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626,P<0.01)。结论:NF-κB与Akt在子宫腺肌病病灶中呈高表达,其可能参与子宫腺肌病的发生与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来曲唑对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模型的治疗作用及其对异位病灶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核转录因子-κB(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建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来曲唑组(低、中、高剂量组)、米非司酮组及生理盐水空白对照组。灌胃4周后采用自定义疼痛评分及阴道痛觉过敏实验评价大鼠疼痛情况;观察异位内膜生长情况;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E2、P、T水平;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TNF-α、IL-6、NF-κB蛋白表达;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TNF-α mRNA、IL-6 mRNA、NF-κB mRNA的含量。结果:来曲唑各组异位病灶体积明显缩小或萎缩,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来曲唑中、高剂量组与低剂量组、米非司酮组相比较,异位病灶体积缩小更明显(P<0.05)。治疗后各组大鼠血清E2、P水平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来曲唑组大鼠血清T水平升高,且呈剂量依赖性(P<0.05)。来曲唑治疗后模型鼠疼痛评分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高剂量来曲唑组较米非司酮组疼痛减轻更明显(P<0.05)。在20、30、40mmHg阴道压力的刺激下,米非司酮组和来曲唑组大鼠的逃避率较空白组显著降低(P<0.05),较少发生痛觉过敏,而在压力为5、10mmHg时,各组间逃避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治疗组异位内膜中TNF-α、IL-6、NF-κB蛋白和mRNA的表达,均较空白组显著降低(P<0.05),尤以高剂量来曲唑组蛋白表达最低。NF-κB与TNF-α、IL-6的表达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来曲唑对大鼠异位病灶体积影响明显,可缓解EMs引起的疼痛。这可能是通过降低异位病灶局部雌激素水平,降调TNF-α、IL-6、NF-κB在异位内膜组织中的表达而发挥治疗作用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NF-κB/p65和VEGF在卵巢上皮性肿瘤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NF-κB/p65和VEGF在10例正常卵巢组织,20例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10例卵巢交界性上皮性肿瘤,60例卵巢上皮性癌中的表达。结果:NF-κB/p65和VEGF在卵巢上皮性癌中的表达率均高于卵巢交界性上皮性肿瘤、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的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卵巢上皮性癌中NF-κB/p65和VEGF的阳性表达率,中低分化组高于高分化组,有淋巴结转移组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Ⅳ期的表达率显著高于Ⅰ~Ⅱ期,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卵巢上皮性癌患者腹水量>500m l组中VEGF表达率显著高于腹水量<500m l组(P<0.01),NF-κB/p65在腹水量>500m l组和腹水量≤500m l组中的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EGF与NF-κB/p65在卵巢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强度呈正相关(r=0.279,P<0.01)。结论:NF-κB/p65及VEGF与卵巢上皮性癌的发生发展有关,与卵巢上皮性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VEGF与腹水形成有关;VEGF可作为判断预后的候选指标;NF-κB/p65对VEGF有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米非司酮和利洛司酮对体外异位子宫内膜间质细胞增殖及核因子κB(NF κB)表达的影响。方法 取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异位内膜间质细胞进行体外培养 ,根据不同的药物浓度对内膜间质细胞培养液进行分组 :米非司酮浓度为 1× 10 -6mol/L者 ,为米非司酮Ⅰ组 ,浓度为 1× 10 -5mol/L者 ,为米非司酮Ⅱ组 ;利洛司酮的浓度为 1× 10 -6mol/L者 ,为利洛司酮Ⅰ组 ,浓度为 1× 10 -5mol/L者 ,为利洛司酮Ⅱ组。对照组培养液为 0 5 %乙醇。应用四甲基偶氮唑蓝 (MTT)法检测米非司酮和利洛司酮对内膜间质细胞的抑制作用。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法和原位杂交法 ,检测各组内膜间质细胞NF κBP6 5蛋白和NF κBP6 5mRNA的表达。结果 米非司酮Ⅰ组、米非司酮Ⅱ组、利洛司酮Ⅰ组、利洛司酮Ⅱ组、对照组内膜间质细胞NF κBP6 5蛋白的表达分别为 (6 3 9± 3 5 )分、(49 1± 2 6 )分、(5 6 2± 2 9)分、(35 3± 2 1)分、(78 7± 2 4 )分 ;NF κBP6 5mRNA的表达分别为 (5 7 3± 3 3)分、(43 2± 3 1)分、(48 4± 2 7)分、(2 8 6± 1 8)分、(82 8± 4 6 )分。NF κBP6 5蛋白及NF κBP6 5mRNA的表达强度 ,均为对照组 >米非司酮Ⅰ组、利洛司酮Ⅰ组 >米非司酮Ⅱ组、利洛司酮Ⅱ组 ;米非司酮组Ⅰ、Ⅱ组 >利洛司酮组  相似文献   

12.
丁明霞  田永杰  杨蓓 《现代妇产科进展》2007,16(7):517-520,F0003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阿司匹林对异位子宫内膜间质细胞中核因子κB(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卵巢巧克力囊肿的异位内膜间质细胞,用免疫细胞化学法鉴定细胞,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阿司匹林对内膜间质细胞的抑制作用,应用蛋白印迹方法(Western blot)检测NF-κB的表达.结果:阿司匹林对内膜异位间质细胞生长的抑制呈时间剂量依赖性.对照组和阿司匹林组NF-κB蛋白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TNF-α组NF-κB蛋白表达明显增高,阿司匹林+TNF-α组NF-κB蛋白表达明显下降,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阿司匹林可以降低由TNF-α引起的NF-κB蛋白的高表达.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NF-κBp65、Lin28B和IL-6在早产和足月妊娠孕妇外周血中的表达情况,进一步明确其在分娩发动中的预测价值。方法:采集先兆早产组、早产临产组、足月临产组和正常妊娠组各25例孕妇的外周血血清,采用ELISA法检测并比较4组血清中NF-κBp65、IL-6、Lin28B的表达情况;同时将先兆早产组与早产临产组、临产组(包括早产临产组和足月临产组)与正常妊娠组NF-κBp65、IL-6、Lin28B表达水平行直线相关分析。结果:(1)NF-κBp65的表达水平在早产临产组中最高(13.99±0.72 ng/ml),IL-6的表达水平在早产临产组中最高(54.34±6.66 pg/ml),Lin28B的表达水平在正常妊娠组中最高(10.67±0.52 ng/ml),经LSD-t检验,4组中NF-κBp65、IL-6及Lin28B的表达水平两两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先兆早产组和早产临产组中NF-κBp65与IL-6的表达均呈正相关(r=0.557,P0.05;r=0.587,P0.05),NF-κBp65与Lin28B的表达及IL-6与Lin28B的表达均无相关性(P0.05)。(3)临产组中NF-κBp65与IL-6的表达呈高度正相关(r=0.899,P0.05),NF-κBp65与Lin28B的表达呈高度负相关(r=-0.863,P0.05);IL-6表达水平与Lin28B的表达呈高度负相关(r=-0.798,P0.05)。结论:IL-6和NF-κBp65对早产临产具一定预测价值;Lin28B与胎儿成熟程度相关,对早产无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cyclinD1、p16与子宫内膜癌发生与发展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了 50例子宫内膜癌、2 2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1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cyclinD1、p16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cyclinD1蛋白在正常子宫内膜、内膜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率分别为 0 ( 0 /10 )、2 2 .73% ( 5/2 2 )、4 0 .0 0 % ( 2 0 /50 ) ,其中子宫内膜癌与正常内膜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p16蛋白在内膜癌的表达率为 4 6.0 0 % ,明显低于正常内膜组织的 90 .0 0 % (P <0 .0 5)。 50例内膜癌中 ,cyclinD1蛋白在G2 、G3级及临床Ⅱ~Ⅲ期中的表达率分别高于G1级及临床Ⅰ期 (P <0 .0 5) ,复发组表达率高于未复发组 (P <0 .0 5)。p16蛋白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细胞分级、临床分期及预后有关 (P <0 .0 5) ,p16蛋白表达阴性者分化差 ,分期晚 ,复发率高。相关性分析显示 ,cyclinD1与p16表达呈负相关 ,二者协同异常表达者生物学行为较差。结论 :cyclinD1、p16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二者异常表达提示子宫内膜癌复发率高、预后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NF-κB、MIF与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发病的关系,及在子宫内膜异位症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分别检测NF-κB、MIF在35例EMs在位内膜、60例EMs异位内膜及30例正常子宫内膜(对照组)中的表达;ELISA法检测TNF-α、PDTC+TNF-α干预后子宫内膜基质细胞(ESC)上清液中NF-κB、MIF的浓度,并统计分析检测结果。结果:(1)NF-κB、MIF在3组内膜中均有表达,以异位内膜的表达最强;(2)NF-κB、MIF的表达与月经周期无关,其在3组内膜的表达有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875、0.882、0.927;(3)NF-κB、MIF在经TNF-α、PDTC+TNF-α处理过的ESC上清液中有表达,TNF-α促进二者表达,而PDTC可抑制此作用,且两者表达有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947。结论:NF-κB、MIF在EMs内膜高表达,MIF可能通过NF-κB途径在EMs发病机制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16.
p16、Cyclin D1在增生性子宫内膜及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 p16和 Cyclin D1在内膜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 S—P法对 12例正常子宫内膜、2 2例增生性子宫内膜及 4 1例子宫内膜癌中 p16和 Cyclin D1表达进行了研究。结果 :在单纯加复合增生、不典型增生及子宫内膜癌中 ,p16表达呈下降趋势 ,内膜癌与正常内膜及增生性内膜有显著性差异 (P<0 .0 1,P <0 .0 5 ) ;而Cyclin D1表达呈上升趋势 ,增生性子宫内膜、子宫内膜癌与正常内膜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P<0 .0 1)。不典型增生与单纯加复合增生 Cyclin D1过表达有显著性差异 (P<0 .0 1)。子宫内膜癌中 ,p16表达随细胞分化程度下降而降低 ,而Cyclin D1则随分化程度下降而上升 ,二者呈负相关。结论 :p16、Cyclin D1异常参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 ;p16低表达、Cyclin D1过表达与内膜癌的恶性生物学行为有关 ;Cyclin D1核过表达可能是一个早期分子事件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靶向NF-κB基因的短发夹状RNA(shRNA)在治疗食蟹猴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效果,分析NF-κB基因在食蟹猴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构建食蟹猴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同时合成高特异性的靶向NF-κB基因的shRNA腺病毒及其阴性对照空载shRNA腺病毒.将建模成功的食蟹猴分成实验组、阴性对照组及单纯建模组,将NF-κBshRNA腺病毒在腹腔镜下直接注入实验组食蟹猴子宫内膜异位病灶内,阴性对照组在病灶内注射空载shRNA腺病毒,单纯建模组病灶内注射生理盐水.注射腺病毒后4周,腹腔镜下观察病灶变化,取各组子宫内膜异位病灶进行CD34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微血管密度,并采用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NF-κB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蛋白的表达.结果 成功构建了食蟹猴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实验组食蟹猴异位病灶较前萎缩,其微血管密度(0.002 0±0.000 3)较阴性对照组(0.021 9±0.002 6)、单纯建模组(0.024 5±0.003 3)明显减小,分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食蟹猴NF-κB蛋白的表达水平(0.338±0.174)较阴性对照组(0.678±0.021)、单纯建模组(0.645±0.098)明显下降,分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食蟹猴PCNA蛋白的表达水平(0.37±0.17)低于阴性对照组(0.57±0.26)、单纯建模组(0.57±0.28),分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NF-κB shRNA通过靶向抑制NF-κB基因的表达后,能够抑制食蟹猴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进展,抑制子宫内膜异位病灶的血管生成能力,减弱异位子宫内膜细胞的增殖能力.  相似文献   

18.
子宫内膜癌中p16、E-cad mRNA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p16及E 钙粘附蛋白 (E cad)基因mRNA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RT PCR技术检测 3 0例子宫内膜癌及 8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的p16及E cadmRNA的表达。结果 :①子宫内膜癌p16mRNA的阳性表达明显低于正常子宫内膜 (P <0 .0 1) ,但p16mRNA的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组织病理分级无关 ;②E cadmRNA在子宫内膜癌中呈低表达 ,正常组织内呈强阳性表达 ,二者差异非常显著 (P <0 .0 1) ,并且在子宫内膜癌中E cadmRNA的阳性表达与组织病理学分级呈负相关 (P <0 .0 5 )。结论 :p16、E cadmRNA的表达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及进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胎膜组织中TRAIL、NF-κB表达与胎膜早破(PROM)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及RT-PCR法检测30例足月胎膜早破患者(PROM组)、30例同孕期正常妊娠妇女(对照组)分娩后胎膜组织中TRAIL、NF-κB表达水平。结果:PROM组胎膜组织中TRAIL、NF-κB表达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ROM组中TRAIL与NF-κB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875,P0.05)。结论:PROM孕妇胎膜组织中存在TRAIL、NF-κB高表达,可能是胎膜早破发病机制的重要环节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Mifepristone,MIF)对子宫内膜癌细胞中核因子kappaB(nuclear factor kappa B,NF-κB)与E-钙粘素表达的影响,及NF-κB与E-钙粘素之间的关系。方法:体外培养子宫内膜癌细胞系HHUA,以不同浓度MIF(0、0.1×10-6、0.1×10-5、1×10-5、5×10-5、1×10-4mol/L)分别作用细胞24h、48h和72h,用免疫组化法检测NF-κB p65与E-钙粘素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MIF显著抑制HHUA细胞生长。MIF显著降调NF-κB p65的蛋白表达水平(P<0.05),增加E-钙粘素的蛋白表达水平(P<0.05)。NF-κB p65表达与E-钙粘素表达呈显著负相关(r=-0.94)。结论:MIF可抑制子宫内膜癌细胞系HHUA的生长,其机制可能通过抑制NF-κB的表达,进而增加其靶基因E-钙粘素的表达,来达到抑制子宫内膜癌细胞生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