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比较来曲唑和克罗米芬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促排卵治疗中的效果和妊娠结局。方法:选取拟行促排卵治疗的PCOS患者136例,随机分为来曲唑组(LE)68例和克罗米芬组(CC)68例。HCG注射日观察平均直径14~18mm的卵泡数、平均直径≥18mm的卵泡数、子宫内膜厚度和血清E2水平;比较两组HMG用量、排卵率、临床妊娠率、流产率、畸形率及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的发生率。结果:LE组HCG注射日平均直径14~18mm卵泡数、E2水平显著低于CC组(P<0.05),子宫内膜厚度及单卵泡排卵率显著高于CC组(P<0.05);LE组HCG日注射日平均直径≥18mm卵泡数略低于CC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CC组OHSS发生率为7.4%,LE组无OHSS发生,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E组临床妊娠率略高于CC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来曲唑用于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引起的无排卵性不孕,单卵泡排卵率和临床妊娠率良好,临床应用前景较好,有可能成为新一代一线促排卵药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滋阴补阳序贯法联合西药促排卵对PCOS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122个促排卵周期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于促排卵前后使用滋阴补阳中药进行序贯治疗。根据促排卵方案不同分为4组,A组:克罗米芬(CC)+促性腺激素(Gn)(n=71),B组:来曲唑(LE)+Gn(n=30),C组:CC(n=14),D组:Gn(n=7),比较各组间临床和实验室指标。结果:4组妊娠率比较:C组A组B组D组;Gn用量比较:D组B组A组,hCG注射日子宫内膜厚度:A组D组B组C组,但各指标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促排天数A组显著高于其它3组(P0.05)。hCG注射日子宫内膜厚度7 mm的比例CC组显著高于其它3组(P0.05)。4组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LUFS)发生率、未启动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无OHSS发生。按妊娠结局分组比较:bE2及bLH水平妊娠组未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组子宫内膜厚度显著高于未孕组,各组中A型内膜比例显著高于其它类型内膜。结论:对PCOS患者选择滋阴补阳序贯法联合CC+Gn促排卵能减少Gn用量,降低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发生率,增加子宫内膜厚度,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提高妊娠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克罗米芬(CC)联合地塞米松(DEX)对CC抵抗的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的促排卵效果。方法:将50名CC抵抗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A组)和对照组(B组)。A组患者在月经第3 ̄7日口服CC100mg/d,同时在月经周期的第3 ̄12日口服DEX1.0mg/d;B组CC的应用同A组,同时在月经周期的第3 ̄12日口服叶酸片0.5mg/d。月经第8日开始监测卵泡发育情况。当有1个卵泡直径≥18mm或2个卵泡直径≥17mm时,肌注hCG10000IU,36h后性生活。观察2组注射hCG日成熟卵泡数和子宫内膜厚度、促排卵天数、月经周期第22日孕酮水平、排卵率和妊娠率。结果:A组注射hCG日的成熟卵泡数、子宫内膜厚度、月经第22日血清中孕酮水平以及排卵率和妊娠率与B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 ̄P<0.01);促排卵天数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CC抵抗的PCOS患者,DEX可以促进排卵,改善CC对子宫内膜的抗雌激素效应,增加子宫内膜厚度,提高排卵率和妊娠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来曲唑(LE)序贯氯米芬(CC)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的促排卵效果。方法:分析PCOS患者共62例,72个促排周期。按促排卵方案分为LE序贯尿促性素(HMG)组和LE序贯CC组,比较两组单卵泡率、HCG日子宫内膜厚度、未成熟卵泡率、排卵率、卵泡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发生率、临床妊娠率、多胎妊娠率及用药时间、费用的差异。结果:LE序贯HMG组和LE序贯CC组的单卵泡率分别为78.95%、88.24%,未成熟卵泡率为7.89%、2.94%,排卵率分别为89.47%、97.06%,OHSS发生率分别为5.26%、0,临床妊娠率分别为13.16%、11.76%,多胎妊娠率分别为5.26%、2.9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E序贯HMG组HGC日子宫内膜厚度(10.27±1.92 mm)明显厚于LE序贯CC组(9.13±2.32 mm)(P0.05)。LE序贯CC组用药时间(10.00±0.00天)明显少于LE序贯HMG组(12.16±1.98天)(P0.05)。LE序贯HMG组的费用明显高于LE序贯CC组。结论:LE序贯CC与LE序贯HMG的排卵效果及妊娠率近似,OHSS发生率无明显差别,LE序贯CC用药时间更短,费用更低,但HCG日子宫内膜更薄,应用中应适当补充雌激素促进内膜生长。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促排卵药物氯米酚(CC)、hMG及GnRH-a对黄体中期子宫内膜内膜纤维粘连 蛋白(FN)及层粘连蛋白(LN)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单克隆抗体,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50 例正常妇女自然周期以及50例正常妇女,45例多囊卵巢综合征妇女应用CC/hCG,CC/hMG/hCG 及GnRH-a/hMG/hCG方案促排卵治疗后黄体中期子宫内膜FN和LN的表达。结果:子宫内膜FN 和LN表达在正常妇女自然周期着床窗口时呈现强阳性;而CC、hMG抑制FN和LN的表达,使 其阳性强度减弱,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1;GnRH-a对FN和LN抑制不明显。同时妊娠者较 未妊娠者FN和LN表达强度高。结论:CC/hCG及CC/hMG/hCG方案促排卵后黄体中期子宫内膜 中FN和LN表达下降或缺失,内膜容受性下降,妊娠率降低。  相似文献   

6.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触发排卵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触发排卵的疗效。方法:对应用氯米芬(CC)、来曲唑(LE)和/或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MG)促排卵治疗的不孕患者,卵泡成熟时给与GnRH-a(A组)或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B组)触发排卵,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高危周期则给予GnRH-a,观察比较其临床结局。结果:共分析了81例患者132个促排卵周期,A、B组周期数分别为75和57,组间周期排卵率、多胎率、流产率相似(P>0.05)。周期临床妊娠率、OHSS发生率A组高于B组(P<0.05),无重度OHSS发生。结论:GnRH-a触发排卵临床妊娠率高,可有效预防重度OHSS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来曲唑等4种促排卵药物用于宫腔内人工授精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来曲唑等4种促排卵药物用于宫腔内人工授精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南方医院生殖医学中心2006年1月至2010年6月采用自然周期(NC)和来曲唑(LE)、氯米芬(CC)、尿促性素(HMG)、尿促卵泡素(u-FSH)4种促排卵药物用于夫精宫腔内人工受精(IUI),共565个周期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5组临床妊娠率分别为4.1%、13.4%、8.7%、16.1%、13.8%,促排卵各组妊娠率均高于自然周期组(P均<0.05)。各促排卵组之间,妊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E组优势卵泡数、排卵数及绒促性素(HCG)日子宫内膜厚度与NC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促排卵治疗增加IUI妊娠率。LE促排卵作用温和,妊娠率与低剂量HMG和u-FSH方案相当,用于IUI促排卵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作者对271例474个宫腔内授精(IUI)周期前瞻性分析了注射hCG日阴道超声下子宫内膜厚度和类型与妊娠率、继续妊娠率、诱导排卵方案、优势卯泡数、血雌二醇(E_2)水平的关系。自然周期23个,诱导排卵周期451个,其中hMG周期49个,氯菧酚(CC)周期197个,hMG与CC合用255周期。四组平均年龄,不育期限,IUI指征及不育病因分布皆相仿。注射hCG指征为优势卵泡≥18mm(CC组)或≥15mm(hMG组及hCG CC联用组)。内膜厚度为阴道超声下通过宫体中心纵轴测得。内膜类型按Gonen和Casper法分为三型:A型多层  相似文献   

9.
来曲唑应用于冻融胚胎移植内膜准备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索来曲唑(LE)联合hMG促排卵方案应用于冻融胚胎移植(FET)内膜准备的临床效果与预后因素。方法:月经第3日起口服LE连续3~5d,第10日起超声监测,若优势卵泡<14mm,则注射hMG150IU,隔日诱发排卵后92~152h解冻第3~5日胚胎。结果:共纳入119名患者,完成124个FET周期,临床妊娠率为42.7%(53/124),种植率为22.5%(70/311)。妊娠组的年龄显著小于非妊娠组(P<0.05);黄体支持组临床妊娠率为50.6%(45/89),显著高于无黄体支持组的22.9%(8/35)(P<0.01)。结论:在选择性的患者群体中,FET周期中用LE联合hMG准备内膜方法简单可行,年龄、是否采用黄体支持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来曲唑对大鼠子宫内膜α_vβ_3和HOXA10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来曲唑促排卵对大鼠围着床期子宫内膜整合素αvβ3和HOXA10表达的影响。方法:将60只Wistar雌鼠随机等分为3组:来曲唑组(letrozole,LE组),克罗米芬组(clomiphenecitrate,CC组),生理盐水组(NS组),分别进行促排卵。用免疫组化法观察大鼠围着床期子宫内膜腺上皮整合素αvβ3的表达变化;应用RT-PCR和Westenblot方法观察大鼠围着床期子宫内膜HOXA10表达情况。结果:LE组大鼠子宫内膜αvβ3表达与NS组无差异(P>0.05),但LE组显著高于CC组(P>0.01);NS组HOXA10表达高于LE组(P>0.05),LE组HOXA10表达高于CC组(P>0.01)。结论:来曲唑促排卵对大鼠子宫内膜容受性的抑制作用比克罗米芬小,有可能成为较为合适的促排卵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初步探讨控制性超促排卵(COH)过程中如何避免卵泡提前黄素qE(premature luteinization,PL),提高IVF—ET妊娠率。方法:回顾性分析行GnRH-a黄体中期长方案的IvF.ET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共2355个周期,根据hCG注射El孕酮(P)/雌二醇(Ez)水平的比值是否〉1分为PL组:即卵泡提前黄素化组,P/Ez≥1,共63个周期;非PL组:即卵泡未提前黄素化组,P/E2〈1,共2292个周期。比较患者的一般资料及COH的参数资料,分析可能与PL相关的因素。结果:PL在GnRH.a长方案IVF-ET患者中的发生率为2.68%。女方年龄、男方年龄、女方体质量指数(BMI)、基础Ez(1)E2)、bLH、bFSH、不孕年限、治疗周期数、Gn启用剂量、hMG使用总量、hMG使用总天数、hCG注射日LH值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L组的Gn使用总量及Gn使用天数比非PL组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L组的hCG注射日直径〉15mln卵泡数及MII卵数比非PL组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L在行GnRH-a长方案的IVF.ET治疗患者中的发生率为2.68%。Gn的使用天数,On总量过多,卵巢低反应可能是发生PL的相关因素,为避免发生PL可适当减少Gn的使用天数及Gn使用总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200 IU hCG在控制性卵巢刺激(COS)过程的晚卵泡期替代hMG对COS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行体外受精/单精子卵胞质内注射-冻融胚胎移植(IVF/ICSI-FET)患者资料共154例,进行154个COS周期,根据晚卵泡期是否应用200 IU hCG分为:A组,COS完全应用hMG(65个周期);B组,COS的早卵泡期应用hMG,晚卵泡期则应用hCG(200 IU/d)替代hMG(89个周期)。后续166个周期进行FET,其中,A组70个周期,B组96个周期。统计分析COS周期的用药情况、IVF/ICSI-FET结局。结果:B组的hMG用药剂量和用药时间分别显著少于A组(1 361.0±494.6 IU vs 1 782.7±475.2 IU,P0.05;7.3±2.3 d vs 9.5±2.0 d,P0.05);B组的成熟卵母细胞数显著多于A组(15.2±6.6 vs 11.6±5.7,P0.05);冻融胚胎移植中A、B组的临床妊娠率(64.29%vs 64.58%,P0.05)及活产率(80.00%vs 79.03%,P0.05)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200 IU hCG能够在COS的晚卵泡期替代hMG,能安全、有效地维持卵泡生长发育,并且减少Gn的用量,避免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在卵巢中等反应和高反应患者中,比较2 000 IU、3 000 IU低剂量hCG与5 000 IU hCG在控制性超促排卵(COH)过程中诱导卵泡成熟及随后冷冻胚胎移植(FET)的妊娠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 166例接受IVF/ICSI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hCG的剂量分为3组:2 000 IU(A组,n=722),3 000 IU(B组,n=722)和5 000 IU(C组,n=722),观察比较成熟卵母细胞的比例、受精率、临床妊娠率、累计妊娠率及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的发生率等。结果:3组患者获得成熟卵母细胞比例(89.92%,91.40%,90.20%)和受精率(79.80%,80.07%,80.51%)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hCG注射日E2水平、获成熟卵数及优质胚胎数均显著高于B组和C组。3组患者每次移植的临床妊娠率(45.95%,43.97%,44.25%)、继续妊娠率(43.17%,40.91%,42.53%)、种植率(30.74%,27.78%,29.86%)及每位患者的累计妊娠率(CPR)(58.31%,53.60%,54.85%)均无统计学差异。3组的OHSS发生率很低(0.00%,0.14%,0.28%)。结论:对于卵巢中等与高反应患者,2 000 IU hCG与5 000 IU hCG在诱导卵泡的成熟中发挥同样的效果,2 000 IU hCG不仅不影响妊娠结局,而且阻止了OHSS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标准长方案与拮抗剂方案控制性超促排卵(COH)周期在卵巢低反应(POR)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通过对POR患者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的191个周期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GnRH-a长方案85个周期(A组),拮抗剂方案106个周期(B组),比较组间的临床资料及助孕结局。结果:A组的hCG注射日内膜厚度、获卵数、MII卵子数、可移植胚胎数、活产分娩率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优质胚胎数、胚胎种植率、移植周期妊娠率均高于B组,A组的周期取消率、流产率均低于B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长方案对卵巢低反应患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标准长方案可提高患者获卵数、可移植胚胎数、活产分娩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周期中hCG注射次日血清雌二醇(E2)水平较hCG注射日的增幅对超促排卵临床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62例行黄体中期长方案IVF/ICSI-ET患者的临床资料。hCG注射次日E2增幅=(hCG注射次日血清E2水平-hCG注射日E2水平)/hCG注射日E2水平×100%。根据增幅的不同分成4组:A组增幅20%,B组增幅为0.1%~20%间,C组为-20%~0%间,D组增幅-20%。分析4组患者基本临床资料、超促排卵情况以及临床结局各项指标。结果:各组患者的取卵年龄、不孕年限、基础FSH(bFSH)值、降调节剂量、rFSH天数、hCG用量、hCG注射日LH值、2原核(2PN)胚胎数、优质胚胎数、冷冻胚胎数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各组患者的Gn启动剂量、Gn总用量、hCG注射日P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各值随着E2增幅的降低逐渐升高。A组的临床妊娠率(56.30%)显著高于B、C、D组(40.27%、42.85%和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胚胎种植率(33.86%)虽高于B、C、D组(26.23%、28.65%和16.6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监测黄体中期长方案垂体降调节IVF/ICSI-ET患者hCG注射次日E2增幅水平对临床结局有预测意义,E2水平在hCG注射次日较hCG注射日增幅高达20%以上时,临床结局较好。  相似文献   

16.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超短方案在超促排卵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超短方案在促排卵中的作用。方法:以采用克罗米芬联合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CC/hCG组,50个周期、31例),及克罗米芬联合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绒毛膜促性腺激素(CC/hMG/hCG组,16个周期、16例)方案者为对照,对比GnRH-a超短方案联合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方案者(GnRH-a超短方案/hMG/hCG组,15个周期、15例)hCG注射日激素水平、优势卵泡个数、子宫内膜厚度、宫颈评分及妊娠率。GnRH-a超短方案/hMG/hCG组全部来自采用CC助孕失败或采用CC/hMG/hCG方案显示卵巢反应性差的患者。结果:CC/hMG/hCG组有3例(18.8%)发生过早黄素化。GnRH-a超短方案/hMG/hCG组hCG注射日血清黄体生成素(LH)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其优势卵泡个数、子宫内膜厚度及宫颈评分都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3组周期妊娠率相近。结论:GnRH-a超短方案/hMG/hCG方案为一种较好的促超排卵方案,对CC助孕失败及CC/hMG/hCG方案卵巢反应性差的患者仍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不同时机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行短效长方案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CSI)助孕术患者的临床结局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行ICSI助孕术的200例患者,按传统标准的hCG注射日时间(有3个卵泡平均直径≥17 mm)比较推迟2 d(+2组,n=167)、推迟3 d(+3组,n=31)和推迟4 d(+4组,n=2)ICSI助孕过程中的临床参数及妊娠结局。结果:+3组与+2d组比较,平均直径≥20 mm的卵泡数有上升趋势(6.1±2.4 vs 5.4±2.3);hCG注射日最大卵泡的平均直径达到25.0±2.6 mm,两者有统计学差异(P0.05);≥20 mm/≥14 mm比值组间差异更大(0.52±0.16 vs 0.46±0.13,P0.05),P×1 000/E2有降低趋势(0.23±0.12 vs 0.42±1.44),E2/≥14 mm的卵泡数比值有上升趋势(276.73±93.55 vs 246.23±77.03)。卵子回收率、MII卵率、受精率、优质胚胎率、周期取消率、着床率、临床妊娠率、自然流产率、宫外孕率及OHSS发生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短效长方案患者适度推迟注射hCG时间是值得推行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对克罗米芬抵抗的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患者在超声引导下行小卵泡抽吸术(IMFA)的治疗效果。方法:将42例PCOS合并克罗米芬(CC)抵抗的不孕患者,随机分为A组:19例,穿刺前用CC或来曲唑(LE)联合少量hMG促排卵;B组:23例,穿刺前用少量hMG促排卵。在阴道B超引导下进行未成熟卵泡抽吸术(IMFA),观察穿刺前及穿刺后第2周期患者的卵巢基础窦卵泡数(AFC)、抗苗勒氏管激素(AMH)、血中游离睾酮指数(FAI)、黄体生成素与卵泡刺激素的比值(LH/FSH),以及术后并发症、3个月促排卵情况和妊娠率。结果:42例患者治疗时均没有发生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与治疗前比较,穿刺术后A、B组AFC显著减少,AMH、FAI和LH/FSH显著降低(P<0.01)。A、B组间比较,FAI、LH/FSH、排卵率和妊娠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A、B组共21例妊娠,妊娠率为50%。42例患者均没有发生出血、感染、OHSS。结论:IMFA治疗克罗米芬抵抗的PCOS不孕患者有较好的疗效,本方法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