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卵巢癌是致死率最高的妇科恶性肿瘤,早期诊断、准确的术前评估及治疗效果的评价都会使患者受益。近年来,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卵巢癌的应用逐渐增多,本文针对其诊断价值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磁共振动态增强联合扩散加权成像(DWI)在卵巢肿瘤临床诊断及复发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择2018年5月至2021年4月三二〇一医院收治的63例卵巢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磁共振动态增强联合DWI,判定影像学特征.测定表观扩散系数(ADC)、病灶血流量(BF)、平均通过时间(MTT)、血容量(BV... 相似文献
3.
乳腺癌已成为全球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亦是女性最常见的肿瘤相关性致死原因.MR因软组织分辨力高、无辐射损伤等优势,在诊断乳腺癌方面的价值已得到广泛认同.DWI通过检测水分子在组织细胞内的扩散运动进行功能成像,无需注射对比剂,成像时间短.本文就DWI在乳腺癌中的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卵巢肿瘤和子宫内膜癌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甚至危及生命, 随着医疗技术水平和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 卵巢肿瘤和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亦逐年增加,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已成为规范应对两者的原则。超声检查和诊刮术分别为卵巢肿瘤和子宫内膜癌的主要筛查方式, 但误诊率、漏诊率较高。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技术及其衍生模型以兼具高分辨率、无创性、多方位成像的优势越来越多的应用到卵巢肿瘤和子宫内膜癌的诊断中。本篇文章对不同弥散模型在卵巢肿瘤及子宫内膜癌中的应用进展予以综述, 以期获得不同弥散模型对卵巢及子宫内膜肿瘤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
扩散加权成像在全身肿瘤性病变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本文综述了扩散加权成像的病理生理基础及其在全身各种肿瘤性病变中的应用,包括各种病变的检出、诊断及在治疗后随访中的应用,并进一步阐述了扩散加权成像在肿瘤性病变中应用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肝硬化水分子扩散的变化及其机制。方法 对 5 9例志愿者及 47例肝硬化病人进行扩散加权成像并测量肝脏ADC值。DWI序列A的b值分别为 3 0、3 0 0、110 0s/mm2 ;序列B分别为 1.6和 5 5s/mm2 。序列A分别用b1和b3 (ADC1)及b2 和b3 (ADC2 )计算ADC值 ,序列B用b1和b2 (ADC3 )计算。结果 ChildB、C级肝硬化平均ADC3 明显低于正常肝脏 ,平均ADC1低于正常肝脏 ,平均ADC2 与正常肝脏无差别。结论 肝硬化ADC值降低的主要原因可能为肝实质内血流灌注的减少而非纤维化限制了水分子的热运动。 相似文献
7.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乳腺肿瘤的初步应用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目的利用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的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探讨其在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物方面的价值. 方法患者28人,良性8人,恶性20人.均经手术病理证实.DWI采用两组序列(分别为扩散敏感系数b=0,1000s/mm2,和b=30,300,1100s/mm2),并计算ADC值. 结果在b=1000-0s/mm2 时,正常腺体的ADC值[(1.75±0.54)×10-3mm2/s]与良性肿物的ADC值[(1.53±0.34)×10-3mm2/s]间无显著统计学意义,正常腺体与恶性肿物的ADC值[(1.22±0.28)×10-3mm2/s]间有显著统计学意义,良恶性肿物间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在b=300,30s/mm2 时,三者间无显著统计学意义.在b=1100,300s/mm2 时,良恶性肿物间无显著统计学意义.我们把良恶性病变ADC值的界值定为1.35×10-3mm2/s,即<1.35为恶性,>1.35为良性,诊断的敏感性为69.6%,特异性为75.0%. 结论 DWI图像(尽量选择TE时间与肿瘤的T2相近的序列)有助于检出病变,可作为常规检查序列之一.大b值差的ADC值能够鉴别良恶性乳腺肿瘤. 相似文献
8.
9.
扩散加权成像在宫颈癌诊断中的初步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正常子宫宫颈3层结构及宫颈癌的扩散加权成像(DWI)特点,探讨其及相应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对宫颈癌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对15例非子宫疾病女性患者及12例宫颈癌患者在1.5TMR上行盆腔DWI成像。DWI序列的b值为0、800s/mm^2。在DWI及ADC图中观察正常宫颈的层次结构,并比较不同分层的ADC值;在DWI图像中测量宫颈癌病灶相对于闭孔内肌的信号强度比值(SIR),并与常规T1WI及T2WI同法获得的SIR比较;测量宫颈癌组织的ADC值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在对照组中有73%的病例(11/15)在DWI图像中可以分清宫颈的3层结构,而在ADC图中则为100%。3层结构的ADC值分别为(1.83±0.37)×10^-3、(1.23±0.24)×10^-3及(1.87±0.24)×10^-3mm^2,s(内膜层、结合带及肌层),3者间有显著差异。所有宫颈癌组患者的宫颈正常分层结构均消失,在DWI上均表现为弥漫高信号,ADC值为(0.86±0.08)×10—3mm^2/s,癌灶明显低于正常宫颈各层结构的ADC值。DWI、T1WI及T2WI图像中宫颈癌病灶相对于闭孔内肌的SIR分别为2.97±0.69、0.06±0.02及1.96±0.32,3者间有显著差异。结论:正常宫颈及宫颈癌在DWI及ADC图中均具有一定特征,其中DWI能较常规序列更加突出宫颈癌病灶,有助于准确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临床病例分析 ,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 (DWI)在超早期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 15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 ,在发病后 6h以内 ,急诊行DWI检查 ,观察不同b值时脑实质信号的改变 ,并测量病灶及正常脑组织的表观扩散系数 (ADC)值。结果 超早期脑梗死在DWI上表现为边界清楚的局灶性高信号 ,且信号强度随b值延长而逐渐增强 ,与脑脊液信号变化趋势相反 ,病灶区域局部ADC值下降 ,平均为 (0 .5 5 8± 0 .0 6)× 10 -3 mm2 /s ,较对侧正常值平均降低 45 .3 % ,DWI诊断脑梗死 11例 ,4例DWI阴性病例影像学及临床随访证实 3例为脑血栓形成 ,1例为TIA发作。结论 DWI对于超早期脑梗死的诊断准确、敏感。 相似文献
11.
软组织肿瘤MR弥散加权成像量化研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MR弥散加权成像(DWI)ADC值和EDC在软组织肿瘤定性诊断中的价值。材料和方法:研究了23例软组织肿瘤DWI。DWI采用SE-EPI序列,弥散敏感系数b分别取0、300s/mm2,同时在3个方向施加弥散敏感梯度场,获得其ADC值和EDC值。结果:①在b=300s/mm2时,良性肿瘤组的ADC值为(1.64±0.15)×10-3mm2/s,恶性肿瘤的ADC值为(1.86±0.19)×10-3mm2/s,恶性肿瘤组的ADC值大于良性肿瘤的ADC值,良、恶性肿瘤组间的ADC值差异有显著性;②在b=300s/mm2时,良性肿瘤组的EDC值为(136.89±44.60)×10-3,恶性肿瘤的EDC值为(160.02±83.23)×10-3,恶性肿瘤组的EDC值大于良性肿瘤的EDC值,良、恶性肿瘤组间的EDC值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在b=300s/mm2时,恶性软组织肿瘤的ADC值大于良性软组织肿瘤的ADC值,良、恶性肿瘤组间的ADC值差异有显著性;恶性肿瘤组的EDC值大于良性肿瘤的EDC值,良、恶性肿瘤组间的EDC值差异无显著性。 相似文献
12.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是反映水分子扩散特性、检测组织微观结构变化的功能成像技术,包括单指数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ntravoxel incoherent motion,IVIM)模型、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和扩散峰度成像(diffusion kurtosis imaging,DKI),目前已用于软组织肿瘤临床评估.本文就上述四种技术类型做简要介绍,并就其在软组织肿瘤的良恶性鉴别诊断、组织学分级预测、浸润评估、术后复发监测以及放化疗疗效评价或预测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3.0T MR扩散加权成像诊断肾脏恶性肿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评估3.0T MR扩散加权成像(DWI)及ADC值鉴别肾脏恶性肿瘤不同病理类型及组织学分级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66例经我院手术病理证实的肾脏恶性肿瘤患者的术前DWI图像,测量肿瘤及对侧相应部位正常肾实质的ADC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肾脏恶性肿瘤及正常肾实质的ADC值分别为(1.653±0.598)×10~(-3) mm~2/s、(2.305±0.218)×10~(-3) mm~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以ADC值<2.0×10~(-3) mm~2/s为阈值,诊断肾脏恶性肿瘤的特异度为93.94%、敏感度为71.21%、准确率为82.58%.肾透明细胞癌与非透明细胞癌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肾透明细胞癌Ⅰ级与Ⅲ级、Ⅱ级与Ⅲ级间ADC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0.004),Ⅰ级与Ⅱ级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结论 3.0T MR DWI可用于肾脏恶性肿瘤的诊断,定量分析ADC值可能有助于鉴别肾脏恶性肿瘤的不同病理类型及组织学分级. 相似文献
14.
乳腺MR动态增强技术联合扩散加权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回顾性比较单一动态增强(DCE-MRI)技术,扩散加权成像(DWI)及联合应用对乳腺病变定性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经病理证实的乳腺肿块患者MR资料。分析病变的增强表现和DWI的信号特点,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及DWI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并作统计学分析,评价两者的诊断效能。结果 DCE-MRI恶性病灶检出率为95.4%。DWI恶性病灶检出率为86.4%。DCE-MRI及DWI联合应用恶性病灶检出率为100%。单纯TIC、ADC值及联合诊断的敏感性分别为72.7%,72.7%,86.4%;特异性为75%,83.3%,89.1%;准确性为73.9%,81.8%,91.3%;阳性预测值72.7%,80%,90.5%。结论 DCE-MRI及DWI联合成像能提高病灶的检出率,TIC结合ADC值较单一检查方法对乳腺病变的良恶性进行评价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表观弥散系数(ADC)和相对脑血容量(rCBV)在脑胶质瘤的良、恶性诊断及分级中的价值.方法 对9例低级别(Ⅰ~Ⅱ级)胶质瘤及13例高级别(Ⅲ~Ⅳ级)胶质瘤进行常规MR及弥散、灌注加权成像,分析肿瘤的ADC值、rCBV比值,并分析ADC值与rCBV比值间的相关性.结果 低度恶性胶质瘤与高度恶性级胶质瘤之间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2.73±1.40)]×10-4 mm2/s vs [(9.09±1.85)]×10-4 mm2/s];低、高度恶性胶质瘤的最大rCBV比值分别为3.60±1.09和7.92±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DC 值与 rCBV比值间呈负相关(r=-0.53,P<0.01).结论 结合常规MRI,ADC值与rCBV比值在脑胶质瘤良、恶性诊断及术前分级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探讨急性期脑梗死低场强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特征。方法用磁共振弥散成像诊断超急性期、急性期、亚急性脑梗死122例,并与常规MRI的T2WI进行比较。结果超急性、急性和亚急性脑梗死在DWI上均表现为高信号。仅46例急性脑梗死在T2WI、FLAIR显示异常信号。结论在急性期脑梗死影像诊断中,DWI可作为除外新发脑梗死的主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磁共振灌注成像(Perfusion weighted imaging,PWI)、弥散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鉴别胶质瘤复发与放射性损伤的价值.方法:52例脑胶质瘤术后放疗患者,对放疗后影像随访过程中首次出现异常强化病灶的患者进行常规MR及PWI、DWI检查,测量病灶强化区域的最大相对脑血容积(rCBVmax)值、强化实质区的最小ADC(ADCmin)值,根据病理及临床随诊结果,分析联合应用PWI与DWI在肿瘤复发与放射性损伤中的价值.结果:52例患者中,胶质瘤复发30例,放射性损伤22例,肿瘤复发区rCBVmax值为2.43±1.52、ADCmin值为0.86±0.21,与放射性损伤的rCBVmax值0.67±0.44、ADCmin值1.17±0.27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0),DWI诊断准确率为76.9%,PWI诊断准确率为82.7%,两者联合应用的诊断准确率为90.4%.结论:DWI与PWI可用于脑胶质瘤复发与放射性损伤的鉴别诊断,二者联合应用能够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9.
MR扩散加权成像(DWI)可反映组织水分子的布朗运动.近年来,胸部DWI成像参数日趋规范,图像质量明显提高,对鉴别诊断胸部良、恶性肿瘤,评价纵隔淋巴结转移及放射和化学治疗、射频消融治疗肺癌效果具有重要价值.本文对DWI在胸部疾病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估DWI对胶质瘤分级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7例胶质瘤患者进行常规MRI序列扫描和DWI检查,对照分析病变的实质部分、坏死或囊变区、周围水肿区以及正常脑组织的ADC值、EDC值.结果高级别胶质瘤瘤体的ADC值和EDC值分别较低级别胶质瘤瘤体低和高(P≤0.05),且取ADC值12.60×10-4 mm2/s为阈值时,其敏感度为87.51%,特异度为73.17%,阳性预测值(PPV)为91.79%,阴性预测值(NPV)为88.24%.高级别胶质瘤周围水肿区的ADC值(EDC值)明显低于(高于)低级别胶质瘤(P≤0.05).若取瘤周水肿ADC值取14.50×10-4 mm2/s作为高、低级别胶质瘤分级的阈值,则敏感度为86.75%,特异度为80%,PPV为76.77%,NPV为86.67%.结论 ADC值(EDC值)结合常规MRI序列的特征,对于胶质瘤的分级诊断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