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几种外眼病(107例142只眼)泪液SIgA的含量。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法对慢性结膜炎(CC)、单纯疱疹性角膜炎(HSK)及沙眼患者泪液SIgA的含量进行检测。结果HSK患者泪SIgA含量(226.3±44.9mg/L)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321.6±109.2mg/L,P<0.01),沙眼患者泪SIgA(290.8±52.3mg/L)和CC泪SIgA(285.6±47.2mg/L)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提示几种外眼病局部免疫降低,有必要给予免疫调节剂协助治疗。  相似文献   

2.
王磊  田钟秀 《眼科研究》1995,13(3):156-158
应用RIA技术对56例HSK病人血清和泪液β2-MG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在HSK活动期其血清和泪液β2-MG浓度明显升高。在稳定期则逐渐回落到正常水平?β2-MG水平与病情程度呈现平行变化趋势。β2-MG水平反映出机体在疾病状态下的淋巴细胞活性,通过测定β2-MG含量,可以了解机体和眼局部的免疫状态。可以作为临床监测发病和判断预后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3.
为了进一步探讨单疱病毒性角膜炎(HSK)与免疫功能的关系,本文实验应用Tac的单克隆抗体(McAb-Tac)间接荧光法和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夹心法,对42例HSK患者(包括25例HSK活动期患者,17例HSK非活动期患者),以及60例正常献血员,作了细胞膜白细胞介素2受体(mIL-2R)表达及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测定。结果:HSK活动期患者的mIL-2R及SIL-2R测定值与HSK非活动期患者和正常对照的相应测定值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本文结果提示:HSK患者mIL-2R表达不足和SIL-2R水平异常升高与HSK发病及病损程度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李平  司传平 《眼科》1998,7(2):111-112
本文应用双体夹心ELISA法对45例纯性疱疹性角膜炎(HSK)患者血清可溶性IL-2受体(sIL-2R)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活动期HSK患者血清sIL-2R水平显著性高于非活动期和正常对照组(P〈0.001);非活动期HSK患者血清sIL-2R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通过对两种不同类型活动期HSK患者血清HSK患者血清sIL-2R水平的比较,可见基质型明显高于上皮型(P  相似文献   

5.
应用RIA技术对56例HSK病人血清和泪液β_2─MG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在HSK活动期其血清和泪液β_2─MG浓度明显升高。在稳定期则逐渐回落到正常水平。β_2─MG水平与病情程度呈现平行变化趋势。β_2─MG水平反映出机体在疾病状态下的淋巴细胞活性,通过测定β_2─MG含量,可以了解机体和眼局部的免疫状态。可以作为临床监测发病和判断预后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6.
对65例视网膜色素变性(RP)患者和33例正常人进行血浆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_(1α))、血浆丙二醛(MDA)、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全血谷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GSH-pX)等指标的测定,发现RP患者血浆TXB2以及TXB_2和6-K-PGF1α比值T/K均较正常人升高(P<0.05).6-K-PGF1α和SOD较正常人降低(P<0.01)。而MDA、GSH-PX无明显改变,表明RP患者病理过程中存在血管内皮──血小板功能改变以及自由基的损伤。但对SOD与TXB2、T/K比值、6-K-PGF1α的相关分析表明,它们之间无相关性(P>0.05),表明RP患者虽有血管内皮──血小板功能紊乱,但非自由基损伤所致。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白藜芦醇对青光眼视网膜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30只健康雄性成年家兔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白藜芦醇治疗组,每组10只。模型组和白藜芦醇治疗组用25g?L-1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溶液0.2mL注入家兔前房内,制作青光眼模型。白藜芦醇治疗组按每日300mg?kg-1体质量给予白藜芦醇灌胃,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给药28d后测定视网膜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dismutase,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peroxidase,GPX)和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的活性,抗氧化物质还原型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和还原型抗坏血酸(ascorbicacid,AsA)含量及一氧化氮(nitricoxide,NO)和丙二醛(methanedicarboxylicaldehyde,MDA)的含量。结果 模型组视网膜抗氧化酶SOD、GPX、CAT活性及抗氧化物质GSH、AsA含量分别为(42.0±3.3)U?mg-1、(18.3±1.7)U?mg-1、(1.9±0.2)U?mg-1、(33.3±2.7)mg?mg-1和(97.0±7.6)mg?mg-1,均低于对照组(均为P<0.05);NO和MDA含量分别为(37.0±2.9)μmol?mg-1和(18.0±1.7)μmol?mg-1,均高于对照组(均为P<0.05)。白藜芦醇治疗组视网膜上述抗氧化酶活性、GSH和AsA含量分别为(49.2±2.9)U?mg-1、(24.1±3.2)U?mg-1、(2.8±0.2)U?mg-1、(43.0±3.5)mg?mg-1和(108.4±8.1)mg?mg-1,均高于模型组,但低于对照组(均为P<0.05);NO和MDA含量分别为(30.1±2.4)μmol?mg-1和(12.4±1.0)μmol?mg-1,低于模型组,但高于对照组(均为P<0.05)。结论 白藜芦醇能够增加视网膜抗氧化酶活性和抗氧化物质GSH和AsA含量,从而可以减青光眼视网膜的氧化应激损伤。  相似文献   

8.
作者报道了自动板层角膜成形术(ALK)治疗近视的最佳结果并对ALK的短期效果,安全性及可预测性进行了评估。对接受ALK治疗的81例(128眼)患者随访平均13.6个月,包括近视120眼和放射状角膜切开术(RK)后残留近视8眼,术前平均屈光度为-7.48±2.05D。结果显示,裸眼视力达20/40或以上者占86.4%,76.2%的术眼屈光度在±1.00D以内,93.6%在±2.00D以内,其中77%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角膜与三叉神经节(TG)的内单纯疱疹毒1型(HSV-1)潜伏相关转化启动序列,进一步证实角膜为HSV-1的另一潜伏地。方法 用寺白兔建立HSV-1潜伏感染动物模型,提取并PCR扩增角膜及TG LAT启动子,比较LAT启动子序列。结果 66.7%(4/6)的角膜组织扩增出HSV-1LAT妄动子,且与TG的电泳位置相同(216bp),其中在-2~161间的核苷酸序列完全相同。结论 HSV-1  相似文献   

10.
为了进一步探讨单疱病毒性角膜炎(HSK)与免疫功能的关系,本文实验应用Tac的单克隆抗体(McAb-Tac)间接荧光法和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夹心法,对42例HSK患者(包括25例HSK活性期患者,17例HSK非活动明显患者)以及60例正常献血员,作了细胞膜白细胞介素2受体(mIL-2R)表达及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测量。结果:活动期患者的mIL-2R及SIL-2R  相似文献   

11.
贺冰  徐杰 《眼科研究》1997,15(1):23-24
目的了解单疱角膜炎(HSK)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状态,从免疫学角度探讨HSK的发病与复发机制。方法检测40例正常人,28例活动期HSK(上皮型13例、基质型15例),21例非活动期HSK的外周血淋巴细胞白细胞介素Ⅱ(IL-2)活性及自然杀伤细胞(NK)活性水平。结果HSK患者的IL-2及NK活性明显低于正常人,二者呈正相关关系,且基质型HSK的变化显著。结论在HSK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中有免疫机制的参与,表现为细胞免疫功能低下。  相似文献   

12.
原位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角膜组织中HSV—1型DN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单纯疱疹病毒Ⅰ型(HVS-Ⅰ)在角膜内的潜伏感染情况。采用原位聚合酶链反应(ISPCR)定位检测21例角膜标本中的HSV-Ⅰ,其中7例活动期HSK,13例静止期HSK,1例圆锥角膜。结论:在HSK活动期及静止期中,角膜各层细胞内均有HSV-Ⅰ的存在,极可能整合于细胞核内  相似文献   

13.
作者报道了自动板层角膜成形术(ALK)治疗近视的最初结果并对ALK的短期效果、安全性及可预测性进行了评估。对接受ALK治疗的81例(128眼)患者随诊平均13.6个月,包括近视120眼和放射状角膜切开术(RK)后残留近视8眼。术前平均屈光度为-7.48±2.05D。结果显示,裸眼视力达20/40或以上者占86.4%;76.2%的术眼屈光度在±1.00D以内,93.6%在±2.00D以内。其中77%的术眼在ALK术后又接受了RK或散光性角膜切开术(AK)。并发症包括:散光较术前增加1.00D以上(4%);持续不规则散光(4%);过矫达+1.00D以上(4%);角膜上皮长入手术界面(2%);角膜板层片丢失(1/128);最佳矫正视力下降2行或以上者(6.3%)。本研究表明,ALK手术对于矫正高度近视或RK术后残留近视是一种安全、有效、可预测的方法,若再附加RK或AK手术,则能得到更满意的视力和屈光结果  相似文献   

14.
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治疗近视   总被引:68,自引:5,他引:63  
Lian J  Zhou D  Ye W  Wang K 《中华眼科杂志》1998,34(4):287-290
目的 评价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LASIK)在治疗近视眼中的作用。方法 将678例(928只眼)近视眼患者(-2.00 ̄-20.00D)分为3组:I组为-2.00 ̄-6.00D、Ⅱ组为-6.10 ̄-10.00D及Ⅲ组为-10.10 ̄-20.00D,均采用LASIK进行治疗,术后平均随访1年(6 ̄18个月),并对其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I组:术后1年时平均残余屈光度为-0.24±0.50D,屈光度  相似文献   

15.
姚晓明  徐锦堂 《眼科研究》1997,15(3):152-154
目的对正常人和异种表面角膜镜片术(epikeratophakia,EKP)后患者泪液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E2,PGE2)含量的变化进行了测定,以评价异种EKP与免疫反应之间的关系。方法对9例9眼施行了异种(恒河猴)EKP,术前及术后1、3、7、14、30和60天分别对9例患者的泪液PGE2含量进行放免测定,随机选择1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结果异种EKP术后泪液PGE2含量显著增加,术后第2周达最高水平,为27.29μg/L,比正常对照组高出3.1倍,随后逐渐下降,但术后2个月仍高于术前水平。结论作者认为异种EPK能诱导PGE2的释放,进而导致免疫反应。术后PGE2含量的早期变化可能是手术炎症与免疫应答的综合结果,而后期则与异种镜片抗原持续刺激单核—巨噬细胞释放PGE2有关。术后早期局部应用类固醇激素和环氧酶抑制剂如消炎痛有利于减少PGE2的释放从而抑制排斥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一叶萩碱(SCRN)为中草药一叶的主要生物碱。在体外细胞培养及动物实验证实SCRN具有明显的抗Ⅰ型单纯疱疹病毒(HSV-1)活性的作用基础上,本文应用0.1%SCRN点眼剂及0.1%无环鸟苷点眼剂治疗临床单疱病毒角膜炎患者58例(67眼),进行疗效对比观察,同时对患者治疗前后泪液中SIgA及锌离子含量的变化进行了动态检测。结果表明SCRN点眼剂治疗HSK患者具有显著的疗效,尤其在治疗浅层型HSK及降低复发率方面更为突出。经过SCRN治疗的患者泪液中SIgA及锌离子水平显著提高,接近正常水平;作者阐明、分析了SCRN治疗HSK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RK)和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治疗中低度近视的临床效果。方法:中、低度近视400例(710眼),其中PRK组343眼,平均屈光度-4.18±1.24D。LASIK组367眼,平均屈光度-4.75±1.10D。两组均于手术后1、3、6、12个月复查视力、屈光度、角膜地形图及角膜上皮下基质混浊等并发症情况。结果:PRK组欠矫〉-1.00D者9.03%,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对比研究SMILE及LASEK治疗近视散光患者的手术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我院手术的高度近视患者80例157眼,其中中度散光-1.00~-3.00D48例95眼、高度散光-3.00~-6.00D32例62眼。其中SMILE组(40例79眼)和LASEK组(40例78眼)。SMILE组采用小切口基质内透镜取出术,手术切口长度为2mm,位于120°,角膜帽厚度均为120μm,透镜直径6.4~6.6mm,帽直径为7.1~7.2mm;LASEK组行LASEK,体积分数20%酒精浸泡20s,保留角膜上皮瓣。观察术后1d、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两组裸眼视力、等效球镜、最佳矫正视力、残余残光度数及角膜地形图形态。结果 SMILE组和LASEK组相比,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裸眼视力达到术前最佳矫正视力的比例分别为93.7%(74/79)和89.7%(70/78)、92.4%(73/79)和88.5%(69/78)、91.1%(72/79)和87.2%(78/6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两组裸眼视力均无增加或减少两行及以上。两组的目标屈光度均为0,术后1个月等效球镜及残余散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3个月、6个月等效球镜及残余散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角膜地形图形态:术后两组地形图都以圆形及椭圆形最多,分别为75.9%(60/79)、71.8%(56/7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MILE及LASEK治疗近视散光均有安全性、有效性,术后角膜形态良好,但SMILE的稳定性及精确性优于LASEK,更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枸杞多糖(lyciumbararumpolysaccharides,LBP)对体外高压诱导调亡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etinalganglioncells,RGCs)钾电流的影响。方法 生后2~3d的SD乳大鼠RGCs原代培养,分为对照组、加压组和LBP组,对照组为常规培养6d;加压组为常规培养6d后用自行设计的加压装置加压1h80mmHg(1kPa=7.5mmHg);LBP组为常规培养5d后,加入LBP共培养24h后,再加压80mmHg1h。通过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观察各组钾电流、半数最大激活电压(V1/2)、斜率(K)、最大电导(Gmax)的变化。结果 加压能使电流幅度显著增加,LBP能抑制加压引起的电流增加。在刺激电位为-10~60mV时,加压组的电流密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n=5/6);LBP组电流密度明显小于加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n=6/8)。三组钾电流V1/2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5.60,P<0.01),加压组V1/2(11.65±1.30)mV与对照组(21.42±1.33)mV、LBP组(19.33±13.75)mV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LBP组V1/2与对照组V1/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K值分别是17.09±1.24、16.58±1.18、18.13±1.29,总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39,P>0.05)。三组Gmax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77,P<0.05),加压组Gmax(0.59±0.13)与对照组Gmax(0.46±0.06)、LBP组Gmax(0.46±0.07)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LBP组Gmax与对照组Gmax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BP能抑制加压引起的RGCs钾电流增加,对RGCs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宋秀君  王金华 《眼科研究》2007,25(5):367-369
目的测定干眼患者和正常人泪液中胰岛素的含量,明确它在泪液和眼表中的作用。方法放射免疫检测法测定非干燥综合征的干眼患者(NSS)17例、干燥综合征患者(SS)13例、正常人(对照组)28人泪液中胰岛素的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法对来自眼库的人角膜和结膜组织的胰岛素进行检测。结果泪液中胰岛素的含量:正常对照组为(12.07±1.39)U/ml,NSS组为(9.36±0.83)U/ml,SS组为(2.54±0.63)U/ml;干眼患者泪液中胰岛素含量较正常人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常人角膜及结膜均有胰岛素的表达。干眼患者泪液中胰岛素的缺乏为泪膜不稳定的机制之一,胰岛素可能有稳定泪膜和眼表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