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9 毫秒
1.
乳腺错构瘤的X线诊断(附35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凤梅  佘响云 《放射学实践》2006,21(11):1145-1147
目的:探讨乳腺错构瘤的X线诊断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错构瘤患者的乳腺X线资料,并与手术病理对比分析。结果:35例乳腺错构瘤在X线片上以脂肪组织与纤维腺体组织不同比例混合,呈混合型密度的肿块影有18例,以脂肪组织为主呈脂肪型低密度的肿块影有8例,以纤维腺体组织为主呈致密型密度的肿块影有9例;肿块影大小分布,≤2.1cm有5例,在2.1~4.0cm的有13例,>4.0cm有17例;肿块影边缘清晰的有28例,模糊及较清晰共有7例。结论:乳腺错构瘤的X线表现与其病灶内低密度的脂肪组织及高密度的腺体组织、纤维组织所占的比例有关,其中混杂密度是其特异性的X线表现。  相似文献   

2.
乳腺脂肪坏死的X线表现及病理对照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探讨乳腺脂肪坏死的X线表现及病理基础,提高对脂肪坏死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91例(其中2例为双侧乳腺脂肪坏死,共93个病变。)脂肪坏死X线表现,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 主要X线表现:(1)无任何异常X线发现14例(15.4%);(2)脂性囊肿6例(6.6%);(3)表现为肿物20例(22.0%),其中1例为双侧乳腺脂肪坏死;(4)表现为小结节13例(14.3%);(5)脂肪层内星芒影、斑片影、索条影混杂出现28例(30.8%),其中1例为双侧乳腺脂肪坏死;(6)脂肪层内索条影交织呈网状5例(5.5%);(7)结构不良者5例(5.5%)。分布部位:(1)位于脂肪层内55例;(2)向脂肪层突出或位于脂肪层与腺体交界处13例,常规位摄片位于脂肪层与腺体交界处的脂肪坏死,切线位投照有利于将病变显示于脂肪层内;(3)位于腺体之间9例;(4)乳腺平片未见异常发现14例。病理表现:(1)脂性囊肿是病变早期的特征性X线表现。(2)脂肪层内不均匀密度肿物影或小结节影为病变中期的特征性表现,反应了纤维组织逐渐替代了液化坏死的脂肪组织。(3)脂肪层内或浅层腺体内局限星芒状致密影以及不规则的网状影最常见,是病变后期的特征性表现。反应了坏死脂肪组织被吸收,周围残留部分纤维组织。通常不同病理时期的X线表现常同时出现。结论 乳腺X线摄影对于脂肪坏死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3.
龙威 《医学影像学杂志》2011,21(9):1345-1348
目的:探讨乳腺脂肪坏死的X线诊断及其鉴别诊断,提高脂肪坏死的认识,减少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经病理证实的乳腺脂肪坏死的X线表现。结果:乳腺脂肪坏死根据其病因及时期X线表现多种多样:①无任何阳性X线表现9例;②脂性囊肿5例;③肿物11例;④结节2例;⑤不对称致密4例;⑥斑片影5例;⑦脂肪层内星芒状、索条状、网状影18例;⑧结构扭曲2例;⑨颗粒状、片状不规则钙化、多形性钙化2例。在多种多样的X线表现中,腺体内的脂性囊肿及皮下脂肪层内的局限星芒状、索条状、不规则网状影为脂肪坏死的特征性表现。结论:乳腺X线检查对脂肪坏死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认真询问病史(如外伤、手术及炎症史等),对本病有重要帮助。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肺脂肪栓塞综合征的胸部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肺脂肪栓塞综合征患者最初的胸部CT及复查CT表现。结果:5例患者的胸部CT均显示双肺弥漫性分布磨玻璃样影,呈"暴风雪样"改变;4例见边缘模糊小结节影;2例见实变影;5例均有双侧少量胸腔积液。复查CT示磨玻璃影和小结节影消失。结论:长骨骨折患者,骨折后3d内出现双肺弥漫磨玻璃样改变及小结节影,应考虑到肺脂肪栓塞综合征可能,结合临床表现及室验室检查可确诊。  相似文献   

5.
乳腺脂肪坏死的X线和超声诊断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乳腺脂肪坏死的X线及B超表现,提高对本病影像诊断的认识。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脂肪坏死X线平片及超声声像图表现。结果X线片表现:(1)双侧乳腺结构、密度不对称10例;(2)淡薄片影3例;(3)有毛刺的结节5例;(4)X线片无阳性发现5例。超声声像图表现:(1)16例(16/17,94.1%)非医源性脂肪坏死病灶位于皮下脂肪层;(2)结节回声高低不一(高、低、无);(3)彩色Doppler超声病灶无血流信号8例。结论乳腺脂肪坏死根据其病因和时期,其影像表现多种多样。X线与B超检查结合,本组有65%可排除乳腺癌的诊断。位于乳腺脂肪层内的网状片影或有毛刺的结节首先考虑脂肪坏死的可能,紧密结合临床病史,可提高本病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6.
乳腺脂肪坏死和血肿较难鉴别,根据其病变过程,有时需要依赖病程演进和组织学检查。作者报道从12000例乳腺X 线片中收集到的42例乳腺脂肪坏死和13例血肿,55例都有详细的临床资料,有的病例已随访多年。乳腺脂肪坏死的X 线表现:常为结节状块影,边缘不规则,有的可为片状密度增高影,后期有钙盐沉积,形成粗粒状钙化;有的病例可形成具有特征性的环状钙化,呈圆形或卵圆形,中央可为低密度区,边缘规则清晰,密度酷似脂肪,形成脂肪囊肿;坏死组织吸收后,病变部位乳腺实质的结构紊乱,形成许多纤维条索,甚至形成星状体很难与乳癌鉴别。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小肠系膜、横结肠系膜和乙状结肠系膜继发性非结核性炎症的螺旋CT表现。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经病理和/或腹腔穿刺/临床实验室检查证实的继发性非结核性肠系膜炎患者的CT资料,着重观察肠系膜炎性改变的CT表现特征。结果肠系膜脂肪密度增高32例(100%,32/32),条索影9例(28.1%,9/32),结节影2例(6.1%,2/32),系膜血管增粗29例(90.6%,29/32),系膜淋巴结增大5例(15.6%,5/32),其短径均<1 cm。结论继发性非结核性肠系膜炎CT表现有系膜脂肪密度增高、条索影、结节影、系膜血管增粗以及系膜淋巴结增大。继发性非结核性肠系膜炎多见于邻近有炎性病灶的病例。  相似文献   

8.
急性氯气中毒的分期肺部影像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孙志远  卢光明  季学满  吴新生   《放射学实践》2010,25(11):1234-1237
目的:探讨急性氯气中毒后各时期的影像学表现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方法:某次氯气泄漏事故中24例中毒患者,男14例,女10例,平均年龄29岁,其中轻度中毒8例,中重度中毒16例.回顾性分析其接受治疗期间(1个月内)的所有肺部影像资料,按急性期、消散期和恢复期分期观察和统计其肺部的各种影像改变.结果:急性期:24例患者接受X线胸片检查,示肺部大片云絮状影13例(13/24),散在点片状影3例(3/24),肺部透亮度弥漫性减低18例(18/24);18例患者行CT检查,CT示肺内出现大片渗出性改变10例(10/18),散在小片状渗出灶3例(3/18),肺部磨玻璃密度影17例(17/18),纵隔气肿3例(3/18),胸腔积液1例(4/18).消散期:X线平片显示肺内大片状影部分或绝大部分吸收,肺部透亮度增高;CT示肺部大片影部分或绝大部分吸收,以磨玻璃密度影为主,可见纤维条索影出现,纵隔气肿和胸腔积液减少或消失.恢复期:X线平片示双肺透亮度基本恢复正常,肺内可残留少许条索状或小片状高密度影;CT示肺内弥漫性大片状磨玻璃密度影消失,但可残留散在腺泡结节样磨玻璃密度影或小片状及条索状高密度影.结论:临床上有明确的氯气吸入病史及相应的临床表现,结合影像表现可作出急性氯气中毒的诊断并对肺损害的严重程度作出判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肺部结节病多排螺旋CT的特征性影像学表现。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42例肺部结节病患者的多排螺旋CT影像资料,总结其特征性CT表现。结果 42例结节病首诊误诊11例(26.19%)。影像学表现:肺门纵隔淋巴结增大28例,仅肺门淋巴结增大12例,仅纵隔淋巴结增大1例,肺门纵隔均无淋巴结增大1例;肺内结节沿支气管血管束及胸膜下分布为主38例;肺内不规则大片状实变区1例;小叶间隔不规则结节样增厚8例;支气管牵拉性扩张3例;肺内纤维索条影13例;胸膜下蜂窝影6例;双肺磨玻璃密度影16例;肺内结节病合并双侧乳腺受累1例;上颌窦受累1例;鼻部皮下结节1例。结论肺部结节病的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最重要的影像学征象是肺内沿淋巴道分布的小结节以及肺门纵隔淋巴结增大,部分不典型结节病影像学诊断困难,应积极进行穿刺活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乳腺脂肪坏死的钼靶X线征象,总结其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经临床和病理证实的乳腺脂肪坏死的钼靶X线平片表现,分析其特点。病人年龄34—68岁,平均年龄49.5岁。结果:3例为局部脂肪层混浊,可见小斑片及点状致密影;1例为结节样改变,边缘毛糙;1例可见病变处乳房皮肤局限性增厚;1例乳头稍内陷,皮肤略呈橘皮样改变。结论:钼靶摄影对乳腺脂肪坏死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腮腺少见肿瘤的增强CT表现特征。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6年1月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20例腮腺少见肿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通过患者增强CT扫描影像分析患者肿瘤的位置、大小、形态及病变密度与周围组织间的关系。结果基底细胞癌:5例患者肿瘤均位于腮腺浅叶,且边缘清晰,病变组织中呈囊性病变,增强CT扫描表现出不均匀中度-明显增强趋势,肿块组织边缘或内部均有结节状强化影存在,3例患者伴淋巴结增大的特征;肌细胞上皮瘤:3例患者肿瘤位于腮腺浅叶,多伴随小囊变,仅1例患者病灶中出现小点状钙化影,实性组织增强CT扫描表现出中度-明显增强,多伴动脉期强化结节及肿瘤边缘显著强化等特征;脉管瘤:主要结构为软组织肿瘤,肿瘤体积较大,密度表现为均匀或不均匀,可在腮腺表面观察到静脉石突出,增强CT扫描后呈现轻度-明显增强;淋巴上皮囊肿:囊肿中存在粘稠囊液,呈高密度表现;腮腺脂肪瘤:主要为脂肪密度肿块,边界清晰,无增强表现,病变组织内部可观察到纤维分隔的现象;软骨肉瘤:主要以囊性肿瘤为主,且伴随边缘钙化、骨化成分的肿块。结论少见腮腺肿瘤具有一定的增强CT影像学特征,且与肿瘤的发生机制有一定的相关性,增强CT在诊断腮腺少见肿瘤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涎腺良恶性病变的CT鉴别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T对涎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个别经穿刺细胞学证实)的涎腺良恶性病变36例,其中良性肿瘤19例,慢性炎症5例,结核1例,恶性肿瘤11例,从形态、密度、边缘、皮肤是否受累及颈淋巴结有无肿大等方面分析其CT表现。结果良性肿瘤大多形态规则(17/19),边缘清晰锐利(16/19),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慢性炎症轮廓较规则,但边缘模糊,增强扫描强化程度不一。恶性肿瘤CT多表现为形态不规则(7/11),边缘模糊,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相邻的脂肪间隙模糊、消失,皮下脂肪层受侵,表皮线样影消失。部分病例(3/11)表现为涎腺弥漫性增大而形成“铸型”。大多数良性病变和恶性肿瘤的密度均表现为密度不均匀甚至是大范围的囊变、坏死。结论CT对涎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具有很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颌下腺良恶性病变的特征性CT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75例颌下腺良恶性病变的CT表现,其中多形性腺瘤38例,恶性肿瘤22例,慢性炎症11例,肌上皮瘤2例,神经鞘瘤及血管瘤各1例;总结其CT诊断及鉴别诊断要点.结果 (1)38例多形性腺瘤病灶均仅累及患侧颌下腺的一部分,其中35例位于颌下腺边缘,33例边缘光整,30例密度均匀;增强后33例病灶呈轻中度强化;10例病灶呈“靶状”强化.(2)22例恶性肿瘤中3例淋巴瘤边缘光整、密度均匀,位于颌下腺边缘,增强后呈轻中度强化;余19例边缘不光整、密度不均匀,18例边界不清楚,其中2例侵犯大部分颌下腺,16例侵犯整个颌下腺,增强后17例呈明显不均匀强化,其中12例内见增粗迂曲的血管影;9例伴有颈部短径>1.0 cm的肿大淋巴结.(3)颌下腺慢性炎症11例,均表现为颌下腺弥漫增大,边缘较光整,边界较清楚,增强后多呈较均匀中等强化;其中6例伴有颌下腺导管内结石及导管扩张;11例均伴有颈部短径<1.0 cm的淋巴结,其中8例短径<0.5 cm.(4)2例肌上皮瘤具有明显不规则环形强化的CT表现;1例神经鞘瘤伴明显囊变,增强后边缘轻度强化;1例血管瘤内见多个静脉石,增强后呈明显持续强化.结论 颌下腺良恶性病变大多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CT表现,但颌下腺淋巴瘤与多形性腺瘤较难鉴别.  相似文献   

14.
Myelolipoma of the adrenal gland is a rare tumor composed of varying proportions of fat and bone marrow elements. In about half of the reported cases with radiologic findings the mass was radiolucent, indicating the presence of fat; the remainder were of soft tissue density or calcified. Arteriography is of limited value in diagnosis, since myelolipomas are typically avascular. With the advent of gray scale ultrasound and computed tomography (CT), fat can be detected in lesions which do not appear radiolucent on radiographs. Two cases of myelolipoma are reported in which ultrasound showed a markedly echogenic mass, an appearance chracteristic of lipomatous tumors. In the second case, the mass was of soft tissue density on radiographs, markedly echogenic on sonogram, and definitively fatty on CT scan. Ultrasound and CT are valuable techniques for making a preoperative diagnosis of this tumor.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唾液腺黏液表皮样癌的 CT 表现,探讨 CT 在唾液腺黏液表皮样癌中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3例唾液腺黏液表皮样癌的 CT 征象,包括病灶部位、形态、边界、密度、均匀度、有无坏死及临近组织侵袭,以及增强方式,其中9例行增强扫描,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组织病理学分型中,低、中及高级黏液表皮样癌分别10、7、6例.CT 表现:各腺体部位:7例边界清楚,16例边界不清;9例轮廓规则,14例轮廓不规则;5例密度均匀,18例密度不均匀;9例发生坏死,14例未发生坏死;9例邻近组织受侵,14例邻近组织未受侵;1例发生淋巴结转移;9例行增强扫描均显著强化.结论唾液腺黏液表皮样癌的 CT 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可为临床诊断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侵袭性胸腺瘤CT表现特征.方法 经病理证实的15例侵袭性胸腺瘤均行CT平扫加增强检查,分别对病变的形态、密度、强化方式、周围结构侵犯及种植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5例肿瘤均表现为边缘分叶、不规则,密度不均,平扫CT值40~50HU,其中坏死囊变11例,点状钙化4例;15例均有纵隔结构侵犯,周围脂肪间隙模糊、消失,其中大血管侵犯9例,心包侵犯(心包积液)5例,胸膜肺界面不清8例,胸腔积液6例;增强扫描见肿瘤实质部分呈轻至中度强化,CT值增加10~20HU,坏死囊变不强化.结论 侵袭性胸腺瘤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螺旋CT能显示肿瘤内部改变,又能显示周围组织受侵犯情况,具有较高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7.
黄爱苓  杨扬 《医学影像学杂志》2009,19(10):1306-1308
目的:探讨CT和MRI对肾上腺意外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病理证实的28例肾上腺意外瘤的CT资料和其中21例MRI资料,观察其CT和MRI影像学表现,探索诊断和鉴别诊断要点。结果:囊肿6例,类圆形或椭圆形,边缘清晰光滑,密度或信号均匀,无强化,CT、MRI均确诊。髓质脂肪瘤8例,含有脂肪密度或信号为其特征性的CT、MRI表现而确诊。无功能皮质腺瘤9例,椭圆形或类圆形,边界清晰;密度或信号尚均匀,略强化。嗜铬细胞瘤1例,椭圆形,边界清,信号不均匀。神经纤维瘤1例,类圆形结节,边界清晰,密度或信号不均匀,中央大片坏死区,实性部分强化。转移瘤3例,1例瘤体较小者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缘欠规整,密度或信号均匀;2例瘤体较大,形态不规则,内见坏死,密度或信号不均匀,呈中等边缘强化。结论:CT、MRI对肾上腺意外瘤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有利于肿瘤定性和定位。但对于单侧较小的转移瘤和皮质腺瘤较难鉴别,确诊仍需结合临床及组织学检查。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分析颌下腺混合瘤的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颌下腺混合瘤的CT表现,所有病例均行轴面平扫和增强扫描,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所有病例均为单侧单发病灶。平扫7例密度低于正常腺体,4例呈等密度,2例密度不均匀,病灶与正常腺体分界不清,13例患侧腺体均增大,肿瘤均未突出腺体包膜,与周围组织的脂肪间隙仍存在;增强扫描病灶强化程度均低于正常腺体,表现为轻至中度强化,3例病灶内出现大小不等圆形低密度影。病灶直径1.4-3.2 cm。结论:颌下腺混合瘤CT表现具有良性肿瘤的特点,结合临床病史,CT可做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头颈部孤立性纤维瘤(SFT)的影像特征,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头颈部 SFT 患者的 CT 和 MR 表现。10例均行 CT 平扫及双期增强扫描、2例行 MR 检查。结果10例病灶均表现为孤立的肿块,最大径20~115 mm,中位最大径约35.5 mm。肿瘤发生于眼眶2例、鼻腔鼻窦4例,腮腺、面颊、锁骨上区及枕部各1例。病变边界清楚8例、模糊2例,呈椭圆形7例,分叶状3例。CT 平扫呈等或稍低密度,其中4例密度均匀,6例密度不均匀(2例见多发囊变区,1例见结节状钙化灶)。增强后9例呈明显均匀(n=3)或不均匀(n=6)强化,1例呈轻度均匀强化。CT 双期增强强化模式包括快速强化缓慢廓清8例、快速强化快速廓清1例和延迟强化1例。与脑实质相比,T1 WI 呈均匀等信号1例,等、低混杂信号1例;T2 WI 呈均匀等信号1例,等、高混杂信号(多发囊变)1例;增强后分别呈均匀和不均匀显著强化。结论头颈部不均匀的富血供肿瘤要考虑到 SFT 的可能。瘤体 T2 WI 与脑实质相比呈等或稍低信号,CT 增强扫描明显强化,双期增强呈快速强化缓慢廓清的强化模式可能是有诊断价值的影像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