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最近,山东的刘女士写信给我。她说,她今年32岁,患甲亢已经7年了,并于5年前结婚。结婚前,她听别人说,甲亢及治疗甲亢的药物会对孕妇及胎儿的健康产生影响,由于她需要长期服药治疗,因此一直不敢要孩子。她想知道,甲亢患者能生育吗?甲亢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系统疾病。此病患者多为20~40岁的育龄女性。  相似文献   

2.
咨询窗     
吵闹不休会诱发甲亢吗?问:我妻子今年31岁,刚刚生完孩子。但是令她烦恼的是,产后出现了怕热、多汗、心悸、性情急躁、食欲亢进等症状,而且最近她的脾气不好,经常因鸡毛蒜皮的小事吵闹不休。医生说是患上了甲亢。请问吵架会不会诱发甲亢?百色市罗×  相似文献   

3.
宋女士今年40岁,是一名公司职员。两年前,她在单位体检时,被查出患有2型糖尿病。随后,宋女士便一直服用降糖药进行治疗,血糖也得到了明显的控制。前不久,宋女士出现了心悸、盗汗、消瘦及浑身无力等症状,她以为是糖尿病导致的,于是便到医院进行检查,结果宋女士被确诊患了"甲亢"。对此,宋女士感到很困惑,她不明白的是,自己的症状明明是糖尿病的表现,怎么又多了甲亢呢?其实,像宋女士这类的患  相似文献   

4.
<正>半年前,七旬的李大娘间断出现心慌、胸闷、憋气等不适,近期加重,住进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心脏科进一步治疗。因李大娘有"甲亢"病史1年多,这次发病不能确定是因甲亢造成还是因患有心肌缺血。为了确诊,医生为她安排了一项叫做"心肌血流灌注显像"的检查,结果提示:患者左室心尖、前壁中部及近心尖处、部分前间隔、侧壁近心尖  相似文献   

5.
编辑同志:我女儿半年前被诊断患有甲亢,经过治疗,现在各项化验指标都正常了。不过,她眼睛突出的情况一直没有好转。请问,甲亢引起的突眼,会随着病情好转慢慢变回正常形态吗?湖北黄××黄读者:很多甲亢病人都有突眼的表现,其中分为单纯性突眼和浸润性突眼两类。单纯性突眼,病人往往没有不适症状,只是显得双眼"炯炯有神"。部分病人在甲状腺功能控制稳定3~6个月后,会自行恢复。而浸润性突眼,病人往往感觉眼睛内有异物感、胀痛、畏光、流泪、  相似文献   

6.
甲亢合并周期性麻痹(TPP)是甲亢病人较常见的神经肌肉并发症。本症有时可能是甲亢病人的首发症状和就诊原因,有的甚至因此忽视了甲亢的临床症状,导致甲亢的误诊、漏诊。本文对我院1998~2005年间收治的23例甲亢合并周期性麻痹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是临床常见疾病,因不同的治疗方法会影响疾病预后外,如性别、年龄、甲状腺大小及眼征等临床特征也是影响甲亢预后的关键。我们参考了近年来关于甲亢预后因素的文献资料,对影响甲亢预后因素作系统综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甲亢合并周期性麻痹24例临床分析罗秋萍(广西贺县人民医院贺县542800)关键词周期性麻痹;甲亢;肌病甲亢合并周期性麻痹(简称甲亢周麻)是甲亢肌病的一种类型。是甲亢患者较常见的神经肌肉合并症,甚至是甲亢患者的首发症状和就诊原因。因此掩盖了甲亢的临床表...  相似文献   

9.
甲亢性周期性麻痹可见于多结节性毒性甲状腺肿、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或使用过量TH患者。本病是甲亢患者较为常见的神经、肌肉合并症,有时甚至是甲亢患者的主要症状和就诊原因,因而掩盖了甲亢的临床表现而延误对甲亢的诊断。本文回顾分析了2000~2004年间的30例甲亢合并周期性麻痹病人的临床资料,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是指由于甲状腺腺体本身功能亢进,合成和分泌甲状腺激素增多所导致的甲状腺毒症。引起甲亢的原因有Graves病(GD)、多结节性甲状腺肿伴甲亢、甲状腺自主性高功能腺瘤、碘甲亢、垂体性甲亢、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相关性甲亢。其中以GD最为常见,占所有甲亢的85%左右[1]。  相似文献   

11.
甲状腺机能亢进(简称甲亢)是内科常见的代谢亢进的全身性疾病。典型甲亢,临床症状明显,不易被误诊和漏诊,但是不典型性甲亢,因许多症状以心血管疾病的征象为主,容易误诊为心血管疾病,延误了甲亢的诊断与治疗。我院近10年来有17例甲亢误诊为心血管疾病,分析误诊、漏诊原因,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12.
72岁的刘大妈身体瘦弱,平时沉默寡言,不爱运动。自两年前始,她经常觉得心慌气短,心前区憋闷、疼痛,血压常在180/80毫米汞柱上下波动,曾被诊断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两天前,刘大妈的病情突然加重,血压200/110毫米汞柱,体温39.7℃,到医院就诊,被诊断为甲亢危象(甲亢病人病情加重的一种类型),经救治,方转危为安。临床发现,有些老年性甲亢病人的症状不像年轻人那样典型,又因老年人常患有其它疾病,各种疾病的症状交叉混淆在一起,更使人难以分辨。且有相当一部分老年性甲亢病人没有激动多疑、焦躁不安、失眠、震颤、怕热多汗、心悸、食欲亢进…  相似文献   

13.
甲亢性肝损伤在临床上比较常见,有学者报道其发生率在46%~88%。甲亢性肝损伤的治疗原则以控制甲亢为主,辅以保肝治疗,甲亢的治疗又以药物为主,丙硫氧嘧啶(PTU)为首选药物。PTU治疗的不良反应包括肝损害、白细胞减少等。肝损伤和中性粒细胞减少是影响甲亢治疗方案选择和治疗进程的重要因素。我们观察了甲亢性肝损害患者应用PTU治疗时粒细胞减少的情况,旨在探讨甲亢性肝损伤在PTU治疗过程中与粒细胞减少的相关性,使甲亢性肝损害的治疗更为安全。  相似文献   

14.
甲状腺功能亢进有多种特殊类型,如甲亢危象、甲亢心脏病、淡漠型甲亢等。以四肢瘫为首发表现的甲亢,是甲亢特殊类型。临床上罕见,易造成迟延诊断和误治。本院共收治3例甲亢,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刘芳  刘雷中 《吉林医学》2012,33(12):2625-2626
目的:探讨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甲亢)被误诊的原因,以供临床参考。方法:统计分析公开发表的关于甲亢误诊的报告66篇所报告的甲亢误诊病例1 241例。分析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的误诊原因。结果:老年人甲亢容易误诊,误诊为消化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尤其是冠心病最常见;甲亢三大症状、三大体征是甲亢诊断的重要依据;临床医师的主观因素是甲亢误诊的主要原因。结论:患者症状体征不能明确指向某一疾病,或患者有多系统临床表现而难以确定诊断时,应将甲亢列入排查行列。  相似文献   

16.
周期性瘫痪是甲亢患者较常见的神经肌肉并发症,临床上常以突发性迟缓性瘫痪而就诊,有的因此而忽略了甲亢的临床症状,导致甲亢的漏诊、误诊。本文对我院2002年-2007年收治的40例甲亢合并周期性瘫痪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甲亢及其治疗与病毒性肝炎互相影响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耿龙  肖湘明  林少锐 《河北医学》2007,13(10):1140-1143
目的:研究甲状腺机能亢进症及抗甲亢治疗对病毒性肝炎肝脏功能的影响,病毒性肝炎肝脏功能对甲亢的影响。方法:选择单纯病毒性肝炎48例,单纯甲亢45例及甲亢合并病毒性肝炎38例,分别比较各组肝功能及甲状腺功能情况,并比较抗甲亢治疗与未抗甲亢治疗对甲亢合并病毒性肝炎患者肝功能恢复的影响,及病毒性肝炎对甲亢的影响。结果:甲亢合并病毒性肝炎肝功能损害比单纯甲亢及单纯病毒性肝炎都明显,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抗甲亢治疗能改善甲亢合并病毒性肝炎患者肝功能的恢复,甲亢合并病毒性肝炎比单纯甲亢血中T3、T4升高明显,导致甲亢加重。结论:甲亢能加重病毒性肝炎肝功能损害,抗甲亢治疗对甲亢合并病毒性肝炎患者肝功能的恢复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8.
甲亢性心脏病(简称甲亢心)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最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好发于男性及老年人,发病率约占甲亢的5%~10%。多见于甲亢未得到恰当治疗、病情较重、病程较长及年龄较大的患者。  相似文献   

19.
甲亢是临床常见的内分泌疾病,是由于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所致,以育龄女性多见,因此甲亢合并妊娠是内分泌科经常面临的问题,甲亢合并妊娠的发病率国内报道为0.1~0.2%。妊娠影响甲亢的病理生理过程,甲亢对妊娠又产生不良作用,妊娠甲亢对母体及胎儿均有明显影响,若未能及早发现并予以控制,自然流产、早产儿、巨大儿、死胎死产甚至患者生命等不良结局的发生机会大大增加。  相似文献   

20.
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合并周期性麻痹是甲亢疾病的一种类型,是甲亢患者较常见的神经肌肉并发症,多见于亚洲成年男性。甲亢症状轻重不一,因此对于周期性麻痹症状明显、而甲亢症状不典型的患者易被漏诊。现将我院1997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