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天丁颗粒提取工艺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唐颂  郭卫  周秋仁 《中药材》2004,27(8):611-612
目的:寻找天丁颗粒最佳提取工艺.方法:以总黄酮苷含量和浸膏得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设计,考察乙醇浓度(A)、溶剂用量(B)、提取时间(C)和提取次数(D)4个因素对提取的影响.结果:因素A和因素D对浸膏得率、总黄酮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和P<0.01),因素B和因素C对浸膏得率和总黄酮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最佳工艺A3B2C2D2,即用10倍量的60%乙醇浸泡1 h,提取1.5 h,第二次用8倍量的60%乙醇提取1h.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鱼腥草中胰蛋白酶抑制剂活性成分的最佳提取条件。方法以提取液对胰蛋白酶的抑制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对提取温度(A)、溶剂用量(B)、pH值(C)、提取时间(D)4个因素进行优选研究,并以优选出的提取方案进行验证实验。结果因素B对提取效果有极显著的影响,因素A、C均有显著的影响,因素D影响不显著。结论鱼腥草中胰蛋白酶抑制活性成分有效部位的最佳提取工艺为A1B2C3D2。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鹰嘴豆中α-淀粉酶抑制剂的最佳提取条件.方法 以提取液对α-淀粉酶的抑制率为指标,采用正交实验法对提取温度(A)、pH值(B)、提取时间(C)、溶剂用量(D)4个因素进行优选.结果 在所选水平范围内,因素C对提取效果具有高度显著的影响,B为显著影响,A和D因素影响不显著.结论 属于国内首次研究鹰嘴豆中α-淀粉酶抑制剂的提取工艺,其最佳提取条件为C3 B2 A3 D1.  相似文献   

4.
目的 采用正交实验考察丹参骨宝的酸提取液制备工艺的最佳条件.方法 以丹参素钠与丹酚酸B含量之比作为评价指标,对溶剂(A)、溶剂量(B)、提取时间(C)、提取次数(D)等4个因素的3个水平进行L_9(3~4)正交实验.结果 直观分析和方差分析显示酸提取工艺因素的影响大小依次是:溶剂>溶剂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A_3B_2C_1D_3,即5 g丹参粗粉加4%盐酸50 ml回流提取0.5 h,共提取3次.结论 通过正交实验筛选出了丹参骨宝最佳的酸提条件.  相似文献   

5.
鹰嘴豆胰蛋白酶抑制剂的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研究鹰嘴豆中胰蛋白酶抑制剂的最佳提取条件.方法 以提取液对胰蛋白酶的抑制率为指标,采用正交实验法对提取温度(A)、溶剂用量(B)、pH值(C)、提取时间(D)4个因素进行优选,并对优选的提取方案进行验证.结果 在所选水平范围内,因素C和B对提取效果有显著的影响,因素D和A影响不显著.结论 该文属国内首次关于鹰嘴豆胰蛋白酶抑制剂成分的研究报告,其有效部位的最佳提取工艺为C_1B_3D_1A_3.  相似文献   

6.
目的:优选清热明目颗粒的最佳水提工艺。方法:应用L9(34)正交试验,以浸泡时间、加水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为考察因素,每个因素取3个水平,并以黄芩苷含量和干浸膏重量为考察指标,进行回流提取,减压浓缩,优化提取条件。结果:3因素浸泡时间A、加水量B、提取时间C影响显著,而提取次数D影响不显著。结论:清热明目颗粒的最佳制粒工艺条件为A1B2C2D2。即浸泡1h,加8倍量水,回流提取1.5h,提取2次。  相似文献   

7.
多指标正交试验优选萸黄连最佳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别以萸黄连中小檗碱、吴茱萸总碱、总生物碱为检测指标对萸黄连进行提取工艺优选.方法:采用单因素考察和正交试验相结合的方法,正交试验中选取乙醇含量(A)、提取次数(B)、提取时间(C)、溶剂用量(D)4个因素,每个因素选取3个水平进行试验.结果:因素A、C对检测指标均有显著性影响,因素B、D为不显著因素,可结合生产实际进行选择.结论:以80%乙醇10倍量提取2次,每1 h为最佳提取工艺.  相似文献   

8.
吴皓  王媚  许凤清  张永太 《中药材》2004,27(7):524-525
目的:研究半夏药材中总游离有机酸的最佳提取条件.方法:以电位滴定法为含量测定方法,采用重复-正交试验法,选择乙醇浓度(A)、提取时间(B)、溶剂量(C)、提取次数(D)4个因素,每个因素选取3个水平进行试验,最后确定提取工艺.结果:因素A、B、C、D均对总游离有机酸的含量有极显著的影响.结论:10倍量75%乙醇,加热回流提取2次,每次1 h为半夏中总游离有机酸的最佳提取条件.  相似文献   

9.
川芎提取工艺的优化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目的:研究川芎中有效成分阿魏酸及藁本内酯的最佳提取条件。方法:以HPLC为含量测定方法,采用重复-正交实验法,以乙醇浓度(A)、溶剂量(B)、提取时间(C)和提取次数(D)4个因素,每个因素选取3个水平进行实验,经工艺验证,最后确定提取工艺。结果:因素A、D对阿魏酸的含量有显著影响。因素A、C、D对藁本内酯的含量有极显著影响。结论:80%乙醇10倍量,回流提取3次,每次1.0h为阿魏酸、藁本内酯较佳提取条件。  相似文献   

10.
超声波法提取大黄胰蛋白酶抑制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大黄中胰蛋白酶抑制剂活性成分的最佳提取条件。方法以提取液对胰蛋白酶的抑制率为指标,采用正交实验法对提取溶剂用量(A)、提取温度(B)、提取时间(C)、提取次数(D)4个因素进行优选研究,并以优选出的提取方案进行验证实验。结果因素B,D对提取效果有显著的影响,因素C影响不显著。结论大黄中胰蛋白酶抑制活性成分有效部位的最佳提取工艺为A3B1C3D2。  相似文献   

11.
目的:筛选中药竹茹水煎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采用正交设计法考察加水量、浸泡时间、煎煮次数、煎煮时间四因素对水煎工艺提取成分提取率的影响。结果:煎煮次数、煎煮时间对水煎工艺有显著影响(F〈0.05)。结论:结合生产实际,确定中药竹茹水煎的最佳工艺是药材不浸泡,第1次煎煮用9倍量水,第2次煎煮用8倍量水,煎煮2次,每次1h。  相似文献   

12.
目的:优选蒙药荜茇三味胶囊的提取条件。方法:采取正交实验法,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测定提取物中胡椒碱的含量为指标,考察乙醇浓度(A)、乙醇用量(B)、提取时间(C)、提取次数(D)等4个条件对提取效果的影响;进行四因素三水平试验。结果:实验设计因素中乙醇用量的影响最为显著。结论:荜茇三味胶囊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A_1B_1C_1D_2,即每次加入药材6倍量的65%乙醇,提取2次,每次提取60min。  相似文献   

13.
目的:优选倍他环糊精包合跌打促愈片中挥发油的最佳工艺。方法:采用L9(34)正交试验,以挥发油提取量为评价指标,优选其最佳提取工艺。结果:最佳工艺为:A2B3C3D2,即饮片粉碎成粗粒,加10倍量水,浸泡2 h,提取3 h。结论:优选的提取工艺合理而可行,可用于跌打促愈片中挥发油的提取。  相似文献   

14.
目的:优化苏木药材的提取工艺。方法:建立HPLC测定苏木中苏木精、原苏木素A、原苏木素B、巴西苏木素和5,7-二羟基-4'-甲氧基异黄酮含量的方法。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法,以上述5种成分含量综合评分法进行数据分析,对苏木的提取溶剂浓度、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和提取溶剂用量4因素进行优化。结果:苏木药材最佳提取工艺为A2B1C3D2。结论:采用多成分综合评价优选苏木提取工艺能够较好的保证有效成分提取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优化复方刺山柑胶囊的最佳水提取工艺。方法以甘草酸铵提取率、没食子酸提取率、浸膏得率为综合评价指标,以提取次数A(1、2、3次)、提取时间B(1.0、1.5、2.0小时)和提取溶剂用量C(8、10、12倍药材量)为考察因素,采用单因素试验和L9(34)正交试验设计法优化复方刺山柑胶囊中甘草、金钱草、诃子和黄芪的最佳水提取工艺。结果方差分析结果显示,A因素对考察指标的综合影响具有显著性(P<0.05),B和C因素的影响均不显著(P>0.05)。优选的最佳水提取工艺条件为A3B1C1,即加入8倍药材重量的水,提取3次,每次提取1小时。结论优选的工艺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最佳方案。方法:采用L9(4)3正交设计,即黄芪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开始应用的时间(A,〈3 d、3~7 d、8~12 d),剂量(B,20 mL、40 mL、60 mL),频度(C,2次/d、1次/d、1次/2 d)和疗程(D,15d、20 d、25 d)4因素3水平,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脑卒中评分确定最佳方案。结果:因素作用主次为A〉B〉D〉C;A、B因素对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FA=5.537,PA=0.005;FB=4.436,PB=0.015),最佳水平是A1,B3。而C、D因素的作用无统计学意义,从简化临床和经济学角度考虑,C3和D1作为最优水平;优组合为A1B3C3D1。结论:黄芪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最佳方案是发病到开始用药时间〈3 d,60 mL/次,1次/2 d,15 d为1疗程。  相似文献   

17.
目的:优选安神定志灵的最佳水提取工艺。方法:以复方中主药黄芩苷的含量为指标,UPLC测定指标成分含量,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考察加水量(A)、煎煮时间(B)、煎煮次数(C)3个因素对其水提取工艺的影响。结果:水提工艺影响因素大小依次是A>B>C>D,确定安神定志灵颗粒的最佳水煎煮工艺条件为A1B2C1,即加8倍量水,每次1.0 h,煎煮2次。结论:该提取工艺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针刺治疗脑梗死后吞咽障碍的治疗方案进行初步优选。方法将63例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才藤荣一7级评价法为观察指标,采用正交设计,研究针刺时机(A因素,A1为1~10 d,A2为11~20 d,A3为21~40 d)、选穴配伍(B因素,B1为项穴,B2为项穴+舌咽穴,B3为项穴+舌咽穴+辨证取穴)、针刺深度(C因素,C1为浅刺,C2为中刺,C3为深刺)、疗程(D因素,D1为治疗2个疗程,D2为4个疗程,D3为6个疗程)4因素3水平的不同搭配组合方案,对脑梗死假性延髓麻痹吞咽障碍患者的影响,初步确定脑梗死吞咽障碍针刺治疗优选方案。结果 4因素3水平的最佳水平及搭配方案(直观分析)为A1(或A2)B3C3D2,即在病程20 d内,选用颈项部、舌咽部穴位,配合辨证选穴,采用深刺法,治疗4个疗程能取得最好的效果。4因素的作用主次比较(方差分析)显示,因素A、C为显著因素(P0.05),因素B、D为不显著因素(P0.05)。显著因素A、C不同水平间的优劣比较(多重比较)显示,A1或A2优于A3(P0.05),C3优于C2、C1(P0.05),C2优于C1(P0.05)。结论对直观分析、方差分析、多重比较结论结合临床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认为在病程1~20 d内(A1或A2),采用项部穴(B1)为主,或结合舌咽穴(B2),或配合辨证取穴(B3),行深刺法(C3),治疗4~6个疗程(D3),为脑梗死假性延髓麻痹吞咽障碍患者的针刺治疗优选方案。  相似文献   

19.
丹参水溶性成分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张荣泉  王德仁  张蓉 《中药材》2001,24(11):818-819
目的:优选丹参水溶性酚酸类成分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以HPLC法测得丹参素含量为指标。结果:丹参水溶性成分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A_3B_3C_2-D_1。结论:丹参中酚酸类化合物含量高,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优化中药鼻通水的制备工艺。方法: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以鼻通水对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肿胀的抑制率作为药效评价指标,考察提取时间(A)、提取次数(B)、加水量(C)、醇沉浓度(D)4个因素对药效的影响。结果:提取工艺影响因素依次为:加水量(C)〉提取次数(B)〉醇沉浓度(D)〉提取时间(A),较优提取工艺条件为A2B3C3D1。结论:得出较优提取工艺条件为处方药材加8倍量水,回流提取3次,每次1h,醇沉浓度为50%。该制备工艺合理,有效成分提取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