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恙虫病是由携带恙虫病立克次体的恙螨幼虫叮咬而传播的急性自然疫源性传染病。患者以持续高热(热程3—15d、体温38%-42℃、热型为驰张热)、焦痂溃疡、淋巴结肿大、皮疹为主要表现。现将本科46例恙虫病患者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18例恙虫病的病情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18例恙虫病的护理体会。方法对我院2008年1月-2009年8月收治的18例恙虫病病人的病情观察和实施的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愈15例,未愈2例,自动出院1例。结论恙虫病是区域性疾病,我省是高发区之一。应充分利用医院和社区资源,以简单易懂的方式加强对社区人群特别是经常进行野外工作的人群进行必要的健康宣教和疾病的防护措施,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恙虫病的临床及护理特点,以提高诊治水平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76例恙虫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及护理方法。结果 76例患者均治愈出院,治愈率为100%,无后遗症发生。结论早期确诊,及时抗病原治疗,积极、准确的护理,是治疗恙虫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对1例恙虫病患者临床观察与护理.重点做好心理护理,帮助患者认识本病,了解每项检查、治疗、护理的目的;重视发热期间的护理,以物理降温为主;保持皮肤清洁,做好焦痂的护理,防止继发感染;同时注意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在使用强力霉素期间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并认真做好卫生宣教和出院指导.同时认真细致的体查有助于该病正确的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   

5.
现将1993年6月~2001年10月收治的78例恙虫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护理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1 1一般资料 :本组均为住院患者 ,男48例 ,女30例 ,年龄5~68岁 ,其中15~40岁的50例(占64 1 %) ,农民51例(占65 4 %) ,野外工作者11例(占14 1 %) ,外出旅游16例(占20 5 %)。1 2流行病学资料 :78例发病季节为每年的6~10月 ,其中8~10月发病64例(占82 5 %)均有野外活动史。1 3临床观察及检验结果 :78例均有头痛发热及肌肉酸痛 ,76例皮肤焦痂及淋巴结肿大 ,50例有皮疹 ,…  相似文献   

6.
恙虫病致肺损害患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46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总结了46例恙虫病致肺损害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在临床护理中应重视发热期的护理,细致的病情观察有助于疾病的正确诊断。加强对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十分重要,在应用氯霉素药物中要注意观察药物的副作用。同时要做好心理护理及健康宣教。  相似文献   

7.
恙虫病是由东方立克次体所引起的急性自然疫源性疾病,啮齿类为主要传染源,恙螨幼虫为传播媒介,本病主要发生于潮湿多草地带,夏秋季多发。病原体由恙螨叮咬处侵入人体,先在局部繁殖引起螫疹、焦痂、溃疡、局部淋巴结炎,随之进入血液引起毒血症及全身器官的损害,肝脾...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恙虫病合并器官损害的护理。方法 对近5年我院收治的恙虫病合并器官损害84例护理进行回顾分析。结果84例患者治愈80例,自动出院3例,死亡1例,治愈率95%。结论 密切观察,预防或减轻合并症是护理要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恙虫病的临床护理特点和健康教育对策,使患者得到准确、及时的护理。方法通过对近三年我科收治的77例恙虫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认真的护理体检、临床上的观察、心理护理、发热时的护理、焦痂及溃疡护理、皮疹护理、并发症的护理及向患者及家属宣传恙虫病的相关知识、预防措施。结果77例患者都治愈出院。结论认真的护理体检、严密细致的病情观察、合理准确的护理措施、提高本病相关知识的宣教是疾病康复的重要组成部分及降低本病发生率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恙虫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随机将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60例恙虫病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应用强力霉素进行治疗,对照组30例应用氯霉素治疗,对两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均为93.3%,两组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的不良反应具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恙虫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多样,皮肤焦痂或溃疡是其最重要的特征性体征,应用强力霉素抗病原治疗,治疗效果较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1.
恙虫病是由恙虫病东方体通过恙螨幼虫传播的急性发热发疹性传染病,以高热、皮疹、焦痂或溃疡、淋巴结肿大等为主要特征。在短期内,我科收治聚集发病的恙虫病9例,不仅具有上述临床特点,而且焦虑和恐慌情绪特别明显。我们针对这些患者的心理和临床特点积极采取适当护理措施,有效地保证了其顺利康复。现将病情观察要点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小儿恙虫病的临床特点、护理观察要点及最佳的护理方案。方法通过对我院2005~2006年收治的所有恙虫病病例的临床表现、实验室资料、治疗及护理动态进行统计及分析,总结小儿恙虫病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案和特异性的护理方法。结果得出多西环素为治疗小儿恙虫病的最佳药物,有效率100%。本组病例按恙虫病治疗全部治愈出院,未发现任何不良反应,住院时间5~15d,平均住院8.5d,未发生皮肤感染、色素沉着和其他并发症。结论小儿恙虫病的临床表现较危重,易并发多器官损伤,目前尚无较好的特异性实验室诊断依据,通过积极的诊治配合、针对性护理和健康教育,可以为医生提供有效的诊断信息,提高患儿诊断的准确性,缩短诊断时间及患儿的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恙虫病(丛林斑疹伤寒),是由恙虫病立克次体而引起的一种急性自然疫源性传染病。鼠类为主要的传染源,以恙螨为媒介。病原体因恙螨叮咬侵入人体,引起恙虫病立克次体血症和毒血症,可以多系统和器官受累[1]。临床特点为突发起病、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  相似文献   

14.
恙虫病是经恙螨传播的由东方立克次体引起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呈地区性分布…。恙虫病早期无明显特异性表现,外斐反应多阴性,未经有效抗生素治疗者,易出现多种并发症,进展为严重恙虫病。累及多脏器损害者,极易与多种疾病相混淆。皮肤焦痂或溃疡是早期诊断重要依据。护士与患儿接触密切,仔细的护理观察有助于早期发现焦痂,为早期确诊提供重要线索。我院2005年2月至2012年8月,收治了15例严重恙虫病患儿,现将观察及护理总结如下:1细致护理体检  相似文献   

15.
刘慧  孙明  张凌峰 《中国当代医药》2013,20(22):122-124,126
目的探讨宿迁地区恙虫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本地区32例恙虫病患者的资料,对其进行临床观察、心理护理、高热护理、焦痂及溃疡护理、皮疹护理、并发症的护理及健康教育等。结果 31例患者治愈出院,1例死亡。结论严密的病情观察、合理的护理措施是恙虫病确诊与康复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告32例恙虫病患者的护理体会。近几年来恙虫病患者增多,笔者通过对32例患者的护理,深深体会到要使患者积极配合诊治,首先要注意心理护理,帮助患者、家属及朋友认识本病,了解每项检查、治疗、护理的目的,这样才能使患者早日康复。同时重视发热期间的护理,以物理降温为主,保持皮包肤清洁及做好口腔护理,注意水份及营养补充,保证患者的休息及安全;认真做好焦痂、溃疡的护理,注意水份及营养补充,保证患者的休息及安全;认真做好焦痂、溃疡的护理,防止继发感染,在使用氯霉素期间密切观察血象及病情变化,并认真做好卫生宣教及出院指导等工作,以达到患者及家属身心健康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高善彬 《福建医药杂志》1998,20(5):99-99,101
我院传染科于1997年5至10月共收治8例恙虫病患者。8例都有持续发热7~10天,肝脾呈不同程度的肿大。发现焦痂与淋巴结肿大者7例,出现皮疹3例。现择较典型的2例,将其临床表现与诊疗经过报告如下。例1,男,49岁,农民。因畏冷发热、头痛、食欲减退、恶...  相似文献   

18.
潘英凤 《现代医药卫生》2013,29(7):1079-1080
目的总结对恙虫病的观察及护理经验。方法通过对25例恙虫病患者特征性症状焦痂和溃疡的细致观察、有效的病原治疗,加强基础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及进行预防恙虫病的宣教工作。结果经正确治疗、精心护理,25例患者全部治愈。结论严密的病情观察,正确诊治,有效的护理措施及并发症预防是恙虫病患者早日康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恙虫病是由恙虫病东方体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传染源为鼠类,传播媒介为恙螨,临床主要表现为叮咬部位焦痂或溃疡形成、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肝脾大及外周血白细胞减少[1]。恙虫病在我国东南沿海各省和西南地区发病率较高[2]。由于本病起病急,同时伴多脏器损害,焦痂多处于人体较隐蔽的部位,易导致误诊或诊断不及时,使病情加重,甚至死亡[3]。所以,及时准确诊断、治疗及护理是患者康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病历摘要李某,男性,14岁,汉族,学生,因持续发热九天于1987年6月23日住院,住院号13676。患者突然起病,体温迅速上升至38.5℃~39.5℃,持续不退伴全身酸痛,食欲不振,发病第五日颜面、躯干,四肢出现散在的暗红色皮疹,不痛不痒,无流涕、咽痛、咳嗽、心悸、胸痛、腹痛、腹泻,尿频、尿急诸症。既往体健,否认慢性病及传染病史,生于玉溪,自幼读书未去过外地,否认家族中有类似病史。平时喜欢躺在校园内的草坪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