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垂体腺瘤中PTEN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PTEN蛋白在垂体腺瘤中的表达及其与垂体腺瘤侵袭性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9例垂体肿瘤与4例正常脑组织中PTEN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PTEN蛋白在4例正常脑组织中全部表达,非侵袭性垂体腺瘤中PTEN蛋白表达高于侵袭性垂体腺瘤,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不同功能类型的垂体腺瘤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PTEN蛋白表达在无囊变、卒中垂体腺瘤组中高于有囊变、卒中组,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垂体瘤的发生发展中存在PTEN基因失活现象,并与垂体腺瘤的侵袭性相关。  相似文献   

2.
罗毅  叶远良  郑绍光 《广西医学》2012,34(4):425-426,429
目的 探讨环氧化酶-2(COX-2)、肿瘤抑制基因-1(Kai-1)、张力蛋白同源缺失染色体(PTEN)在垂体腺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垂体腺瘤患者43例,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其组织中的COX-2、Kai-1、PTEN蛋白的表达.结果 43例垂体腺瘤中,COX-2、Kai-1、PTEN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2.1%(31/43)、48.8%(21/43)、39.5%(17/43).侵袭性垂体腺瘤中COX-2、Kai-1、PTEN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7.5%(21/24)、29.2%(7/24)及25.0%(6/24),非侵袭性垂体腺瘤中COX-2、Kai-1、PTEN阳性率分别为52.6%(10/19)、73.7%(14/19)、75.9%(11/19);侵袭性垂体腺瘤COX-2阳性表达率高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P<0.05),Kai-1、PTEN阳性表达率低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P<0.05).COX-2表达与Kai-1、PTEN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论 COX-2高表达、Kai-1、PTEN低表达可能在垂体腺瘤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可作为评价垂体瘤的侵袭性及评估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PTEN和bc1-2蛋白在胃癌组织和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探讨PTEN与bcl-2蛋白之间的关系,并对胃癌可能的靶向治疗提供实验线索。方法:应用PTEN和bcl-2抗体,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72例胃癌及28例正常胃组织中PTEN和bcl-2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正常组织中PTEN阳性表达率为89.3%(25/28),胃癌组织中PTEN阳性表达率为40.3%(29/72),两种组织中表达率有显著性差异。胃癌组织中,小于45岁的患者中表达阳性率21.4%(6/28),大于45岁的患者中表达阳性率52.3%(23/44),两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高或中分化胃癌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为55.00%(22/40),在低分化胃癌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为21.9%(7/32),两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浸润深度未超过粘膜下层胃癌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为71.4%(10/14),在浸润深度超过肌层的胃癌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为32.76%(19/58),两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伴有淋巴结转移的胃癌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为27.5%(11/40),未伴有淋巴结转移的胃癌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为56.25%(18/32),两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TNM(Ⅰ+Ⅱ)期胃癌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为66.67%(18/27),TNM(Ⅲ+Ⅳ)期胃癌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为24.44%(11/45),两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正常组织中,bcl-2阳性表达为14.3%(4/28),在胃癌组织中,bcl-2阳性表达率为62.5%(45/72),bcl-2在胃癌和正常组织中的表达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bcl-2阳性表达与肿瘤侵润深度及TNM分期等无关,而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earson分析显示:bcl-2与PTEN基因的表达有关联,r=0.385。单因素Log istic回归分析显示:PTEN的低表达和bcl-2高表达是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结论:PTEN基因和bcl-2基因在胃癌的发生过程中起作用,两者的表达呈负相关,PTEN的低表达和bcl-2的高表达是胃癌淋巴结转移的高危因素,提示不良预后,也可能作为分子靶向治疗的靶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垂体腺瘤中垂体瘤转化基因(PTTG)、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水平,及其恶性侵袭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用50例垂体腺瘤标本,根据影像学表现分为局限性垂体腺瘤(n=22)和侵袭性垂体腺瘤(n=28),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测定标本中PTTG、VEGF的表达水平,并进行两者的相关性分析。结果侵袭组垂体腺瘤标本中PTTG、VEGF表达水平比局限组显著增高(P<0.05)。在侵袭组垂体瘤中,PTTG的表达和VEGF的表达呈正相关(r=0.762,P<0.01),提示两指标的高表达与垂体腺瘤的侵袭性呈正相关。结论垂体腺瘤中PTTG、VEGF表达水平与其侵袭性密切相关,可作为预测垂体腺瘤侵袭性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PTEN在肝硬化、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62例肝细胞性肝癌(HCC)15例肝硬化及10例正常肝脏PTEN蛋白表达状况.结果 10例正常肝组织中PTEN蛋白均为阳性表达. HCC中PTEN 蛋白的阳性率69.4%(43/62),明显低于肝硬化组(93.3%)及正常肝组织组(100%)(P<0.01).PTEN蛋白在高分化、中分化、低分化肝细胞性肝癌中的阳性率分别为75.1%(21/28)、71.4%(15/21)和53.8%(7/13),肝细胞性肝癌中PTEN蛋白阳性表达率与肿瘤的组织分化及其它临床病理因素无关(P>0.05).肝癌PTEN蛋白阳性表达率与有无合并肝硬化无关(P>0.05).结论 PTEN表达缺失在肝细胞性肝癌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检测PTEN蛋白表达有助于肝细胞性肝癌的诊断.  相似文献   

6.
赵伦华  彭峰  刘涛  易建华 《实用医技杂志》2003,10(10):1116-1117
目的:研究PTEN、ER、PR在原发性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了5例正常乳腺组织、14例乳腺增生病(不伴非典型增生)组织和40例乳腺癌中PTEN蛋白的表达;EnVision法检测乳腺癌组织中ER、PR的表达。结果:5例正常乳腺组织、14例乳腺增生病组织中均有PTEN蛋白的表达。40例乳腺癌组织中,PTEN蛋白阳性表达率70%(28/40),表达强度与乳腺癌分化程度有关(P<0.001)。分化越差,PTEN蛋白表达越弱。此外,PTEN蛋白阴性表达的乳腺癌,25%(3/12)为ER/PR阳性;而PTEN蛋白表达较强的乳腺癌中,60.7%为ER/PR阳性。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乳腺癌组织中有抑癌基因PTEN的表达缺失,其异常表达可能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7.
DJ-1和HSP27在侵袭性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中的差异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垂体腺瘤中癌基因蛋白DJ-1、热休克蛋白27(HSP27)的表达是否与侵袭性相关。方法: 采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侵袭性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各20例组织中DJ-1和HSP27蛋白的表达,并分析DJ-1和HSP27蛋白水平与侵袭性的关系。结果: 20例侵袭性垂体腺瘤中DJ-1和HSP27蛋白表达的强阳性率分别为70%(14/20)和80%(16/20),20例非侵袭性垂体腺瘤中DJ-1和HSP27蛋白表达的强阳性率均为10%(2/20),侵袭性垂体腺瘤明显高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P<0.05)。DJ-1和HSP27的表达水平与垂体腺瘤侵袭性之间均呈正相关(分别r=0.350,P<0.05;r=0.400,P<0.05)。结论: DJ-1和HSP27在侵袭性垂体腺瘤中的异常表达可能在侵袭性垂体腺瘤的形成和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与垂体腺瘤的侵袭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PTEN基因和ICAM-1与肝细胞癌发生、发展侵袭转移的关系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对46例手术切除标本进行实验研究。结果HCC患者PTEN基因及ICAM-1阳性率分别为65.2%(30/46),58.7%(27/46),癌旁组织中阳性率分别为90.9%(30/33),87.8%(29/33),两者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及AFP是否阳性无关,而与肝细胞癌病理分级,包膜及癌栓的有无关系密切。其中PTEN与HBsAg是否阳性无关,ICAM-1与HBsAg是否阳性关系密切。结论PTEN基因与ICAM-1在HCC发生、发展、侵袭转移过程中两者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Ki67在非小细胞肺癌和正常肺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67例有完整临床病理资料和随访资料的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及41例癌旁肺组织标本作为对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PTEN基因、Ki67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与各临床病理指标及预后之间的相关性。结果:PTEN基因在非小细胞肺癌中阳性表达率为32.84%(22/67),而在癌旁肺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82.97%,显著高于非小细胞癌组织(P<0.05)。Ki67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表达为76.12%,则显著高于癌旁肺组织27.31%(P<0.05)。肺癌组织中PTEN基因、Ki67的表达均与肺癌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分别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显示患者术后生存率PTEN阳性表达患者显著高于阴性患者(P<0.05),而Ki67阳性表达患者显著低于阴性患者(P<0.05)。PTEN蛋白阳性表达与Ki67阳性表达呈负相关(r=-0.239,P<0.05)。结论:PTEN蛋白表达的缺失及Ki67高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的恶性侵袭、淋巴结转移有关。联合检测PTEN与Ki67的表达有助于判断非小细胞肺癌的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尿激酶型原激活剂受体(uPAR)及肿瘤抑制基因PTEN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SP法检测46例肝癌(HCC)及癌旁组织中uPAR及PTEN的表达,分析其与肝癌病理特征及侵袭性的关系。结果:HCC中uPAR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而PTEN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癌旁组织(P<0.05),且两者呈负相关(P<0.05,r=-0.44)。uPAR及PTEN的表达与Edmondson分级和肿瘤的侵袭性有关(P<0.05),PTEN的表达还与门脉是否有癌栓及TNM分期有关(P<0.05),但与年龄、性别、肝硬变程度、肝癌组织类型、AFP、HBsAg、肿瘤大小等因素无关(P>0.05)。结论:uPAR及PTEN的异常表达与肝癌的发生和发展有一定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肝癌侵纤溶酶袭性强弱。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抑癌基因PTEN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状况及其生物学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检测 6例正常胃黏膜 ,2 4例早期胃癌及 3 0例中晚期胃癌组织中PTEN蛋白的表达。结果 正常胃黏膜组织中PTEN蛋白高表达( 10 0 % ) ,胃癌组织中PTEN低表达 ,且阳性强度较低 ,两者差异显著 (P <0 0 5 )。胃癌组织中PTEN蛋白表达与肿瘤分期及分化程度无明显关系 ,但有淋巴结转移者PTEN蛋白阳性率仅为 9 5 % ,而无淋巴结转移者PTEN蛋白表达阳性率达 69 7% ,两者间差异显著 (P <0 0 1)。结论 胃癌组织中存在着抑癌基因PTEN蛋白表达缺乏或异常 ,PTEN蛋白表达可能与胃癌的发生及生物学行为有关 ,抑癌基因PTEN是胃癌的一种新的相关基因  相似文献   

12.
PTEN基因蛋白在胆囊癌组织中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抑癌基因PTEN蛋白在胆囊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对 2 8例胆囊腺癌 ,4例胆囊鳞癌及其相应癌旁组织中PTEN蛋白进行检测 ,并结合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PTEN蛋白在 32例癌旁组织中全都呈阳性表达 ,而癌组织中PTEN阳性表达率仅 34.4 %。胆囊癌组织中PTEN蛋白阳性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及组织类型无明显相关性 ,但与组织分化程度明显相关。结论 :PTEN蛋白在胆囊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较低 ,说明该基因失活可能在胆囊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PTEN阳性表达对胆囊癌患者的预后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肝癌中PTEN基因mRNA和蛋白的表达与肝癌病理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RT-PCR法检测28例肝癌组织和对应的癌旁组织中PTEN基因mRNA表达,并通过电泳凝胶图像系统分析其相对表达量。同时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验51例肝癌石蜡切片中PTEN蛋白表达(其中包括与28例新鲜组织相对应的标本)。结果:RT-PCR检测PTENmRNA表达率肝癌中为35.71%,癌旁组织中为71.43%,PTEN基因在肝癌细胞中表达显著低于癌旁肝组织。免疫组化检测肝癌中PTEN蛋白的检出率为66.7%,PTEN蛋白表达与肝癌的病理分级和癌栓形成呈负相关。结论:PTEN基因缺失和肝癌的分化程度以及癌栓形成、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PTEN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与胃癌病理生物学行为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PTEN基因在胃癌发展不同阶段中的表达 ,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RT PCR方法和SABC免疫组化方法 ,对 4 9例胃癌及其相应的癌旁非癌胃粘膜中PTENmRNA和PTEN蛋白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PTENmRNA在非癌粘膜、早期胃癌、进展期胃癌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76 .3% ,4 5 .5 % ,34.2 % ;PTE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 10 0 % ,6 3.6 % ,4 7.4 %。进展期胃癌与非癌粘膜比较差别均十分显著 (P <0 .0 1)。两种检测方法具有相关性 (P <0 .0 5 )。PTEN表达下调与胃癌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相关 (P <0 .0 5 )。胃癌组织学恶性行为与PTEN表达相关 (P <0 .0 5 )。结论 :PTEN基因可能参与胃癌的侵袭和转移过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抑癌基因PTEN在原发性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 -P法 ,检测了 5例正常乳腺组织、14例乳腺增生病 (不伴非典型增生 )组织和 40例乳腺癌中PTEN蛋白的表达。结果 :5例正常乳腺组织、14例乳腺增生病组织中均有PTEN蛋白的表达。 40例乳腺癌组织中 ,PTEN蛋白阳性表达 2 8例 ( 70 % ) ,表达强度与乳腺癌分化程度有关 (P <0 .0 0 1)。分化越差 ,PTEN蛋白表达越弱。结论 :乳腺癌组织中有抑癌基因PTEN的表达缺失 ,其异常表达可能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16.
PTEN基因在喉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PTEN基因在喉鳞癌LSCC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0例正常喉组织,20例癌旁组织和60例喉鳞癌组织中PTEN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PTEN在LSCC、癌旁喉组织及正常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0.0%、95.0%、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SCC组织中PTEN蛋白表达在TNM分期Ⅰ-Ⅱ期、高中分化癌、无转移、生存率>3年的患者中表达水平较Ⅲ-Ⅳ期、低分化和有转移、生存率<3年的患者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TEN基因表达与年龄、性别、肿瘤部位无关(P>0.05)。结论:PTEN基因的异常表达可能与喉鳞癌的发生、发展和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17.
抑癌基因PTEN及P53在肝外胆管癌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PTEN及P5 3的表达与肝外胆管癌发生、发展的关系 ,两者表达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 4 0例肝外胆管癌标本及 10例正常胆管组织PTEN及P5 3蛋白表达情况 ,应用RT PCR方法分析肝外胆管癌细胞P5 3mRNA的表达情况 ,同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①肝外胆管癌中PTEN及P5 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30 % (12 / 4 0 ) ,4 7.5 % (19/ 4 0 ) ,而正常胆管组织PTEN及P5 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90 % (9/ 10 ) ,0 % (0 / 10 ) ;②两者的表达与肝外胆管癌部位无关 ,但均与胆管癌的病理分级相关 ;③PTEN的表达与胆管癌的转移情况相关 ,而P5 3的表达与转移情况无关 ;④PTEN与P5 3蛋白在肝外胆管癌中表达具有相关性 ;⑤本研究选用引物扩增出的P5 3cDNA为 4 31bp ,电泳结果与预期结果一致。结论 :PTEN蛋白在肝外胆管癌中低表达而P5 3蛋白在肝外胆管癌中高表达 ,提示PTEN及P5 3在肝外胆管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P5 3突变可能下调PTEN的表达。  相似文献   

18.
胃腺癌中IGFⅠR的表达及与抑癌基因PTEN相关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受体(IGFⅠR)与抑癌基因PTEN在胃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IGFⅠR与PTEN的相关性及其与胃癌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0例胃腺癌患者肿瘤组织和60例癌旁正常组织中IGFⅠR和PTEN的表达水平。结果:60例胃腺癌组织中IGFⅠR蛋白表达阳性率为70%(42/60),癌旁正常胃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35%(21/60),二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00);PTEN蛋白在胃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41.7%(25/60),在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率为71.7%(43/60),两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01);IGFⅠR的表达水平与病人的年龄、性别无显著相关性(P>0.05),IGFⅠR在低分化腺癌表达要高于中高分化腺癌(P=0.002),有淋巴结转移者要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03),并与肿瘤的临床分期(P=0.003)、浸润深度(P=0.006)有关;在胃腺癌组织中IGFⅠR和PTEN蛋白表达之间呈明显负相关(rs=-0.469,P<0.001)。结论:IGFⅠR的表达与胃癌的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其高表达可能有助于肿瘤的生长和转移,IGFⅠR有可能成为一个很好的分子治疗靶点;抑癌基因PTEN的失活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PTEN可能对IGFⅠR的表达有着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垂体腺瘤中PINCH蛋白的表达程度及其与垂体腺瘤侵袭性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05年1月—2007年1月50例垂体腺瘤患者,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37例侵袭性垂体腺瘤(侵袭组)、13例非侵袭性垂体腺瘤(非侵袭组)及15例正常脑组织(对照组)中PINCH蛋白的表达,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3组的PINCH蛋白的阳性表达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c=14.06,P<0.05)。Ⅲ~Ⅳ级垂体腺瘤中PINCH蛋白的阳性表达程度与Ⅰ~Ⅱ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5,P<0.05)。不同性别、年龄及肿瘤组织学分型的患者的PINCH蛋白在垂体腺瘤中的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INCH蛋白的表达程度与垂体腺瘤Knosp分级呈正相关(r=0.9974,P<0.01)。结论 PINCH蛋白在侵袭性垂体腺瘤组织中呈现高表达,其阳性表达程度可能与垂体腺瘤的侵袭性和预后相关,但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及肿瘤组织学分型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