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探讨疥疮医院感染暴发的应急对策.方法 医院2011年2月因1例挪威疥疮引起医务人员疥疮医院感染暴发,采取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和医疗干预落实环境消毒措施.结果 调查接触暴露的医务人员60名,其中医务人员感染疥疮26例,感染率为43.33%;迅速诊断首发病例,给予疥疮相关知识的教育指导,感染者和接触暴露者使用药物治疗或预防,环境消毒等措施得到落实;一周内感染流行得到了控制.结论 挪威疥疮具有高度接触传染性,可能导致医院感染暴发;避免疥疮医院感染蔓延扩散,须采取快速、彻底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综合医院疥疮感染暴发的特点,为综合医院预防控制疥疮暴发及预防提供警示。方法对综合性医院疥疮感染暴发事件的流行病学调查和分析。结果疥疮感染16例患者,属于医院感染暴发事件,保洁员是主要的传播者。结论保洁人员防护意识差、医务人员疥疮防治知识匮乏,误诊是暴发疥疮的主要原因,医务人员的值班室是造成间接传播的重要场所。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某院一起挪威疥疮医院感染暴发的流行病学特点,为临床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全部可疑感染者和密切接触者进行调查并追踪,描述患者三间分布,制定并落实一系列有效的综合防控措施。结果 2015年11月3—16日共有16例人员发生挪威疥疮感染,发病例数最多的时间为11月11日(5例),发病时间集中在11月9—11日,共10例,占发病总数的62.50%。16例病例空间分布:综合内科12例、护理部2例、员工家庭2例。人群分布:主要为50~59岁患者(7例)、女性(13例)、护理人员(9例)。采取综合防控措施、使用药物治疗后,16例病例均痊愈,治愈率为100%。病区内和医院内无新发病例出现,疫情得到控制。结论挪威疥疮具有高度接触传染性,可在局部地区造成流行。为避免疥疮在医院内感染蔓延、扩散,医务人员需加强对该病的诊断及防护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某院发生一起医院内疥疮暴发,探讨医院内疥疮暴发的确认与处理方法。方法结合流行病学特征和临床症状提示,对出现不明皮疹患者做皮屑镜检,采取反复刮片法检查,寻找疥螨、虫卵,或在矿物油制备的刮片标本中找螨粪。结果经查实,入院时皮肤有不明皮疹患者为此次疥疮暴发的输入性疥疮感染者,继发感染的1名护工和1名护士为医院获得性疥疮感染者。结论当出现群发性不明皮疹患者时,应考虑疥疮感染的可能,并采取有效的消毒隔离措施,预防感染暴发。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一起医院内流行性感冒(流感)暴发进行调查和处置,为医院流感暴发的预防与控制提供参考。方法2014年7月29日-8月7日某院神经外科出现8例流感样感染者,对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集患者咽拭子标本进行实验室检测。结果8例感染者中神经外科医务人员6例,医务人员家属和患者各1例,感染者症状以低热、咽痛、全身乏力为主。该科室共有患者及医务人员67例,流行性感冒罹患率为11.94%,同期医院其他科室无类似感染者。6例感染医务人员咽拭子检测结果为季节性H3型流感病毒核酸阳性。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介入调查,神经外科积极进行隔离与抗病毒治疗,暴发得到有效控制。结论此起医院感染暴发为季节性H3型流感暴发,医院在开启中央空调时应加强病室开窗通风及环境消毒,同时流感流行季节应对医务人员进行流感疫苗接种,加强监测,预防医院内流感暴发。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综合ICU首次出现5例患者相继发生下呼吸道鲍氏不动杆菌(ABA)医院感染暴发的相关危险因素和护理对策,为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及时隔离患者,报告和配合感染管理科正确采集标本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对病室环境、医疗器械及呼吸器具进行彻底消毒,对患者加强支持治疗和基础护理,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医疗废物管理.结果 患者病情危重、有创治疗及室内环境、呼吸机污染是感染暴发流行的主要相关危险因素,经有效消毒隔离和积极综合治疗,5例患者痊愈3例、好转2例,室内环境、医疗器具细菌监测结果正常,未再出现新发感染病例.结论 快速识别感染流行趋势,控制感染源,注重细节管理,切断外源性传播途径,是控制ABA医院感染暴发流行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铜绿假单胞菌在ICU暴发的情况,查找传染源,传播途径,提高医院感染暴发的识别、调查、报告和应急处理能力,以防暴发的再次发生。方法:应用描述流行病学原理,对ICU在2011年3月发现的5例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患者进行前瞻性调查,对ICU中可能存在铜绿假单胞菌暴发的5例患者及医院环境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提出该次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暴发危险。结果:结论证实这是一起由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医院感染暴发事件,传播途径系医务人员手卫生不到位,通过接触传播所致;因此,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和无菌操作,重视环境、物体表面消毒,建立预警机制可以降低与控制医院感染暴发的发生。结论:医院感染暴发事件中应用流行病学方法不仅科学可靠,增强ICU医务人员消毒、隔离意识,而且能比较及时准确控制、有效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某院神经外科一起疑似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医院感染暴发事件进行调查,查找感染源及传播途径,提出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措施。方法对2018年6月12日—7月2日该院神经外科11例CRKP感染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采取综合性控制措施控制CRKP感染。结果 11例CRKP感染患者中7例诊断为医院感染。对其中6株CRKP采用肠杆菌基因间重复一致序列聚合酶链反应技术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检出A、B两种基因型,2例患者感染的CRKP菌株为A型基因,4例患者(包括3例医院感染患者)感染的CRKP菌株为B型基因。患者环境物体表面,以及部分医务人员手、咽拭子检出CRKP。结论该院存在医院感染暴发,可能是CRKP感染患者的病原体污染环境和医务人员的手导致感染的传播。早期识别感染暴发,并采取手卫生、环境物体表面的清洁消毒以及隔离等措施是控制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暴发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某院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a)肺部感染的传染源和传播途径,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对该院MDRPa感染患者及其医疗环境、操作流程等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7例MDRPa感染患者均为男性,患者的症状、感染部位、护理操作相同,痰培养结果及耐药情况均与已消毒的超声雾化管分离出的菌株高度一致。通过采取一系列防控措施,MDRPa医院感染得到有效控制。结论 此次医院感染是由于超声雾化管的清洗消毒不合格引起,医院应加强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管理,做好相应隔离措施,确保医疗器械的消毒灭菌效果,有效防止医院感染的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某院乳腺外科一起由黏质沙雷菌引起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暴发的原因,为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临床资料调查和现场采样相结合的方法,对此次医院感染暴发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乳腺外科2014年1月2-8日连续发生9例CRBSI。其中4例患者导管尖端和血液标本中均培养出黏质沙雷菌,5例患者导管尖端培养出黏质沙雷菌。检出的黏质沙雷菌耐药谱基本相同;仅头孢西丁药敏结果有差异,其中7株为中介,1株耐药,1株敏感,但相同患者导管尖端和血液标本中检出的黏质沙雷菌药敏结果完全相同。医务人员手、治疗室门把手、治疗车表面各检出1株黏质沙雷菌,其耐药谱与血培养菌株基本一致。9例感染患者经拔除导管,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后,感染得到有效控制;病区经严格消毒后,均未检出黏质沙雷菌,未再出现新发感染病例。结论乳腺外科环境污染,医务人员手卫生不规范,导管留置时间长等是此次感染暴发的主要原因。应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重视环境及物体表面的消毒,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11.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an outbreak of scabies in an inner-city teaching hospital, identify pathways of transmission, institute effective control measures to end the outbreak, and prevent future occurrences. DESIGN: Outbreak investigation, case-control study, and chart review. SETTING: Large tertiary acute-care hospital. RESULTS: A patient with unrecognized Norwegian (crusted) scabies was admitted to the 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AIDS) service of a 940-bed acute-care hospital. Over 4 months, 773 healthcare workers (HCWs) and 204 patients were exposed to scabies. Of the exposed HCWs, 147 (19%) worked on the AIDS service. Risk factors for being infested with scabies among HCWs included working on the AIDS service (odds ratio [OR], 5.3; 95% confidence interval [CI95], 2.17-13.15) and being a nurse, physical therapist, or HCW with extensive physical contact with infected patients (OR, 4.5; CI95, 1.26-17.45). Aggressive infection control precautions beyond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barrier and isolation recommendations were instituted, including the following: (1) early identification of infected patients; (2) prophylactic treatment with topical applications for all exposed HCWs; (3) use of two treatments 1 week apart for all cases of Norwegian scabies; (4) maintaining isolation for 8 days and barrier precautions for 24 hours after completing second treatment for a diagnosis of Norwegian scabies; and (5) oral ivermectin for treatment of patients who failed conventional therapy. CONCLUSIONS: HCWs with the most patient contact are at highest risk of acquiring scabies. Because HCWs who used traditionally accepted barriers while caring for patients with Norwegian scabies continued to develop scabies, we found additional measures were required in the acute-care hospital. HCWs with skin exposure to patients with scabies should receive prophylactic treatment. We recommend (1) using heightened barrier precautions for care of patients with scabies and (2) extending the isolation period for 8 days or 24 hours after the second treatment with a scabicide for those patients with Norwegian scabies. Oral ivermectin was well tolerated for treating patients and HCWs who failed conventional treatment. Finally, we developed a surveillance system that provides a "barometric measure" of the infection rate in the community. If scabies increases in the community, a tiered triage system is activated to protect against transmission among HCWs or hospital patients.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晨交班科室培训方式对提升医务人员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水平的培训效果。方法 2016年7月11—22日某院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利用晨交班时间,进入新建的8个临床科室和1个检验室对医务人员进行医院感染预防控制知识的培训,培训前、当场培训后和培训三个月后分别进行问卷调查,评价培训效果。结果需接受培训的医务人员共239名,其中医生85名(35.6%),护士150名(62.8%),技师4名(1.7%)。医务人员最想了解的医院感染预防控制知识为职业暴露与职业防护(85.6%);医务人员最想获取医院感染知识的渠道为感控专职人员进入科室培训(87.1%)。医院感染知识总知晓率培训前、当场培训后、培训三个月后分别为45.1%、96.7%、8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组间比较,培训三个月后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手卫生时机、隔离措施具体项目及医疗废物分类的认知率均低于当场培训后(均P0.001)。医务人员医院感染预防控制知识平均得分当场培训后和培训三个月后均高于培训前(P0.001);医务人员医院感染预防控制知识平均得分培训三个月后较当场培训后下降(P0.001)。结论利用晨交班时间进入临床科室进行培训可提高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防控知识的认知率。  相似文献   

13.
吴跃  曹召武  张辉 《中国校医》2021,35(3):185-187
目的 分析学校住宿生疥疮流行情况和感染因素,评价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入选病例均为本中心皮肤科门诊收治的住校学生疥疮患者,填写《住校生疥疮感染情况调查表》;外用林旦乳膏均匀擦全身,擦药后24 h洗澡,同时更换衣物,首次治疗1周后,未愈,按同方法重复治疗,疥疮结节外用氟芬那酸丁酯软膏。治疗后观察2周,记录皮损改善程度、治疗效果、不良反应,调查患者疥疮防治知识知晓率。结果 共纳入152例疥疮患者,其中男119例, 年龄10~21岁, 平均(15.59±2.58)岁;女33例,年龄12~20岁,平均(15.97±1.74)岁,男女比例3.61:1。病程1~8周,平均(3.75±1.45)周。规范治疗2疗程,患者治愈率96.71%。患者治疗前对疥疮传播途径和用药方式的知晓率较低,通过健康教育,疥疮防治知识知晓率普遍提高。结论 疥疮传染性强,学生集体生活易于传播,应加强学生卫生健康教育,及时规范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AB)医院感染暴发流行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流行病学调查和环境卫生学监测的方法调查2015年4月1日—26日入住某院ICU后发生肺部感染的患者,分析各种危险因素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结果先后共发生15例泛耐药AB医院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15例患者共分离AB15株。1、3、4、5号患者检出AB药敏结果相同;6、7、8、9号患者检出AB药敏结果相同;10、11号患者检出AB药敏结果相同;时间均相对集中。共采集43份环境表面和医务人员手标本,床头柜AB检出率为100.00%(1/1),监护仪按钮为75.00%(6/8)、医务人员手为66.67%(4/6),治疗桌、输液泵按钮、医生鼻拭子均未检出AB。至2015年5月下旬综合ICU内未再出现类似新发病例。结论此次AB医院感染可能通过ICU环境表面和医务人员手播散,患者检出的AB呈广泛耐药性,积极治疗患者和采取严格的消毒隔离措施,可有效控制进一步流行。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重点部门医护人员医院感染防控知识、态度、行为现状,并采取干预措施,为医疗机构医院感染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儿科、呼吸科、急诊科3个医院感染防控重点部门所有医护人员进行调查,比较干预前后不同职称医护人员医院感染防控知识、态度、行为变化。结果参与调查人员317名,干预前调查有效问卷275份,问卷有效率86.75%;干预后调查有效问卷311份,问卷有效率98.11%。采取干预措施后,高级、中级、初级及以下职称医护人员知识得分分别为(9.15±2.36)、(7.69±2.05)、(7.73±2.32)分,均高于干预前,分别为(6.46±2.12)、(5.30±1.55)、(6.16±1.8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初级及以下职称医护人员态度、行为得分分别为(91.50±9.26)、(86.40±14.52)分,均高于干预前,分别为(85.95±13.36)、(76.01±15.2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高级、中级职称医护人员态度、行为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与医院感染防控知识相比,医护人员医院感染防控态度、行为的改变,需投入更多的精力才能取得成效;职称级别相对低的医护人员医院感染防控态度、行为的改变更易于实现。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明确一起护理带状疱疹患者所致医务人员水痘暴发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水痘和带状疱疹的医院感染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对山东省烟台市某三级医院2018年12月重症监护病房(ICU)内临床诊断为水痘的医务人员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流行病学特征及发病原因。结果 2018年12月17-19日,该院ICU共报告4名医务人员罹患水痘,其中有3名护士、1名护工,潜伏期内均看护过2床的带状疱疹患者,且距发病最长潜伏期内未接触过其他水痘和(或)发热出疹病例,判断为一起护理带状疱疹引起的医务人员医院感染暴发事件,通过积极采取隔离、接种疫苗、培训等措施,处置及时,未出现后续病例。结论 带状疱疹患者作为水痘的传染源不容忽视,治疗护理时严格执行空气隔离、接触隔离、标准预防等措施,可有效防控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明确一起护理带状疱疹患者所致医务人员水痘暴发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水痘和带状疱疹的医院感染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对山东省烟台市某三级医院2018年12月重症监护病房(ICU)内临床诊断为水痘的医务人员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流行病学特征及发病原因。结果 2018年12月17—19日,该院ICU共报告4名医务人员罹患水痘,其中有3名护士、1名护工,潜伏期内均看护过2床的带状疱疹患者,且距发病最长潜伏期内未接触过其他水痘和(或)发热出疹病例,判断为一起护理带状疱疹引起的医务人员医院感染暴发事件,通过积极采取隔离、接种疫苗、培训等措施,处置及时,未出现后续病例。结论带状疱疹患者作为水痘的传染源不容忽视,治疗护理时严格执行空气隔离、接触隔离、标准预防等措施,可有效防控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