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颈淋巴结清扫术对肩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颈淋巴结改良性清扫术及全颈淋巴结清扫术后患者肩功能的改变。方法:纳入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头颈科1997-07/2004—12行颈淋巴结清扫术的头颈癌患者51例,共54侧。按手术方式分为颈淋巴结改良性清扫术组40侧和全颈淋巴结清扫术组14侧。术后1周以上进行肩功能评价,①肩疼痛:有主诉患侧肩周酸痛。②肩下垂:站立位双肩放松状态下双肩高度相差≥1cm。③耸肩高度:双侧耸肩高度相差≥1cm。④斜方肌萎缩:站立位双肩放松状态下患侧斜方肌呈软瘫状,无肌张力。⑤肩活动度:人体正立,上肢伸直,测量从体侧外展上肢的最大角度。1级≥120&;#176;;2级≥90&;#176;,〈120&;#176;;3级〈90&;#176;。以肩疼痛,肩不对称,肩活动度〈90&;#176;,双侧耸肩高度相差≥1cm中任何一项作为肩周功能失调的指标。结果:54侧均进入结果分析。颈淋巴结改良性清扫术组的颈功能失调率低于全颈淋巴结清扫术组[58%(23/40),93%(13/14),P〈0.05]。结论:颈淋巴结改良性清扫术对患者肩功能损伤小,对合适的病例,可考虑施行创伤更小的颈淋巴结改良性清扫术以更好地保全患者的肩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本研究对颈清扫术后颈部疼痛的发生及其对生活、工作的影响进行较全面的了解,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方法:对50例患者,54侧根治性颈清扫术(RND)通过主观评价和客观检查了解颈清扫术后颈部疼痛的发生部位、程度及其相关因素,并对另外34例RND采取以下对策:(1)颈丛C2~C4切断后,残端外膜保留0.5 cm,将外膜包裹神经断端并缝合,再将该神经残端埋入邻近肌纤维内,以避免神经瘤的产生;(2)在颈清扫术中保留颈丛斜方肌分支或采用颈丛肩胛提肌支与副神经移位吻合以减轻肩综合征的发生,改善因斜方肌瘫痪失去悬吊肩的功能而造成的臂丛和肩周其它肌肉牵拉和过度紧张产生的疼痛。结果:54侧RND中,24.07%可触及颈部疼痛敏感点甚至神经瘤。颈部及肩部疼痛,视觉摸拟评分法(VAS)评价平均为2.62分,放疗无明显加重术侧肩部疼痛的作用。通过对颈清扫术式的上述改良可杜绝神经瘤的形成和明显减弱肩综合征造成的颈部及肩部的疼痛。结论:传统根治性颈清扫术后颈部疼痛对患者生活和工作有较大妨碍,通过对颈清扫术式的适当改良可明显减少神经瘤的产生和肩综合征的发生,减轻疼痛,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
作者自2000年1月至2006年6月对34例分化型甲状腺癌伴颈淋巴结转移患者行分区性(选择性)颈淋巴结清扫术,不行全颈清扫,根据原发病变设计手术方案,仅清扫区域淋巴结,在清扫淋巴结同时减少不必要的损伤,能更有效保留患者的外观及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临床采用逆行置入自锁髓内钉治疗肱骨干骨折的经验。方法:采用专用钻头在鹰嘴窝上约2cm处钻孔,确定和准备进针点,由肘向肩逆行置入自锁髓内钉的方法治疗闭合性肱骨干骨折16例。结果:16例骨折患者在3个月内全部骨性愈合(8~12周),肩关节活动度于术后3个月时已达正常对侧的95%,肘关节活动达到正常的85%。有2例病人肘关节活动度伸直较健侧相差20°,拔钉后功能锻炼1个月后恢复良好。结论:逆行置入自锁髓内钉治疗肱骨干骨折,避免了对肩袖的干扰,固定牢靠,肩肘关节功能恢复快,二期拆除内固定简便,是治疗肱骨干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会阴侧切改良技术防止新生儿分娩性肩损伤临床效果观察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目的:观察会阴侧切改良技术在经阴分娩中防止新生儿分娩性肩损伤的效果。方法:选择入我院经阴分娩产妇, 963例为观察组, 1140例为对照组Ⅰ, 400例为对照组Ⅱ。观察组会阴侧切术改良为15°~40°的小角度, 2~4cm的短切口,对照组Ⅰ采用传统会阴侧切术,对照组Ⅱ不行会阴切开术。三组观察指标同为:娩肩困难、CF、臂丛神经损伤等发生情况。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0. 0统计软件处理。计数资料χ2 检验。结果:新生儿出现娩肩困难,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 01,观察组、对照组Ⅱ为0,对照组Ⅰ发生25例,P<0.01,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改良技术可有效的防止经阴分娩中新生儿肩性损伤,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头颈部作为人体与外界环境交流的主要通道,其恶性肿瘤的治疗将严重破坏患者的外貌和器官功能,从而影响患者的社会行为.当今对于肿瘤的手术疗效评价已不仅限于术后治愈率、生存率及功能重建,提高患者术后的生存质量开始备受关注[1].颈清扫术是治疗颈部转移癌的常用手术,分为颈经典性清扫术、改良性颈清扫术、颈择区性清扫术及颈扩大清扫术,不同形式的颈清扫术后对肩功能和生存质量造成影响,在临床护理中值得关注.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史云  吴醒  吴建军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3):3281-3282
目的 探讨甲状腺微小癌的临床特点、诊治方法、术式和颈淋巴结清扫的必要性.方法 对38例证实TMC患者行患侧腺叶、峡部切除+对侧腺叶次全切除术;对有淋巴结肿大者行改良式颈淋巴结清扫术;双侧TMC患者行双侧腺叶全切除+改良式颈淋巴结清扫术.对虽无淋巴结肿大,建议常规行Ⅵ区淋巴结清扫;对于无淋巴结肿大且患者及家属有积极要求的,可作预防性颈淋巴结清扫术.结果 随防3~9 a,内分泌治疗,1例复发伴肺转移;其余均良好存活,无复发、转移.结论 TMC多伴有甲状腺良性病变,术前、术中应仔细检查发现病灶,避免遗漏.冰冻切片对TMC诊断非常重要.确诊TMC者应及时、积极手术,对虽无淋巴结肿大,建议常规行Ⅵ区淋巴结清扫;对于无淋巴结肿大且患者及家属有积极要求的,在充分与患者沟通后可作预防性颈淋巴结清扫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直径5mm以下的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需否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方法回顾性分析178例5mm以下PTMC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或改良选择性颈淋巴结清扫术。结果178例患者中50例有中央区颈淋巴结转移,其中4例同时伴侧颈部淋巴结转移;甲状腺包膜侵犯的患者淋巴结转移率显著高于包膜未侵犯者,年龄、性别、多灶性、合并桥本病等临床因素和淋巴结转移无明显关系。结论肿瘤侵犯包膜与5mm以下PTMC患者中央区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预防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9.
李思荣  吴青松  丘昶儒  卢钦荣  谢胜雄 《新医学》2012,43(3):167-169,191
目的:探讨cN0期(颈淋巴结阴性)甲状腺癌患者同时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及预防性侧颈淋巴结清扫的价值.方法:总结56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病例资料,特别是手术方法、中央区淋巴结是否转移与侧颈淋巴结转移的关系、原发灶大小与中央区淋巴结转移关系及随访等情况,比较无行预防性侧颈淋巴结清扫(A组)与有行预防性侧颈淋巴结清扫(B组)患者的疗效.结果:56例患者中17例中央区淋巴结转移阳性(A组7例,B组10例),其中11例有侧颈淋巴结转移(A组3例,B组8例),转移率为65%(11/17);39例中央区淋巴结转移阴性,其中6例有侧颈淋巴结转移(A组4例,B组2例),转移率为16%(6/39).中央区淋巴结转移阳性与阴性的转移率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1.56例中47例原发病灶最大径小于或等于4 cm,中央区淋巴结转移阳性11例(23%);9例原发病灶最大径超过4 cm,6例(6/9)中央区淋巴结转移阳性,两者转移率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A组7例(23%)复发,B组3例(12%)复发,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cN0期甲状腺癌患者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十分必要.术中应常规将中央区淋巴组织送检,有转移阳性者应行预防性侧颈淋巴结清扫.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椎板扩大成形术后早期颈椎功能训练结合红外线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选择颈椎后路椎板成形术治疗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46例,术后3 d开始早期颈椎功能训练结合红外线治疗。术后随访(23.7±8.4)个月,采用日本整形外科学会(JOA)评分评定脊髓的神经功能状况;颈椎曲度测量侧位中立位X线片的C2-C7角,颈椎活动度(ROM)测量侧位X线片上最大屈伸位的C2-C7角度差;颈椎不稳的判定采用White-Panjabi标准。结果JOA评分由术前(9.4±2.0)分增至(13.4±1.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颈椎活动度由术前(44.3±7.6)°下降至(26.9±5.7)°;颈椎曲度由术前(11.6±3.4)°下降至(6.7±2.7)°;术后颈椎ROM与颈椎曲度呈正相关(P<0.01)。术前与末次随访的颈椎节段性不稳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出现颈后轴性疼痛者5例,占10.9%。结论椎板扩大成形术后早期颈椎功能训练结合红外线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可维持患者颈椎活动范围和生理曲度,有利于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肘部高能量创伤术后应用带铰链外固定架在早期康复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00-10/2004-06华西医院骨科收治肘部高能量创伤、同时接受内、外固定的患者78例。患者均知情同意。男43例,女35例,肱骨髁上粉碎性骨折13例,肱骨髁上髁间粉碎性骨折21例,Monteggia’s骨折26例,尺骨鹰嘴粉碎性骨折9例,尺骨冠突骨折5例,桡骨小头粉碎性骨折4例;合并环状韧带损伤17例,尺侧副韧带损伤25例,桡侧副韧带损伤8例;开放性骨折17例,闭合骨折61例。分为外固定架组35例,石膏、支具组43例,两组年龄、性别等无统计学差异。外固定架组患者术后3d开始在外固定架保护下进行肘关节屈伸活动;石膏、支具组术后4~6周拆除石膏、支具后开始活动。随访时观察患者骨折愈合情况;两组患者肘关节活动度及Gassebaum评分分级结果。采用Gassebaum分级指标评价治疗后肘关节功能恢复效果,优,肘关节无症状,伸肘15°,屈肘130°;良:肘关节有主观不适症状,伸肘30°,屈肘120°;可:肘关节有轻微不适症状,伸肘40°,屈肘90°~120°;差:关节功能受限,伸肘40°,屈肘<90°。肘关节活动度=屈曲角度-伸直角度。结果:78例患者平均随访14个月,均进入结果分析。①患者骨折愈合情况:术后3~6个月X射线片证实骨折愈合,内固定物无松动断裂,外固定架组无钉道感染和螺钉松动、断裂发生。②两组患者肘关节活动度及Gassebaum评分分级结果:术后3和6个月,外固定架组在术后肘关节功能恢复上好于石膏、支具组[(96±18)°比(55±14)°,(105±16)°比(74±21)°,t=10.835~7.386,P<0.05],外固定架组优良率为88.6%,石膏、支具组为58.1%。结论:①肘部高能量创伤以后,介入功能康复训练时间越早,越有利于肘关节活动度的恢复。②应用铰链外固定架在肘部高能量创伤术后对患者早期肘关节功能恢复比石膏、支具更有优越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甲状旁腺癌(PTC)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PTC的治疗经验.结果:3例患者因颈部肿块就诊,2例有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表现.首诊误诊率100%.1例仅行甲状腺旁肿块切取活栓,术后放疗6000cGy/30F,3例行患侧甲状腺及甲状旁腺切除,1例行患侧甲状腺及甲状旁腺切除加同侧颈清扫,术后出现对侧颈部淋巴结转移,再次行对侧颈清扫术.结论:PTC术前诊断非常困难,容易误诊.手术方式考虑患侧甲状腺及甲状旁腺切除,如术后出现淋巴结转移,可考虑再次行颈清扫术.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多功能保留颈清扫术治疗对分化型甲状腺癌(DIC)患者围术期指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我院收治的伴颈部淋巴结转移的DIC患者106例,均行甲状腺全切+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其中46例行改良式颈清扫术(对照组),60例行多功能保留颈清扫术(观察组),对比两组围术期指标及预后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术后面颈部肿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 05)。两组清扫淋巴结数目、转移度及远期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术后6个月,观察组皮肤感觉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P0. 05)。结论多功能保留颈清扫术在不影响手术根治性的前提下,能够改善患者术后肩颈部等皮肤感觉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鼻咽癌放化疗后颈部复发或未控的病例进行颈清扫术的疗效,探讨颈清扫术的术式.方法:回顾性分析鼻咽癌放化疗后因颈部淋巴结复发或未控行颈清扫术并成功随访的24例的临床资料,其中行扩大颈清扫术4例,行根治性颈清扫术12例,行改良根治性颈清扫术7例,行区域性颈清扫术1例.按放化疗结束至手术的间隔时间、术后有无辅助治疗(包括放化疗)和淋巴结有无外侵3个方面进行分组,了解其生存率有无差异.结果:本组1、3、5年的总的生存率分别为为80%、57%、36%,其预后因素与放化疗结束至手术的间隔时间,术后有无辅助治疗无关,与淋巴结有无外侵的因素有关.结论:鼻咽癌放化疗后颈部淋巴结复发或未控可采用颈清扫术治疗,不同的术式有其相应的适应证,对有淋巴结外侵及切缘阳性的病人可加用外放射治疗.  相似文献   

15.
颈淋巴清扫术(neck disection)是头颈部癌肿治疗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和有效方法^[1]。颈淋巴结清扫术后发生乳糜朐极其少见,但其导致的呼吸、代谢和免疫功能紊乱具有潜在致命性^[2]。我科1995年3月-2008年1月共行颈淋巴结清扫术3100侧,术后发生乳糜胸16侧(12例),约占0.52%。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采用改良式膝关节粘连松解术辅以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对伸直型膝关节僵直功能重建的作用。方法选取1995-1/2003-12池州市中医院骨科膝关节僵直患者18例,术前膝关节活动度为30°~70°,屈曲度10°~70°,平均22°。采用改良式膝关节松解术解除膝关节僵直,术后行早期功能锻炼,术后第2天开始,每日松开石膏板数次,行被动膝关节伸屈活动数次,同时每周更换不同屈曲角度石膏板,第1周固定膝关节屈曲位100°~110°,第2周80~90°,第3周60~70°,3周后除去石膏夹板,鼓励患者坚持锻炼,随访2年。疗效按judet标准:关节活动度>100°为优,80°~100°为良,50°~80°为可,<50°为差进行疗效评估。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手术及早期功能训练,并获2年随访,随访率100%。根据judet的疗效评定标准:优15例,良2例,可1例,优良率94%。术后膝关节屈曲改善50~100°,平均60°。结论改良式膝关节松解术配合术后功能锻炼可以有效改善僵直膝关节的活动能力,重建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改进颈椎管成形术方法,缩短术后颈椎固定时间及早期功能锻炼减少术后颈肩部疼痛综合征(axialsymptoms)发病率.方法手术治疗颈椎病患者38例,术中不做植骨,术后颈围固定4~6周后,早期行颈部功能锻炼,随访术后颈椎活动度的变化及颈肩部疼痛综合征的发生率.结果38例患者中术后颈椎活动度由平均术前37.1°减少到最后随访时平均为27.1°,减少了术前活动度的27%,颈肩痛存在者18例(47.3%).结论颈椎管成形术中不做门轴侧植骨及术后早期的颈部功能锻炼可以减少颈椎活动度的丢失,使术后颈肩痛综合征的发生率降低.  相似文献   

18.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1年1月—2005年10月我院收治创伤后屈膝功能障碍患者21例,男15例,女6例;年龄18—49岁,平均32岁;术前全膝关节置换术评分(hospital of special of surgery,HSS)为74分;左侧9例,右侧12例。病因:股骨干及股骨髁上骨折17例,胫骨平台骨折3例,髌骨骨折1例。病程为8—46个月,平均16个月。术前活动度10°—55°,平均31°;术前伸膝0—5°,平均0.7°;术前屈膝10°—55°,平均31.7°。1.2治疗方法1.2.1术前康复教育:心理康复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肢体功能的康复[1]。术前应向患者解释术后功能训练的重要性,从而使患者真正认…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cN0乳头状甲状腺癌(PTC)行选择性颈淋巴结清扫的结果,研究不同临床病理特征对侧颈隐匿性淋巴结转移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1年3月109例我院行选择性颈淋巴结(包括同侧颈淋巴结)清扫的cN0期PTC患者资料,对其术后侧颈隐匿性淋巴结转移率与各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所有cN0病例中,Ⅵ区隐匿性转移率为46.8%,侧颈淋巴结隐匿性转移率为33.9%。淋巴结转移相关的因素有原发肿瘤大小(超声长径或病理长径)、腺外组织侵犯,侧颈淋巴结超声特点(包括淋巴门消失、皮髓质结构不清、血流丰富)及Ⅵ区淋巴结转移,同淋巴结阴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性颈淋巴结清扫后发现cN0期PTC患者存在一定的侧颈淋巴结隐匿性转移率,转移的概率与以上临床病理因素相关,对具有高危因素的患者建议行选择性淋巴结清扫术。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头颈癌病人颈淋巴结清扫术后伤口包扎与非包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科头颈癌行颈淋巴结清扫术后的40例病人进行临床观察,按术后伤口处理方式分为两组:非包扎组伤口裸露,包扎组伤口行加压包扎,两组均置入橡胶管行负压引流,每组20例,分别记录临床效果。[结果]两组引流量、拔管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伤口裸露便于观察和了解病人的伤口愈合及皮瓣生长情况,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