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通过观察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血小板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AT2R)表达的变化及阿托伐他汀对其表达变化的影响,探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在高血压及动脉粥样硬化(AS)发生中的作用及他汀多效性作用的机制.方法 在我院健康查体中心随机选取健康对照60例和高胆固醇血症患者80例,分别为对照组和高脂组;高脂组予以阿托伐他汀20 mg/d,睡前口服,共12周.于试验开始前及高脂组服药12周时,肘静脉取血,分离血清、血浆并提取血小板.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浆的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分别检测血小板AT1R、AT2R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结果 阿托伐他汀组的胆圊醇相较高脂组明显降低(他汀组:5.57±1.27比高脂组:7.08±1.23 mmol/L,P<0.05):①高脂组的血浆AngⅡ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他汀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②阿托伐他汀治疗明显下降高脂组血小板的AT1R mRNA(治疗前:0.93±0.22比治疗后:0.52±0.13,P<0.01)和蛋白质表达(治疗前:1.35±0.32比治疗后:0.72±0.16,P<0.01).③阿托伐他汀治疗明显升高高脂组血小板的AT2R mRNA(治疗前:0.85±0.16比治疗后:1.24±0.28,P<0.01)和蛋白质表达(治疗前:0.81±0.17比治疗后:1.23±0.25,P<0.01).④高脂组血小板AT1R、AT2R的表达均与血浆的AngⅡ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389,P<0.01;r=0.356,P<0.01).结论 阿托伐他汀下调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血小板AT1R表达的增高,但进一步上调AT2R表达的增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兔高胆固醇-动脉粥样硬化模型,观察心肌组织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表达,探讨阿托伐他汀对心肌组织AngⅡ表达的影响。方法:22只健康雄性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n=6),高胆固醇饲养组(n=8),高胆固醇饲养加阿托伐他汀(2.5mg·kg-1.d-1)组(n=8)。喂饲8周后,经兔中央动脉取空腹血标本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浓度。取主动脉组织肉眼观察形态学改变;取心肌组织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各组AngⅡ的阳性表达,结果采用阳性单位(PU)表示。结果:高胆固醇饲养组心肌组织AngⅡ的阳性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21.65±4.20)PU对(4.58±1.20)PU,P<0.05],高胆固醇饲养加阿托伐他汀组AngⅡ的阳性表达(16.50±1.53)PU较高胆固醇饲养组明显降低,但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胆固醇血症时心肌组织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处于高度激活状态,阿托伐他汀具有明显的抑制心肌组织RAAS激活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兔高胆固醇-动脉粥样硬化模型,观察心肌组织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表达,探讨阿托伐他汀对心肌组织AngⅡ表达的影响。方法:22只健康雄性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n=6),高胆固醇饲养组(n=8),高胆固醇饲养加阿托伐他汀(2.5mg·kg-1.d-1)组(n=8)。喂饲8周后,经兔中央动脉取空腹血标本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浓度。取主动脉组织肉眼观察形态学改变;取心肌组织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各组AngⅡ的阳性表达,结果采用阳性单位(PU)表示。结果:高胆固醇饲养组心肌组织AngⅡ的阳性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21.65±4.20)PU对(4.58±1.20)PU,P<0.05],高胆固醇饲养加阿托伐他汀组AngⅡ的阳性表达(16.50±1.53)PU较高胆固醇饲养组明显降低,但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胆固醇血症时心肌组织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处于高度激活状态,阿托伐他汀具有明显的抑制心肌组织RAAS激活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大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探讨阿托伐他汀对大鼠动脉粥样硬化血红素氧合酶-1(HO-1)表达的影响。方法:36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10,普通饮食)、模型对照组〔n=13,维生素D3(VD3)+高脂饮食〕和阿托伐他汀治疗组(n=13,VD3+高脂饮食和阿托伐他汀)。14周后处死大鼠,取血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HE染色观察主动脉壁病理组织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RT-PCR)检测斑块内HO-1及mRNA的表达。结果:模型对照组和阿托伐他汀治疗组血清脂质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阿托伐他汀治疗组和模型对照组斑块内HO-1阳性细胞面积/扫描面积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6.16±2.05)(P<0.05)],阿托伐他汀治疗组(24.26±3.04)显著高于模型对照组[(16.20±2.33)(P<0.05)];模型对照组HO-1 mRNA的表达(0.998±0.019)较正常对照组(0.478±0.018)明显升高(P<0.05),阿托伐他汀治疗组(2.572±0.015)较模型对照组进一步升高(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可能通过上调HO-1的表达而发挥其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保护作用,其具体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兔高胆固醇-动脉粥样硬化模型,观察阿托伐他汀对脑组织的抗氧化应激保护作用。方法24只健康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3组:(A组)正常对照组、(B组)高脂饮食组和(C组)高脂饮食加阿托伐他汀组。喂饲8周后,测定兔血清总胆固醇(TC)及低密度脂蛋白(LDL)浓度,取脑组织检测血红素氧合酶(HO-1)水平、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结果ABC三组HO-1平均吸光度值分别为0.418200±0.001874,0.682100±0.001853,0.918800±0.001549;SOD值分别为424.03±14.45、271.79±13.46和402.38±7.35;MDA值分别为16.66±2.55、40.87±2.78和21.57±2.19。与对照组相比,高脂饮食组HO-1表达显著上调,SOD活力下降,MDA含量增加(P〈0.05);阿托伐他汀组较高脂饮食组HO-1表达进一步上调,SOD活力升高,MDA含量降低(P〈0.05)。结论兔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中,脑组织处于氧化应激状态,阿托伐他汀可对抗氧化应激损伤,从而减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相似文献   

6.
阿托伐他汀对高胆固醇血症患者AT1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观察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血管紧张素Ⅱ(AngⅡ)1型受体(AT1)表达的变化及阿托伐他汀对其表达变化的影响,探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在动脉粥样硬化(AS)发生的作用及他汀多效性作用的机制.方法 在该院健康查体中心随机选取健康对照者40例和高胆固醇血症患者60例,分别为对照组和高脂组;高脂组予以阿托伐他汀20 mg/d,睡前口服,共12 w.对照组、高脂组他汀治疗前及治疗后,肘静脉取血,分离血清、血浆并提取血小板.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浆的AngⅡ水平,RT-PCR和Western印迹方法分别检测血小板AT1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结果 ①高脂组治疗前的血浆AngⅡ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92.13±22.27)pg/ml vs(50.85±12.15)pg/ml](P<0.01),治疗后的血浆AngⅡ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78.57±18.33)pg/ml vs(92.13±22.27)pg/ml](P<0.05).②高脂组治疗前血小板的AT1 mRNA和蛋白质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升高[0.93±0.22 vs 0.25±0.06(P<0.01)和1.35±0.32 vs 0.42±0.10(P<0.01)],治疗后血小板的AT1 mRNA和蛋白质表达较治疗前明显降低[(0.52±0.13 vs 0.93±0.22(P<0.01)和0.72±0.16 vs 1.35±0.32(P<0.01)].③高脂组治疗前AngⅡ与AT1表达的相关分析显示,AT1表达与血浆的AngⅡ呈显著正相关(r=0.607,P<0.01).结论 阿托伐他汀下调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血小板AT1表达的增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钙对血管紧张素Ⅱ的促人肠系膜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和其诱导的平滑肌细胞内NADPH氧化酶-活性氧通路的干预作用。方法用组织贴块法培养的第2~4代人肠系膜动脉平滑肌细胞作为实验标本;以四甲基偶氮唑盐(MTF)法比色测定各组平滑肌细胞增殖率;流式细胞仪检测被双氢乙酰乙酸-二氯荧光黄(DCFH-DA)标记的细胞内活性氧;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检测细胞内p22phox蛋白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 (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加入血管紧张素Ⅱ药物组的细胞增殖率、细胞内活性氧物质生成量、细胞内p22phox mRNA的表达均明显增高(P0.01)。(2)与浓度为10~(-6)mol/L血管紧张素Ⅱ孵育组比较,血管紧张素Ⅱ和阿托伐他汀钙共孵育组的细胞增殖率[阿托伐他汀组(0.242±0.018)比血管紧张素Ⅱ组(0.359±0.024),P0.01]、细胞内活性氧[阿托伐他汀组(130±29)比血管紧张素Ⅱ组(180±34),P0.01]、细胞内p22phox蛋白mRNA的表达[阿托伐他汀组(0.47±0.07)比血管紧张素Ⅱ组(0.71±0.05),P0.01]均降低。结论阿托伐他汀钙可以部分抑制血管紧张素Ⅱ的促人肠系膜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和其诱导的细胞内NADPH氧化酶-活性氧通路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环氧合酶2在高胆固醇血症兔主动脉粥样硬化中的表达,探讨阿托伐他汀对环氧合酶2表达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选取健康雄性新西兰兔24只,随机分为正常饮食组(n=8)和高胆固醇饮食组(n=16),喂养8周后,将后者随机分为高胆固醇血症组(n=8)和阿托伐他汀组[2.5 mg/(kg.d),n=8],继续喂养6周后,取各组兔主动脉,行动脉粥样硬化病变面积测定,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主动脉环氧合酶2 mRNA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白细胞介素6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环氧合酶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表达。结果高胆固醇饮食兔经阿托伐他汀干预6周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较高胆固醇血症组显著缩小(43.0%±12.5%比83.0%±11.6%,P<0.05)。高胆固醇饮食兔主动脉环氧合酶2 mRNA表达较正常饮食兔明显增强(1.03±0.09比0.09±0.01,P<0.05),阿托伐他汀干预后明显下降(0.57±0.10,P<0.05),且主动脉环氧合酶2 mRNA表达与斑块面积和血清白细胞介素6水平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803和0.795,P均<0.05)。高胆固醇血症组14周时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环氧合酶2蛋白表达明显增强,而阿托伐他汀组显著性降低(62.4%±8.5%比34.3%±8.8%,P<0.05),且环氧合酶2蛋白表达与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887,P<0.05)。结论环氧合酶2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中可能起重要的促进作用,阿托伐他汀可能通过降低高胆固醇血症兔主动脉及其粥样斑块中环氧合酶2的表达,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9和白细胞介素6的分泌,从而发挥降脂以外的抗炎症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动脉壁血红素氧合酶-1(HO-1)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SHR及WKY各16只,分为药物组和对照组(各8只),胃内分别注入培哚普利[2mg/(Kg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对两肾一夹高血压大鼠心脏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及心肌重构表达的影响,探讨阿托伐他汀改善心肌重构可能的新作用机制.方法 4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8只:假手术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高血压组、缬沙坦组、阿托伐他汀10 mg/(kg·d)组和阿托伐他汀30 mg/(kg·d)组.测定药物干预后血压变化及全心重量、左心室重量、左心室重量指数;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心脏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蛋白表达;放射免疫法测定心肌组织血管紧张素Ⅱ水平;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心脏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 mRNA表达.结果 (1)高剂量阿托伐他汀组较高血压组血压降低显著(P<0.01).(2)药物干预后高剂量阿托伐他汀组全心重量、左心室重量、左心室重量指数低于高血压组(P<0.05).(3)高剂量阿托伐他汀组较高血压组降低心肌组织血管紧张素Ⅱ浓度显著(P<0.01).(4)缬沙坦组、阿托伐他汀组心脏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蛋白表达较高血压组增强.(5)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显示各组大鼠心脏组织中均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 mRNA的表达,缬沙坦组,低剂量、高剂量阿托伐他汀组较高血压组不同程度增高(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在降低血压的同时,具有改善心肌重构作用,其可能是通过降低心肌组织血管紧张素Ⅱ浓度,增加心脏组织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蛋白表达,增加心脏组织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 mRNA表达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血管紧张素(Ang)Ⅱ诱导的心房肌细胞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和缝隙连接蛋白(Cx43)表达的影响。方法将雄性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A组(15只,给予0.9%氯化钠溶液)、B组(12只,给予盐酸异丙肾上腺素)和C组(13只,给予盐酸异丙基肾上腺素+阿托伐他汀钙片)。分别用放射免疫法测定AngⅡ浓度,凝胶成像系统分析转化生长因子(TGF)-βmRNA、CTGF和Cx43 mRNA的表达。结果三组大鼠血浆和心肌AngⅡ水平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B组大鼠血浆和心肌AngⅡ水平均高于A组(P0.05),C组与A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大鼠TGF-β1 mRNA、CTGF和Cx43 mRNA表达水平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B组大鼠TGF-β1 mRNA、CTGF和Cx43 mRNA表达水平均高于A组(P0.05),C组与A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能够降低AngⅡ诱导的心房肌细胞CTGF和Cx43 mRNA表达,减轻与CTGF和Cx43 mRNA表达相关的心肌纤维化和心脏重构进展,在房颤的预防和治疗中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人脐动脉平滑肌细胞环氧合酶2的表达,并探讨阿司匹林和氟伐他汀的干预作用.方法 培养人脐动脉平滑肌细胞,用不同浓度的血管紧张素Ⅱ作用细胞,观察环氧合酶2的表达;用不同浓度的阿司匹林、氟伐他汀或二者联用药物预处理细胞,观察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环氧合酶2的表达.分别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细胞免疫化学染色法检测环氧合酶2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 血管紧张素Ⅱ可诱导人脐动脉平滑肌细胞环氧合酶2 mRNA的表达,且呈浓度依赖性,血管紧张素Ⅱ为1.0 μmol/L时环氧合酶2表达最强;阿司匹林和氟伐他汀均可抑制血管紧张素Ⅱ对环氧合酶2的诱导,且随着药物浓度增大抑制作用增强;与单独应用阿司匹林或氟伐他汀比较,二者联合应用时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环氧合酶2表达水平明显减低(P<0.05);细胞爬片免疫组织化学实验与以上结果符合.结论 血管紧张素Ⅱ可诱导人血管平滑肌细胞环氧合酶2的表达,可能在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过程发挥重要作用;阿司匹林和他汀类药物抑制血管紧张素Ⅱ对环氧合酶2的诱导,且有协同抑制作用,为指导临床用药提出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压和心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 1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 2的调节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心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 1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 2蛋白表达 ,原位杂交法测定心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 1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 2mRNA表达水平。于给药前和给药后每两周测量大鼠尾动脉收缩压 ,并测定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结果 实验前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各组收缩压均显著高于Wistar kyoto大鼠组 (P <0 .0 1)。给药后第 4周和第 6周 ,5 0mg阿托伐他汀组收缩压明显下降 (P <0 .0 1) ,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明显降低 (P <0 .0 5 ,P <0 .0 1)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对照组心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 1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 2蛋白阳性表达及其mRNA表达均明显高于Wistar kyoto大鼠组 (P <0 .0 1) ,6周后 ,5 0mg阿托伐他汀组血管紧张素Ⅱ受体 1蛋白和其mRNA表达明显降低 (P <0 .0 1) ,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 2蛋白和其mRNA表达明显高于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对照组 (P <0 .0 1)。结论 阿托伐他汀能降低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的血压 ,并对心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有双重调节作用 ,即使血管紧张素Ⅱ受体 1下调、血管紧张素Ⅱ受体 2上调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对高胆固醇血症兔心肌能量代谢的干预作用.方法 24只健康雄性新西兰兔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高胆固醇组和阿托伐他汀组(予高胆固醇饮食并给与阿托伐他汀处理).喂养6周后,经兔耳缘静脉取空腹血标本测血清总胆固醇的浓度;取心肌组织,电镜观察心肌及线粒体超微结构改变;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心肌线粒体ATP和辅酶Q10含量;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Ⅱ、Ⅳ的活性.结果 高胆固醇组心肌纤维排列紊乱,部分断裂、溶解,线粒体肿胀,嵴紊乱、模糊,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Ⅱ、Ⅳ活性下降,线粒体ATP、辅酶Q10含量减少(P<0.01);阿托伐他汀组与高胆固醇组比较,呼吸链复合物Ⅱ、Ⅳ活性升高(P<0.01),线粒体ATP、辅酶Q10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可减轻高胆固醇血症导致的心肌及线粒体结构损伤,升高线粒体内膜呼吸链复合物Ⅱ、Ⅳ活性,进而改善线粒体氧化磷酸化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对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 Ⅱ,Ang Ⅱ)升高致大鼠心肌缝隙连接蛋白(connexin,Cx)43重构的模型的防治作用.方法 将3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A组)、盐酸异丙基肾上腺素(B组)、盐酸异丙基肾上腺素加阿托伐他汀组(C组),每组IO只.喂养8周后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Ⅱ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动脉壁红素氧合酶-1(HO-1)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SHR及WKY各16只,分为药物组和对照组(各8只),胃内分别注入培哚普利[2mg/(Kg.d)]或等量生理盐水14天,应用RT-PCR技术及放射免疫法分别检测主动脉平滑肌细胞HO-1基因表达和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水平。结果 WKY两组的HO-1基因表达与Ang-Ⅱ无相关性,而SHR两组的HO-1表达与Ang-Ⅱ呈负相关。结论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体内Ang-Ⅱ增高可能抑制HO-1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对血管内皮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及阿托伐他汀的保护作用.方法:将血管内皮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仅给予细胞培养液)、Ang-Ⅱ组(细胞培养液中加入Ang-Ⅱ,使其终浓度为10-7mol/L)、Ang-Ⅱ加小剂量阿托伐他汀组(在单纯Ang-Ⅱ组的基础上加入阿托伐他汀,使阿托伐他汀的终浓度为0.1 μmol/L)、Ang-Ⅱ加大剂量阿托伐他汀组(在单纯Ang-Ⅱ组的基础上加入阿托伐他汀,使阿托伐他汀的终浓度为1 μmol/L).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测量各组细胞的线粒体膜电位水平.结果:①Ang-Ⅱ组的线粒体膜电位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1);②Ang-Ⅱ加阿托伐他汀组的线粒体膜电位显著高于Ang-Ⅱ组(P<0.01).③Ang-Ⅱ加大剂量阿托伐他汀组的线粒体膜电位水平高于Ang-Ⅱ加小剂量阿托伐他汀组(P<0.05).结论:Ang-Ⅱ可引起血管内皮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显著降低,而阿托伐他汀可呈剂量依赖性的逆转Ang-Ⅱ的这一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一、对象与方法   1.对象 :2 0 0 1年 11月至 2 0 0 2年 1月我院二内科住院的老年患者 36例 ,男 2 8例 ,女 8例 ,年龄 6 0~ 75岁 ,平均6 4 8岁。其中高胆固醇血症〔总胆固醇 (TC)≥ 5 7mmol/L〕患者 13例 ,混合型高脂血症〔TC≥ 5 7mmol/L、甘油三酯 (TG)≥ 1 7mmol/L〕患者 2 3例 ,排除冠心病、高血压、甲状腺疾病、糖尿病、慢性胰腺炎、肝肾疾病 ,所有患者治疗前2个月均未进行降脂治疗。   0 2 .观察方法 :本组对象试验前均于早晨空腹 (禁食 12h以上 )采静脉血化验 ,包括TC、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高胆固醇血症对兔胰岛β细胞的影响及阿托伐他汀的干预作用.方法 24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高胆固醇组及阿托伐他汀组.饲喂6周后,测空腹血脂、血糖、胰岛素浓度;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取胰腺组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胰岛形态;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胰腺胰岛素原mRNA的表达;分光光度法测定丙二醛(MD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结果 高胆固醇组糖负荷后30、60 min血糖值、葡萄糖曲线下面积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升高,胰岛素敏感指数(ISI)、β细胞功能指数(HBCI/IR)降低;β细胞增生肥大,胰岛素阳性表达明显增多;胰岛素原mRNA表达上调;MDA吸光度值明显增高,GSH则降低.与高胆固醇组比较,阿托伐他汀组β细胞增生有所改善;MDA吸光度值降低,GSH则升高;胰岛素原mRNA表达、OG-TT、HOMA-IR、HBCI/IR、ISI无显著差异.结论 高胆固醇通过诱导胰腺氧化-抗氧化失衡导致胰岛β细胞形态与功能受损,阿托伐他汀减轻了胰岛细胞的氧化应激,但并未改善高胆固醇诱发的糖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20.
血脂的异常是心血管的主要危险因素 ,近年来研究表明载脂蛋白A1 (apoA1 )和载脂蛋白B(apoB)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密切相关。本文旨在观察阿托伐他汀对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apoA1 和apoB的作用。1 对象与方法63例经高脂血症膳食控制方案〔1〕及 4周进行饮食控制的导入期之后 ,血清总胆固醇 (TC)≥ 5 .98mmol/L的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入选。曾使用调脂药物者需先经过 2周清洗期。其中男32例 ,女 31例 ,年龄 ( 5 5 .42± 1 0 .48)岁。根据治疗前基础apoB值将患者分为apoB升高组 ( 4 2例 )和apoB正常组 ( 2 1例 )。患者每晚顿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