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 β受体阻滞剂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时对血清中抗心脏 β1和M2 受体自身抗体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6 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利尿剂 地高辛 )和卡维地洛组 (常规治疗药物 卡维地洛 ) ,随访半年 ,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和两种自身抗体的变化。结果 ①两组治疗后均较治疗前左心室收缩末径、舒张末径及NYHA分级下降 ,左室射血分数升高 (P <0 0 1) ,卡维地洛组的上述变化均较常规治疗组明显 (P <0 0 5 )。②常规治疗组治疗后两种自身抗体滴度有下降趋势 ,但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卡维地洛组治疗后 ,β1和M2 受体自身抗体滴度较治疗前明显降低 (P <0 0 1)。结论 β1和M2 受体自身抗体在慢性心力衰竭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 ,β受体阻剂可通过阻断 β1和M2 受体自身抗体对心脏的不利作用而进一步阻止心脏扩大 ,延缓心室重塑 ,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2.
扩张型心肌病与β1 受体自身抗体关系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抗β1受体自身抗体与扩张型心肌病(DCM)之间的关系。方法 以人心脏β1受体细胞外第二环表位肽段作为抗原,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技术,检测28例DCM患者和32例正常人血清中β1受体的自身抗体。结果 DCM患者血清中有13例(46%)抗β1受体自身抗体阳性,正常人血清中有2例(6%),两组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DCM组自身抗体平均几何滴度为1:92,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1:20(P<0.01);DCM患者中自身抗体阳性者的抗体滴度在不同心功能间的分布差异有显著性(P<0.001)。结论 DCM患者存在着β1受体自身抗体且其滴度也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相似文献   

3.
于红 《河南医学研究》2009,18(4):302-304
目的:本研究拟对不同心脏病所致的心力衰竭(CHF)患者,检测心脏β1和M2受体的自身抗体,探讨心功能发生病理变化时,这两种自身抗体的产生与疾病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方法:以细胞外第2环表位肽段的合成肽作为抗原,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技术,随机检测265例受试者血清中心脏β1和M2受体的自身抗体。结果:CHF组β1受体自身抗体的阳性率为45.7%(86/18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0.4%(8/77)(P<0.01);CHF组M2受体自身抗体的阳性率为49.5%(93/18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1.7%(9/77)(P<0.01);心功能Ⅱ-Ⅲ级(NYHA心功能分级)的患者自身抗体的阳性率及抗体滴度明显高于Ⅳ级;CHF组β1受体自身抗体阳性血清中高达56.1%的患者同时具有M2受体的自身抗体。结论:心脏β1和M2受体自身抗体存在于多种心脏病所致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清中,可能与心力衰竭时心肌结构变化和功能下降有关;β1和M2受体的双抗体阳性可能是自身免疫反应的多重性表现,提示免疫学机制参与心力衰竭和/或心肌重构的病理生理过程,参与的程度在疾病的早、中期大于晚期。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观察芪苈强心胶囊辅治对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心脏功能及心脏β_1和M_2受体自身抗体的影响。方法将68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芪苈强心胶囊1.2g口服,每日3次,疗程为12周。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以及心脏β_1和M_2受体自身抗体滴度的变化。结果 (1)2组患者经过治疗后,部分心功能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观察组心脏β_1、M_2受体自身抗体滴度较之治疗前及对照组均有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心脏β_1和M_2受体自身抗体滴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芪苈强心胶囊能改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自身免疫状况。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卡维地洛或美托洛尔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改善作用及对血清肾上腺素受体自身抗体(α、β1、β2)的影响。方法将72例老年心衰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在常规强心、利尿治疗的同时,分别应用卡维地洛和美托洛尔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6个月心脏超声指标和α、β1、β2受体自身抗体的变化。结果两组的LVEDD、LVEDV、LVSDV值明显降低,LVEF值显著升高(P〈0.05),且A组更优于B组(P〈0.05),A组的抗α抗体、抗β1抗体、抗β2抗体阳性率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而B组仅抗β1抗体阳性率降低,余无差异(P〉0.05)。结论卡维地洛可有效改善心功能,提高心脏射血分数,改善心室重构,疗效优于美托洛尔,其机制可能与其持久地非选择性地阻断β1、β2受体和血管壁α1受体,使其最大限度地降低过度激活的神经内分泌因子介导的心肌毒性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卡维地洛对高血压并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心功能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高血压并高心病或冠心病82例,心功能Ⅱ~Ⅳ级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40例),给与控制血压、利尿、转换酶抑制剂(ACEI)、洋地黄治疗.卡维地洛组(4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20mg Bid×180天).结果:卡维地洛组临床显效率(57.1%),总有效率(92.8%),较常规组显著提高(P<0.05).卡维地洛组与常规组治疗前后,心率、血压、左室舒张末期直径、左室收缩末期直径、左室射血分数、心输出量、E/A、等容舒张期时间均有显著改善(卡维地洛组P<0.01,常规组P<0.05),且卡维地洛组上述指标改善更明显(P<0.01或P<0.05).结论:卡维地洛显著改善高血压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抗β1受体和M2受体自身抗体与高血压病合并肾损害关系.方法:以合成的β1和M2受体多肽片段为抗原,应用ELISA技术,检测61例高血压并肾损害患者和60例高血压无肾损患者及40例正常人血清中抗β1和 M2受体自身抗体.同时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Ⅱ(AⅡ)、醛固酮(ALD)浓度,用荧光分析法测定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结果:高血压病并肾损害组抗β1和M2受体抗体阳性率分别为62.2%和49.2%明显高于高血压无肾损害组的11.3% 和 11.7%及正常对照组的15%和10%(P<0.01, P<0.001),高血压病并肾损害组血浆中神经内分泌激素水平(PRA、ALD、CA、E、NE)明显高于高血压组及正常对照(P<0.05, P<0.01).结论:血清抗β1和 M2受体自身抗体可能与高血压合并肾损害发病有关,同时伴有神经内分泌激活.  相似文献   

8.
抗心肌β和M受体自身抗体与心肌病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心肌G蛋白偶联型受体家族中的β肾上腺素能受体与M胆硷能受体是调节心脏活动的主要受体。近几年Magnusson等与Fu等相继发现在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的血清中存在β与M受体的自身抗体,提出它们可能与心肌病的发病有关。国内张麟等也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技术首次检测了国人DCM血清中抗β与M受体的自身抗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抗血管紧张素Ⅱ1受体(抗ATl受体)和α1肾上腺素受体自身抗体(抗α1受体抗体)对高血压患者心脏重构的影响.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553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血清抗α1受体和抗AT1受体抗体检测并记录所有患者的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比较不同滴度组血清抗体对心脏重构的影响.结果 553例高血压病患者血清抗α1-受体和抗AT1受体抗体阳性率分别为32.3%(179/553),42.3%(234/553).抗α1受体抗体1:40(滴度)阳性组左心房扩大比率明显高于阴性组(P=0.021);≥1:80阳性组左心室扩大比率明显高于阴性组(P=0.006).抗AT1受体抗体1:40阳性组右心房扩大比率明显高于阴性组(P=0.011);≥1:80阳性组左心室扩大比率明显高于阴性组(P=0.004).双抗阳性组左心室和右心房扩大比率明显高于双抗阴性组(P分别为0.006和0.044).结论 抗α1-受体和AT1受体抗体与高血压病患者心脏扩大有关,可能是导致高血压病患者心脏重构的重要因素之一,且两种抗体可能有相互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M2受体和β1受体自身抗体与慢性肾小球肾炎(CGN)发病的关系.方法:以合成的M2受体和β1 受体多肽片段为抗原,用ELISA技术检测66例CGN患者、 58例高血压无肾损害患者及40例正常人血清中M2和β1受体自身抗体.结果:CGN组β1和M2受体抗体阳性率分别为62.1%和48.5%,明显高于高血压无肾损害组(19.0%和20.7%)及正常对照组(17.5%和15.0%)(P<0.01).结论:血清中M2和β1受体自身抗体可能与CGN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第三代β-受体阻滞剂卡维地洛治疗扩张型心肌病(DCM)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 方法:80例DCM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接受常规治疗(营养心肌、洋地黄、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组和常规治疗加卡维地洛组,检测治疗前后心率、血压和左心室功能及结构的变化。 结果:治疗前两组间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3个月后,常规治疗组治疗前后心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其他各项指标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卡维地洛组各项指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卡维地洛组心率、血压和左心室功能及结构改善效果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 结论:卡维地洛能够明显改善DCM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逆转左室重构,对DCM 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心脏β1和M2受体自身抗体在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心房颤动(AF)中的作用.方法 连续选取116例确诊缺血性心肌病患者,以合并有AF的41例为观察组(A组),以无AF的75例为对照组(B组),以同期年龄、性别相匹配的体检健康者50例为空白对照组(C组),对比3组受试者一般临床资料、血生化指标,超声心动图数据以及心脏β1和M2受体自身抗体滴度和阳性率.分析上述2种心脏受体自身抗体与其他指标的关系.结果 (1)A、B两组在β1和M2受体自身抗体滴度和阳性率、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房内径(LAD)等方面明显高于C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则明显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2)A、B两组相较,仅在LAD、LVEF、β1和M2受体自身抗体滴度和阳性率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显示,上述两种心脏受体滴度与SBP、DBP、LVDd、LAD呈正相关(P<0.01,P<0.05),与LVEF呈负相关(P<0.01).(4)Logistic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并校正年龄、性别、血压等因素影响,上述两种心脏受体自身抗体仍是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发生AF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以心脏β1和M2受体自身抗体为代表的自身免疫机制可能参与了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心房颤动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β受体阻滞剂(卡维地洛)对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入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强心利尿扩血管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卡维地洛,逐渐加量,维持治疗6个月。对治疗前后心率(HR)、血压(BP)、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心功能各项指标均明显好转。结论:加用卡维地洛,能迅速缓解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期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日程:长期用药能抑制心肌重构,改善心功能,提高运动耐力,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β受体阻滞剂对小儿扩张型心肌病(DCM)的疗效.方法 对1995年至2015年在该院住院的DCM患儿61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是否服用β受体阻滞剂,将患儿分为治疗组(服用β受体阻滞剂,n=35)和对照组(未服用β受体阻滞剂,n=26),初步观察β受体阻滞剂的疗效.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心率、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SD)、左心房内径(LA)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射血分数(EF)明显升高(P<0.05);对照组治疗后LVDD明显降低(P<0.05),心率、右心室内径(RV)、LVDD、LVSD、LA、二尖瓣口血流速度(MV)及EF与入院前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后,治疗组心率、LVDD、LVSD、EF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心功能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中伴有高血压的患儿心功能改善程度明显好于血压正常患儿(P<0.05).治疗组中经卡维地洛治疗的患儿心功能改善程度明显好于美托洛尔治疗的患儿(P<0.05).结论 β受体阻滞剂可用于小儿DCM的治疗,对伴有高血压的DCM患儿疗效更佳,其中卡维地洛比美托洛尔疗效更加优秀.  相似文献   

15.
熊孟琴  毕平 《重庆医学》2008,37(16):1812-1813
目的 观察卡维地洛对扩张型心肌病(DCM)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DCM并心力衰竭患者均在利尿剂、洋地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及硝酸盐制剂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随机分为卡维地洛治疗组及常规治疗组(每组30例).治疗前及治疗后4个月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室缩短分数(FS)、射血分数(EF)、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室间隔厚度(IVS)和左室后壁厚度(LVPW).结果 治疗4个月后,与常规治疗组相比,卡维地洛治疗组的FS(22.8±6.3与17.2±5.2,P<0.05)、EF(47.8±9.7与40.5±6.4,P<0.05)、LVDD(60.5±6.6与67.3±6.1,P<0.05)、LVPW(10.3±1.2与9.5±1.4,P<0.05)显著改善.结论 卡维地洛能显著改善DCM心功能及抑制心肌重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心力衰竭大鼠β3AR自身抗体的产生与心肌重塑的相关特点,并探讨其意义. 方法 采用10周龄纯种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2组:①心衰模型组(HF组):实施腹主动脉缩窄术;②伪手术对照组(sham组):仅分离腹主动脉而不结扎缩窄.手术处理前及处理后4周、8周、12周和16周时应用ELISA技术检测大鼠血清中β3AR自身抗体的含量,Western blot技术测定心肌β3AR的含量. 结果 ①HF组大鼠在腹主动脉缩窄术处理后8周心功能明显下降,出现心肌重塑,心衰模型成功建立.②手术处理后8周、12周及16周,HF组大鼠心肌β3AR含量较同期sham组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与同期sham组相比,HF组大鼠血清中β3AR自身抗体水平(OD值)在术后4周即明显升高(P<0.05),至8周时达峰值(P<0.01),并保持至12周(P<0.05);术后16周该抗体水平下降,与sham组无明显差异(P>0.05). 结论 心肌重塑可能是心衰发病过程中促进β3AR自身抗体产生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7.
抗心脏β_1和M_2受体自身抗体与老年扩张型心肌病(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测抗心脏 β1和M2 受体的自身抗体和老年扩张型心肌病 (EDCM)的相关性。方法 分别以 β1和M2 受体细胞外第二环 197- 2 2 2和 16 9- 173氨基酸序列的合成肽作为抗原 ,来检测老年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血清 (EDCM组 ,n =32 ) ,以健康人血清为正常对照 (NC组 ,n =2 0 )。结果 EDCM组抗 β1受体自身抗体的阳性率为 37.5 % (12 / 32 ) ,NC组为 5 .0 %(1/ 2 0 ) (P <0 .0 5 ) ;EDCM组抗M2 受体自身抗体的阳性率为 40 .6 % (13/ 32 ) ,NC组为 10 .0 % (2 / 2 0 ) (P <0 .0 5 ) ;心功能II-III级患者两种受体的阳性率是心功能IV级的 2倍或以上。结论 抗心脏 β1与M2 受体自身抗体的产生与老年EDCM有关 ,推测这两种自身抗体可能参与老年EDCM患者心肌重构和 /或心力衰竭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估卡维地洛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6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卡维地洛组(C组,n=30)、美托洛尔组(M组,n=30),随访3个月,治疗前和治疗结束时评估心功能分级,用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并观察两药的耐受性和安全性.结果 ①治疗后两组心功能均明显改善;总有效率C组为86.7%、M组为80.0%,但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②治疗后C组和M组均显著提高LVEF(P<0.0001),卡维地洛组比美托洛尔组增加LVEF更明显(P<0.05).③治疗后两组血压和心率均明显下降(P<0.05),卡维地洛组血压下降较美托洛尔组明显,两组间有显著差异(P<0.01).而美托洛尔组心率下降较卡维地洛组明显,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001).④两组药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耐受性良好、安全有效.结论 卡维地洛和美托洛尔对慢性心力衰竭的病人均可明显改善心功能,卡维地洛优于美托洛尔.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黄芪合用美托洛尔治疗扩张型心肌病(DCM)对心脏重塑及心功能改善的疗效.方法 对DCM住院病人59例进行超声心动图(UCG)检测.随机分两组:黄芪治疗组3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黄芪及β-受体阻滞剂.常规治疗组29例,均用强心、利尿、血管扩张剂,随访共6个月,统计6个月时的UCG结果.结果 黄芪治疗组各指标比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P<0.05);常规治疗组亦有不同程度改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黄芪合用美托洛尔治疗DCM能有效地抑制心肌重塑,降低心脏重量,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20.
黄芪合用美托洛尔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对心脏重塑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新民 《当代医学》2007,(13):82-83
目的 探讨黄芪合用美托洛尔治疗扩张型心肌病(DCM)对心脏重塑及心功能改善的疗效.方法 对DCM住院病人59例进行超声心动图(UCG)检测.随机分两组:黄芪治疗组3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黄芪及β-受体阻滞剂.常规治疗组29例,均用强心、利尿、血管扩张剂,随访共6个月,统计6个月时的UCG结果.结果 黄芪治疗组各指标比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P<0.05);常规治疗组亦有不同程度改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黄芪合用美托洛尔治疗DCM能有效地抑制心肌重塑,降低心脏重量,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