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气血学说,是祖国医学理论的主要组成部分,就其作用来说,它不仅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而且也是机体各种功能活动的表现和动力。“经气”就是经络之气,属于真气。何谓真气?真气是禀受于先天之精所化生之气和后天水谷精微之气相并,有充实形体,营养全  相似文献   

2.
祖国医学称偏头疼为“少阳头疼”,其发病原因大体有三:(1)肝胆火郁,循经上扰;(2)阴血不足,经脉失养;(3)经脉受风寒湿之气侵扰,经气受阻,运行不畅所致。我们选用患侧“外关穴”治疗偏头疼87例,疗效满意。介绍如下。 1.一般资料:本组87例头痛部位以手三阳三焦经脉为主28例,以足少阳胆经为主有59例。其中痊愈66例占75.8%;显效16例占18.6%;  相似文献   

3.
经络学说是祖国医学理论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指出人体上存在着气血运行、联络脏腑、沟通内外、贯穿上下的通道——经络,呈网络形式分布全身;其中主干为经脉,上面分布着经穴;最重要的经脉为基本平行纵走于体表且对称分布的十二经脉和督、任二脉,一般通称为十四经.  相似文献   

4.
“吊斜风”,祖国医学又称为口眼歪斜或邪、僻,属于中风范畴。现代医学把此病称之为颜面神经麻痹或面神经炎、面瘫等。本病致病原因,多由经络空虚,风寒之邪侵入面部以致经气阻滞运行失常,气血不和,经脉筋脉失于温煦濡养,肌肉纵缓不收而发病。  相似文献   

5.
一、中医基本理论:经络学说是我国人民几千年来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它对中医的临床实践起着指导作用。中医认为:经络是人体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沟通内外、贯穿上下的联络网。经络系统中有“经气”周流不息的运行,它对全身器官组织起着营养、保卫和联系的作用,从而保证机体各种机能正常进行。在针刺治疗中,强调“得气”和“气至而有  相似文献   

6.
“气”,在祖国医学基础理论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整个祖国医学领域内,可以说无处不见,无处不有,人体各种机能活动,无不是“气”作用的结果。但有的医者则错误认为“气”是玄乎其神,虚构幻想的东西,这样就有损于继承和发扬祖国医学遗产,阻碍中西医的结合。“气”的意义广泛而复杂,为进一步提高和加深对中医“气”的认识,加快中西医结合的步伐,特就祖国医学之“气”简论之。  相似文献   

7.
关于针灸原理,祖国医学早有记载。所谓经脉不通则痛、气伤则痛,显然,血气与痛的形成及消退有着密切的关系。“经脉者所以行血气,……故血和则经脉流行”。“经脉者受血而营之”。根据古代医学材料,用现代生理解剖学的观点来衡量,它可能和神经系统、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的功能活动有关。即神经——体液在机体的针刺镇痛调节上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急性卡他性中耳炎是常见的疾病。本病属祖国医学“耳鸣”、“耳聋”、“耳胀”、“耳闭”等范畴。耳居头面的两侧,手少阳经脉行人身之侧,所以耳与少阳的关系最为密切。依据中医理论,少阳属胆与三焦,三焦为营卫气机运行的通路,与胆相连。风邪侵犯少阳,则风火亢盛,三焦气机受到壅滞,势必影响耳窍的经脉发生病变;且三焦为决渎之腑,下焦决渎不利,水湿滞留,耳窍为之闭郁,以致耳鸣、耳聋,甚则发生耳痛等症。这是急性卡他性中耳炎的病因、病理。这种症候,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解释其病理为;“经气痞塞不宣”。急性卡他性中耳炎与古代医家所讲的“一阳独啸,少阳厥也”(《素向·经脉别论》王冰注),“少阳中风,两耳无所闻”《伤寒论》),以及“暴聋”、“肝火耳鸣”、“气闭耳聋”、“湿热耳聋”等理论,均有吻合之处。既然感受外邪多是急性卡他性中耳炎的病因,而风、湿、热三邪相兼又是它的病理,所以治疗本病应以祛风清热,利湿去浊为主要的治疗原则。至于体质  相似文献   

9.
颜面神经麻痹,祖国医学称之为“口眼喁斜”,系外感风寒之邪侵袭经络,经气阻滞,饮血失调,经脉失养,面部肌肉纵缓不收而致病变。针灸治疗本病有较理想的疗效,现将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经络学说为祖国医学理论的重要组组成部分之一,它和阴阳五行、脏腑、营卫气血等学说共同构成了一套完整的中医理论体系。祖国医学不论从理论到实践,从探查病因到辩证论治,从针灸到内、外、儿、妇各科都脱离不了经络学说。内经灵枢的经脉篇云:“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经别篇更指出:“夫十二经脉者,人之所以生,  相似文献   

11.
控制论是研究各种控制系统中的控制、调节、联系以及信息传递的一般规律性的一门综合性的现代科学。所谓“控制系统”是由被控制对象及各控制元件、部件、路线有机结合而成的,是完成一定控制功能的一个整体。 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这个整体,是由脏腑、百骸、以及五官毛窍及大脑等控制元件、部件,通过十四经脉有机地联系起来。经络理论不但是构成祖国医学的主要基础,同时与阴-阳,-脏腑,卫气营血等学说,组成了中医理论体系,它贯串于诊治等各方面。本文拟就控制  相似文献   

12.
经络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医诊断、治疗尤其是针灸疗法的基础。古典经络理论认为,经络“内属脏腑,外络肢节。”,“运行气血,调和阴阳”。因此,研究经络是整理和发扬祖国医学遗产的重要环节之一。现将近年来有关学者的部分成果摘述如下: 一、经络学说和经络现象经络学说认为人体的“经络系统”是属于体表-内脏的联络系统。功能是维持和调节人体的功能。正如《灵枢·经脉》所述:“凡刺之理,经脉为始。……经脉者,所以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公历1341年元·滑伯仁根据《内经》、《灵枢》,著《十  相似文献   

13.
<正> 面神经麻痹,中医称之为口眼(口呙)斜。其病因,祖国医学认为多由脉络空虚,风寒之邪侵入阳明、少阳之脉,以致经气阻滞,经脉失养,筋肉纵缓不收而发病。对本病的治疗,中西医均有多种方  相似文献   

14.
从整体出发,保持机体内环境稳定,是祖国医学理论的主导思想,并贯穿于整个理论体系之中,成为祖国医学理论的一大特色。所谓内环境,就是中医理论的核心观点“天人一体”、“五脏相通”,它把万物看成一体,并认为其关系是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互相依存的。正如《灵枢·海论》中说:“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素问·生气通天论》亦说:“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洲九窍,五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以上论述均能显示人体与自然是个整体,脏腑、经  相似文献   

15.
经气初探     
“经气”的概念在中医学中运用很广泛,如气血在经络中运行,是靠经气的推动,针刺得气的“气”,是指经气;“用针之类,在于调气”也是指调和经气。但何谓“经气”?这仍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本文就个人学习体会,谈一点粗浅认识,以就正于同道。  相似文献   

16.
“瘀血”学说及“活血化瘀”治则,是祖国医学的宝贵遗产之一,二千多年来日臻完善,尤以近年来,在运用现代医学各种先进方法研究下,积累了很丰富的经验,取得可喜成就。祖国医学认为,血在经脉中循行,因任何原因所致的离经之血,或“血凝而不流”、“血滞而不行”、“血泣而不通”等,“血行失度”的情况均谓“血瘀”。溯本追源,瘀血学说,肇始于《内经》。如《素问调经论》说:“……寒独留,则血凝泣,凝则脉不通,其  相似文献   

17.
针灸医学是祖国医学宝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古至今它在医治人们疾病中起着极其显著的作用.针刺的补泻手法,重在得气.甲乙经曰:“针刺之道,气至为宝,“气”和“血”是分不开的,“气在血先,气行则血行”。乃是中医谈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黄帝内经》的文本分析,结合现代生命科学知识,指出真气为人体依据自身DNA而合成的内源性蛋白质,是生命的物质基础,为人体的先天之气.经气是经脉中运行之气,包括后天水谷转化而成的营卫之气和先天真气;正气包括经气和自然界随季节出现的正常物理因素;邪气是自然界的非正常物理因素和人体中的病理物质及异常微环境;宗气是人体中...  相似文献   

19.
“西汉人体经脉漆雕”的价值和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西汉人体经脉漆雕”丰富了医学文物的内容,为早期经脉学说提供了物证,是四川汉代医学的代表性器物3方面讨论了“西汉人体经脉漆雕”的价值和意义,认为它是我国迄今为止最早的一件人体经脉模型,在医学史和针灸学上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20.
舌诊在祖国医学的辨证论治中占主要地位,它认为舌象的变化,可以确切的反映整个身体健康情况。因此,内脏的各种病变和病情的深浅,借着经络与机体的作用,而反映到舌上来。如《灵枢》经脉篇说:“手少阴之别,……系舌本”:“肾足少阴之脉,……循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