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介绍自制股骨头骨髓置管器的构造及评价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疗效。方法:自制股骨头骨髓置管器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38例和Legg-Perthes病3例。按Ficat分期,Ⅰ期4例,Ⅱ期26例,Ⅲ期7例,IV期1例;Legg-Perthes病3例,按Herring标准分型均为C型。临床诊断根据症状、体征、X线片及CT或MRI,最后由病理检查确诊。治疗1周,以治疗前后临床症状、骨髓对比、骨髓压力的变化及X线随访作为疗效观察指标,评价其疗效。结果:33例(Ⅰ-Ⅱ期及3例Legg-Perthes病)疼痛明显改善,髋关节功能提高,8例缓解;治疗前的骨髓压都大于50 cm H2O,经治疗后骨髓压都降到10 cm H2O以下;股骨头骨髓对比显示33例(Ⅰ-Ⅱ期及3例Legg-Perthes病)股骨头病灶区域对比剂弥散良好,8例弥散稍好,所有患者静脉回流都有改善;31例治疗后随访3年,其中23例(20例为Ⅰ-Ⅱ期和3例为Legg-Perthes病)X线片显示有不同程度的骨质修复,Ⅲ-Ⅳ期的8例未见明显修复征象,与术前比较情况相仿。结论:自制股骨头骨髓置管器是治疗Ⅰ、Ⅱ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及Legg-Perthes病的有效方法,对Ⅲ、Ⅳ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在缓解症状及延缓病程上具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双介入法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95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病因复杂,好发年龄为20~50岁。其治疗方法颇多。如何优选微创治疗方法,消除患者痛苦,改善关节功能,修复坏死股骨头或延长其寿命是骨科领域的重要课题。1996年以来,笔者自行设计骨介入与血管介入结合的双介入方法,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126例。其中95例101髋获得6~60个月随访。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1材料及方法1.1一般资料:10例均为男性,年龄12~46岁,平均29.5岁。其中双侧病变6例,单侧病变4例。病程1~3年,2例有外伤史,8例有应用激素类药物史。本组病例均有X片,其中有4例行CT及MRI检查。临床表现以患侧髋关节疼痛为主,并伴有肢体运动功能障碍。1.2治疗方法:采用seldinger's穿刺技术经股动脉插管,将5Fcobra导管超选择送至旋股内、外动脉,注入38%泛影葡胺8~10ml进行DSA造影,应用德国西门子公司生产 的DSA以5幅/s的速度连续摄片6s,造影后经导管注入尿激酶15~60万u,复方丹…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介入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价值。方法内服中药,静脉注射丹参、低分子右旋糖酐及介入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46例,对治疗前后疼痛、生活能力、关节活动度及行走距离进行评估比较,分析临床疗效。结果46例治疗后旋股内、外动脉血管分支数目较治疗前增多、增粗,7例闭塞的股骨头上动脉再通,但仍较细小,5例股骨头上动脉延长,6例无明显改变。疼痛消失46髋,明显减轻15髋。功能好转。结论中西医结合介入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动脉留置导管持续药物灌注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III、IV期)的临床疗效. 方法 19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III、IV期)采用Seldinger's技术经股动脉插管超选择留置导管在旋股内、旋股外及闭孔动脉持续动脉内药物灌注治疗. 结果 19例均经临床6~12个月的随访,并采用血管造影与临床症状改善及骨质改变等方面进行疗效判定,临床症状改善率75.8%.63%股骨头坏死区病灶稳定.结论动脉留置导管持续药物灌注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III、IV期)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6.
7.
股骨头无菌性坏死介入药物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病因复杂,治疗棘手。自介入疗法开展以来,该病治疗已有很大进展。现将我院应用介入疗法治疗40例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效果总结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一、临床资料本组40例患者,男26例、女14例,年龄23~65岁,平均年龄47岁,发病病程6~12个月,全部病例都为单侧或双侧股骨头无菌性坏  相似文献   

8.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是骨科常见病,病因复杂,临床上治疗方法较多,但疗效不尽满意。ANFH的介入溶栓治疗具有创伤小、并发症低、血管再通率较高等优点。我院2005年开展此项技术,取得较好效果,现总结护理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9.
介入法犬股骨头坏死模型制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应用介入方法建立犬股骨头坏死模型.方法 9只成年杂种犬全麻后,分别通过股动脉Seldinger法穿刺插管,超选一侧股骨头供血动脉行平阳霉素灌注及明胶海绵栓塞处理,建立股骨头缺血坏死模型,对侧股骨头作对照.模型犬随机分为3组,每组3只,分别于栓塞术后2、4、6周处死.所有犬均于栓塞术前及术后每周行双侧髋关节MRI扫描,栓塞术前、术后即刻、处死前行双侧股骨头供血动脉DSA造影检查,最后一次造影结束处死动物,取双侧股骨头标本送病理学观察.结果 9只犬均造模成功,术后所有栓塞动脉造影复查均未见再通.造模侧股骨头在术后2周出现早期病理学改变.术后4周MRI显示股骨头坏死异常信号,病理切片出现不同程度骨细胞及骨小梁坏死,术后6周病理切片可见坏死后增生及修复反应.结论 本法能成功制作出犬股骨头坏死模型,具有创伤小、造模方法简单、成模时间短、动物死亡率低等优点,是一种比较理想的造模方式.  相似文献   

10.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介入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的DSA表现及介入治疗效果。方法:对38例ANFH患者的5 3髋先常规行股动脉DSA ,后在股骨头的供血动脉旋股内、外侧动脉内灌注溶栓、扩血管药物,即在每支血管内注入稀释后的尿激酶2 0万u、丹参10ml及川芎嗪2 0mg;术后保留导管于动脉内,经导管每日注入同剂量的药物及肝素钠4 5 0 0u ,连用3天后拔管,治疗后复行股动脉DSA检查及行股骨头X线平片及/或CT、MR随访以评估疗效。结果:术后DSA示治疗后所有患者股骨头区血管计数较治疗前增多(P <0 .0 5 ) ,患侧髋关节疼痛症状明显减轻,关节功能不同程度改善,股骨头X线平片及/或CT、MR随访1~16个月(平均9.5个月)示FicatⅠ、Ⅱ期患者介入治疗后股骨头修复明显。结论:ANFH的DSA表现是复杂多样的,其发病机制可能是多因素所致,而股骨头供血动脉内的介入治疗是一种疗效肯定、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vascular necrosis of femoralhead,ANFH)是一种可引起严重致残的常见多发病,一直受到医学界的广泛关注,相关的研究一直没有停止过。研究表明,ANFH是因为外伤、酗酒、使用激素等原因造成股骨头供血动脉的损伤、栓塞,从而导致股骨头的血液循环障碍和骨组织死亡。介入治疗的原理在于直接将溶栓剂、血管扩张剂等治疗药物大剂量地注入股骨头的供血动脉内,疏通股骨头的供血动脉及附近的侧枝循环,从而逆转ANFH的发展过程,达到治疗目的。经过近年来的研究和交流,ANFH的介入治疗方法已得到医学界的认可,在各地已有推广普及…  相似文献   

12.
股骨头缺血坏死介入治疗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近 30年来 ,国内外学者对股骨头缺血坏死 (avascularnecro sisofthefemoralhead ,简称ANFH)进行了大量研究 ,但因其病因及发病机制不清楚 ,所以对ANFH的治疗缺乏依据 ,对各种治疗方法的选择及评价仍存在很大争议。对ANFH的介入治疗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方法 ,我院使用介入疗法治疗ANFH患者 18例 ,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组 18例ANFH中 ,男 15例 ,女 3例 ,年龄 2 1~ 49岁 ,平均 36岁 ,单髋 15例 (其中左髋 6例 ,右髋 9例 ) ,双髋3例 ,均X线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伴动静脉畸形(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s,AVM)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vascular necrosis ofthe femoral head,ANFH)介入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9支股骨头滋养动脉伴AVM发生在17例ANFH患者的介入治疗,即先行超选择栓塞AVM,然后超选择旋股内侧动脉、旋股外侧动脉及闭孔动脉等股骨头滋养动脉的主干和主要分支行介入溶栓术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评估此类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行AVM栓塞和介入溶栓术治疗,成功率达100%,经临床3~48个月随访,并采用血管造影与临床症状改善及骨质改变等方面进行疗效判定。优良率100%,血管造影改善率100%,显示治疗后股骨头供应血管计数明显增多,股骨头染色区域增大。临床症状改善率100%,股骨头坏死区病灶稳定,见增生、硬化及囊变缩小。结论伴AVM的ANFH介入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血液流变学改变在介入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介入疗效与激素性股骨头坏死 (ANFH)血液流变学改变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 ANFH组介入治疗前测定血液流变学指标 ,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 ,并指导临床治疗 ,进行疗效评估 ,观察ANFH介入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与介入疗效的关系。结果 ANFH组血液流变学测定值高于正常对照组 ,部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ANFH介入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与介入疗效相关 (r =0 .4 75 ,P <0 .0 1)。结论 介入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改变与疗效有密切关系 ,并为临床有效治疗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儿童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介入治疗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儿童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致残率极高 ,发病原因多为 :①先天性发育不良 ;②外伤 ;③应用激素等。我院自 1992年以来 ,开展了经股动脉穿刺插管至旋股内、外侧动脉及闭孔动脉直接给药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介入性治疗[1~ 3] ,现将资料完整的3 0例患者总结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3 0例患者中 ,男 9例 ,女 2 1例 ,年龄 4~ 14岁 ,平均 9岁。其中双侧病变 2例 ,单侧病变 2 8例 (左侧 13例 ,右侧 15例 ) ,病程 0 .5~ 2年。全部病例在介入治疗前及治疗后摄双髋关节平片检查 ,CT检查 15例[4 ] ,MRI检查 6例 ,诊断结果明确。行…  相似文献   

16.
股骨头骨缺血性坏死的介入治疗:附152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85,自引:1,他引:84  
本期刊登4篇骨介入性治疗的重点文章,前3篇是有关经皮椎间盘摘除术的,这一篇是股骨头骨缺血性坏死的治疗。股骨头骨缺血性坏死是较常见的疾病,至今尚无一种很有效的治疗方法。此文可贵之处是作了探索性尝试,并且取得了初步临床疗效,但尚需作深入的研究。希望能开展动物实验、注入药物的作用机理和治疗前后的影像学及其病理基础的比较等研究课题。任何一种疗法只有经过较长时间的临床观察,最好能应用CT和(或)MRI作追随  相似文献   

17.
介入治疗股骨头缺血坏死21例近期疗效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不同病因及影像分期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介入治疗效果 ,评价介入治疗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 :对 2 1例患者采用seldinger穿刺超选择插管至旋股内、外动脉 ,注入溶栓、血管扩张药物 ,治疗前后分别行DSA造影。结果 :2 1例患者在治疗后疼痛消失或不同程度缓解 ,血管造影显示治疗后股骨头血供改善。结论 :介入治疗是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有效方法 ,对早期病变和非外伤性因素 (激素、酗酒 )所致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8.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介入治疗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目的 探讨介入治疗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疗效.方法 采用Seldinger's技术经股动脉插管超选择至旋股内、旋股外及闭孔动脉介入溶栓术治疗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共50例(60)侧.结果 50例经临床6 ~ 48个月的随访,并采用血管造影与临床症状改善及骨质改变等方面进行疗效判定,优良率91.4%,血管造影改善率87%,显示治疗后股骨头供应血管计数明显增多,股骨头染色区域增大,毛细血管增加,静脉回流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改善率96.6%.90%股骨头坏死区病灶稳定,见增生、硬化及囊变缩小.结论 介入导向靶血管溶栓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治疗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介入治疗的效果。方法对28例37个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采用Seld ingr技术经皮股动脉穿刺插管行高选择性股骨头供血动脉的检查及药物灌注。结果介入治疗后疼痛缓解或消失率达97.3%,X线复查均有不同程度的骨质修复,新生骨生成。显示治疗后动脉血流增快,静脉血流情况改善。结论介入治疗能改善股骨头的血液循环,是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特发性股骨头坏死的DSA诊断与介入治疗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评价DSA诊断与介入治疗对特发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对41例(57个髋)特发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病例全部行DSA检查并介入治疗。结果:其中54个髋部疼痛与关节活动功能障碍不同程度地缓解与改善,X线平片显示21个髋的病变无继续进展,其中12个髋第一次介入治疗后5-7天DSA减影提示局部血液循环改善。结论:DSA与介入治疗是诊断并治疗特发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理想方法。同时为以后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