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刘敏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9(21):2752-2753
目的探讨腰椎穿刺脑脊液置换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3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腰椎穿刺脑脊液置换治疗。结果颅内高压、脑血管痉挛、脑积水等并发症明显减少,显示了更好的临床效果。结论脑脊液置换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迅速缓解病情,明显减少了并发症,改善预后,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
用三通管行脑脊液置换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治疗方法 ,以提高疗效 ,改善预后。方法 腰椎穿刺 (颈椎侧方穿刺 ) ,用三通管置换脑脊液。结果 治疗组较对照组脑积水死亡率明显减少 ,头痛时间明显缩短 ,总有效率明显提高 ,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结论 脑脊液置换术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尼莫地平注射液联合脑脊液置换及鞘内注射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治疗作用。方法将86例SAH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应用镇静、止痛、药物(EACA、尼莫地平)等常规治疗方法,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尼莫地平注射液、腰穿脑脊液置换和鞘内注射地塞米松。结果SAH的头痛症状以及脑积水、蛛网膜粘连、脑血管痉挛等主要并发症的症状的发生率、死亡率,试验组明显少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结论尼莫地平注射液联合脑脊液置换及鞘内注射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可明显降低SAH的头痛症状及主要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脑脊液置换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53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7例接受常规治疗,治疗组26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脑脊液置换。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或体征缓解情况优于对照组,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脑脊液置换术+常规治疗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优于单纯常规治疗,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后脑脊液置换治疗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08年1月至2012年3月期间的收治的10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后患者。其中治疗组50例,对照组52例,两组均栓塞术后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动脉瘤栓塞基础上,给予早期脑脊液置换方案。结果两组患者头痛、颈强直、脑积水、脑血管痉挛等并发症及治疗效果、平均住院日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后患者早期行脑脊液置换治疗,能够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同时缩短平均住院日,辅以精心细致的护理可大大提高患者治愈率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吴启鹏  谭峥嵘 《临床医学》2009,29(10):37-38
目的探讨脑脊液置换术治疗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5例经头颅CT确诊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进行脑脊液置换并鞘注激素及常规治疗,并作对照分析。结果治疗组治疗的有效例数、头痛与颈强持续时间、并发症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脊液置换疗法能迅速改善症状,降低脑血管痉挛及脑积水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是一种简单、安全、可靠、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脑脊液置换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治疗效果及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将65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与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脑脊液置换治疗,并在围术期进行精心护理。结果:观察组头痛症状消失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治疗效果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脑脊液置换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效果好、安全、简便、实用,严密观察病情及采取有效护理措施,可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提高治愈率及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用脑脊液置换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疗效。方法 治疗组采用脑脊液置换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33例,对照组运用一般内科药物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30例,对照组间疗效的差异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治疗组中有10例治愈,15例好转,8例治疗效果不佳,无死亡病例;对照组中有5例治愈,8例好转,15例治疗效果不佳,2例死亡。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脑脊液置换疗法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是一种可靠、安全、疗效确切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王济良 《华西医学》2009,(2):272-273
目的:研究脑脊液置换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效果。方法:蛛网膜下腔出血79例为治疗组及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增加脑脊液置换疗法。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及死亡率上差异均有显著。结论:脑脊液置换术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具有较好的疗效,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0.
脑脊液置换治疗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体会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415003)计绍云李斌刘小明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早期,血块常堵塞中脑导水管开口和第Ⅳ脑室出口而影响脑脊液(CSF)循环,导致梗阻性脑积水和急性颅内压增高。同时,脑脊液中的血管活性物质如...  相似文献   

11.
脑血管痉挛(CVS)、脑积水、蛛网膜粘连是原发性脑室出血蛛网下腔出血(SAH)严重的并发症。我们采用脑脊液(CSF)置换疗法并与药物常规治疗脑室出血及SAH,并进行比较,取得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贾氏微创法侧脑室穿刺联合腰大池置管脑脊液双向持续外引流术治疗重症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疗效。方法:对32例重症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贾氏微创法侧脑室穿刺及腰大池置管脑脊液双向持续外引流术,观察治疗结果。结果:此方法能明显提高重症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存活率、复醒率,减少脑血管痉挛、脑积水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等。结论:该法简单易行,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脑脊液置换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治疗效果及围术期护理方法. 方法:将65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与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脑脊液置换治疗,并在围术期进行精心护理. 结果:观察组头痛症状消失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治疗效果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脑脊液置换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效果好、安全、简便、实用,严密观察病情及采取有效护理措施,可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提高治愈率及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周乃强 《临床医学》2011,31(3):61-63
目的探讨腰椎穿刺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给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58例SAH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常规组给予常规内科保守治疗,置换组在常规组基础上采用腰椎穿刺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给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指标变化、主要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置换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头痛缓解、意识障碍持续及脑脊液恢复正常时间置换组较常规组明显缩短(P〈0.05),置换组脑血管痉挛、脑积水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腰椎穿刺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给药疗效好,更好地预防并发症发生,可作为治疗SAH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脑脊液置换术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围术期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脊液置换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治疗效果及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将65例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与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脑脊液置换治疗,并均在围术期进行精心护理。结果:观察组头痛症状消失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治疗效果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脑脊液置换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效果好、安全、简便、实用,严密观察病情及采取有效护理措施,可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提高治愈率及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指各种原因出血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的统称。已有报告脑脊液(CSF)置换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有明显的治疗效果,有助于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7.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一种严重威胁患者生命的急性脑血管病。最主要的症状是剧烈头痛,死亡率及致残率高。常规治疗方法等待血性脑脊液自行缓慢吸收,效果不尽理想。近年来有经腰穿多次置换脑脊液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报道,疗效可靠。但需反复、多次作腰穿,病人有一定的痛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脑脊液置换及鞘内注射地塞米松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临床疗效及意义。方法将90例经头颅CT确诊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在内科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脑脊液置换及鞘内注射地塞米松治疗。对照组45例,予内科常规治疗。治疗后对两组临床疗效、头痛缓解时间和意识清醒时间、并发症情况进行观察比较。结果治疗组恢复良好例数较对照组多(P<0.05),头痛缓解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意识清醒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再出血、脑血管痉挛、脑积水三大并发症的总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脑脊液置换及鞘内注射地塞米松治疗SAH具有良好疗效,总并发症发生率少,方法简单,安全可靠,适宜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脑脊液置换术对重症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治疗价值。方法 对42例经头颅CT确诊的重症蛛网膜下腔出血,进行脑脊液置换术及常规治疗,并作对照分析。结果 治疗组较对照组血肿清除时间明显缩短,总有效率明显提高,死亡率下降。结论 重症蛛网膜下腔出血采用脑脊液置换术治疗,措施积极,方法简单、安全,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两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一组采用常规治疗,一组采用常规治疗加脑脊液置换疗法,头痛缓解率:84.8%:100%头痛缓解天数7.16天:4.18天,住院天数29.5天减少为18.2天,三种数据说明,脑脊液置换疗法,对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的治疗,此方法操作简单,安全可靠,无副作用,便于普及,行之有效等优点,尤其对迅速缓解头痛,预防脑血管痉挛效果显著,防止再出血,降低死亡率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