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国栋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5,23(11):2059-2059
"痡痹"主要是指:由于机体局部组织(肌肉、肌腱、韧带、滑膜等)过度劳累、劳损而致血瘀、湿滞、寒聚,使受损部位气血虚衰,运行不利,皮肉、经络、筋骨、关节等失于濡养,在这一部位出现疼痛、麻木、重着、屈伸不利等的一类病症.其病因是劳损,病理机制为血瘀、湿滞、寒聚.  相似文献   

2.
凡人体肌表、经络遭受风寒湿邪侵袭后,使气血运行不畅而引起筋骨、肌肉、关节等处的疼痛、酸楚、重着、麻木和关节肿大、屈伸不利等症,统称为痹证。妇女在产褥期或产后,出现肢体疼痛、酸楚、畏风怕冷、麻木、重着以及关节活动不利等,  相似文献   

3.
<正>产后风湿病属中医学产后痹证范畴。因其病发于产后,故古籍中有"产后身痛"、"产后关节痛"、"产后痛风"、"产后中风"、"产后筋脉拘急"等名称。本病是因产后体虚,复感风寒湿邪,乘虚侵袭流注肌肉、筋脉、骨节而出现肢体肌肉关节酸楚、疼痛麻木、重着、恶风、怕冷等主要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4.
"痹证"三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痹者,闭也,不通也",痹证是各种关节、筋骨、肌肉疼痛麻木疾病的总称.笔者在多年的临床工作中体会到,对于痹证的治疗应该作到三悟.  相似文献   

5.
朱宁丽  张锐 《河北中医》2008,30(11):1219-1219
痹证为临床常见病,以关节、筋骨、肌肉疼痛、麻木、屈伸不利、肿胀、灼热为主要症状,包括现代医学的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骨关节炎等疾病.其发病原因多为机体虚弱,腠理空疏,风、寒、湿邪乘虚侵入,使经络闭阻,气血运行不畅而发病.  相似文献   

6.
产后痹是指妇女在产后百日内,感受外邪而出现以肢体关节、肌肉疼痛、麻木、酸沉、怕凉、怕风等为主要表现的中医风湿病。人工流产或引产后百日内感受外邪引发上述症状,属"产后痹"范畴。该病临床中多从虚、郁、瘀论治,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神经根型颈椎病指颈椎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及其继发性病理改变所导致的神经根受压引起相应神经分布区疼痛、麻木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总称.神经根型颈椎病是颈椎病各型中发病率最高的一种,约占60%~70%.临床表现为颈部疼痛,渐伴上肢疼痛、麻木,重者上肢酸软无力及肌肉萎缩.  相似文献   

8.
隔姜蒜灸背俞穴治疗产后风湿病4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后风湿病是指育龄妇女产后或人工流产术后以及"坐月子"期间调护不当而感受风寒湿邪所引起的以肢体、关节、肌肉酸困疼痛,麻木不适,怕风、怕冷为主要表现的疾病.此病缠绵难愈,有的可达数十年,应尽早认真治疗,以防延误病情,使病症加重.本科运用隔姜蒜灸背俞穴配合针灸治疗产后风湿病,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素问·痹论》与现代风湿病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兴华 《中医杂志》2008,49(4):380-381
痹证是以肢体关节肌肉疼痛、肿胀、麻木、活动受限、甚则关节畸形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疾病,与现代医学中的风湿性疾病相似.<黄帝内经>有两篇专门论述痹证,这就是<素问>中的"痹论"和<灵枢>中的"周痹".由此可见风湿性疾病在当时已经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了.  相似文献   

10.
患者,女,30岁,于2012年7月以"右下肢皮肤麻木疼痛8a"为主诉前来就诊.患者于8 a前因车祸导致右侧下肢腓骨小头以下部位受碾压,随后出现局部肌肉肿胀、疼痛难忍,皮下瘀血、色泽紫黑,曾行胫腓骨正侧位平片检查,提示:未见胫骨、腓骨骨折.未予重视,未经系统治疗,虽局部肿胀及皮下瘀血渐渐消退,但局部皮肤渐现麻木疼痛,迁延日久,病情未见好转,甚则影响生活质量及睡眠,遂来就诊.刻诊:右下肢腓骨小头下、后部至外踝间后上部皮肤麻木疼痛,遇寒加重,局部皮肤浅感觉减退、色泽发暗、皮肤松弛粗糙,未见右足下垂及背屈障碍.  相似文献   

11.
痹证是临床上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且病程长、治愈率低,故被列为疑难病的范畴.它以肌肉、筋骨、关节发生疼痛、麻木、重着、屈伸不利,甚至关节肿大灼热、强直畸形等为主要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12.
颈椎病是指颈椎间盘变性及其继发性椎间关节退行性变所致邻近组织受累而引起的一种症状复杂的症候群.临床上常表现为颈、肩臂、肩胛上背及胸部疼痛、手臂麻木、肌肉萎缩、下肢疲软无力,甚至四肢瘫痪.  相似文献   

13.
<正> 痹证是各种关节、筋骨、肌肉疼痛麻木疾患之统称。痹者闭也,痹证是指人体营卫气血失调,肌表、经络遭受风寒、湿、热之邪侵袭,气血经脉为病邪闭阻而引起经脉、肌肤、关节、筋骨疼痛,麻木,重着,屈伸不利或关节肿大、僵硬、畸形、肌肉萎缩。严重者影响脏腑等为其临床特征的一类疾病。痹证以病因分类为风痹、寒痹、湿痹、热痹;以症候分类为行痹、痛痹、着痹、周痹(疼痛遍及全身之痹)、众痹(此起彼伏,疼  相似文献   

14.
建宇  少谦 《光明中医》2009,24(4):698-698
足跟痛是一种常见病,以足跟肿胀、麻木疼痛、局部压痛、行走困难为特征,包括跟骨骨质增生及足跟肌肉劳损.本病多见于40~60岁的中老年人.中医认为本病多由肝肾不足、经脉痹阻、瘀血阻滞,中气下陷引起,属于中医"痹证"的范畴.笔者通过独取"肩奇穴"治疗足跟痛,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足跟痛是一种常见病,以足跟肿胀、麻木疼痛、局部压痛、行走困难为特征,包括跟骨骨质增生及足跟肌肉劳损.本病多见于40~60岁的中老年人.中医认为本病多由肝肾不足、经脉痹阻、瘀血阻滞,中气下陷引起,属于中医"痹证"的范畴.笔者通过独取"肩奇穴"治疗足跟痛,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张为 《河北中医》2008,30(7):722-722
颈源性上肢痛,是指由于颈部骨、关节、韧带、肌肉、肌腱及其他组织的病变,刺激或压迫从颈部发出或经过的神经根、神经丛、神经干及其分支,而引起其支配区上肢疼痛、麻木以及感觉障碍、运动障碍和肌萎缩等一类疼痛性疾病[1]。颈源性上肢疼痛为神经根性疼痛,多发生在颈椎病急性期  相似文献   

17.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属中医"眩晕"、"痹症"等范畴.在临床中颈椎病常见类型为[1]:①神经根型:主要表现为麻木、无力、疼痛,双手感觉不适、麻木疼痛,握力减弱,病情严重者,整晚疼痛且难入睡:②椎动脉型:主要表现为脑供血不足,出现头晕,严重时感觉天旋地转;  相似文献   

18.
颈肩综合征系指由于颈部骨关节、韧带、筋膜、胸廓上口缩窄及肩关节周围软组织疾患引起的颈肩臂部疼痛综合征.本病多由于颈肩部软组织劳损,颈椎退行性变化及颈胸椎小关节错位所造成.主要临床表现为:颈后、项背、臂部疼痛,甚至颈肩部功能障碍,或有肌肉痿缩、上肢麻木痹痛等.  相似文献   

19.
颈椎间盘的退行性变,颈椎骨质增生以及颈部关节、肌肉、韧带、筋膜的积累性损伤导致脊柱内外平衡的失调,压迫刺激颈部的神经、血管、脊髓,从而产生一系列症状.如颈肩疼痛、头晕、头痛、耳鸣、颈项僵硬、颈部活动受限、单侧或双侧上肢疼痛、麻木,严重者可出现双下肢麻木等称为颈椎病,又称颈部综合症或颈肩综合征.  相似文献   

20.
从痰湿瘀论治颈肩部痹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颈肩部疼痛,沉重、僵硬、麻木,以及头痛、重、闷和眩晕等症状,俗称"颈痹",对此,笔者多按痹证治疗,法从湿痰瘀论治入手.据〈医宗必读*痹证〉云:"湿气胜者为着痹,肢体重着不移,或为疼痛,或为不仁,湿从土化,痛多发于肌肉,俗名麻木是也".又<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痉项强,皆属于湿",久湿则伤及脾阳,引发内湿,久则酿痰,病甚则为瘀.故笔者根据本病病情及病机变化,将此归结为湿、痰、瘀为患,并从湿、从痰、从瘀论治,获效颇为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