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背景: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胃溃疡发病的重要因素,虽然根除Hp有助于胃溃疡愈合,但仍有较高的复发率。因此,除Hp感染外,仍有诸多胃溃疡致病因素值得关注。目的:探讨根除Hp后胃溃疡复发的非再感染影响因素。方法:纳入2011年1月-2012年6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就诊的Hp阳性胃溃疡初发患者164例,对其根除Hp并治疗胃溃疡。对Hp根除成功且溃疡愈合的患者,于溃疡愈合后的3、6、12个月进行随访,采集可能与胃溃疡复发相关的因素,分析其与溃疡复发的关系。结果:共123例Hp阴性患者完成12个月的随访,其中18例(14.6%)溃疡复发。χ2检验显示年龄、性别、吸烟/饮酒、服用非甾体消炎药(NSAIDs)、不良情绪、不良饮食习惯与胃溃疡复发相关(P0.05);在不良饮食习惯中,饮食不规律、喜食不易消化食物、喜食快餐/碳酸饮料与胃溃疡复发相关(P0.05)。结论:胃溃疡患者应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合理用药、调节心理状态以及合理饮食,从而避免胃溃疡复发。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与幽门螺杆菌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为2007-2008年来我院消化科就诊并且经过胃镜确诊的患者人群。分为A、B两组,A组31例,均为消化性溃疡(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B组28例,均为浅表性胃炎或正常人群,均经胃镜检查确诊。A、B两组人群在给予胃镜检查的同时取胃、十二指肠黏膜组织,置于Hp指示剂中以诊断是否感染Hp。结果A组Hp阳性25例,感染率80.6%,B组Hp阳性9例,感染率为32.1%,A、B两组Hp感染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消化性溃疡患者感染Hp明显高于正常人群,从而提出Hp感染是消化性溃疡产生的重要致病因素。  相似文献   

3.
消化性溃疡的流行病学与危险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胃肠道黏膜缺损深达黏膜肌层称为溃疡,由胃液中的酸与蛋白酶作用而引发故称消化性溃疡(PU)。这是一常见疾病,美国消化性溃疡的医疗花费为56亿美元/年。公认的相关因素为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与使用NSAIDs药物:欧洲、澳大利亚及美国部分人群中,95%的球部溃疡(DU)伴有Hp感染,然而新近美国研究发现DU的Hp感染率明显降低为75%(除外NSAIDs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分析幽门螺杆菌(Hp)在消化性溃疡的分布特征,并探索影响消化性溃疡Hp感染的因素。方法将2010年12月~2011年11月间在本院消化内科就诊的215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13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Hp,同时在患者知情同意下进行问卷调查,并对结果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资料分析。结果 215例消化性溃疡患者Hp检出率为68.4%,其中复合性溃疡76.9%,胃溃疡71.4%,十二指肠溃疡66.4%;经单因素分析,发现文化程度、吸烟、进餐习惯、辛辣食物、暴饮暴食、工作或生活压力、酸奶等与Hp感染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消化性溃疡患者中文化程度高、分餐习惯和经常饮酸奶者Hp感染率较低,辛辣食物、暴饮暴食者感染率高。结论提高文化程度,改善饮食卫生条件,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尽量避免在外就餐,忌暴饮暴食及辛辣食物,适量饮酸奶可减少消化性溃疡Hp感染的风险。  相似文献   

5.
背景:幽门螺杆菌(Hp)与胃癌等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发现并根除Hp感染对相关疾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了解人群Hp感染现状,可为当地Hp防治策略的制订提供科学依据。目的:分析上海宝山地区体检和门诊人群的Hp感染现状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以2017年1月—2018年1月至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北部)体检中心行13C-尿素呼气试验(13C-UBT),以及2017年8月—2018年8月至该院门诊行13C-UBT的宝山地区常住居民为研究对象,分析其Hp感染状态,并对后一人群进行Hp感染相关因素问卷调查。结果:共5 164例健康体检者纳入研究,Hp总检出率为36. 3%。共在门诊人群中发放问卷800份,收回合格问卷746份,接受调查者中Hp总检出率为58. 0%。单因素分析显示职业、已婚、饮酒、经常外出就餐、喜食高盐高脂、烟熏食物以及家人Hp感染史为Hp感染的影响因素(P 0. 05)。结论:上海宝山地区健康体检人群Hp感染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门诊人群Hp感染率仍较高。提倡分餐制、减少外出就餐、戒酒、清淡饮食有利于预防Hp感染及其传播。  相似文献   

6.
已知幽门螺杆菌(Hp)感染在消化性溃疡 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然而Hp感染是否为消化性溃疡发生的必要条件尚不清楚。此研究调查了活动性胃溃疡或活动性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Hp状况,测算了Hp阴性率。并试图了解Hp阴性消化性溃疡特征,以探讨消化性溃疡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本地区反流性食管炎(RE)的发病情况及临床特征。[方法]收集2011年10月~2014年5月间经胃镜诊断的原发性RE患者786例,按LA分级系统分级,对其一般状况、内镜表现、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等资料做回顾性分析。[结果]RE占总胃镜检查人数的2.74%,男女性别比为2.93:1,发病年龄为(50.9±12.5)岁,其中A、B级者90.7%,C、D级者仅9.3%,RE患者Hp阳性率低于受检人群,轻度RE比中、重度的Hp感染率高,RE合并消化性溃疡人群Hp感染率与同期受检人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重度RE在男性中更容易发生,且合并溃疡的概率更高。[结论]RE患者轻者占大多数,Hp感染可能对RE是一保护因素,中重度RE患者发生消化性溃疡的危险因素与Hp无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分析老年无痛性溃疡伴出血的临床症状,溃疡部位及形态,胃内Hp感染;伴随疾病对治疗的影响因素,探讨老年人消化性溃疡并出血的治疗策略。方法收集1990~2003年住院病人中60岁以上老年经手术/胃镜证实的无痛性消化性溃疡并出血的病例资料,分析发病相关5个因素与溃疡出血的相关性。结果经过统计学处理显示老年人无痛性消化性溃疡并出血与溃疡部位、形态、Hp感染、高龄因素,伴随疾病有显著相关性。结论老年人无痛性消化性溃疡病的临床症状、发病部位、并发症、伴随疾病及病死率等方面均具一定特点。  相似文献   

9.
北京地区老年人群中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血清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现已确认幽门螺杆菌(Hp)是慢性胃炎的主要病因,与消化性溃疡尤其是十二指肠溃疡密切相关。Hp亦可能是胃癌的重要协同因子,并可能参与胃黏膜相关性淋巴组织样淋巴瘤(MALT)的发病机制,目前大量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不同国家和地区的Hp感染率明显不同,不同年龄段人群的Hp感染也存在差异,为了解北京地区老年人群的Hp感染状况及与感染有关的相关因素,我们于2000年对北京不同地区(城区、郊区、山区)的老年自然人群进行了Hp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以探讨老年人群的Hp感染特征和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清胃蛋白酶原Ⅰ(Pepsinogen,PGⅠ)、胃泌素(Gastrin,GS)与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消化性溃疡的关系。[方法]收集2013年4月~2014年5月来我院消化科就诊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的消化性溃疡患者(Hp+-PU组)69例,Hp感染阴性的消化性溃疡患者51例(Hp--PU组)以及41例因胃部需作为胃镜检查以及病理组织活检人员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法加测血清中血清PGⅠ、GS,免疫组化检测胃部组织黏膜PGⅠ、GS表达情况,logistic回归分析PGⅠ、GS与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消化性溃疡的相关性。[结果]ELISA检测结果显示,Hp--PU组和Hp+-PU组患者血清中的GS的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p+-PU组患者血清中的GS水平为(100.28±13.77)pg/ml,高于Hp--PU组的(69.04±9.21)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p+-PU组PGⅠ水平高于对照组、Hp--PU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p+-PU患者十二指肠溃疡组GS含量明显高于胃溃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Hp--PU组和Hp+-PU组患者的胃黏膜组织GS阳性细胞百分比分别为(9.89±1.19)%、(33.57±4.29)%,与对照组(1.65±0.3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Hp--PU组与Hp+-PU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中PGⅠ阳性细胞占(9.33±1.31)%,低于Hp--PU组和Hp+-PU组的(25.08±3.45)%和(59.88±6.43)%,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GS、Ps与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呈正相关。高GS可能是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的独立危险因素[OR(95%CI)为1.132(1.073~1.194)]。[结论]血清中GS、Ps水平的升高与Hp感染消化性溃疡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Hp在人群中有较高的感染率,Hp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密切相关,是胃癌发病的始动因子之一,本从胃肠激素角度阐述了Hp相关性疾病中关系最密切的胃泌素和生长抑素及G、D细胞变化规律研究进展,为探索Hp感染相关性疾病的机理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服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和幽门螺旋杆菌(H.pylori)感染与消化性溃疡出血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07年5月—2009年4月消化内科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218例,均行内镜检查确诊为消化性溃疡(复合性溃疡除外),同时行病理学检查以排除胃癌患者。对消化性溃疡并发出血的危险因素行单因素和多因素的分析。结果在单因素分析中,出血组与未出血组患者中年龄≥60岁的患者、有消化道出血史患者、有心脑血管病史者、有多个溃疡患者所占据的比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进一步行多因素的分析发现,患者年龄≥60岁、患有消化性溃疡史、消化道出血史、心脑血管疾病史和单纯的H.pylori感染、单纯服用NSAIDs、H.pylori感染并同时服用NSAIDs为消化性溃疡并发出血的危险因素。结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并未增加溃疡并发出血的危险性,但是当服用NSAIDs、年龄≥60岁、消化性溃疡或伴有出血病史、心脑血管疾病史等因素联合可以增加消化性溃疡出血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13.
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与上消化道疾病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多研究资料表明 ,幽门螺杆菌 (Hp)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密切相关。根治Hp感染能明显降低消化性溃疡病的复发率。最近又有报道 ,大部分成人Hp感染患者其Hp感染主要在儿童期获得[1,2 ] 。所以探讨儿童人群Hp的感染 ,Hp感染与胃、十二指肠疾病之间的关系 ,已成为儿科消化医师现阶段一项重要的工作。本文通过病史、胃镜检查、胃粘膜病理组织学检查和Hp检测以进一步了解有上消化道症状患儿的Hp感染及Hp感染与小儿胃、十二指肠疾病之间的关系。1 临床资料1.1 对象 随机抽取 1998年 9月~ 2 0 0 0年 9月有反复腹痛、呕吐、呕血、纳差等…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消化性溃疡胃镜检出率,并对疾病相关因素及其并发症、癌前病变进行分析。方法对2002~2007年在我院经胃镜检查确诊为消化性溃疡患者的病史及胃镜资料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本组资料消化性溃疡患者中幽门螺杆菌(Hp)阳性率为56.41%,阴性率为41.82%。Hp阳性者以41~50岁年龄组最多见,少见于20岁以下和80岁以上年龄组。(2)我科5年来消化性溃疡患者中并发出血112例(2.26%),梗阻62例(1.25%),癌变108例(2.18%),未发现穿孔患者。(3)消化性溃疡患者中取胃黏膜活检751例,占15.51%,其中腺体萎缩23例,上皮内瘤变136例,肠上皮化生35例,上皮内瘤变并肠上皮化生20例。结论消化性溃疡是多发常见病,消化性溃疡Hp感染率较高(56.4%),应重视消化性溃疡常见并发症,常规镜下活检与病理诊断相结合有助于提高早期癌变诊断率。  相似文献   

15.
幽门螺杆菌阴性消化性溃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了幽门螺杆菌(Hp)阴性消化性溃疡(PU)的概念、流行病学、临床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提出了非Hp、非NSAIDs特发性溃疡的诊断注意事项,以及研究Hp阴性PU的重要意义,对临床医师具有启迪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赵静  李学军 《山东医药》2010,50(4):17-17
消化性溃疡(PU)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老年性PU是指年龄60岁以上的PU患者。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老年性PU发病的重要致病因素,近年发现Hp耐药性增强。2006年3~9月,我们通过观察埃美索拉唑、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短程三联疗法对Hp阳性PU的治疗效果,寻求一种价格低廉、疗效高、耐药率低的抗Hp方案。  相似文献   

17.
李娜  杜永胜  朱小康 《内科》2008,3(5):725-726
幽门螺杆菌(Helieobacter pylori,Hp)感染是慢性胃炎的主要病因,是消化性溃疡和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的重要病因,与胃癌、慢性活动性胃炎、 消化性溃疡密切相关。所以,根除Hp可以降低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胃癌的危险性。现将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合并Hp感染56例行药物根除治疗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幽门螺杆菌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性胃病的相关性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幽门螺杆菌 (Hp)是消化道感染率最高的细菌 ,大量研究证明 Hp是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重要致病因子 ,肝硬化患者门静脉高压性胃病(胃粘膜病变及溃疡)发生率高,其发病机理异于一般人群的慢性活动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本研究旨在探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性胃病与 Hp感染的相关性。   一、资料和方法   1.研究对象:自 1997年 10月至 1999年 10月间,接受胃镜检查的有胃粘膜病变及溃疡,而并无心、肺、肾功能不全,近 2周内无服药史的患者的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计 306例,其中男 178例,女 128例;年龄 24~ 78岁,平均 47.5岁…  相似文献   

19.
幽门螺杆菌(helicobater,Hp)在全球的感染率超过50%,在发展中国家,Hp感染率更高,现已确认Hp感染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ucosa—associated lymphcid tissue malt)淋巴瘤的发生密切相关,世界卫生组织也将Hp列入Ⅰ类致癌因子,根除Hp已成为Hp阳性的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早期胃癌术后及胃MALT淋巴瘤等上消化道疾病患者必须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20.
陈勤安  凌力 《内科》2009,4(4):585-586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ti,Hp)感染是消化性溃疡发病的重要致病因子,与慢性胃炎、胃癌关系密切,根除Hp在治疗上述疾病中有重要意义。我国属发展中国家,Hp感染率为(63.9±4.3)%,属世界上高感染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