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微型腹腔镜下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2002年1月至2004年7月采用5mm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共45例,全部治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单孔腹腔镜下应用改型硬膜外针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目的探讨单孔腹腔镜下应用改型硬膜外针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价值。方法2007年5月~2008年12月,选择腹股沟斜疝患儿70例。年龄6个月~3岁56例,4~7岁10例,7~13岁4例。单侧51例,双侧19例。于脐内置入5或10mm腹腔镜,采用自行设计并改型的硬膜外针(距针尖0.5cm处有V形缺口),于腹横纹插入并带入4号丝线,于腹膜外环形高位结扎内环口,并悬吊于腹壁。结果全部手术均成功,15例术中发现对侧隐性斜疝。手术时间51例单侧5~15min,19例双侧15~30min。术后随诊3~21个月,其中22例〉12个月,无复发。结论在单孔腹腔镜下应用改型硬膜外针高位结扎内环口并悬吊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具有损伤小、恢复快、无瘢痕,同时能发现并治疗对侧潜在小儿斜疝的优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应用于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效果及其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经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138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31例,女7例,平均年龄(4.9±0.2)岁。单侧腹股沟斜疝114例,双侧腹股沟斜疝24例;术中发现对侧隐匿疝8例,对侧鞘状突未闭6例。全部患儿均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均经过术后随访5—8个月,复发患儿再行腹腔镜手术。结果全部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平均21min,住院时间3~5d。随访结果发现术后1个月2例出现复发,再次腹腔镜手术后治愈。结论经腹腔镜下手术治疗小儿膀股沟斜疝是一种专伞有效的手术方式,具有手术时间锕、创伤小、恢每懊的优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应用腹腔镜术治疗腹股沟斜疝的患儿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150例患有腹股沟斜疝的患儿病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每组75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开放手术方式治疗;治疗组患儿采用腹腔镜术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腹股沟斜疝症状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手术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围手术治疗期间出现不良反应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随访6~12个月,治疗组腹股沟斜疝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腹腔镜术对患有腹股沟斜疝患儿治疗创伤小,恢复快,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5.
微型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62例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微型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可行性。方法:应用微型腹腔镜,采用自行设计的带线针和En-doc lose与操作钳配合,运用提插式缝合方法,高位荷包缝扎内环口周边腹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62例。结果:62例手术均成功,手术时间10~15m in,住院2~3d。术后随诊1~28月无复发。结论:微型腹腔镜下高位荷包缝扎内环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具有损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对侧再发率低的优点。  相似文献   

6.
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选取2013年11月—2016年5月手术治疗的600例腹股沟斜疝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300例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腹腔镜组)、300例采取传统手术治疗(传统组),对比两组患儿的围手术期指标、手术效果。腹腔镜组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的手术费用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术前的各项肝功能指标、CRP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的ALT、AST、T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TBIL高于传统组(P<0.05),DBIL和CRP水平低于传统组(P<0.05)。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具有手术创伤小、恢复快、效果可靠的优点,但是手术费用较高,CO2气腹可能导致患儿血清TBIL、DBIL发生短暂性改变。  相似文献   

7.
腹腔镜治疗小儿斜疝97例   总被引:11,自引:6,他引:11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小儿斜疝的临床价值. 方法单侧斜疝72例,双侧斜疝25例,采用自制缝合套管针行内环口腹膜下环周缝合,达到疝囊高位结扎. 结果 97例手术成功.平均手术时间:单侧10 min,双侧16 min.术后住院1 d,无并发症.70例随访2~60个月,平均31个月,无复发. 结论腹腔镜治疗小儿斜疝安全可行,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疝气针无损伤腹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高州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90例腹股沟斜疝患儿,随机分为传统手术(A组)、疝气针+腹腔镜(B组)、腹腔镜(C组)各30例.A组给予传统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B组给予腹腔镜下行疝气针无损伤腹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  相似文献   

9.
一孔法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一例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患者 女 ,3 5岁 ,发现右侧腹股沟区包块半年入院。查体 :腹软 ,无压痛 ,右侧腹股沟区及阴囊处可扪及 5cm× 3cm× 2cm大小包块 ,表面光滑 ,质软 ,无压痛。平卧时可自行回纳 ,冲击试验阳性 ,压迫内环口直立时包块不再出现。诊断 :右侧腹股沟斜疝。于 2 0 0 1年 1月12日在氯胺酮静脉麻醉下行腹腔镜右腹股沟斜疝高位结扎术。手术方法 :麻醉后取头低臀高位 ,倾斜约 15°,于脐下缘做 0 5cm长的皮层小切口 ,提起腹壁 ,0 5cm带自动保护装置的Trocar进入腹腔 ,人工CO2 气腹使压力维持在 8mmHg,经Trocar鞘管进腹腔镜…  相似文献   

10.
微型腹腔镜治疗小儿斜疝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微型腹腔镜治疗小儿斜疝的效果。方法 对78例应用微型腹腔镜治疗的斜疝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8例患儿对侧鞘状突未闭,予同时行鞘状突高位结扎术,患和平均术后住院时间1-3d,较单侧手术患者无明显延长,切口无需缝合,无皮下血肿,所血性睾丸炎等并发症,随访0.5-1年,无复发;结论 微型腹腔镜可发现小儿隐匿性斜疝,并积极前瞻性治疗,消除了对侧斜疝发展至嵌顿绞窄的机会,减少另一次不可避免的手术创伤及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1.
我科自2002年以来共收治小儿腹股沟斜疝60余例,对24例年龄在1~3岁者行改良的经腹腔镜高位结扎术,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24例均为男性,年龄1~3岁,平均2.2岁,左侧9例,右侧15例。2治疗方法手术器械:经皮胆囊取石镜、自制缝针。手术方法:氯胺酮麻醉,头低足高患侧高位,脐  相似文献   

12.
选取2017-12—2018-08间在新郑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腹股沟斜疝腹腔镜手术的36例患儿。针对其心理、生理特点及腹腔镜手术的特殊性,开展术前心理支持、密切术中医护配合,加强术后疼痛干预等围手术期护理。36例患儿手术过程顺利、术后恢复良好,均痊愈出院。住院时间(4±1.56)d。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总满意率为100.00%。  相似文献   

13.
二孔法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比较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疗效。方法2001年4月~2006年1月,我们采用微型腹腔镜二孔法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410例(腹腔镜组),并与2004年9月~2006年1月408例开腹疝囊高位结扎术(开腹组)进行疗效比较。腹腔镜组脐窝置入1个5 mm trocar,探查双侧内环口,在患侧相当于麦氏点的稍上方置入另1个5 mmtrocar并导入持针器,在疝囊颈外上方穿入一带线缝针,术者单手持针,在疝囊入口水平腹膜下缝合鞘突入口一周,收紧缝线,结扎鞘突。开腹组经腹股沟外环处横切口行疝囊高位结扎术。结果腹腔镜组手术顺利,单侧手术时间(33.4±9.6 m in)显著少于开腹组(38.0±7.6 m in)(t=-7.596,P=0.000)。腹腔镜组无阴囊水肿、切口下积血积液、感染等并发症,平均随访23.2月(1~55个月),早期3例复发,再次腹腔镜手术修补成功,其余无睾丸萎缩、医源性隐睾及肠粘连等远期并发症。开腹组平均随访10个月(1~18个月),18例复发,8例经腹腔镜、10例经开腹手术治愈;医源性阴睾9例,再次开腹手术治愈。结论二孔法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较开腹手术恢复快,创伤小,无须伤口拆线,同时可用于处理腹股沟隐性疝和双侧腹股沟疝,不适用于心功能不全及新生儿嵌顿疝。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开展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手术方法及体会。方法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卫生院近4年收治的98例腹股沟斜疝患儿的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阴囊水肿、伤口疼痛、住院日数、复发的情况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小儿腹股沟斜疝修补术符合微创手术原则,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微型腹腔镜治疗小儿斜疝的手术方法。方法:应用微型腹腔镜下缝合内环口治疗小儿斜疝30例,年龄2-11岁。结果:手术时间10-20min,术中和术后无并发症,术后随访半年至1年,无复发。结论:本法是一种创伤小,恢复快,安全有效的治疗小儿斜疝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6.
腹腔镜小儿腹股沟斜疝内环缝合联合疝囊高位结扎术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13  
目的探讨腹腔镜小儿腹股沟斜疝内环缝合联合疝囊高位结扎术的可行性。方法2003年1月-2004年12月,我院采用腹腔镜小儿腹股沟斜疝内环缝合联合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21例。经脐置入5inm30。腹腔镜,明确患侧内环口及腹横筋膜悬韧带后脚(posterior crus,PC),在耻骨联合与脐孔的中点置入3mm分离钳。于患侧内环口的体表投影处,用普通针持夹持3-0 prolene带线圆针刺入腹腔,穿过PC,分离钳夹住圆针反向经腹横肌弓状缘从内环口顶部穿出腹腔。剪掉圆针,Endoclose针夹带prolene线由内环口的体表投影处穿入腹壁至腹膜外层,先内后外,围绕内环口在腹膜外完成荷包缝合,线拉出体外后打结。结果21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6—50min,平均32.9min。术后住院1—2d,术后恢复日常活动时间1—4d,平均1.4d。术后无出血、阴囊血肿及切口感染并发症。21例随访1—24个月,平均15个月,未见复发病例。结论腹腔镜小儿腹股沟斜疝内环缝合联合疝囊高位结扎术是具有解剖学基础的新术式,疗效确切,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改进的腹腔镜体内外结合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效果。方法在腹腔镜下,采用旧法与新法分别完成腹腔镜体内外结合治疗腹股沟斜疝高位结扎术102例与106例并观察临床效果。结果旧法平均手术时间15~25min,新法平均手术时间10~15min。随访12~60个月,旧法组复发3例,新法组无复发,两组均无围手术期并发症,均2~3d出院,也无睾丸萎缩等远期并发症。结论新法腹腔镜体内外结合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降低了复发率,减化了手术步骤,缩短了手术时间,应成为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新的标准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8.
小儿腹股沟斜疝496例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儿腹股沟斜疝在外科属常见病,其数量已超过成人疝。自1997年至2007年10年间我们共收治10周岁以下小儿斜疝496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治疗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治疗,并总结经验教训。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5年共收治的小儿腹股沟斜疝232例,其中右侧129例,左侧91例,双侧12例。巨大疝72例,滑动疝12例,Richter疝8例。嵌顿疝52例,其中手法复位28例,急诊手术24例,手术复位后行疝带压迫或其他治疗,随访26例,最终手术治疗。手术方式行疝高位结扎146例,疝囊高位结扎+修补76例,经腹腔修补10例。结果全组病例术后均随访,疝复发2例,切口感染3例,阴囊积血,积液8例,神经损伤1例,无输精管损伤及死亡等。结论小儿腹股沟斜疝发病率高,由于小儿解剖生理特点不同,宜熟练掌握手术技巧及不同处理方法手法轻柔细致,防止复发,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总结小儿腹股沟斜疝的诊治经验,复发原因和对策. 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小儿外科2012年1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78例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资料. 结果 78例腹股沟斜疝患者均行疝囊高位结扎术均获成功. 结论 小儿腹股沟斜疝很少能自愈,诊断明确者均施行手术治疗.对内环口>0.8cm或复发疝行内环口紧缩术,可有效地预防复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