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鼻咽癌放疗后骨转移18例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丽珍  阮展鸿 《广西医学》1998,20(5):892-893
  相似文献   

2.
101例鼻咽癌采用^60Co放疗,分析其临床分期与生存率关系;原发灶、颈部转移灶与预后的关系;阿原灶肉眼消失时剂量与局部复发率关系;CT扫描与疗效的关系;并发颅骨破坏、脑神经损害者与自下而上率的关系及死因等。  相似文献   

3.
鼻咽癌患者根治性常规放疗后335例生存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总结鼻咽癌患者根治性常规放疗后长期生存情况。方法经病理证实为鼻咽癌、行连续根治性常规放疗的初治患者335例,男女比例为2.28:1,发病中位年龄47岁(15~77岁);Ⅰ,Ⅱ,Ⅲ,Ⅳa及Ⅳb期分别占3.9%,19.4%,35.2%,40.0%及1.5%。直线加速器、低熔点铅挡、常规分割外照射.鼻咽原发灶中位剂量72Gy,每次1.8~2.0Gy,面颈联合野+面颈联合缩野+耳前野三阶段照射。57.0%的患者接受顺铂+氟尿嘧啶1~2周期的诱导化疗和/或1~5周期的辅助化疗。结果随访率92.1%.中位随访时间55月(1~104月)。全组5年总生存率、无进展生存率、无复发生存率、无远处转移生存率、无进展率、区域控制率及无远处转移率分别为71.4%,61.3%,66.2%,65.9%,70.2%,86.6%及79.6%;Ⅰ,Ⅱ,Ⅲ,Ⅳa及Ⅳb期患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0%,86.2%.75.7%,57.4%及7.0%。发生率较高的晚期损伤依次为口干燥症、颈部纤维化、张口受限、听力缺失、龋齿与牙脱落、吞咽困难、声音改变。放射性脑病、后组脑神经损伤的独立影响因素分别为原发灶剂量(P=0.032)、T分期(P=0.015)。结论对于原发灶剂量大、T分期较晚者应注意防治放射性脑病。  相似文献   

4.
辩证论治放射性咽喉炎、肠炎及皮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放射疗法是目前治疗肿瘤的主要手段之一,70%以上的恶性肿瘤需要放射治疗。放疗除了导致免疫功能低下、骨髓抑制等外,还能导致放疗局部的放射性炎症等。使用中医药配合治疗,通过整体的调整,能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增强机体对放疗的敏感性,减轻放疗的毒副作用。采用中医药治疗放射性咽喉炎、放射性肠炎、放射性皮炎,以辨证论治为主,兼顾肿瘤的部位及特点,获得较好的疗效,现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6.
鼻咽癌放疗后的中医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鼻咽癌经放疗后.患者鼻咽部常干燥无津.并经常有血痴或痰中带血。尤其是夜间常因张回呼吸、鼻咽部千澡难忍而影响睡眠,甚至影响召咽.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笔者运用中医药辩证论治治疗12例.均取得奥好疗效。现简述如下:1一般资料12例病人中,男性7例,女性5例。年龄最大者62岁,最小者38岁。病程最长吉达8年。均经过1-2疗程鼻咽部放疗。2治疗方法先运用清热解毒以抗癌.养阴润燥以生津,并配以凉血止血。后期持血止后,加用活血行瘀、化痰散结立法以治本。以达到抗肿瘤、生津液的目的,促使鼻咽部恢复正常的功能.以提高鼻咽癌患者的…  相似文献   

7.
87例鼻咽癌根治性外照射后残余肿瘤腔内剂量的追加治疗结果表明:近期肿瘤消退率为82.8%,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8.5%,80.5%和75.9%,未见严重放射损伤并发症。表明该种治疗方法具有一定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鼻咽癌放疗后大出血14例报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鼻咽癌(NPC)放疗后大出血虽然少见,但症状比较严重,有时甚至是致命的。现将1980~1998年经治的14例NPC放疗后大出血的病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14例,男12例,女2例;年龄32~68岁,平均47.7岁。出血时间为放疗后2个月至18年,平均5.2年,其中4例复发后再放疗,出血时间为第2次放疗后2个月至5年。所有病例的第1次放疗均按计划完成,但大部分已无详细的放疗量记录,按我院NPC一般放疗剂量的情况,估计放疗量在70Gy水平。其中有12例开口受限(85.7%),张口门齿距为0.2~1.5cm。出血量300~500ml者5例,500~1500ml者3例,多于2000ml…  相似文献   

9.
10.
鼻咽癌放疗后复发再放疗107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陆昆世  麦启宣 《广西医学》1993,15(6):519-521
  相似文献   

11.
506例鼻咽癌放疗前CT图像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鼻咽癌咽旁隙浸润程度与淋巴结转移、颈动脉鞘胺浸及颅底骨质破坏的关系。方法:对506例鼻咽癌放疗前CT图像分析,采用Sham等三线法将咽旁间隙浸润程度分为:“0”、“I”、“Ⅱ”、“Ⅲ”(无、轻、中、重)4级。结果:咽癌间隙受侵413例(81.62%)、颈淋巴结转移305例(60.27%)、颈动脉鞘受累242例(47.82%)、颅底骨质破坏115例(22.72%)。结论:颈淋巴结转移与咽旁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鼻咽癌放疗后大出血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回顾分析32例鼻咽癌放疗后大出血的临床资料。CT检查示:鼻咽癌复发茎突前后间隙均受累及25例,侵犯颅底伴骨质破坏17例,并侵犯海绵窦及颈内动脉7例,鼻窦受侵犯6例。24例行前后鼻孔填塞鼻腔、鼻咽止血,7例填塞止血难以控制,行颈外动脉介入栓塞治疗。结果25例抢救成功(78.13%),拆除填塞物后未再出血,5例未拆除填塞物自动出院,5例病人因用力咳嗽或擤鼻,再次发生出血,需要重新填塞,2例死亡。结论鼻咽癌放疗后引起组织硬化及血管损伤,复发鼻咽癌组织容易糜烂、坏死导致大出血。伴有张口困难者及鼻腔粘连者止血困难,可行介入栓塞治疗。  相似文献   

13.
14.
放疗联合化疗治疗鼻咽癌近期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160例鼻咽癌病人治疗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显示,放化组鼻咽原发灶和颈转移灶消退时的放射剂量和疗终肿瘤残留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表明PF方案和CPF方案化疗可增加放陪的局部疗效,但应注意化疗疗物的毒副作用对放疗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操启友  胡燕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7):3763-3764
目的:分析鼻咽癌(NPC)放疗后分泌性中耳炎(SOM)发生机制,依据循证医学(EBM)原则,探索一种有效针对其发病机制各环节的治疗方法。方法:采用全身和局部抗炎,神经营养扩张血管及激素治疗;加强局部清理及疾病治疗;采用咽鼓管制管冲洗及注射药物等综合治疗。结果:所有治疗前均有耳鸣耳闷塞感及听力下降等症状,经治疗后大部分症状消失和好转。结论:依据EBM有针对性地对NPC放疗后SOM的发病机制各环节采取对因治疗,是非常有效和切实可行的,对提高NPC患者的生存质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析鼻咽癌开始放疗后出现远处转移77例,探讨其转移的有关因素、临床特点、转移灶的治疗以及预后问题。分析结果表明:放疗剂量及放疗位置与远处转移无关。病理类型、临床分期与转移有关。癌细胞分化程度差和晚期病例易发生转移。远处转移的常见部位是骨、肝、肺,骨转移又以盆骨、脊椎骨为多见。在发生远处转移的病例中,颈结转移的影响显著大于鼻咽原发灶;放疗前全身化疗防止远处转移的效果不肯定。对局部单纯骨转移灶放疗效果较好,能消除症状、提高局控,部分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17.
18.
鼻咽癌放疗后遗症112例发病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我院鼻咽癌放疗后112例患者的观察,探讨其发病因素,为尽量减少或预防鼻咽癌放疗后遗症寻求可能的途径。方法随访放疗后生存5年的鼻咽癌患者112例,全部病例均经病理证实。以6 MV直线加速器外照射。鼻咽部原发灶双耳前野照射共64例,部分辅以鼻前野照射48例,颈部淋巴结转移灶均先以X线切线野照射40 Gy后,再垂直电子线照射20 Gy左右。结果颈部纤维化、口干、后组颅神经损伤与耳前野放射剂量无明显相关性。张口受限、听力损伤随放射剂量增加而增多。颈部纤维化的发生率随放射剂量的增加而升高。后遗症的发生与采用双耳前野,双耳前野 鼻前野两者无明显差异。结论临床放射治疗鼻咽癌的剂量应掌握在70 Gy左右为宜。如仍有鼻咽部的残留肿物,以腔内后装加量,或三维适形缩野推量为妥。在颈部剂量已达65 Gy而淋巴结消退不理想时,应考虑多学科综合治疗为好,或设野中野,以小野推量放疗。  相似文献   

19.
20.
对93例放疗前已确诊鼻咽癌,放疗后作鼻咽CT检查,经病理和临床证实;鼻咽正常29例,放疗后改变42例,肿瘤残留5例,肿瘤复发17例。增强扫描能明显提高组织2对比度,清楚显示软组织内肿瘤。并可对鼻咽肿瘤复发与放疗后咽腔软组织增厚进行临别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