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通腑泻下法治疗脑血管意外急性期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傅志慧  朱敏 《新中医》1996,28(11):33-34,32
对脑血管意外急性期患者,在辨证分型治疗基础上加用通腑泻下药,治疗组77例,总有效率为88.4%,对照组61例,总有效率73.8%,组疗效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临床观察表明:加用通腑泻下药治疗脑血管意外急性期有较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2.
通腑法在中风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晓东  秦雪梅 《陕西中医》2005,26(7):677-678
中风多数伴有腑实证。气机逆乱导致腑实不通是中风病的病机关键,也是病势发展的关键。中风腑实不通的中医治疗多以承气汤为基础,配以活血、化痰、利水药。采用口服以及灌肠法用药。  相似文献   

3.
张颖  杨金生 《陕西中医》2006,27(7):837-839
目的:探讨研究通腑法防治中风病的理论。方法:参阅历代有关通腑法防治中风病的文献资料,结合当代研究成果,探讨该命题的相关理论。结论:最早把通腑法运用于中风病的首推金元时代张元素,之后被历代医家认识并不断的予以应用。中风病应用通腑法的基础是:中风病人容易出现便秘;通腑法具有保护神经的作用,且对并发症有积极的防治作用;润肠通腑类药物能刺激肠壁,使肠蠕动增强,并有降压作用。提示:通腑法对中风病的防治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通腑法治疗脑出血病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孟宪芹  王传军 《陕西中医》1995,16(9):403-404
脑出血病在急性期应用通腑法,可促进新陈代谢,降低颅内压,使气血逆乱得以改善,风、火、痰、瘀诸症得以缓解,能起到力挽狂澜的作用。但本法又要严格区别其适应证。可以根据脑溢血病的辨证施治,又可分为涤痰通腑、熄风通腑、化瘀通腑、开窍通腑、降火通腑、逐水通腑法,临床可灵活运用。  相似文献   

5.
现代医学之脑血管意外,属中医学的中风范畴,前人不乏论述。因本病多来势迅猛,“一如天地问之疾风暴雨,迅不及掩”(《中医各家学说》),故以中风名之。笔者在从事临床工作之余,对中医文献中有关涉及本病的认识进行了整理和学习,获益良多,现讨论如下。1 病名 脑血管意外,现代分为脑出血与脑缺血二种。其症状虽有不同,但常可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改变、失语、偏身瘫痪,或有头痛、恶心、呕吐,伴血压增高等。根据中医文献中的症状描述可以认为,《内经》所谓“煎厥”、“薄厥”及“大厥”等均属此范畴。厥者,昏厥也。正如张锡纯认为,“脑充血证即《内经》之所谓厥证”,“其曰薄厥者,言其脑中所菀之血,激薄其脑部,以至于昏厥也”。由此可证。另外,张景岳所曰“非  相似文献   

6.
《陕西中医》2017,(7):905-906
目的:评价通腑泻下法对危重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重症医学科治疗的140例危重患者合并胃肠功能障碍临床资料,按照数字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西医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症治疗基础上加用通腑泻下法,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中医症候评分、DAO、TNF-α、IL-6、CRP水平低于对照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腹胀、便秘、肠鸣音)短于对照组,胃肠功能障碍评分、APACHE-Ⅱ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腑泻下法治疗危重患者胃肠功能障碍,可有效抑制炎症反应,改善患者胃肠道功能障碍,明显提高临床治疗疗效,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7.
王延宾 《陕西中医》2006,27(11):1350-1351
目的:观察益气通腑法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疗效。方法:将10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饭前服用红霉素片,治疗组加服中药(党参、白术、茯苓、山药、莱菔子等)。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提示:中药改善脾胃自身功能,增强机体免疫能力,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8.
林继臻  刘明 《中医研究》2010,23(6):56-57
通腑泻下法是中医基础理论中藏象学说“六腑以通为用,以降为顺”的具体临床运用。本法的应用首推东汉张机创制的代表方剂——大承气汤。他常采用该方治疗阳明腑实证、热结旁流证、少阴急下证以及痉病、宿食等病证。历代医家在仲景承气类方剂的基础上也多有发挥。金代张从正采用下法治疗多种疾病,进一步发展了通腑泻下疗法。至明末吴又可指出“温疫可下者约三十余证”,他采用泻下常用药物大黄治疗各种急性热病,丰富和发展了通腑泻下治法的理论。作者在临证时也经常使用此法,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9.
10.
益气通便方治疗脑血管意外急性期便秘4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帅  罗建君 《吉林中医药》2009,29(5):396-397
目的:观察益气通便方治疗急性脑血管意外急性期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84例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42例,用益气通便方;对照组42例,用乳果糖口服液。采用卡方检验方法比较,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85.7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0.48%,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益气通便方是治疗急性脑血管意外急性期便秘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李雪莹 《陕西中医》2011,32(6):669-672
目的:评价通腑法治疗出血性中风的疗效。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和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并追查所有纳入研究的参考文献,检索年限从1989年~2009年。纳入以通腑法为主要组方依据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文献质量评价采用修改后的Jadad量表。提取资料采用卡方检验鉴定研究间异质性,根据检验结果选用固定效应模型或随机效应模型,并根据以通腑法为主合并的不同方法对有效率进行亚组分析,采用RevMan4.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17个RCT,纳入文献的质量均较低。疗效评价,按对照措施分临床亚组时,治疗组相对于对照组OR合并=3.19(95%CI:2.46,4.14),显著性检验Z=8.76,P<0.00001;两组治疗前后血肿吸收情况的比较:OR合并=3.82[95%CI:1.95,7.50],显著性检验Z=3.90,P<0.0001;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情况比较:WMD合并=-3.72[95%CI:-4.62,-2.82],显著性检验Z=8.10,P<0.00001。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以通腑法为组方依据,能提高出血中风有效率,增加血肿吸收和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浅谈脑血管意外的救治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傅志慧 《新中医》1995,27(3):62-63
浅谈脑血管意外的救治方法傅志慧脑血管意外中医称为中风,是以突然昏倒,不省人事,伴有口眼歪斜,语謇不利,半身不遂为主症的一种急症。其特点是发病率高、病残率高、病死率高、治愈率低。历来按发病时有无神志障碍区分中脏腑或中经络。近年应用了现代检测仪器CT、M...  相似文献   

13.
14.
通腑泻下法在中风病治疗中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15.
16.
脑血管意外急性期的临床表现往往是猝然错倒,口眼斜、半身不遂,不省人事,若不及时进行抢救,患者大有生命之危。目前各医院各医师采用的急救方法有多种,如手术作颅内血肿清除、输液、中药等,但对于没有相应医疗设备、针剂、药品,或由于交通不便,远离大医院等不具备治疗条...  相似文献   

17.
化痰通腑法在急性脑血管病中应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8.
《陕西中医》2015,(7):848-849
目的:探讨通腑汤预防腹部手术后肠麻痹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治疗组使用通腑汤(黄连、炒莱菔子、桃仁、赤芍、木香、黄芩、川朴、铜钱树、酸橙、山楂、火麻仁、槟榔皮等),对照组使用枸橼酸莫沙必利,比较两组治疗后胃动素和胃泌素水平变化,并统计两组肛门排气时间及肛门排便时间。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胃动素和胃泌素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肛门排气时间及肛门排便时间均显著快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腑汤能有效促进腹部手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19.
中风Ⅰ号方治疗出血性脑血管意外100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