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介入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综合性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伟娜  张希全 《当代医学》2010,16(23):485-486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综合性护理方法,提高护理效果,减少术中、术后并发症。方法对86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采用综合的治疗和护理措施,观察护理结果。结果本组86例患者中临床治愈47例,显效23例,改善15例,无效1例。溶栓中有6例患者穿刺点出现渗血,其余无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介入治疗患者实施全面的综合护理能有效地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并能促进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2.
江水 《黑龙江医学》2011,35(7):541-542
目的 总结9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介入治疗的护理经验.方法 2009-08~2010-09间,对9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等综合性治疗,并于术前、术中、术后,对患者采用全面而细致的观察和护理.结果 9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经介入治疗和精心的护理,症状明显改善,无并发症发生,效果满意.结论 采用介入治疗下肢深静...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护理对血管内介入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效果。方法:对48例患者行下肢深静脉血栓介入术的患者,术前做好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讲解介入治疗目的、方法以及术中如何配合;木后做好病情观察及并发症的观察与预防护理、康复指导等。结果:48例经介入治疗患者能够积极配合治疗,无并发症发生,28例痊愈、20例症状缓解后出院。结论:介入治疗前后采取有效而完善的护理措施是介入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成功的重要保证,促进了患者病情的康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介入治疗的护理方法。方法:对39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采用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介入逆流溶栓及经足背静脉加压顺流溶栓治疗.进行术前护理、术后溶栓的观察与护理,并加强健康宣教。结果:治愈率83.3%,有效率100%,无肺动脉栓塞等并发症发生。结论:介入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疗效显著,精心的护理为患者早日治愈、预防并发症发生提供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方法对43例骨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采取护理干预,分析护理干预预防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结果 1例患者发生轻度下肢深静脉血栓,1例重度下肢深静脉血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几率为4.65%。41例患者无下肢疼痛,下肢皮肤颜色及温度正常,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加强骨科术后患者护理可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减少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分析护理工作对血管内介入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治疗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入的35名经血管内介入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做好其术前护理,术前心理疏导,术后病情观察,预防护理以及康复指导。并总结护理体会。结果:35例患者经介入治疗后并无并发症,21例患者痊愈,其余14例患者待症状缓解后均健康出院。结论:介入治疗前后对患者采用完善、有效的护理方案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关键。能显著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概率,保障了患者的生命安全,促进患者病情康复。  相似文献   

7.
黄丽芳 《中外医疗》2011,30(6):157-157
目的探讨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护理及预防对策。方法分析我院128例骨科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制定有效的预防护理措施。结果年龄、BMI、抗凝药使用情况及术后双下肢功能锻炼是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结论通过有针对性制定预防性护理措施,可以有效的预防骨科大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并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8.
前列腺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凤芹 《中原医刊》2007,34(9):63-64
目的预防前列腺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减少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方法通过对654例前列腺手术患者的护理,术前做好病因分析和积极的预防措施,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结果8例前列腺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6例存活。5例获得6~36个月随访,1例失访。5例中3例下肢水肿症状完全缓解,2例症状部分缓解。结论积极的预防措施可显著降低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并有效的降低肺栓塞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华法林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方法:对收治的48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严格按要求做好病人的基础护理、心里护理、严密的病情及用药观察、出院指导等护理。结果:48例患者中临床治愈37例,显效6例,有效5例,患者均未发生肺栓塞或因无效而截肢,2例出现牙龈出血停药后症状消失。结论:护理措施落实到位是华法林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过程顺利进行,有效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发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应用循证护理探索骨科下肢大手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有效护理方法,以减少手术的并发症及术后的死亡率,提高手术的成功率。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我院骨科收治的双下肢大手术208例患者,运用查阅文献,选择最佳护理证据,制定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等循证护理程序,预防术后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结果:通过应用循证护理,收治的208例患者中,除3例患者发生轻度的下肢深静脉血栓,经及时治疗好转外,其余患者术后1个月内均无深静脉血栓的形成。结论:循证护理应用于骨科下肢大手术后,以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为目的,可降低其发生率,是一种科学、有效的护理方法。  相似文献   

11.
李静  马彦 《吉林医学》2013,(30):6341-634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减少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9例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均为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试验组(33例)均严格给予有效的深静脉血栓防治护理干预,对照组(26例)均只给予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相关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结果:对照组发生深静脉血栓5例,试验组1例,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面的护理干预及早期功能锻炼可以有效减少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干预预防川崎病患儿发生静脉血栓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2年3月~2016年3月期间的川崎病患儿的临床资料,共计302例。以2014年5月开展综合护理干预为界点,2014年5月前,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的150例崎病患儿作为参照组,2014年5月后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152例患儿为研究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护理后的热程、退热时间、手足肿胀时间等治疗相关指标、治疗依从性、静脉血栓发生率、死亡率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经过护理后,研究组患儿的热程、退热时间、手足肿胀时间、淋巴结肿大消退时间、黏膜充血时间均少于参照组,依从性及满意度高于参照组,静脉血栓发生率、死亡率均低于参照组,组间比较具有差异性,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后都有一定成效,但研究组疗效更显著,川崎病患儿采用综合护理干预,能改善临床症状,有效预防静脉血栓形成,降低死亡率,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不同护理预防方法对前列腺电切术后血栓事件的影响。方法以2015年2月至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600例行前列腺电切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0例,2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及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凝血功能[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 PTT)、纤维蛋白原(Fbg)、凝血酶原时间(PT)]、血栓事件发生率及术后生活质量[排尿症状对生活质量影响(QOL)评分]。结果护理干预后研究组凝血功能正常,而对照组呈高凝状态,护理干预后研究组血栓事件发生率5.00%较对照组16.67%显著低(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可明显缩短前列腺电切术后患者康复相关时间,有效调节机体凝血功能,降低术后血栓事件发生率的同时提高患者预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预防老年腹部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7年4月~2010年6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老年腹部手术患者20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2例;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方法进行护理,比较两组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明显降低老年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心房颤动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实施综合性护理预防血栓形成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70例心房颤动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射频消融术治疗,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35例)术后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35例)术后实施综合性护理预防血栓形成,对比两组术后血栓等并发症发生率、患者住院时间、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抑郁量表(HAMD)评分、患者生活质量(SF-36)、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血栓等并发症率为2.86%,低于对照组17.14%(P0.05);研究组患者干预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SQI、HAMA、HAMD、SF-36各项数据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率高达97.14%,显著高于对照组77.14%(P0.05)。结论心房颤动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实施综合性护理预防血栓效果良好,术后并发症率较低,患者恢复快,睡眠及心理状态佳,生活质量改善,护理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16.
张秀梅  侯娜 《吉林医学》2014,(12):2648-2648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预防和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方法。方法:针对43例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术后护理分析,总结预防方法及治疗过程的护理措施。结果:8例临床治愈,5例失访。结论:对剖宫产患者早期合理实施护理干预,可有效地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33):153-156
目的观察和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在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综合性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对症护理,综合性护理干预组采取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的疼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综合性护理干预组患者术后24 h、术后72 h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综合性护理干预组患者干预后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综合性护理干预组患者干预后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结论应用有效的综合护理干预在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围术期中效果显著,可以减轻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粗隆间骨折患者围手术期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有效性。方法 对120例老年粗隆间骨折患者入院第1、7、14、21天凝血指标(D-二聚体)监测,双下肢深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等的比较,观察并比较两组的DVT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D-二聚体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第7、14、21天D-二聚体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20例患者共有10例发生了下肢DVT,其中实验组2例,对照组8例。结论 护理干预作为预防DVT形成的一种综合护理措施,可有效地降低下肢DVT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预防下肢骨折手术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南京市江宁医院收治的86例下肢骨折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住院时间和下床时间、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1观察组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为4.7%(2例),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9.3%,4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93,P=0.024〈0.05)。2观察组的住院时间及下床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13.7±2.2)h比(2.8±1.0)h,(18.1±2.9)h比(2.1±0.7)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健康教育依从性及出院患者复诊依从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4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95.3%)明显高于对照组(8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下肢骨折手术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明显减少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形成,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高龄股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8月—2013年8月116例高龄股骨骨折患者,对其进行密切观察、积极预防、综合护理,并对12例发生深静脉血栓病人采取适宜的护理措施。结果:通过围手术期加强病情观察、综合护理可及时预防、发现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并对已形成血栓的患者采取适宜的护理措施,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结论: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方法和适当的护理措施,可有助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促进病人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