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缅怀诸葛亮的诗句。诸葛亮是怎样死的呢? 从史书上看,诸葛亮早年在隆中“躬耕陇亩”,其“身长八尺,容貌甚伟”,体质大致还是不错的。但是自从受到刘备三顾之请,出来辅佐蜀汉,与魏、吴争雄之日起,他就抱定“鞠躬尽粹,死而后已”的决心,殚精竭虑,奋力驱驰,不以自己的健康为意,为刘备争了三分天下。刘备死后,刘禅无能,一应朝事,全靠诸葛亮一人操持,真是日理  相似文献   

2.
杨锋 《长寿》2003,(4):20
诸葛亮在《戒子书》中有句名言:“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淡泊明志”,可使人去品味人生领略人生顿悟人生;“宁静致远”,让人心净如水,胸襟开阔,潜心修炼,达到物我两忘的“空灵”境界。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何为“情”?由阴阳二气相互感应而生,不通过人为的加工而自  相似文献   

3.
《三国演义》第53回说道,魏延杀了太守韩玄,救出黄忠,引关羽进入长沙城。关羽带他拜见刘备、诸葛亮。诸葛亮不但未加褒奖封赏,反而喝令刀斧手将他推出斩之。幸亏刘备阻拦,方饶命留用。赏罚分明的诸葛军师为何要将骁勇善战、立下大功的魏延借故杀掉呢?诸葛亮告诉刘备,魏延脑后有一块“反骨”,日后必然谋反,不如及早除掉。这件事,《三国志》等史书上找不出痕迹来,可能是《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为了表现诸葛亮识人之能的艺术加工。而关于魏延谋反,历来有争论。刘备对魏延一直是信任、重用的。《三国志》记载:“先主为汉中王,迁治成都,当得重将…  相似文献   

4.
诸葛亮,三国时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历代文人墨客对其一生事功多有赞颂。有一副对联这样写道:“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演木金土属卦爻,水面偏能用火攻。” 上联中嵌进了一至十的数目字。其中,“八阵”,指诸葛亮所创的战斗阵法。“六出”,指六出祁山。“七擒”,指七擒  相似文献   

5.
诸葛亮北伐曹魏目的论析李兴斌北伐曹魏是诸葛亮一生中最为重要的军事活动之一。然而,关于北伐的动机与目的,却迄无定论。传统的观点认为,诸葛亮所以连年动众,屡伐曹魏,其真正的目的是“以攻为守”。近年,有的学者又提出,北伐的目的乃是“蚕食雍凉,广拓境土”,亦...  相似文献   

6.
周瑜在《三国演义》一书中是个“文武筹略、雄姿英发”的将才,但他却又是一个好生气发怒的人。后来在诸葛亮“三气”之下,竟一命呜呼,终年只有三十六岁。书中描写周瑜在大怒时,竟“金疮崩裂、口中喷血”。在他临死前只是仰天长叹“既生瑜,何生亮?”。书中对人物和事件当然有些夸张之处,但是气大伤身这确是事实。  相似文献   

7.
2005年,记者初见诸葛立荣的时候,曾好奇地问他,与“诸葛亮”有无亲戚关系,他笑着说:“我是诸葛亮第49代孙呢!”虽然是玩笑话,但这位同时担任中国医院协会后勤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相似文献   

8.
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第89回描述诸葛亮率数万蜀军南征,四擒孟获后遇到可致人于死的瘴气密布及哑、灭、黑、柔四眼毒泉。许多将士中毒,身经百战,神机妙算的诸葛亮也一筹莫展,深感有负汉帝重托、活着不如死去,欲投崖自尽。恰于此时幸遇一老者授计:“此去正西数里,有一高士号为‘万安隐者’,其草庵前生长着一种仙草名曰‘韭叶芸香’,口含一叶则瘴气不染”。诸葛亮依言而行,得隐者帮助,将上各人口含一叶而瘴气不侵,终于取得了南征的胜利。究竟这种神奇的“韭叶芸香”是何仙草?经考证乃为常见的百合科草本植物大蒜。因其叶如韭,有浓  相似文献   

9.
《健康必读》2007,(6):37-37
诸葛亮集智慧、忠恕、正直、廉洁于一身。但以我看来,诸葛亮有一个“荆州不该失”的情结和“云长——文长移情”,并因此酿成了蜀国的一桩冤案!  相似文献   

10.
《三国演义》,对周瑜之死不禁有感。周瑜是吴国一位了不起的将帅之才,在赤壁之战中奇巧用兵,取得了以少胜多的辉煌战绩。但他心胸狭窄,嫉贤妒能,对才能超过自己的诸葛亮恨之入骨,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多次设计陷害。诸葛亮“三气周瑜”,说得有声有色。最后周郎才尽,“赔了夫人又折兵”,怒气填胸,  相似文献   

11.
《长寿》1995,(6)
诸葛亮生于公元181年,卒于公元234年,是东汉时期著名政治家和军事家。他早年隐居隆中(今湖北襄阳县西)。公元207年刘备“三顾茅庐”,登门求教,年仅26岁的诸葛亮胸怀大志,与刘备进行了“隆中对策”,设计了占据荆、益两州,安抚西南各族。联合孙权,整顿内政,  相似文献   

12.
《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博古通今,才智超群,可谓经天纬地之才。他在辅佐刘备的事业中,宵衣旰食,夙兴夜寐,甚至连“罚二十”之类的小事都要亲自批阅,可是“所啖之物,日不过升。” 由于诸葛亮长期过着这  相似文献   

13.
诸葛亮集智慧、忠恕、正直、廉洁于一身。但以我看来,诸葛亮也有不可逾越的心理障碍。具体地说,他有一个“荆州不该失”的情结和“云长——文长移情”,并由此酿成了蜀国的一桩冤案!  相似文献   

14.
三国时期,诸葛亮率军南下到达云南沪水时,士兵因感染“瘴气”,一批批地死去,连足智多谋的诸葛亮也一筹莫展。据今人研究,“瘴气”就是曾经猖獗一时的“疟疾”。千百年来,人类为征服“疟疾”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也留下了许许多多的动人故事。抗疟良药奎宁早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并为世人所熟悉。奎宁是秘鲁语的音译,原意就是树皮。1639年,西班牙殖民者侵占秘鲁,驻秘  相似文献   

15.
银湖村头 黎英几个人在普查疾病。 爱乐给一位二十七八岁的人采耳垂血:“看脖子比铁还黑,咋不洗洗?” 一位胖大嫂开玩笑:“二货家的水比油还贵哩!” 二货不好意思,“天天忙的连饭都吃不上,还有心……” 黎英:“家住哪,都有谁?” 二货:“我的一个老娘。” 金丽,“两个大人还没空?” 胖大嫂说:“二货娘是个瞎子,长年长疮害病,二货又当男又当  相似文献   

16.
《健康必读》2009,(2):56-56
《三国演义》第89回,诸葛亮为平南蛮擒孟获,进军秃龙洞,先头部队兵士误饮“哑泉”之水,腹痛不能言。诸葛亮大惊,遂自驾小车前来,只见一潭清水,深不见底,水气凛凛,军不敢试。诸葛亮下车,登高望之,匹壁峰岭,鸟雀不闻,心中大疑。  相似文献   

17.
《三国演义》中东吴水军大都督周瑜,因心胸狭窄,嫉妒诸葛亮的雄才大略,在战场上又屡遭失败,于是怒气填膺,以致箭伤复裂,36岁便命归黄泉,临死前发出“既生瑜,何生亮?”的感叹。 嫉妒是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不健康心理,是一种极为有害的情绪。法国文学家巴尔扎克曾经说过:“嫉妒者的痛苦比任何人的痛苦都大,他自己的不幸和别人的幸福都使他痛苦万分。”怀着嫉妒心  相似文献   

18.
宁静之美     
一直很崇尚诸葛亮《诫子书》里的一句话:“夫君子之行,静以养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厂才,非志无以成学。”这是诸葛亮对人生经验和静心的一种总结和悟语。  相似文献   

19.
小吃攀富贵     
老猫 《家庭保健》2014,(12):65-65
几乎每个风味小吃,都有段传奇的来历。比如说锅盔吧,传说这种干面饼的发明者居然是诸葛亮。当年诸葛亮刚出山,与曹军鏖战于博望坡,军中有粮,但是没水。关羽说,这仗没法打了。诸葛亮说,别介,我有辙。你弄一点水来,把面和成硬块,烤吧,熟了就能吃。关羽试了试。别说,不仅能吃,味道还不错。因其形状像头盔,所以起名“博望锅盔”。  相似文献   

20.
草船借箭 诸葛亮趁着大雾弥漫,成功地用草船“借”到曹操十万支箭。事后,曹操追悔莫及,在高层内部会议上大声疾呼:“雾霾天气害死人,治理空气污染已经刻不容缓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