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骨科长期卧床患者较多,如不注意加强踝关节主、被动运动练习及足部护理,很容易引起关节僵硬、肌肉萎缩、肌力下降,导致足下垂的发生。为此,我们自行设计了简单经济的防足下垂锻炼器,在为患者带来切实效果的同时,减少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相似文献   

2.
多年来,我们在抢救大面积严重烧伤患者的过程中,对于挽救患者的生命十分重视,护士积极主动配合医生的各项治疗,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做了大量的生活护理及临床护理工作。患者的生命得到了挽救,创面愈合了,但在此时,也常常发现,深度烧伤患者  相似文献   

3.
足下垂是创伤骨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及各种原因引起的昏迷、瘫痪、肢体有障碍患者常见的并发症。足下垂的发生,不仅给患者FI常生活带来不便,也严重地影响了患者的生命质量。为预防足下垂的发生,临床护理人员想出很多办法,如护理人员经常用手向上推握患者的足部并活动踝关节,足部不活动时用被褥、衣物、硬板或垫子夹在患者足底与床栏杆之间,使足部保持背屈位,但这种方法费时、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足下垂刺激仪对脑卒中足下垂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 方法共选取30例脑卒中后伴下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在常规药物及康复干预基础上,于患者步行过程中使用足下垂刺激仪对患侧下肢腓总神经、胫前肌进行电刺激。本研究采用自身对照方式,分别检测给予电刺激及不给予电刺激时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变化情况,具体检测指标包括平地10m步行速度、爬10阶楼梯速度、步态不对称指数(GAI)、非偏瘫侧摆动时间变异性(STV)、生理消耗指数(PCI)及踝关节活动度(ROM)等。 结果入选患者步行过程中给予电刺激时,发现其10m步行速度[(17.15±3.03)m/s]、爬10阶楼梯速度[(5.90±0.55)m/s]、GAI(32.70±6.75)、STV(60.50±16.09)、PCI[(0.34±2.32)t/m]及踝关节ROM[背伸(15.00±13.03)°,屈曲(35.67±9.04)°,内翻(41.10±11.11)°]均较不给予电刺激时检查结果显著改善(P<0.05);而踝关节外翻角度在给予电刺激后无明显变化(P&rt;0.05)。 结论足下垂刺激仪能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足下垂,增加行走时踝关节背伸角度,减小内翻角度,对提高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足下垂刺激仪联合功能锻炼对脑卒中足下垂患者的治疗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于我院住院治疗的脑卒中合并足下垂患者104例,运用数字随机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功能锻炼;研究组在此基础上,于患者步行过程中使用足下垂刺激仪。观察分析研究组和对照组足跖屈群肌张力治疗效果、胫前肌肌力治疗效果、FMA评分。结果:研究组足跖屈群肌张力、胫前肌肌力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FM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足下垂刺激仪联合功能锻炼能够显著地改善脑卒中合并足下垂功能障碍患者的肌张力,促进下肢运动功能改善,从而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足下垂刺激仪联合功能锻炼对脑卒中足下垂患者的治疗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于我院住院治疗的脑卒中合并足下垂患者104例,运用数字随机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52例)和研究组(5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功能锻炼;研究组在此基础上,于患者步行过程中使用足下垂刺激仪。观察分析研究组和对照组足跖屈群肌张力治疗效果、胫前肌肌力治疗效果、FMA评分。结果 研究组足跖屈群肌张力、胫前肌肌力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FM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足下垂刺激仪联合功能锻炼能够显著地改善脑卒中合并足下垂功能障碍患者的肌张力,促进下肢运动功能改善,从而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7.
8.
足下垂是脑卒中后偏瘫肢体的普遍并发症,足下垂造成的跛行,严重影响着患者的形象和自尊。2000年1月~6月我们对52例脑卒中后偏瘫病人应用丁字鞋训练,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2000年1月~6月收治脑卒中后偏瘫的清醒病人52例,其中脑出血(脑干出血除外)30例,脑梗死(脑干梗死除外)22例。男31例,女21例;年龄52~83岁,平均67.3岁;左侧偏瘫27例,右侧偏瘫25例,患肢肌力0~3级,住院9~61d,平均21.6d。方法:将我科病区分为东区和西区,从2000年1月~6月,随…  相似文献   

9.
截瘫、腓总神经损坏的病人容易出现足下垂、关节僵直,以往我们在护理病人或指导家属时,大多用棉被、枕头支撑着双足,防止足下垂.这种做法效果不太理想,因为这类物品比较柔软,容易滑动.近几年,我们对脊髓损伤造成的全瘫或不全瘫的患者,腓总神经瘫的病人,改用穿矫正鞋,防止足下垂,产生了良好的效果,现将制作方法介绍如下. 1 材料选择一双或1只布面胶底鞋,号码要比患者平时穿的号码大1~2号.1块长方形的木板,长24 cm,宽8~10 cm. 2制作方法用1根铁钉将木板与鞋根对齐,与鞋方向成90度角钉好.鞋要固定在木板中央,这样给患者穿上就起到固定作用.置患肢于外展(30度)中立位.矫正鞋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网球鞋用于长期卧床病人防治足下垂的效果。方法:设治疗组和对照组,对其疗效进行综合评估,统计学处理。结果:对治疗组及对照组病例进行比较分析,治疗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05)。结论:应用网球鞋防治足下垂有较好的作用,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1.
冯晶  高艳 《现代护理》2001,7(2):3-3
截瘫、腓总神经损坏的病人容易出现足下垂、关节僵直 ,以往我们在护理病人或指导家属时 ,大多用棉被、枕头支撑着双足 ,防止足下垂。这种做法效果不太理想 ,因为这类物品比较柔软 ,容易滑动。近几年 ,我们对脊髓损伤造成的全瘫或不全瘫的患者 ,腓总神经瘫的病人 ,改用穿矫正鞋 ,防止足下垂 ,产生了良好的效果 ,现将制作方法介绍如下。1 材料选择一双或 1只布面胶底鞋 ,号码要比患者平时穿的号码大1~ 2号。 1块长方形的木板 ,长 2 4cm ,宽 8~ 10cm。2 制作方法用 1根铁钉将木板与鞋根对齐 ,与鞋方向成 90度角钉好。鞋要固定在木板中…  相似文献   

12.
踝足矫形器对足下垂患者下肢功能影响的分析   总被引:8,自引:7,他引:8  
目的观察和分析足下垂患者穿戴踝足支具(AFO)前后对下肢稳定性、负重能力、步行中膝、踝关节活动的影响.方法20例足下垂患者(男14例,女6例),其中右侧足下垂者9例,左侧足下垂者13例.患者中有6例需在辅助下行走,14例已具备独立行走的条件.对所有患者分别在穿戴和不穿戴踝支具状态下进行步行能力、下肢活动能力、身体平衡功能测定.其中5例患者在穿戴支具1个月左右进行步态分析.结果穿戴AFO后即刻患者的步行速度和步幅影响与穿戴支具前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踏车时间和上楼的速度比不戴支具有明显提高(P<0.05),而起蹲、下楼时间、足抬高距离无显著差异(P>0.05);穿戴AFO对患肢负重无明显改善(P>0.05),但可使患者身体左右的稳定性及患腿前后的稳定性有明显改善(P<0.05);步态分析结果发现,5例患者穿戴支具前后患侧下肢垂直峰力矩、步速无明显影响(P>0.05);穿戴AFO后患侧膝关节在步行周期中最大伸膝度数较不穿支具明显减少(P<0.05);患侧踝关节在步态周期中最大趾屈度数较不穿支具明显减少(P<0.01).结论AFO对下肢功能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改善足下垂和膝过伸程度;增强身体稳定性及患侧下肢稳定性;穿戴AFO对患者下肢日常功能活动无明显影响;对患者即刻和1个月以后的步速、步幅、患腿负重能力的改善不明显.  相似文献   

13.
防足下垂功能带的制作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足下垂又称垂足畸形,下肢瘫痪患者极易形成,预防足下垂是康复护理工作中的重要部分,临床上多数使用足板托、丁字鞋、沙袋,使足与躯体成直角,可预防足下垂,这些虽能起预防的作用,但也存在很多的缺点.沙袋,不能很好的固定而移位,导致不能长期保持肢体良肢位,而足板托与丁字鞋虽能很好的固定,但对于患者翻身时容易引起肢体受伤或不易受力.为解决上述问题,我科设计了防足下垂功能带,2007年1月至今应用于40例患者,临床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肩关节周围炎是中老年人群常见的疾病之一,是由于肩部急性损伤治疗不妥和长期过度活动、姿势不良等所致的慢性损伤,使患者对各种外力的承受能力减弱,若不配合理疗和功能锻炼,可遗留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目前,临床上多采用固定滑轮拉绳的方法进行辅助锻炼.其特点是:设施简单、操作方便、适合初步锻炼.其不足是:形式单一、枯燥乏味、使用中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为了克服现有的不足,我们设计了一种新型肩关节功能锻炼器,经临床使用取得了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5.
16.
陈惠卿  柳锡英  周秋英 《护理学报》2016,23(13):73-73,74
报道防止足下垂支足用具的研制及使用方法。该用具由2块侧板及1根可伸缩杆连接而成。主要材料采用塑胶板、不锈钢管和棉质固定带。该支足用具同时实现保持患足功能位及固定作用。且具有设计合理,可以根据不同患者的身高及体位调节长度及方向,又便于收纳等优点,既减少了患者的并发症,更利用医护人员对患足功能位的保持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17.
足内翻及足下垂是脑卒中偏瘫病人常见的并发症。足部变形,不仅身体运动不方便,也使患者精神活动低下,日常生活活动受到重大影响。本文就本病房对偏瘫后足内翻足下垂患者进行康复治疗的实际情况与过去7~10年前作一比较,并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8.
偏瘫病人足内翻及足下垂的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足内翻及足下垂是脑卒中偏瘫病人常见的并发症。足部变形,不仅身体运动不方便,也使患者精神活动低下,日常生活活动受到重大影响。本文就本病房对偏瘫后足内翻足下垂患者进行康复治疗的实际情况与过去7~10年前作一比较,并进行讨论。1康复与护理方法1.1以往预防足内翻及足下垂方法首先患者在卧床期利用脚底木板或厚纸板,使足关节保持背屈位,以后又进一步把脚底木板与弹力绷带并用,趁经2~3h换体位的机会以弹力绷带固定。1.2目前预防足内翻及足下垂的办法,(1)卧床期:①改换体位,保持良肢位:2~3h施行一遍,为保持体位要准…  相似文献   

19.
脑卒中后的足下垂和足内翻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踝关节形态的改变,Reynardemail[1]指出,足尖下垂,足底部内翻,造成足底不能有效地接触地面,重心不能有效地前移,从而导致步行功能障碍。足下垂和足内翻的程度是评估患者步行功能预后的主要决定因素[2],Croce等[3]也认为客观、定量的评价足下垂合并足内翻的程度及预后对于指导患者康复治疗有很重要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