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探讨无创性鼻(面)罩正压通气治疗危重型哮喘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04年~2006年12月重症哮喘患者6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40例与对照组2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无创性正压通气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变化情况,并测定动脉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PH以及呼吸流量峰值(PEF)等.结果 通气治疗后40例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血气指标PH、PaCO2、SaO2等与治疗前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与对照组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应用无创性正压通气治疗重症哮喘,能迅速改善患者症状,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辅助疗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对重症哮喘合并呼衰的治疗价值。方法观察30例用无创通气治疗的重症哮喘合并呼衰的患者(无创通气组)治疗前、治疗4小时、治疗3天后血气指标及部分生理指标的变化,并同用常规方法治疗的30例患者的对照组对比。结果无创通气组血气指标(PH、PaO2、PaCO2)及心率呼吸频率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尤其是缓解时间明显缩短(P<0.01)。结论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是治疗重症哮喘合并呼衰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鼻罩式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方法 64例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2例)给予常规综合治疗,持续鼻导管吸氧;治疗组(3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鼻罩式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观察治疗前后及治疗期间症状体征变化、经皮氧饱和度、血气分析和最大呼气量,并与对照组对比分析.结果 治疗组症状及体征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气分析、肺功能检查结果比较,治疗组治疗前后各参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治疗后PaO2、PaCO2、SaO2、PEF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对照组治疗前后各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鼻罩BiPAP辅助通气治疗哮喘有较好的疗效,是治疗急性重症哮喘和哮喘持续状态的一种安全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无创正压通气并经通气管道雾化吸入对重症哮喘的疗效.方法 将重症哮喘急性发作的100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予常规吸氧、解痉、平喘、应用激素、水化、纠正电解质酸碱平衡、抗感染等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同时予经鼻(面)罩无创正压通气并雾化吸入治疗.观察两组间的疗效、需有创通气例数、病死率、并发症、住院时间、动脉血气分析等.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疗效明显提高,需有创通气例数、病死率、并发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动脉血气分析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2 h动脉血气分析结果比较,观察组的PaCO2较对照组明显降低(t=2.347,P<0.05),治疗后12 h观察组的pH值、PaO2、PaCO2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结论 无创正压通气并经通气管道雾化吸入能提高重症哮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减少有创通气及并发症,降低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无创通气治疗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 将30例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5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无创通气,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评价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24h后的心率,呼吸频率和血气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24小时后心率,呼吸频率,PaO2,PaCO2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24h后PaO2,PaCO2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无创通气,可明显改善重症哮喘患者的症状以及血气分析指标.  相似文献   

6.
段敏超 《微创医学》2006,25(4):610-611
目的 探讨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在急性重症哮喘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26例急性重度哮喘发作患者随机分为BiPAP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吸氧、解痉、平喘、应用激素、纠正酸碱失衡及抗感染等治疗措施相同,BiPAP治疗组同时加用BiPAP呼吸机,比较两组病人治疗期间症状体征变化及动脉血气分析结果.结果 BiPAP治疗组患者在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pH、PaO2、PaCO2等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应用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急性重症哮喘疗效较为肯定,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无创正压通气在中高海拔地区对急性重症支气管哮喘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价值. 方法 将68例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进行疗效观察,其中治疗组(NPPV组)37例,对照组(non-NPPV组)3l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无创正压通气,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结果 治疗3d后两组患者的呼吸频率(RR)、心率(HR)、动脉血PH、PaO2、PaCO2、SaO2均较前有明显的改善(P <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在治疗24h,3d后pH、PaO2、PaCO2、SaO2的改善优于对照强( P <0.01),缓解时间明显缩短(P <0.01),住院时间缩短更明显(P <0.01),且两组患者插管率有明显差异(P <0.01).结论 中高海拔地区在重症支气管哮喘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同时加用无创正压通气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气管插管率,降低病死率及住院费用.早期上机有利于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8.
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重症哮喘23例疗效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观察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呼吸机治疗急性重症哮喘的疗效,方法将48例急性重症哮喘的患者采用完全随机设计方法,分为治疗组(23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BiPAP呼吸机治疗,所有患者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4 h后测定pH值、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心率(HR)和呼吸频率(RR)的变化.结果 4 h后各指标的改善情况治疗组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 BiPAP是治疗急性重症哮喘的一种较好的无创通气模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肺心病失代偿期患者用BiPAP双相正压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后肺动脉压与肺功能的变化特点及其相关性.方法对33例肺心病失代偿期心衰患者行无创BiPAP通气治疗2 h,分别在通气治疗前、后用脉冲多普勒探测肺动脉干中央血流,测量加速度时间(AcT)和右室射血时间(RVET),计算AcT/RVET;测量收缩期三尖瓣反流最大压差(TRPG)、计算肺动脉压(SPAP),观测肺通气功能及血气分析等指标.结果 (1)BiPAP通气治疗前、后患者SPAP、AcT、AcT/RVET的均值间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0.001).(2)机械通气治疗前、后患者的FVC、PEF的均值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其他肺功能指标间差别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3)机械通气治疗前、后患者动脉血氧分压(PaO2 )、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 )的均值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1),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 )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4)机械通气治疗后 AcT与 PaO2呈正相关(r=0.450,P<0.001).结论 BiPAP通气治疗后肺动脉压明显降低;肺通气功能中流量-容量曲线呼气用力依赖部分的指标明显改变,呼气用力非依赖部分的指标无改变,动脉血气改变明显好转.BiPAP无创正压通气可明显降低肺心病失代偿期的肺动脉压,且肺动脉压与肺功能之间呈同步改善.  相似文献   

10.
重症支气管哮喘的机械通气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智   《中国医学工程》2007,15(11):887-889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在重症支气管哮喘的治疗作用。方法42例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进行控制性低通气及内科综合治疗,监测其治疗前、治疗后6h的血气及气道内压变化。结果2例患者因呼吸心跳停止抢救无效死亡,40例患者治愈出院。治疗后6h二氧化碳分压及气道峰压值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氧分压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1)。结论重症支气管哮喘早期采用控制性低通气治疗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对重度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作用。方法选择34例次经常规方法治疗无效的重度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BiPAP,记录临床症状体征、Boston心衰积分、彩色多普勒二维超声心动图、血气分析及运动耐力等指标监测。结果34例重度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抢救成功28例次,抢救成功率824%。治疗4h后生命体征稳定、心衰减轻,PaO2和SaO2明显提高(P<001);3d后心脏射血分数及运动耐力明显增加(P<001)。结论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通过调节适当吸气压力水平和呼气末正压水平,可改善心功能,减轻肺水肿,迅速提高动脉血氧含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双相气道正压通气(BIPAP)对开胸手术后呼吸机依赖患者的脱机效果。方法48例术前无其他合并症、手术顺利、术后脱机困难的胸心外科患者,随机分为实施BIPAP模式组和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模式组,观察脱机时间、气压伤以及改变呼吸模式和参数后的血气结果等差异。结果BIPAP组脱机成功24例(100%),SIMV组脱机成功20例(83%),其心率(HR)、呼吸频率(RR)、血压(BP)、PaO2、PaCO2、SpO2和PaO2/FiO2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IPAP组的脱机时间和脱机成功率[(4.9±2.5)d比(6.7±3.1)d,100%比83.3%,P均<0.05],气道峰压、气压伤发生率均显著优于SIMV组[(20.4±1.8)cm H2O比(31.2±2.7)cm H2O,4.2%比20.8%,P均<0.01)];尤其在SIMV模式不能顺利脱机的1例急性心源性肺水肿和3例哮喘患者,应用BIPAP后均成功脱机,临床指标和血气结果均明显改善。结论BIPAP脱机优于SIMV脱机,是开胸手术后呼吸机依赖患者的一种有效脱机模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无创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伴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方法 将 5 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 2组 ,每组 2 5例 ,在进行抗感染、平喘、祛痰等常规治疗的同时 ,分别予持续静脉滴注可拉明及Bi PAP呼吸机无创通气治疗 4h。观察血气分析变化和临床结果。结果 经可拉明治疗 4h后 ,患者血 pH值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PaCO2 )较治疗前均无明显变化 (P >0 .0 5 ) ,而使用Bi PAP呼吸机治疗 4h后 ,PaCO2 明显下降 (P <0 .0 1) ,pH明显上升 (P <0 .0 1)。治疗前后两组动脉血氧分压(PaO2 )均有明显增高 (P <0 .0 1) ,且Bi PAP呼吸机治疗 4h较经可拉明治疗 4h的PaO2 增高更明显 (P <0 .0 1)。结论 Bi PAP呼吸机适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伴呼吸衰竭患者 ,其改善二氧化碳储留和低氧血症的疗效明显优于呼吸兴奋剂 ,且使用方便 ,患者易接受 ,还可缩短治疗时间 ,使部分患者能免于气管插管  相似文献   

14.
哮喘患儿血IL-4及Eotaxin的含量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 探讨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浆白细胞介素 - 4 (IL - 4 ) ,嗜酸性粒细胞趋化蛋白 (Eotaxin)含量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ELISA法测定 4 7例哮喘患儿 (发作期 2 8例 ,缓解期 19例 )的血IL - 4、Eotaxin的含量 ,并与正常对照儿比较。结果 哮喘发作组、缓解组患儿与正常对照儿的IL - 4含量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发作组与缓解组患儿的IL - 4含量间差别亦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哮喘发作组患儿与缓解组患儿及正常对照儿的Eotaxin含量间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而缓解组患儿与正常对照儿的Eotaxin含量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 (P>0 0 5 )。血IL - 4含量和Eotaxin含量呈正相关 (P <0 0 5 )。结论 哮喘患儿血IL - 4、Eotaxin含量能反应哮喘气道炎症活动情况及疾病的严重程度 ,两者存在正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回顾性分析肌松剂对危重症哮喘患者机械通气疗效的影响。方法:41例危重症哮喘患者分为肌松组19例,无肌松组2例,肌松组给予肌松剂+常规治疗,无肌松剂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2组患者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后2 h血气分析及气道压变化、拔管时间、住院时间;观察肌松剂使用时间<48 h和>48 h的哮喘患者拔管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肌松组在使用肌松剂2 h的p H值、Pa CO2较无肌松组明显好转(P<0.05),气道峰值压力较无肌松组明显下降(P<0.05),2组Pa O2无明显差异(P>0.05)。肌松组拔管时间与无肌松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肌松组住院时间较无肌松组显著延长(P<0.05)。肌松剂使用>48 h与<48 h相比,拔管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延长(P<0.05)。结论:肌松剂能迅速改善危重症哮喘患者机械通气后的p H值、Pa CO2,明显降低气道峰值压力,但肌松剂使用>48 h会延长拔管时间及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对急性心源性肺水肿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例经常规方法治疗无效的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进行BiPAP,记录临床症状、体征、彩色多普勒二维超声心动图、血气分析等指标监测。结果:20例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抢救成功18例次,抢救成功率90%。治疗2h后生命体征稳定、心衰减轻,PaO2明显提高(P<0.01)。3d后心脏射血分数明显增加(P<0.01)。结论:BiPAP通过调节适当压力水平,可改善心功能,减轻肺水肿,迅速提高血氧含量。  相似文献   

17.
孙师元  党晓燕  万林  屈莉 《陕西医学杂志》2007,36(10):1370-1372
目的:探讨不同呼吸末正压(PEEP)值在急诊抢救重症哮喘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6例急诊重症哮喘患者,行低潮气量、低频率、采用不同呼吸末正压(PEEP)值机械通气模式,监测上机前和上机后PEEP值为0 cmH2O、5 cmH2O、8cmH2O时的pH、PaO2、PaCO2、SaO2、气道峰值压(PIP)、内源性呼吸末正压(PEEPi)以及氧利用率(O2UC)。结果:应用不同PEEP值进行机械通气后,酸中毒、缺氧、二氧化碳潴留明显改善(P<0.01),气道峰值压和PEEP i明显降低(P<0.01),氧利用率(O2UC)明显增加(P<0.01)。但PEEP值在5 cmH2O时疗效最好。结论:PEEP通气模式在急诊重症哮喘患者早期使用是安全、有效的,PEEP值在5 cmH2O左右疗效最好。  相似文献   

18.
张琼 《河北医学》2006,12(10):969-971
目的:观察无创正压通气(NIPP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加重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42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同时,选用B iPAP呼吸机行无创正压通气,在机械通气前、机械通气后2h作血气分析,并观察临床效果。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无创正压通气后2h治疗结束时,pH值改善(P<0.05),PaO2上升(P<0.01),PaCO2下降(P<0.01)。34例患者好转出院。2例患者病情加重,家属不同意气管插管而死亡。6例患者病情加重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其中2例死亡,4例成功撤机好转出院。结论:无创正压通气对COPD急性加重合并呼吸衰竭疗效显著,避免了气管插管,减少了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需机械通气治疗的哮喘严重急性发作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比较15例需机械通气治疗的哮喘严重急性发作患者与78例非机械通气治疗的哮喘中、重度急性发作患者在性别、年龄、吸烟史、病程、1年内曾因哮喘住院、伴有过敏性鼻炎病史、诱发因素、发病前糖皮质激素治疗史、合并心血管疾病史等方面的差异。结果机械通气组与对照组患者在性别、吸烟史、病程、诱发因素中是否由过敏原所诱发等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患者在年龄≥60岁、1年内曾因哮喘住院、伴有过敏性鼻炎病史、感染诱发、发病前未规律使用糖皮质激素(ICS)治疗、合并心血管疾病等方面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的危险因素为:年龄≥60岁、1年内曾因哮喘住院、感染诱发、发病前未规律使用ICS。结论年龄≥60岁、感染诱发、1年前曾因哮喘住院、发病前未规律使用ICS治疗或剂量不足是需机械通气治疗的支气管哮喘严重急性发作的危险因素,临床医生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经口/鼻面罩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 iPAP)在慢性阻塞性肺气肿(COPD)急性发作期并Ⅱ型呼吸衰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65例COPD急性发作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5例采用B iPAP 常规治疗,对照组30例仅采用常规临床治疗,比较治疗前、治疗2h、24h后两组同期动脉血气及呼吸频率、心率改变。结果治疗组B iPAP治疗后动脉血气分析中的PaO2、PaCO2、pH值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呼吸频率、心率改变也较对照组明显(P<0.05)。气管插管发生率及平均住院天数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B iPAP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急性发作期并Ⅱ型呼吸衰竭经济、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