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疏肝悦脾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122例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我们于 1 999~ 2 0 0 1年 ,采用自拟疏肝悦脾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 ( FD) 1 2 2例 ,并与全胃肠动力药西沙比利对照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1 5 8例均为门诊 ( 4 7例 )或住院 ( 1 1 1例 )的 FD患者 ,诊断均符合 ( 1 999年 FGID) Rome 标准中的 FD标准 :1有间歇性或持续性的上腹部疼痛或不适、食欲减退、腹胀、早饱、嗳气、烧心、反酸、恶心及 (或 )呕吐等症状 3个月以上 ;2内镜检查正常 ,均排除消化性溃疡、胃糜烂、胃肿瘤等器质性病变 ;3实验室、B超及 X线检查 ,排除肝、胆、胰疾患 ;4无糖尿病、结缔…  相似文献   

2.
我们自 1 998~ 2 0 0 0年 ,采用本院自制中成药胃舒颗粒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 ( FD) ,取得较满意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1 5 0例为本科门诊或住院 FD患者 ,均符合卫生部 1 993年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治疗慢性胃脘痛胃肠运动障碍性疾病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的诊断标准。具备主症食欲不振、腹胀、腹痛 ,兼有次症遇怒加重、嗳气、反酸中 2项以上者。并排除胃、十二指肠、食管器质性病变或有腹部手术史者。中医辨证为气滞型胃痛 ,气滞兼血瘀胃痛。1 5 0例患者随机分为胃舒颗粒治疗组 (治疗组 )和普瑞博思对照…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中药胃肠促动药方对FD的疗效.方法用健胃促导汤治疗患者58例(男24例,女34例,年龄17岁~62岁)并与多潘立酮治疗的54例(男24例,女32例,年龄18岁~61岁)分型随机对照.健胃促导汤由能促进消化道各部位运动的中药配制,主要有党参、法夏、旋复花、枳实、大黄、川朴、白术等.2wk为一疗程,1剂/d.两组患者均有FD症状:上腹部痛胀感、烧心、早饱、恶心反胃、纳差.经胃、肠镜,胃肠钡餐,肝胆胰B超检查排除胃十二指肠溃疡、胃癌及肝胆胰等病变.结果治疗组显效率53%(31/58);对照组37%(20/54)P<0.01.总有效率:治疗组91%(53/58);对照组合76%(20/54〕P<0.01,表1.表1分型疗效比较治疗组所有症状全面缓解,疗效稳定,并对腹泻、便秘均有有效的双向调节特点,表明对促进消化道蠕动作用明显优于多潘立酮.结论用中药促全胃肠蠕动方法治疗FD有很好疗效.  相似文献   

4.
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发生与胃动力障碍密切相关。胃泌素(Gas)、生长抑素(SS)、神经降压素(NT)均对胃运动有抑制作用,其含量改变会导致胃动力改变。FD患者胃动力改变常表现为胃排空障碍。本研究对FD患者进行胃排空检查及血浆、胃肠黏膜Gas、SS、NT含量测定,并对胃窦黏膜G、D细胞进行观察,以阐明Gas、SS、NT与FD患者胃排  相似文献   

5.
[目的]系统评价针灸对比胃肠促动力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疗效。[方法]通过检索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查找有关针灸对比胃肠促动力药治疗FD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Jadad量表行质量评价,应用RevMan5.3软件行Meta分析。[结果]共16个研究包括1 088例FD患者纳入分析。针灸治疗FD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胃肠促动力药(RR=1.18,95%CI=1.11~1.24,P<0.00001)。各项研究均未报道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针灸用于治疗FD效果优于胃肠促动力药,且安全性较高。由于纳入研究的质量偏低和潜在偏倚,需要高质量、大样本的研究进一步验证结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系统评价六味安消胶囊对比胃肠促动力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的疗效。方法通过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 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检索有关六味安消胶囊对比胃肠促动力药治疗FD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Jadad量表进行质量评价,应用Rev Man 5.3软件行Meta分析。结果共11个研究包括1 183例FD患者纳入研究。六味安消胶囊治疗FD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胃肠促动力药(RR=1.09,95%CI:1.04~1.14,P=0.0006)。各项研究均未报道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六味安消胶囊用于治疗FD效果优于胃肠促动力药,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7.
养胃定痛汤治疗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养胃定痛汤治疗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方法:自拟中药养胃定痛汤治疗小儿FD(治疗组)56例,并与用促胃动力药吗丁啉治疗(对照组)50例进行疗效对比。结果:临床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21%,对照组78.0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级对消除腹胀、腹痛,纠正厌食症状的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其中以腹痛消失最明显。临床观察中未发现有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该方治疗小儿FD较单一胃动力药优越。  相似文献   

8.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胃轻瘫5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糖尿病胃轻瘫 ( DGP)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之一 ,临床上主要在积极控制血糖的基础上 ,配合使用促胃肠动力药物进行治疗。我院自 2 0 0 0年 3月以来 ,采用自拟消痞益胃方配合新型消化道动力药——枸橼酸莫沙必利片治疗 DGP 5 1例 ,并与单用枸橼酸莫沙必利片治疗 48例进行对照比较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选择有糖尿病史并出现纳少、早饱、腹胀、嗳气、恶心、呕吐、便秘等胃轻瘫症状 ,排除上消化道或肝、胆、胰腺等器质性病变及糖尿病其他并发症所引起者 ,确诊为 DGP99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5 1例 ,男 30例 ,女 2 1…  相似文献   

9.
和胃汤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胃动素和胃泌素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笔者根据多年临床经验,采用自拟和胃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 FD)患者,疗效显著。本研究通过观察FD患者胃动素( MTL)、胃泌素( GAS)及临床症状方面的变化,以探讨和胃汤治疗FD患者的作用机制,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60例,均来自大连市中医医院门诊患者,均符合卫生部1 993年中药临床指导原则《治疗慢性胃脘痛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的诊断标准。将60例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其中男1 8例,女1 2例;年龄2 0~65岁,平均40 .5岁;病程6个月~1 0年。对照组30例,其中男1 6例,女1 4例;年龄2 2~6…  相似文献   

10.
升降胶囊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升降胶囊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 (FD)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 15 2例 F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0 2例 )和对照组 (5 0例 )。治疗组服用自拟升降胶囊 ,对照组服用吗丁啉 ,疗程均为 4周。结果 :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及脾胃虚弱、肝胃不和、肝郁脾虚三种中医证型的临床治愈率均优于对照组 (P <0 .0 5~ <0 .0 1)。治疗组治疗后血浆胃动素显著增高 (P <0 .0 1) ,胃排空率及正常胃电百分率均优于对照组 (均 P <0 .0 5 )。结论 :中药升降胶囊对FD有明显疗效 ,并通过多途径改善 FD患者的胃动力。  相似文献   

11.
和胃消痞丸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5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功能性消化不良 ( FD)为常见的消化系统症状群 ,其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阐明 ,许多学者认为与胃运动功能障碍有关。笔者在临床中自拟和胃消痞丸治疗 FD5 8例 ,取得了明显疗效 ,并同期与吗丁啉治疗 30例 FD患者比较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FD患者 88例 ,均具有典型的上腹部阵发性持续性疼痛或胀闷不适 ,餐后饱胀 ,早饱 ,腹胀 ,嗳气等症状 ,经 X线、胃镜及 B超等检查排除消化道器质性病变。病例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5 8例 ,其中男 2 5例 ,女 33例 ;年龄 1 1~ 70岁 ,平均43.5岁 ;病程 2个月~ 5年。对照组 30例 ,男 …  相似文献   

12.
六味安消胶囊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功能性消化不良42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功能性消化不良 (FD) ,是一组临床上常见的消化系统症候群。已有研究证实 ,幽门螺杆菌 (Hp)感染与 FD的发病密切相关[1] 。 2 0 0 2年 2~ 7月 ,我们用邦消安牌六味安消胶囊 (简称邦消安 )治疗 42例Hp阳性的 FD患者 ,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诊断标准 :按照国际上通用的诊断标准 :1有反复发作的慢性上腹部疼痛、饱胀、烧心、嗳气、纳差、恶心及呕吐等症状 ,连续 4周以上 ;2内镜下表现正常或排除了糜烂、溃疡及肿瘤等器质性病变 ;3实验室、B超及 X线检查排除了肝、胆、胰疾患。1 .2 入选病例与分组 :入选病例均符合 …  相似文献   

13.
史佃娥  孟庆康 《山东医药》2004,44(28):73-73
功能性消化不良 (FD)病因复杂 ,多存在胃动力异常 ,且与精神因素有关。 1988~ 2 0 0 2年 ,我们采用奋乃静与多潘立酮联合治疗 FD患者 30例 ,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文 6 0例 FD患者中 ,男 2 2例 ,女 38例 ;年龄 2 8~ 6 0岁 ;病程 6~ 18个月。均符合叶任高主编的《内科学》中的 FD诊断标准。主要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上腹痛、饱胀、嗳气、恶心呕吐、易激动、生气、乏力、睡眠不好 ,每次发作持续 1个月 ;胃镜检查未发现食管炎、胃溃疡、肿瘤及憩室等器质性病变 ;X线、B超检查除外肝、胆、胰、肠道等器质性病变。随机分为两组…  相似文献   

14.
邱志嵩  王承党 《胃肠病学》2013,18(4):253-256
促动力药主要包括多巴胺D2受体拮抗剂、5-羟色胺受体激动剂、阿片受体激动剂、胃动素受体激动剂等,临床上广泛应用于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的治疗。该类药物可通过增强和协调胃肠运动、促进胃排空和肠道转运而改善消化不良症状。本文对FD患者常见的胃动力变化以及常用促动力药对FD的疗效、作用机制和不良反应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5.
六味安消和西沙比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对比观察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功能性消化不良 ( FD)是指一组无器质性原因的慢性或间歇性的以上消化道症状为主的症候群。我们于 1 999年 1月至 2 0 0 1年 1月采用中药六味安消治疗 80例 ,并与西沙比利对照观察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病例选择 :观察病例均来自我院消化门诊。诊断依据 :1餐后饮胀、上腹胀满、早饱、恶心、呕吐、嗳气、厌食、弥漫或烧灼样上腹疼痛症状持续 4周以上 ;2内镜检查胃和十二指肠正常或排除粘膜糜烂、萎缩、溃疡及肿瘤等器质性病变 ;3排除可致胃肠道症状的其他全身性疾病 ;44周内未服用影响胃肠功能的药物。 1 60例 FD患者随机分为…  相似文献   

16.
背景:ghrelin已被证实具有促进胃肠动力的作用,而胃肠动力障碍是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重要发病机制,目前关于ghrelin与FD关系的临床研究较少。目的:探讨FD患者血浆ghrelin变化及其与临床症状和胃排空的关系。方法:纳人40例FD患者.其中餐后不适综合征(PDS)25例,上腹痛综合征(EPS)15例,并以20名健康者作为对照。评估临床症状评分,以实时B超检测胃半排空时间(GET1/2),ELISA法检测血浆酰基化ghrelin水平,并分析血浆酰基化ghrelin水平与临床症状评分和GET1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相比,PDS组GET1/2和血浆酰基化ghrelin水平明显升高(P〈0.05),而EPS组无明显差异(P〉0.05)。FD患者餐后饱胀与早饱症状评分之和与GET1/2呈正相关(r=0.33,P=0.04),但与血浆酰基化ghrelin水平无关。PDS组和EPS组患者血浆酰基化ghrelin水平与临床症状评分均无关。PDS组患者血浆酰基化ghrelin水平与GET1/2呈正相关(r=0.43,P=0.033),而EPS组中两者无关。结论:PDS患者血浆酰基化ghrelin水平明显升高,并与胃排空功能相关,提示ghrelin在FD的发生过程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曾经被命名为非溃疡性消化不良(NUD),是指具有由胃十二指肠功能紊乱引起的症状、经检查排除引起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疾病的一组临床综合征。虽然研究认为FD的发生与胃肠动力障碍、内脏高敏感性、胃酸分泌、精神心理因素和幽门螺杆菌(Hp)感染等因素有关,但目前一系列针对FD的对症治疗手段反映了FD发病机制尚不确定,  相似文献   

18.
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胃肌电紊乱的发生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郑雄  李健  陈秋夏  王秀玲 《胃肠病学》2006,11(2):107-108
背景: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病理生理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消化道运动功能异常可能是主要发病机制之一。目的:通过胃电图检查探讨FD患者胃肌电紊乱的发生率,证实胃动力异常在FD发生中的作用。方法:368例FD患者行餐前和餐后体表胃电图榆查,对正常胃慢波百分比和胃电主功率两项参数进行分析。结果:根据正常胃慢波百分比,本组FD患者可分为胃电节律正常组(43.2%)、胃动过缓组(33.2%)、胃动过速组(6.2%)和混合性胃电节律紊乱组(17.4%)。在胃电节律正常的FD患者中,34.0%(54例)存在餐后/餐前胃电主功率比异常。结论:本组71.5%的FD患者存在胃肌电紊乱,证实胃动力异常在FD的发病机制中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功能性消化不良分型与胆汁反流及胃窦动力学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 (FD)与十二脂肠胃反流及胃窦动力学的关系。方法 :用Bilitec 2 0 0 0型胆汁监测仪对 30例FD患者进行 2 4h胆红素监测 ,并于监测前 ,以胃动力诊断仪WDL 2 0 0 0对FD患者进行餐前、餐后胃窦动力学测定。 30名健康自愿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FD组胆汁反流各项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其中胃动动障碍型FD组在胆红素吸收值≥ 0 1 4的总时间百分比及胆汁反流次数显著高于溃疡型FD组和非特异性FD组。溃疡型FD与非特异性FD在胆红素吸收值≥ 0 1 4的总时间百分比指标无显著差异 ,在胆汁反流次数方面非特异性FD组显著高于溃疡型FD组。FD组胃动力低下者占 70 % (2 1 / 30 ) ,其中胃动力轻度低下者为 1 3 3 % ,胃运动节律异常者占 56 6 %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 (P <0 0 5)。结论 :FD与胆汁反流有关 ;胆汁反流程度与FD分型有关 ,由重到轻依次为运动障碍型消化不良、非特异性消化不良、溃疡型消化不良 ;FD患者多有运动障碍  相似文献   

20.
顽固性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指用常规促胃肠动力药、胃粘膜保护剂、制酸剂或辨证施治中药治疗1个月以上无效,或病症1年内反复发作3次以上,临床治疗棘手的FD[1]。笔者从1998年3月~1999年3月,用自拟疏肝通降汤配合西药黛安神,从身心两方面调治,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