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深圳市大中学生结核病知识知晓率调查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了解深圳市大、中学生结核病知晓率情况以及获取结核病知识的主要途径,为开展学校结核病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取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深圳各区学校抽取4305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不同年级获取结核病知识的途径有所不同:大学生以网络和报刊为主,高中学生以网络和学校教育为主,而初中生则主要以学校教育和卫生宣传为主要途径。学校结核病知晓率相对较低(52.11%),只有56.1%的学生知道结核病的疾病性质,78.0%学生知道结核病的传播途径,但学生对结核病可疑症状和查痰对结核病人发现的重要性却有较低的知晓率(54.5%和54.4%),约有近60%的学生了解结核病防治机构、结核病治疗疗程和规律治疗的重要性。结论 学校健康教育是部分中学学生获取结核病知识的主要途径,学生结核病知识知晓率相对低下。  相似文献   

2.
吴波  张舜  黄莉  张文 《重庆医学》2015,(8):1112-1114
目的:了解重庆市农村公众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情况,为制订针对重庆市农村地区的有效结核病健康促进方法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620名农村居民进行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问卷调查,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接受调查的重庆市农村地区的结核病防治知识总体知晓率为32.8%,村民接受结核病防治知识的途径主要通过医务人员宣传(26.2%)、聊天(19.0%)和广播电视(14.3%) ,知晓率影响因素有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和家庭年收入。结论应针对重庆市农村地区人群的现况和获取结核病防治知识的途径,制订更加有效的健康促进方法。  相似文献   

3.
余雅  杜昌廷  张舜  刘亚莉  刘娅 《重庆医学》2014,(25):3331-3333
目的:了解重庆市大专院校学生结核病相关知识知晓现状,为开展高校结核病健康促进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重庆市两所大专院校793名在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学生结核病防治知识总知晓率平均为66.01%,5条核心信息知晓率为60.48%,单项知识知晓率之间差距较大,结核病可疑症状的知晓率仅为20.30%;获得结核病相关知识的途径主要以宣传手册/传单和展板/板报/海报两种途径为主,分别覆盖24.30%和23.92%的同学。结论重庆市大专院校学生结核病防治知识获得途径单一,知晓率较低,有必要开展多形式的结核病健康促进工作,提高结核病知识知晓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四川省某高校藏族大学生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及需求现状,为今后学校开展结核病健康促进和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9年7月采用系统抽样方法,抽取四川省某高校藏族大学生166人,开展面对面问卷调查,计算结核病防治知识单一条目知晓率和总知晓率,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核病防治知识的影响因素,并对结核病防治知识内容需求和宣传途径需求进行频数和百分比描述。结果藏族大学生结核病防治知识总知晓率为40.8%。多因素分析显示,学生参加过结核病宣传教育的知晓率高于未参加过的(OR=2.805,95%CI:1.257~6.262)。结核病防治知识内容需求方面,"如何预防"、"传播途径"、"发病原因"位居前三位。健康教育途径需求方面,"看电视"最受欢迎,有47.0%藏族大学生选择。结论藏族大学生结核病防治知识缺乏,应采用多样化的健康教育方式广泛宣传结核病防治知识。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广州市海珠区流动人口中结核病患者对于结核病防治知识的知晓情况,为制订完善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方法提供依据。方法对广州市胸科医院第二门诊部2010—10-01~2010—12—30初诊为结核病患者中的流动人口进行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调查。结果调查对象对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的总知晓率为59.75%;对肺结核病的传染性、传播途径以及治愈情况知晓率较高,而对肺结核病主要可疑症状及免费政策知晓率较低。年龄≥40岁者(Z=-2.016,P=0.044)及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者(Z=-2.604,P=0.009)综合知识得分低;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知晓程度与年龄呈负相关(OR^^=0.306,P=0.027)。结论广州市海珠区流动人口结核病患者的结核病防治知识掌握情况不容乐观,为实现《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01—2010年)》的目标,加大力度开展结核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尤为重要和迫切。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昌吉州煤矿工人对结核病防治知识信念行为现状,评价多年来结核病健康促进工作对煤矿工人的影响,为今后进一步加强结核病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使用统一调查问卷的形式对昌吉市屯堡煤矿、开源煤矿、三屯河红星煤矿、锍矿,玛纳斯县德祥煤矿等五个煤矿的工人进行了面对面询问和现场问卷调查.结果 煤矿工人对结核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低,7条核心信息知晓率为32.7%;3条主要核心信息全部知晓率为1.1%;广播电视是获取肺结核信息的最主要途径(34.9%).结论 今后在结核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中,应将煤矿工人作为重点人群,把结核病知识和有关政策作为健康教育的重点内容,不断提高煤矿工人对结核病防治知识的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红河州某高校学生结核病防治知识的知晓情况和结核相关态度行为持有情况,为高校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取红河州红河学院学生为调查对象,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学生开展结核病防治知识、相关态度和行为的问卷调查.结果:高校大学生对结核病核心信息的总体知晓率为55.19%,其中对结核病诊疗免费机构知晓率27.09%、结核病减免治疗政策知晓率17.39%、结核病的传播途径知晓率为18.48%.当同学、室友或朋友得了肺结核91.3%的学生会劝他们到结核病防治机构接受治疗,如果自己得了结核病87.79%的学生会直接或委婉提醒周围的同学去医院检查.学生获得结核病防治知识主要通过广播、电视(62.22%),其次是报刊杂志(51.11%)、墙体广告、宣传栏、标语(40.22%),78.01%的学生愿意参加学校组织的结核病宣传活动.结论:大学生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较低,要强化学校的主体责任,开展以结核病防治为主题的校园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防治结核病相关生活习惯和行为.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寻求开展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的最佳方式.方法 按照设定的调查问卷,询问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并了解获取结核病防治知识所期望的最佳途径.结果 10个方面单一知识知晓率在52.9-89.3%之间,平均为71.85;10道题全部答对者只有972人(18.0%);不同人群对获取结核病防治知识的取向不同;不同人群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有显著差异.结论 要针对不同人群,选择适直的健康教育模式,方能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不同人群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途径。方法采用单纯随机抽样的方法对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设定了7个选项(报刊杂志、电视广播、张贴画、学校教育、医务人员教育、宣传日活动、其他),可多选。按百分比顺位将选项排序。结果≤14岁、≥45岁、小学文化、女性、户籍、非户籍人群学校教育都排在了获得结核病防治知识途径的首位,按性别、户籍、文化层次分类医务人员教育均排在了获得结核病防治知识途径的前四位。结论不同人群有其获取结核病防治知识的最有效途径,我们在今后的结核病防治健康促进活动中应有的放矢、科学、高效进行。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广西百色市高校大学生对结核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为今后更好地开展百色市高校大学生结核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问卷调查法对广西百色市右江民族医学院及百色学院两所二本院校6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使用Excel软件及SPS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归纳及统计分析。结果百色市高校大学生结核病防治核心知识总知晓率为60.10%,结核病防治相关知识总知晓为66.24%,肺结核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们健康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知晓率为84.70%,结核病减免政策内容知晓率为57.39%。结论百色市高校大学生对结核病防治知识的总知晓率相对较低,对结核病防治知识认知不够全面,掌握的结核病防治知识较单一,学校对结核病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应进一步加强并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重庆市万州区登记的学生肺结核病例资料,了解肺结核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分析软件对该区2011—2018年登记的学生肺结核患者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万州区2011—2018年共登记学生肺结核患者712例,年均登记率为29.16/10万,登记率无明显变化,学生患者占全人群患者的7.58%。8年间每月均有学生患者登记,3—4月达高峰,共登记230例,占登记学生患者总数的32.3%。年龄主要集中在16~19岁,共472例,占登记学生患者总数的66.29%;各年龄段男生患者均多于女生,男女性别比1.62∶1;寄宿制学校登记率高于非寄宿制学校,民办寄宿制学校登记率高于公办寄宿制学校。就诊延迟率为66.01%。结论 重庆市万州区学生肺结核疫情形势严峻,建议将结核病防治知识内容纳入学校健康教育常规课程,加大校内结核病防治知识的宣传;争取财政经费支持,对疫情高的寄宿制学校的学生开展结核病筛查;加大对民办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的督导力度。  相似文献   

12.
摘要目的:了解农村结核病患者对结核病相关防治知识的知晓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湖北省5个市2319名农村结核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农村居民结核病患者的结核病防治知识的总知晓率为50.84%,其中对结核病传播途径和最短治疗时间知晓率分别为50.54%和40.10%。影响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的因素主要包括年龄、文化程度、医疗支付方式、病人类型和人均月收入。结论:农村结核病患者结核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较低,应加强该人群结核病知识的健康教育宣传力度。  相似文献   

13.
河北省公众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调查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了解河北省公众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为结核病健康促进工作提供参考依据,为评价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效果提供基线资料。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系统随机抽样方法。全省共抽取5200例调查对象,使用统一设计的结核病防治知识调查问卷对公众进行入户面对面询问式问卷调查。结果合格调查问卷5025份。调查人群对结核病防治知识的核心信息全部知晓率为1.8%,核心信息总知晓率为48.7%。城区公众和农村公众对核心信息总知晓率分别为71.8%和40.2%,城区明显高于农村。知晓率与文化程度和职业密切相关,文化程度与知晓率间呈正比关系,医务人员的总体知晓率最高,其次是教师、行政管理人员、最低是农民、学生和无业人员。通过家人亲戚、同事、朋友、村医、乡医和社区医生交谈是获取肺结核病相关知识政策的主要途径。声像制品(磁带、录像带、光盘)是公众最喜欢的结核病宣传材料。结论河北省公众结核病知识知晓率还比较低,应加强对公众的结核病健康教育,增加公众的结核病防治知识。重点加强农村和学校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工作。同时结核病健康教育应针对不同的目标人群,采用形式多样的有针对性的健康促进方式。  相似文献   

14.
在校大学生艾滋病认知状况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了解高校大学生对艾滋病的认知状况,以便为制定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综合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现场不记名方式于2000年11月对西安五所高校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用EpiInfo5.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70.5%的被调查者清楚艾滋病的全称。49.1%的人能正确回答艾滋病的三种主要传播途径,25.6%的人还认为蚊虫叮咬可传播艾滋病,对此知识的掌握年龄大者,已婚者,受教育程度高的和医学生掌握程度优于年龄小的,未婚者,教育程度低的和非医学生。结论:高校大学生对艾滋病有关知识了解甚少,他们又处在感染的高危人群,这种低知识水平的现状,与我国面临的艾滋病流行趋势极不适应,提示令后艾滋病知识的健康教育应在大学生尤其应在低年级学生中加强。  相似文献   

15.
重庆市公众结核病防治知晓情况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伍翔  易静  王润华  刘英  胡代玉 《重庆医学》2012,41(7):689-690,693
目的了解重庆市公众结核病防治的知晓情况,为有效开展结核病预防教育提供依据。方法使用问卷调查方式对重庆市公众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进行调查。结果重庆市公众结核病防治知识总知晓率为56.99%;低文化程度及农村地区公众的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偏低,人们获得正确的结核病防治知识的途径较少。结论重庆市公众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偏低,需进一步加强结核病防治的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16.
安徽省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知晓率抽样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孙莹  徐晓敏  邹铮  刘艳  梁路  姚嵩  史四九 《安徽医学》2017,38(4):494-497
目的 评估安徽省居民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知晓率现状,为进一步加强安徽省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2015年在安徽省抽取6个调查点,使用统一调查问卷对15岁以上常住居民进行面对面调查.结果 研究共完成调查对象900人,5条结核病核心信息总知晓率为75.8%.农村居民(87.0%)高于城区居民总知晓率(7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过宣传教育的居民核心信息总知晓率(80.4%)高于未接受过宣传教育的居民(6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条核心信息中知晓率较低的2条是第四条"我国对肺结核患者实施部分免费政策"(48.0%)和第五条"肺结核大部分能治好"(62.3%).结论 安徽省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未达到国家指导要求,有必要进一步加强结核病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大学生对艾滋病知识的认知情况,为高校艾滋病健康教育与防控提供基础依据。方法 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采用匿名方式,随机对延安大学3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被调查大学生的艾滋病相关基础知识知晓率为83.8%;对艾滋病传播途径方面知识的知晓率为83.9%;对艾滋病高危行为的知晓率为74.7%,从艾滋病知识总体认知率上看,男性高于女性,理工类学生的知晓率高于文史类;低年级学生对艾滋病高危行为的知晓率低于高年级。调查对象中28.6%有过性行为,但避孕套使用率较低。结论 该校大学生对艾滋病传播途径和高危行为知识的掌握存在不足,尤其是性行为存在隐患。高校应采取各项针对性措施来加强大学生对艾滋病知识的了解和掌握。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深圳市南山区学生密切接触者、肺结核患者、羁押人员3种特殊人群对结核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程度,评估宣教效果,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结核病健康教育工作.方法 对学生密切接触者(分层整群抽样)、初治肺结核病人(单纯随机抽样)和全体羁押人员进行两次肺结核病相关知识宣教,在宣教前及宣教后3个月分别进行问卷调查以评估宣教效果.结果 共对424名调查对象进行了宣教干预,总知晓率由64.0%提高到82.7%(x2=303.100,P<0.001).学生密切接触者、肺结核患者和羁押人员肺结核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分别从宣教前的81.5%、65.0%和51.3%提高到宣教后的90.0%、82.0%和80.3%,宣教前后3种人群知晓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讲座形式的结核病相关知识的强化宣教,可以提高肺结核患者和羁押人员对结核病防治知识的认知,对于学生密切接触者这类人群应探索更为有效的宣教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保山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学生乙肝防治知识的了解程度和对乙肝患者或携带者的态度。方法采用自编问卷调查,使用EpiData3.1软件建立数据库和SPSS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乙肝知识总知晓率为60.42%,一年级学生的乙肝防治知识与二、三年级学生之间有差异;态度方面,三年级学生在愿意与乙肝携带者一同居住及知晓恋爱对象为乙肝携带仍愿意与其继续交往的人数明显少于一、二年级学生;在知识获取的实际与期望途径中,除阅读相关书籍(含专业书籍)存在差异外,其余途径均无差异。结论该校学生对乙肝认知存在一定缺陷,应对大学生开展相关教育,引导学生做好自我防护及正面积极对待乙肝患者或携带者,消除不良心理。  相似文献   

20.
刘堃  张滨 《重庆医学》2012,41(21):2179-2180,2183
目的了解在校大学生对艾滋病的认知情况,分析大学生获得的艾滋病相关知识的途径,探索适合该群体的有效的健康教育方法。方法随机抽取烟台市250名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的进行问卷调查。数据录入EPIDETA进行整理,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大学生对艾滋病的基本知识普及率不高;知识获得的主要途径为网络。结论针对大学生自身特点,建议学校开展多种形式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