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梁月雄 《新医学》2005,36(8):454-455
目的:分析非造血系统疾病致全血细胞减少的病因,以提高对此类疾病的认识,减少误诊.方法:对143例初诊时全血细胞减少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和结论:143例非造血系统疾病中,急、慢性肝病比例最高,为43例(30%),其余依次为感染性疾病41例(28.7%)、恶性肿瘤29例(20.2%),风湿性疾病24例(16.8%)和其他疾病引起脾大并脾功能亢进6例(4.2%).初诊全血细胞减少的非造血系统疾病并非少见.因此,对全血细胞减少的患者必须进行全面详细的检查,以降低误诊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广东地区全血细胞减少在各系统疾病中的分布情况,从而提高疾病诊断的准确率:对引起的全血细胞减少的造血系统恶性疾病进行病因分析,从而提出此类疾病的预防措施.方法 ①对182例广东地区初诊全血细胞减少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②电话、问卷及现场相结合调查患者的年龄、职业等发病相关因素.结果 ①广东地区引起全血细胞减少的疾病主要为急性白血病(50.6%),其中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占急性白血病39.1%)和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占急性白血病35.8%)最为常见,②造血系统恶性疾病患者高发于21~50岁的中青年(50.7%),并且在各职业中以工人发病为主(60.9%).其中苯作业组占82.4%.结论 广东地区造血系统恶性疾病(尤其是急性白血病)等全血细胞减少的主要病因,可能主要与长期接触苯等致癌化学物质密切相关.控制生产环境,减少劳动及生产过程中的苯等有害因素,是降低广东地区造血系统恶性疾病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全血细胞减少症的病因。方法对98例全血细胞减少患者的病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病因在造血系统疾病和非造血系统疾病中各自所占比例。结果造血系统疾病73例,占74.49%,其中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巨幼细胞性贫血,免疫性溶血性贫血,阵发性血红蛋白尿,脾功能亢进,原发性骨髓纤维化等是致全血细胞减少的常见病因;非造血系统疾病25例,占25.51%,主要与急、慢性肝病、肿瘤性疾病、感染性疾病、结缔组织疾病四大疾病有关。结论全血细胞减少症病因很多,以造血系统疾病为主,但某些非造血系统疾病也可引起,临床医师应高度重视,需做全面详细的分析,以减少临床漏诊和误诊,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全血细胞减少症的病因。方法对98例全血细胞减少患者的病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病因在造血系统疾病和非造血系统疾病中各自所占比例。结果造血系统疾病73例,占74.49%,其中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巨幼细胞性贫血,免疫性溶血性贫血,阵发性血红蛋白尿,脾功能亢进,原发性骨髓纤维化等是致全血细胞减少的常见病因;非造血系统疾病25例,占25.51%,主要与急、慢性肝病、肿瘤性疾病、感染性疾病、结缔组织疾病四大疾病有关。结论全血细胞减少症病因很多,以造血系统疾病为主,但某些非造血系统疾病也可引起,临床医师应高度重视,需做全面详细的分析,以减少临床漏诊和误诊,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骨髓细胞学检查在全血细胞减少症病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北省第七人民医院及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200例全血细胞减少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血常规检查及骨髓细胞学检查,比较不同病因患者骨髓细胞学表现。结果200例患者均明确诊断,因造血系统疾病引起的全血细胞减少192例(96.00%),以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为主;非造血系统疾病引起全血细胞减少8例(4.00%)。造血系统疾病患者白细胞计数、血小板及血红蛋白水平均显著低于非造血性疾病(P<0.05);造血系统疾病引起的全血细胞减少骨髓象表现为骨髓增生减低或活跃,骨髓形态学多见异常;非造血系统疾病引起全血细胞减少骨髓象特征为骨髓增生活跃,但巨核系细胞无特殊变化,部分骨髓细胞形态呈感染骨髓象特征。结论全血细胞减少疾病病种繁多,主要以造血系统疾病为主,不同病因疾病骨髓细胞学表现存在一定差异,临床需密切结合临床资料及相应的检查进行综合分析,减少疾病的误诊及漏诊。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分析骨髓细胞学检查在全血细胞减少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并对不同疾病的骨髓细胞学特征及病因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漯河医专二附院2014-12—2016-10收治的全血细胞减少性疾病患者86例,均接受骨髓细胞学检查,对细胞分布、形态以及骨髓增生情况进行观察和记录。结果 86例全血细胞减少性疾病患者中,造血系统疾病导致者64例(74.4%),骨髓细胞形态均出现异常,巨噬细胞、红细胞以及中性粒细胞均出现病态造血情况。由非造血系统疾病引发者22例(25.6%),骨髓细胞形态均呈感染骨髓象。结论全血细胞减少性疾病病因复杂,其中以造血系统疾病引起者较为多见,骨髓涂片细胞学检查对于提高临床诊断能力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全血细胞减少症在各系统疾病中的分布情况,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对89例全血细胞减少症患者进行回顾性病因分析.[结果]病因中造血系统疾病占76.4%;非造血系统疾病占23.6%;而在造血系统疾病中再生障碍性贫血(AA)最为多见(占37.1%),非造血系统疾病中以各种原因引起的脾功能亢进症最为常见(占9.0%).[结论]造血系统疾病是引起全血细胞减少症的常见原因,其中又以AA最为常见.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临床常见的全血细胞减少的原因,降低诊断此类疾病的误诊率。方法:对78例全血细胞减少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由造血系统疾病引起的全血细胞减少占83.3%;非造血系统疾病占16.7%。结论:引起全血细胞减少的病因很多,必须进行全面详细的检查,以降低误诊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全血细胞减少症患者原发疾病分布,提高疾病诊断准确率.方法 收集160例全血细胞减少症患者临床资料,对原发疾病分布及不同原发疾病患者构成比进行分析.结果 造血系统疾病患者占63.1%,非造血系统疾病患者占36.9%.结论 导致全血细胞减少症的原发疾病虽以造血系统疾病为主,但非造血系统疾病仍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在全血细胞减少症(PCP)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以期为PCP患者治疗提供重要依据。方法对云南省普洱市镇沅县人民医院内科在2014年1月至2017年6月送检的88份患者的骨髓涂片标本进行细胞形态学检查,结合临床表现对PCP病因进行诊断。结果 88例患者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显示,造成PCP的病因中,造血系统疾病63例(占71.59%),其中再生障碍性贫血33例(37.50%)、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9例(10.23%)、急性白血病8例(9.09%)、溶血性贫血5例(5.68%)、多发性骨髓瘤2例(2.27%)、缺铁性贫血6例(6.82%);非造血系统疾病23例(占26.14%),其中急慢性肝病14例(15.91%)、恶性肿瘤骨转移4例(4.55%)、感染性疾病5例(5.68%);另外有2例不能确诊;确诊率为97.73%。结论对于PCP患者,除了要考虑造血系统所致的疾病,非造血系统疾病引起的全血细胞减少也应引起临床重视。应用骨髓细胞形态学诊断方法具有快速准确和简便的优点,能明确全血细胞减少病因,协助临床疾病的诊断、疗效观察和预后估计,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165例儿童全血细胞减少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原  姜林春  杨剑敏  王欢 《检验医学》2010,25(6):451-455
目的对165例全血细胞减少患儿的病因学分析。方法通过从临床症状、外周血片、骨髓象描述等不同角度对165例全血细胞减少的患儿作病因学统计和分析。结果由造血系统引起的全血细胞减少67.3%(111/165),非造血系统引起的32.7%(54/165)。造血系统以再生障碍性贫血为主40.5%,其次急性白血病32.4%,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14.4%,噬血细胞综合征9.9%,恶性组织细胞病1.8%,巨幼细胞性贫血0.9%。非造血系统以感染性疾病为主50%,其次为转移性肿瘤18.5%,寄生虫感染14.8%,系统性红斑狼疮7.4%,甲状腺功能亢进5.5%,脾功能亢进3.7%。165例全血细胞减少的患儿临床症状以发热为主要症状81.2%(134/165),其次为淋巴结肿大33.3%(55/165),肝肿大33.3%(55/165),脾肿大24.9%(41/165),出血28.9%(47/165),骨痛12.7%(21/165)等。结论临床常见的全血细胞减少主要由造血系统疾病引起,但由非造血系统引起的也占一定比例,值得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12.
感染性心内膜炎误诊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 :总结感染性心内膜炎 (IE)的临床资料 ,分析误诊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近 10 a收治的 IE6 9例。结果 :误诊 6 3例 ,误诊率为 91.3%。常见误诊病种为上感。先天性主动脉瓣二叶瓣畸形、二尖瓣脱垂及瓣膜退行性变的漏诊为导致 IE误诊的常见原因。UCG在诊断的确立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导致误诊的最重要原因是对 IE的认识不足。常见误诊治疗为不正规应用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治愈 38例 (5 5 .1% ) ,需手术 2 1例 (30 .4% ) ,死亡 10例(14.5 % )。结论 :IE为误诊率很高的疾病 ,误诊原因有多方面。需提高认识 ,早发现、早治疗 ,最终提高 IE的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13.
与异常免疫相关的全血细胞减少症   总被引:53,自引:15,他引:53  
目的 报告一组与异常免疫相关的全血细胞减少症。方法 分析29例骨髓单个核细胞Coombs试验阳性的血细胞减少症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特征。结果 该组患者大部分表现为全血细胞减少;绝大部分患者骨髓增生良好,少部分增生减低,但红系比例不低或增高;常规溶血试验阴性;无造血原料缺乏证据;无异常克隆造血证据;骨髓单个核细胞Coombs试验阳性;对肾上腺皮质激素为主的试验性治疗反应良好。结论 该组疾病与异常免疫(特别是自身抗体)介导的造血细胞破坏或功能异常有关,暂称为免疫相关性全血细胞减少症(immunorelated pancytopenia,IRP),将其从再生障碍性贫血(AA)、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中区分出来,患者可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并且可减少误诊的AA、MDS。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深入了解免疫相关性全血细胞减少症的临床特征,以便与其他血细胞减少症加以鉴别.方法 回顾性分析免疫相关性全血细胞减少症39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疾病主要临床特征:三系血细胞减少,网织红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分别为0.66%~5.76%、46.7%~72.4%,骨髓增生情况多数为活跃,部分明显活跃或减低,粒系血细胞比例均数0.54,红系血细胞比例均数0.35,全片无巨核细胞4例,1~10个8例,>10~35个27例.CD19+、CD5+CD19+B淋巴细胞比率显著高于正常人;通过骨髓单个核细胞抗人球蛋白试验或流式细胞术均可检测到骨髓未成熟造血细胞自身抗体,阳性率分剐为46.2%和89.7%.给予免疫抑制和促造血治疗后,多数患者症状减轻,血细胞不同程度上升.定期随访,6个月后5例患者白细胞及血红蛋白恢复正常,血小板维持在(50~70)×109/L左右.结论 免疫相关性全血细胞减少症是一类抗骨髓未成熟造血细胞自身抗体导致的全血细胞减少性疾病,全面的实验室检查有利于与其他血细胞减少症鉴别.骨髓单个核细胞抗人球蛋白试验、流式细胞术进行外周血B淋巴细胞亚群、骨髓单个核细胞自身抗体检测可为该疾病诊断提供一定的诊断依据,对明确诊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多数病例对免疫抑制和促造血治疗反应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鼻咽癌误诊的原因 ,以达到减少误诊 ,提高早期诊断率 ,改善疗效。方法 :对 131例确诊鼻咽癌患者作回顾性分析 ,了解引起误诊的原因。结果 :131例确诊患者中误诊 5 8例 ,占 4 4 3% ,科室涉及内科 ,眼科 ,外科 ,神经内科 ,耳鼻喉科 ,全科医生。结论 :鼻咽癌早期症状不典型 ,解剖位置隐蔽 ,粘膜下型活检时不易取到肿瘤组织 ,有的医生缺乏对本病的认识 ,鼻咽癌普查的缺乏 ,也是导致误诊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按解剖学定位法诊断程序对173例慢性咳嗽的诊断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解剖学定位法诊断程序确诊慢性咳嗽病因,以减少漏误诊。方法:对173例慢性咳嗽者采用Richard Irwin提出的解剖学定位法进行诊断性随访。结果:173例中有67例被误诊为急、慢性支气管炎和慢性咽炎,误诊率38.7%。结论:按照解剖学定位法对慢性咳嗽进行病因诊断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肝豆状核变性的临床表现及其与误诊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肝豆状核变性(WD)临床表现及其与误诊关系。方法;对确诊的所有152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性别、年龄、临床表现及误诊病种等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肝豆状核变性误诊与有无家族史有关,有阳性家族史者误诊率为6.89%,明显低于无家族史者(59.35%)(P〈0.05);(2)以神经系统损害首发者误诊率为32.14%,较非脑病症状首发者为低(P〈0.05);(3)以单个脏器功能损害首发时误诊率为56.92%,较两个或以上多器官功能损害并存时误诊率(4.55%)明显增高(P〈0.05)。结论:肝豆状核变性误诊与临床表现的变化多样有关;有阳性家旗史、出现神经系统症状或多器官损害并存时较少误诊。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误诊并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我科2004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多发性骨髓瘤571例。其中发生误诊病例326例,进行总结分析。结果误诊率达57.09%,误诊为骨关节、肌肉类疾病117例,占35.88%;血液系统疾病48例,占14.72%;泌尿系统疾病66例,占20.24%;感染性疾病31例,占9.50%;循环系统疾病18例,占5.52%;消化系统疾病22例,占6.74%;神经系统疾病12例,占3.68%;皮肤类疾病4例,占1.22%;自身免疫性疾病8例,占2.45%。结论多发性骨髓瘤因起病隐匿,病程缓慢,症状不典型,多样化、复杂化的临床表现和多发性骨髓瘤骨髓瘤细胞往往分布不均,有些患者需经过多次、多部位骨穿才能明确。加之医生缺乏对多发性骨髓瘤的认识,医生对实验室检查结果不能正确分析。对该病警惕性不高,仅满足于首发症状,或某一突出表现,并未进行全面细致的询问病史,系统的检查未能对多系统损害进行综合分析是造成误诊的多方面因素。  相似文献   

19.
交通事故致严重多发伤的程序化急救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提高交通事故致严重多发伤救治成功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交通事故致严重多发伤患者13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79例,对照组60例)。治疗组采取ABCDE制医生、护士抢救配合分工程序图程序化操作救治;对照组未采取ABCDE制医生、护士抢救配合分工程序图程序化操作救治。观察两组观察抢救成功率、诊断正确率、漏误诊率、并发症率。结果治疗组79例,抢救成功率89.57%,诊断正确率95.23%,漏误诊率19.00%,并发症率31.65%,治疗组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t分别=10.52、11.43、12.72、11.32,P均〈0.05)。结论严重多发伤救治时制定了ABCDE制医生、护士抢救配合分工程序图进行程序化操作,可以使参加抢救的医护人员有序分工、紧密协作、迅速作出诊断、及时进行救治,可提高严重多发伤抢救成功率,减少了漏误诊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0.
Aplastic anemia is a form of bone marrow failure that ranges in severity from mild to severe. In all cases, some degree of pancytopenia is present. The cause usually is unknown, although many drugs and viruses are associated with the disease. The pathophysiology of aplastic anemia involves either a stem cell defect or injury or an immunologically mediated hematopoietic cell destruction, which may operate in concert with abnormalities in programmed cell death. Excellent clinical care and research have dramatically improved patient survival, with 70% to 90% of sibling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 recipients surviving long term. Patients with mild or moderate disease may not require immediate treatment. If and when these patients require treatment, the mainstay of therapy is immunosuppression. The initial drug regimen includes antithymocyte globulin, often in combination with cyclosporine A, followed by moderate-dose steroids and cyclophosphamide. Nurses assess and monitor patients and their progress, recognizing medication adverse effects. Nurses educate patients about their disease and its treatment, and provide necessary emotional support. Severe aplastic anemia is treated with 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This therapy involves complex nursing challenges. The patient goes through an extensive pretransplantation workup. Donor selection and harvesting of hematopoietic stem cells are preludes to an intensive preparative regimen. This preparative or conditioning regimen and the need for long-term immunosuppression are the reasons for many of the acute complications and adverse events that may follow the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Nurses must be vigilant in assessing and monitoring patients for toxicities and long-term complications that may affect almost any organ syste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