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3.
目的探讨唇腭裂在婴儿期同期修复的可行性及优缺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近十年来同期修复婴儿期唇腭裂468例,对术后3年以上患者进行语音评价。结果468例婴儿均完成唇腭裂同期修复,术后出现并发症173例,死亡1例。其中94例出现不同程度呼吸困难,74例出现腭部缝合口裂开(63例为悬雍垂裂开),2例唇部切口感染,1例因术中缺氧出现脑瘫,2例出现恶性高热(其中1例死亡),1例拔出碘仿纱条后大出血。术后3年以上有278例,随访168例,发音优115例,良48例,差5例。结论婴儿期同时修复唇腭裂虽具有术后语音效果好及其他优点,但呼吸困难及悬雍垂裂开发生率高,良好的麻醉对保证手术成功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4.
单侧唇腭裂中牙槽嵴裂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16例单侧唇腭裂中的牙槽嵴裂患者,采用自体髂骨骨松质或羟基磷灰石充填,并以上唇粘膜瓣和裂隙两侧粘骨膜移转封闭裂隙的治疗方法。其中12例随访1-5年,自体骨移植者有9例,全部发生骨连续,并在7例3或3从骨移植区长出。 相似文献
5.
李文宏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2002,18(2):116-116
常用的修复单侧唇裂的方法有旋转推进瓣法 (Millard手术法 )和下三角瓣法 ,各有其特点。自 2 0 0 0年以来 ,我们试用Y V镶嵌的改良Millard手术方法修复单侧唇裂 19例 ,效果满意。1 临床资料本组 19例 ,男性 15例 ,女性 4例。年龄最大 36岁 ,最小10个月。Ⅱ度单侧唇裂 12例 ,Ⅲ度单侧唇裂 7例。2 手术方法按旋转推进瓣术式定点 1~ 7,点 8在鼻前庭的外上方。由 5 - 6作一横形切口 ,将切口下侧去除部分三角状组织形成一钝角 ,联接 3- 5 ,使 5 - 6、5 - 3的上方成为横Y形切口。点 4、7、8成V形瓣。沿空点全层切开唇组织 ,… 相似文献
6.
为16例单侧唇腭裂中的牙槽嵴裂患者,采用自体髂骨骨松质(13例)或羟基磷灰石(3例)充填,并以上唇粘膜瓣和裂隙两侧粘骨膜瓣移转封闭裂隙的治疗方法。其中12例随访1~5年,自体骨移植者有9例,全部发生骨连续,并有7例或从骨移植区长出。羟基磷灰石者3例无一例有牙萌出。认为缺损修补以自体骨移植为好,羟基磷灰石不宜用于未成年人。 相似文献
7.
8.
改良Mohler法同期修复单侧唇裂鼻畸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先天性单侧唇裂鼻畸形同期修复的手术方法,并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估.方法 采用改良的Mohler法修复唇裂,同期行鼻畸形的整复,术后6d开始佩带鼻部保持器至少半年,分别在术后3、12个月复诊.结果 1998年9月至2008年8月,共治疗103例,手术年龄为2.5~12个月.术后3个月随诊时,97例获得了良好的鼻唇形态,手术切口瘢痕不明显,与非裂隙侧人中嵴对称,双唇峰等高,双侧鼻孔对称,鼻小柱居中,鼻尖挺立,鼻翼塌陷不明显;6例鼻部形态满意,但存在裂隙侧唇峰上移,唇高不足.术后12个月随诊的89例鼻畸形并无明显加重,鼻软骨发育也未受到很大影响,存在唇高不足的3例上唇缩短也得到明显改善.结论 改良Mohler法同期修复单侧唇裂鼻畸形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9.
单侧完全性唇腭裂鼻畸形的早期修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修复单侧完全性唇腭裂的同期 ,修整明显的鼻翼畸形。方法 以同心圆内外弧不等长的几何学原理 ,分析单侧完全性唇腭裂修复后出现典型的患侧鼻翼“S”畸形现象的形成机理 ,设计鼻前庭皮肤“T”形切口 ,三角形切除 ,“T”形缝合方法 ,以有效地修整鼻翼畸形。结果 1997年以来 ,13例采用此法修复后 ,鼻翼“S”畸形消除 ,鼻孔外形明显改善。结论 单侧完全性唇腭裂修复唇裂后 ,鼻翼前庭侧皮肤过剩 ,切除多余皮肤 ,运用几何原理设计修复手术 ,便可实现鼻翼畸形的改善。 相似文献
10.
唇裂修复手术除恢复正常的唇高、人中嵴、唇弓及丰满度外,术后切口线的视觉对称效果、唇珠饱满及鼻底的对称程度等,也直接关系到唇裂修复手术的效果.为此,我们从2001年开始对旋转推进瓣法(Millard法)进行了几点改进,修复了53例单侧唇裂患者,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婴儿期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术前正畸治疗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上颌-鼻软骨整形矫治器在婴儿期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术前正畸中的应用与疗效。方法2003年1月~2004年3月,对100例出生后10 d~3个月内单侧完全性唇腭裂婴儿进行上颌-鼻软骨整形矫治器矫治。其中男60例,女40例,健康状况良好。根据矫治起始时间的不同分为观察组(10 d~1个月内)及对照组(1~3个月)各50例,对比两组婴儿正畸治疗前后上唇裂隙、上前牙槽突裂隙关闭程度及唇腭裂联合整复术后3个月鼻翼外观满意度,评价疗效。结果婴儿正畸前后上唇裂隙、上前牙槽突裂隙宽度观察组为5.0±1.6 mm、4.1±2.7 mm,6.9±2.6 mm、6.4±2.9 mm;与对照组7.5±3.1 mm、8.3±3.0 mm,12.5±4.0 mm、10.8±2.6 mm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婴儿正畸前后上唇裂隙、上前牙槽突裂隙宽度自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儿术后鼻翼外观满意度观察组86.3%与对照组62.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尽早对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患儿实施上颌-鼻软骨整形矫治器矫治,可明显改善上颌形态及鼻畸形程度,减小牙槽突裂隙,并有效减小上唇张力,为婴儿期唇腭裂联合手术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单侧唇裂继发鼻畸形的手术疗效。方法:通过对鼻翼软骨,鼻翼、鼻孔基底环昨合结构的修复和整体旋转复位治疗单侧唇裂继发鼻畸形。结果:自1994年1月至1999年8月共同此手术治疗36例,效果满意,其中23例进行了3个月~24个月的随访均示见并发症发生。结论:本手术切口相对隐蔽,复位良好,安全可靠,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3.
14.
本文以鼻翼对偶三角瓣法结合鼻翼软骨悬吊矫治单侧唇裂术后继发小鼻孔畸形16例,取得满意效果。阐述了唇裂术后继发小鼻孔畸形的原因及鼻翼对偶三角瓣修复的手术方法。实践证明这一方法治疗唇裂术后继发小鼻孔畸形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5.
为克服Millard法Ⅰ式及Ⅱ式修复单侧完全性裂存在缺点。采用鼻底下旋转推进瓣,唇弓上三角瓣的组合瓣法修复单侧完全性后裂。避免了术后患侧上后偏短及上唇直线疤痕缺陷。患侧唇峰确定在与健侧唇峰口角距等长处,并用健侧唇红肌肉辩插入祢补患侧唇红厚度不足,从而避免术后唇弓不对称畸形。术中充分游离患侧鼻翼外侧脚及鼻翼软骨皮肤面,可明显改善鼻翼畸形。取得满意修复效果。旋转推进辩和三角组合辨是修复单侧完全性唇裂纹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16.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