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探讨早期胃癌患者手术治疗术式选择与疗效。方法:选取70例早期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A组与B组各35例,A组行胃部分切除术,B组行远端胃切除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A组患者术后胃排空功能、胆囊收缩功能明显优于B组(P<0.05);A组患者BMI指数明显高于B组(P<0.05);两组复发率与生存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采用胃部分切除术治疗早期胃癌预后效果较佳,有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选择64例早期胃癌患者,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进行远端胃切除术,观察组进行胃部分切除手术,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45分钟胆囊收缩功能和胃排空功能、BMI要明显的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早期胃癌患者进行胃部分切除手术的效果很好,不但治疗效果有保障,而且还会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因此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食管切除术后排空延迟可导致术后吻合口瘘、狭窄等并发症增多[1] ,术后胸胃膨大、进食后胸闷及饱胀感、厌食、反流以及胸胃萎缩性胃炎的发生率明显增高 ,严重影响术后生存质量。红霉素可以刺激胃动素受体 ,可明显加快胃排空。 1999年4月~ 2 0 0 1年 6月 ,我们随机选择两组食管癌切除术后病人 ,术后应用红霉素类药物为观察组 ,未用者为对照组 ,对术后胃排空的相关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研究。1 材料与方法观察组 48例 ,其中男 3 5例 ,女 13例 ,平均年龄 5 8岁。术式分别为 :颈部吻合 3 6例 ,胸内吻合 12例。对照组 48例 ,其中男 3 8例 ,女 10例 …  相似文献   

4.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18):3354-3356
目的探讨管状胃成形重建食管在胸段食管癌切除术中的疗效。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90例胸段食管癌患者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患者术中实施管状胃成形重建食管术,对照组患者术中实施全胃代食管吻合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随访6个月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胃肠平均减压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吻合口狭窄、切口感染、胸腔内感染、胃排空障碍、吻合口瘘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反流性食管炎和胸胃综合征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6个月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胸段食管癌切除术中实施管状胃成形重建食管能够降低部分并发症发生率,有效提高患者术后远期生存质量,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5.
胃大部切除术后患者饮食护理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患者术后饮食护理的疗效观察。方法对2006年7月至2008年6月本科收治的80例胃大部切除术后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将行胃大部切除术后重点实施饮食护理干预的40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40例按护理常规给予护理。并对两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的情况进行总结,比较两组间的差异性。结果观察组患者在重点实施饮食护理干预后,并发症明显减少,疗效也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治疗的原则下,积极做好胃大部切除患者的饮食护理,有助于患者的早日康复,对提高胃大部切除患者术后生存期的延长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赵红军 《中国临床研究》2014,(5):516-517,520
目的探讨胃间质瘤采用腹腔镜胃楔形切除术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2011年4月至2013年6月96例胃间质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就诊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开腹胃楔形切除术,观察组则采用腹腔镜胃楔形切除术。对两组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手术时间分别为(143.9±60.5)、144.7±61.1)min,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对照组与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1.25%、4.1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腹腔镜胃楔形切除术治疗胃间质瘤明显优于开腹手术,患者的创伤较小、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均较短,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7.
选取我院2005年1月2013年10月50例行胃癌次全切除术的早期胃癌患者,分为网膜部分切除组(行网膜部分切除)和网膜全切组(行网膜全切除术)各2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输血、术前及术后血清白蛋白水平、术后并发症等手术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中输血、术前白蛋白水平无统计学差异。网膜部分切除组手术时间较网膜全切组明显降低,术后血清白蛋白水平升高较网膜全切组显著,术后并发症较少(P<0.05)。早期胃癌患者行胃次全切除术中采取网膜部分切除可使手术时间缩短,术后血清白蛋白水平恢复较好,临床效果优于网膜全切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全胃切除术与近端胃切除术治疗胃上部癌的疗效。方法选择胃上部癌患者50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全切组(n=30)和部分切除组(n=20),全切组采用胃全切术治疗,部分切除组采用部分胃部切除术治疗。观察两组的体质量及营养状况、并发症、1年、3年生存率情况。结果全切组、部分切除组体质量降低程度差异不明显;术后7 d,部分切除组血红蛋白、白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全切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1年、3年生存率无明显差异。结论胃上部癌的治疗,采用胃全切术和近端胃部分切除术可获得较一致的临床疗效,然而胃全切术术后营养状况较差,对于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如高龄、多种基础疾病等患者,宜选择近端胃切除术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内镜辅助胃癌黏膜下剥离术治疗胃癌前病变及早期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胃癌前病变及早期胃癌患者共120例,其中100例患者行内镜辅助胃癌黏膜下剥离术,20例患者行外科手术切除术。对比观察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情况,统计内镜辅助胃癌黏膜下剥离术组患者病灶一次切除成功率和整块切除率,同时随访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有无消化道症状以及内镜下表现。结果 120例患者中共100例患者行内镜辅助胃癌黏膜下剥离术,共切除病灶100处,完整切除率为98.0%。内镜辅助胃癌黏膜下剥离术组手术时间(89.5±14.8 min)明显短于外科切除术组(214.6±46.5 min),差异有显著性(P0.05)。外科切除术组患者术中出血率(10.0%)和手术治愈率(100.0%)与内镜辅助胃癌黏膜下剥离术组(10.0%、99.0%)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内镜辅助胃癌黏膜下剥离术组后1个月出现消化道症状阳性率为23.0%,而外科切除术组为80.0%,差异有显著性(P0.05)。外科切除术组患者术后复发率为0,而内镜辅助胃癌黏膜下剥离术组术后复发率为1.0%,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内镜辅助胃癌黏膜下剥离术治疗胃癌前病变及早期胃癌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情况,完全剥离病变组织,减少术后并发症,术后复发风险小,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术前呼吸功能锻炼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胃排空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64例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老年糖尿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及对照组(29例)。观察组术前进行呼吸功能锻炼,对照组不进行术前呼吸功能锻炼,对所有患者进行餐后超声检查,评价患者餐后胃排空情况。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餐后胃窦截面积、胃收缩频率、胃排空率、误吸风险评分等。结果 餐后即刻两组患者胃窦截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时间的延长,两组患者胃窦截面积降低(P<0.05),观察组餐后1 h、2 h、2.5 h胃窦截面积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餐后即刻、餐后1 h、餐后2 h胃收缩频率高于对照组(P<0.05);随着用餐时间的延长,两组患者胃排空率较餐后1 h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患者餐后1 h、2 h胃排空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误吸风险评分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餐后1 h、2 h误吸风险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前呼吸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解剖性肝切除术对肝癌患者外周血黑色素瘤抗原-1(MAGE-1)mRNA、甲胎蛋白(AFP)mRNA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6月治疗的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117例,根据患者最终选取的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n=69)和对照组(n=48)。观察组采用解剖性肝切除术,对照组给予非解剖性肝切除术。观察两组手术情况,术前、术后7 d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胆碱酯酶(CHE),以及术前、术后28 d外周MAGE-1 mRNA和AFP mRNA变化,随访观察患者总体生存时间和无进展生存期。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和切缘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7 d ALT和AS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7 d TBIL和CHE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8 d MAGE-1mRNA和AFP mRNA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位总体生存时间和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解剖性肝切除术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可改善肝功能,降低外周血MAGE-1 mRNA和AFP mRNA表达,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2.
将经临床确诊的72例早期胃癌患者平均分为A、B两个组各36例。两组患者分别采用常规尾部切除手术和保留幽门以及迷走神经胃部分的切除术进行治疗。结果 B组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少于A组患者(P〈0.05);B组患者手术时间以及住院的治疗时间均短于A组患者(P〈0.05)。保留幽门以及迷走神经的胃部分切除术对早期胃癌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术后肠道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周口市中医院2014年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75例,依据手术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8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照组37例行开腹胆囊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及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便时间;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术后肠道功能恢复较快,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用于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中,具有较高的可行性与有效性,能较快促进患者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2):2738-2739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8月收治的60例子宫腺肌症患者,根据患者的意愿,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电切除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腹腔镜子宫全切除术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缩短,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半年FSH值变化对照组较前升高,两组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个月观察组患者FSH无明显变化。观察组未出现明显并发症,对照组中1例出现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差,术后2日排气,也未出现明显并发症。两组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无月经来潮,无痛经,观察组月经量明显减少,甚至闭经,仅1例月经减少不明显,观察组痛经较前症状减轻,仅3例痛经症状缓解不明显,在月经及痛经改善方面对照组优于观察组。采用子宫内膜电切术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显著,且手术损伤小,术后恢复快,术后并发症率低,对卵巢功能影响更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管状胃进行食管癌术后消化道重建的疗效及其并发症。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2年2月住院确诊的胸段食管癌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观察组运用管状胃进行消化道重建,对照组运用全胃进行重建。观察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胸腔闭式引流的时间、胃肠减压时间、平均减压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前和术后6月的心肺功能和术后6月的并发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胸腔闭式引流时间,术后吻合口瘘和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胃肠减压时间、平均减压量、术后住院时间、胃排空障碍、胸胃综合征和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或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手术后的肺活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VC%)、最大通气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MVV%)、第1 s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和射血分数(EF)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而对照组降低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管状胃对食管癌患者进行消化道重建疗效确切,对心肺功能影响小,能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路径化护理干预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疼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13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路径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与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疼痛(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路径化护理干预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能缓解术后疼痛,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行胃大部切除术胃癌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7年6月经我科收治拟行胃大部切除术的100例胃癌患者,并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52例。两组患者均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模式,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方法。对比两组患者首次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体重减少量、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效果优良率。结果:观察组患者首次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均明显早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体质量减少量低于对照组(P0.05),且患者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效果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胃大部切除术后患者实施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可有效提高其临床护理效果,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8.
罗艳兵 《临床医学》2016,(11):82-83
目的分析评价胃大部切除术与单纯穿孔修补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92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纳入本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6例实施胃大部切除术治疗,观察组46例实施单纯穿孔修补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肛门排气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1年,观察组与对照组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3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2.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采取单纯穿孔修补术和胃大部切除术均有较好的疗效,但两者比较,单纯穿孔修补术操作更简单、创伤更小、并发症更低;因此,可作为优先选择。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腹腔镜肝部分切除术与开腹肝部分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4例肝部分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8例)与对照组(56例),观察组治疗采用腹腔镜肝部分切除术,对照组治疗采用开腹肝部分切除术。随访2年。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术后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肝门阻断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1年和2年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肝部分切除术在保证疗效的同时具有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加快康复护理模式对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后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该院收治的拟行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的右半结肠癌患者52例为研究对象。其中2016年1~12月收治的患者26例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2017年1~12月收治的患者26例设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加快康复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及住院时间,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并发症,采用EORTC QLQ-C30量表评价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初次排气、排便时间、恢复普食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9.23%明显低于对照组53.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17,P<0.05);观察组术后1周恶心/呕吐、疼痛、疲乏、便秘、食欲下降等部分生活质量指标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6.15%(25/26)明显优于对照组76.92%(20/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27,P<0.05)。结论加快康复护理模式有助于促进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缩短住院时间,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