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李丽  陈敬国 《医学综述》2014,(14):2512-2514
尿β2微球蛋白测定可反映肾小管受损程度或者肾小球的滤过负荷。其作为肾小球滤过膜电荷屏障受损的重要标志之一,可反映肾小球有无受损及受损的程度。早期联合应用多种灵敏指标监测肾功能,可为临床早期防治肾损伤提供依据。该文对新生儿窒息发生后的尿β2微球蛋白、α1微球蛋白、尿微量白蛋白的变化予以综述,以揭示尿微量蛋白在新生儿窒息肾损伤中的预警价值。  相似文献   

2.
程雁 《现代实用医学》2012,24(10):1165+1174
目的探讨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和尿微量白蛋白(mAlb)对新生儿窒息所致肾损害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将59例窒息新生儿分为重度窒息组(18例)和轻度窒息组(41例)。另取同期正常新生儿60例设为对照组。出生后第2天采集随意新鲜尿,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尿RBP和mAlb含量。结果窒息新生儿出生后第2天的尿RBP和mAlb含量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均<0.05),且重度窒息组均高于轻度窒息组(均<0.05)。结论尿RBP和mAlb可作为检测肾小球功能的特异性指标,并与窒息程度密切相关,对窒息引起的早期肾损害具有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窒息新生儿肾损害与血、尿β2-微球蛋白(β2-MG)变化的关系。方法:通过放射免疫法测定61例窒息新生儿(重度25例,轻度36例)生后第1d,7d的血、尿β2-MG的水平。结果:血、尿β2-微球蛋白在早期重度窒息较轻度窒息组明显增高(P<0.01),轻度窒息组较正常对照组水平明显增高(P<0.01),且恢复期(出生后第7d)血β2-MG较尿β2-MG下降速度快。结论:窒息新生儿血、尿β2-微球蛋白水平明显增高,提示窒息新生儿普遍存在肾功能损害,且肾小管功能恢复比肾小球慢。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窒息新生儿血β_2微球蛋白(β_2-MG)的变化与肾损害的关系。方法:测定61例窒息新生儿(重症25例,轻度36例)生后1 d、7 d血β_2-MG、血尿素氮(BUN)和肌酐(Cr)的水平。结果:血β_2微球蛋白在早期重度窒息组、轻度窒息组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P均<0.05),恢复期(生后第7 d)重度窒息组血β_2-MG明显下降,但乃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5)。窒息的轻重程度和血β_2-MG呈正相关(r=0.94,P<0.05)。血β_2-MG和血尿素氮、肌酐均呈正相关(r=0.76、r=0.89,P均<0.05)。结论:动态测定窒息新生儿血β_2-MG水平能及早、准确反映新生儿肾功能损伤的程度及肾小球和肾小管功能恢复情况。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窒息新生儿尿转铁蛋白(TRF)及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的变化。方法:取51例窒息新生儿(轻度窒息30例,重度窒息21例)及206例正常新生儿生后第1次及生后24h尿液,检测TRF、β2-MG;同时取血,测血尿素氮(BUN)、肌酐(Cr)。结果:窒息组2次尿TRF及β2-MG异常率及表达水平均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0.05);与重度窒息组比较,轻度窒息组第1次尿TRF及β2-MG水平及异常率较低(P〈0.05),而第2次结果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TRF及β2-MG是反映窒息新生儿早期肾小球和肾小管功能改变的敏感性指标。  相似文献   

6.
戴宏华  解冰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23):4111-4113
目的:探讨通过测定肾小管标记物(THP、RBP、α1-MG、β2-MG、NAG)及肾小管功能的项目(CH2O),判断肾小球疾病的肾小管受损程度。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THP、RBP、α1-MG、β2-MG,用ELISA法测定RBP,用比色法测定NAG,用物理学方法测定CH2O。结果:各组肾脏疾病中除隐匿性肾炎外均有一种或几种结果高于或低于对照组,其中在肾功能不全患者中的各项结果均有意义(P<0.01);隐匿型肾炎中的结果基本正常;狼疮性肾炎患者的肾小管受损也较明显。结论:通过监测多种肾小管标记物可以起到诊断和监测肾小球疾病的肾小管实质或功能损伤情况,对治疗起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窒息新生儿血、尿β2-微球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窒息新生儿血、尿β2-微球蛋白(β2-MG)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窒息(观察)组(51例)和正常(对照)组(27例)血、尿β2-MG的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新生儿血、尿β2-MG明显升高(P<0.05或0.01),且与窒息程度呈正比.结论窒息新生儿的肾功能受到损害,检测血、尿中β2-MG的浓度是观察肾小球滤过和肾小管重吸收功能的一个敏感特异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尿β2-微球蛋白的变化与新生儿肾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出生后5 d内新生儿任意1次尿液,不少于3 mL,离心留取上清液做试验,测定尿β2-微球蛋白含量。结果早产新生儿尿β2-微球蛋白量明显高于健康足月新生儿,两者有明显差异(P<0.05﹚;窒息新生儿尿β2-微球蛋白量明显高于健康足月新生儿,两者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早产新生儿肾小管重吸收功能明显低于健康足月新生儿,而窒息新生儿由于缺血缺氧导致肾小管功能受损害,使其重吸收能力下降。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围生期窒息对足月新生儿肾功能的影响。方法观察2005—03~2007—03期间在我院新生儿病房住院的足月新生儿共140例,按照出生时Apgar评分结果分为轻度窒息组(n=70)和重度窒息组(n=70),同时观察正常对照60例。采用矫正的肌酐清除率(Ccr,ml/min)作为。肾小球滤过率的评价指标,同时观察患儿尿β2-微球蛋白(β2-MG)和尿微量白蛋白(MA)的变化情况。统计学方法为单因素方差分析法。结果重度窒息组Ccr较轻度窒息组和对照组均显著降低(P〈0.01);轻度窒息组Ccr与对照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窒息组尿β2-MG和MA较对照组均显著增高(P〈0.01);轻度窒息组尿β2-MG仍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围生期窒息可以造成足月新生儿。肾功能受损,以尿β2-MG值的变化更灵敏;且窒息程度越重,肾功能损伤的程度也越重。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窒息新生儿肾损害与血、尿β2 微球蛋白(β2 MG)变化的关系.方法通过放射免疫法测定61例窒息新生儿(重度25例,轻度36 例)生后第1天、第7天的血、尿β2 MG的水平.结果血、尿β2 微球蛋白在早期重度窒息组较轻度窒息组明显增高(P<0.01),轻度窒息组较正常组水平明显增高(P <0.01),且恢复期(出生后第7天)血β2 MG较尿β2 MG下降速度快.结论窒息新生儿血、尿β2 微球蛋白水平明显增高,提示窒息新生儿普遍存在肾功能损害,且肾小管功能恢复比肾小球慢.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风湿病患者尿蛋白的变化及其与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探讨风湿性疾病对肾脏的损伤程度。方法检测60例风湿病患者尿液中尿蛋白的表达,同时检测血常规、尿常规及生化指标,随机选取20例正常健康者,检测尿液中尿蛋白的表达并与60例风湿病患者尿液中尿蛋白表达进行比较。结果风湿病患者尿液中尿蛋白指标尿免疫球蛋白G(尿IgG)、α1-微球蛋白(α1-MG)、β2-微球蛋白(β2-MG)、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定量(NAG)、视黄醇结合蛋白(RBP)表达明显升高,尿蛋白异常率最高的为尿NAG(58.3%),其次为尿α1-MG(40.0%);相关分析显示:尿IgG、微白蛋白(mAlb)、微白蛋白/尿肌酐(MAl/C)、NAG酶与尿红细胞呈正相关(P〈0.05或P〈0.01),尿IgG、α1-MG、NAG酶、RBP与疾病活动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风湿病患者存在肾实质的改变,主要表现为肾小管的损伤,同时伴有肾小球滤过的受损,肾脏的损害程度随着疾病的活动而加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检测尿液胱蛋白酶抑制剂C(Cystatin C)、α1-微量球蛋白(α1-MG)、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和β2-微球蛋白(β2-MG),从而评价患者的肾小管功能.方法 选择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我科住院的患者222例为病例组,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两组尿C...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川芎嗪注射液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小管功能及肾间质纤维化状态的影响。方法:将128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4例,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载川芎嗪注射液,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尿N-乙酞-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视黄醇结合蛋白(RBP)、α1微球蛋白(α1-MG)、B2微球蛋白(J32-MG)、IV型胶原(CⅣ)水平和血清透明质酸(HA)、层黏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Ⅲ型胶原(Col Ⅲ)、尿素氮(BUN)水平,同时测定24h尿蛋白、血浆白蛋白和肾小管对白蛋白的重吸收率。结果:治疗2、4周后观察组尿NAG、RBP、α1-MG、G2-MG、CIV水平和血清HA、LN、PCBI、ColⅢ、BUN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患者24h尿蛋白低于对照组,血浆白蛋白及肾小管对白蛋白的重吸收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川芎嗪注射液能调节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尿液及血清相关因子水平,提高肾小管对白蛋白的重吸收率,有效促进肾小管功能及肾间质纤维化状态的改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早期肾脏损害指标的变化及对高血压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尿微量白蛋白(mALB)、β2微球蛋白(β2MG)、全定量酶免疫法测定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速率法检测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Jaffe速率法测定肌酐。结果:高血压病患者尿RBP、mALB、β2MG、NAG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并随病期的延长有逐渐增高的趋势。单项及二项检测RBP、mALB、β2MG、NAG阳性率较低,联合其中三项检测阳性率较高,联合四项检测阳性率可达91.67%,RBP与β2MG、NAG呈显著正相关(P<0.05)。mALB与RBP、β2MG、NAG无相关性(P>0.05)。结论:检测尿RBP、mALB、β2MG、NAG是诊断高血压病早期肾损害的敏感指标,联合三至四项指标有较高的检出率,对于高血压肾病的早期诊断,肾功能损害程度及部位的判断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RBP对肾脏早期损害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视黄醇结合蛋白(RBP)检测对肾脏功能早期损害的应用价值。方法:我院糖尿病科及高血压病专科住院及门诊病人标本(糖尿病均为2型糖尿病),共926份,包括血液、尿液(晨尿),对所有血液标本进行RBP、胱抑素C(CysC)、β2-微球蛋白(β2-M)、尿素氮(BUN)、肌酐(Cr)的检测;对RBP结果在70~120mg/L之间的患者进行尿液的RBP、β2-M、尿微量白蛋白(U-Alb)、Cr的检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RBP测定结果正常时,CysC、β2-M、Cr、BUN都在正常范围之内,当RBP出现轻度升高时,CysC、β2-M同步升高,并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而BUN、Cr均无明显变化,但随着前种指标的明显升高,BUN、Cr也有着相应的改变,但其程度不显著。尿液标本中,变化最显著的依次为RBP、β2-M、CysC、Alb,而Cr几乎无变化。结论:在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的早期,引起肾小球滤过率或肾血流量降低时,致使血液中RBP蓄积而使之浓度升高,其敏感性远高于Cr、BUN,与CysC、β2-M相当。在出现明显肾脏损害时,其升高的程度也与CysC相当,高于β2-M(两组比较P<0.05),当造成早期近端肾小管损伤时,RBP、CysC、β2-M在尿液中的浓度升高十分明显,而尿液中的肌酐几乎无变化,且RBP升高程度大于β2-M、CysC、Alb等(P<0.05)。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DM)患者肾小管功能损害的临床意义.方法:评价62例2型DM患者的肾小管功能.结果:62例DM患者尿N-乙酰-β-D-葡萄糖苷酶(NAG)、α1-微球蛋白(α1-MG)、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阳性率分别是90.1%、92.3%、91.6%.结论:尿NAG、α...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益肾化湿颗粒对糖尿病肾病(DN)的治疗效果及对患者肾小管损伤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DN患者200例,按患者的治疗意愿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00例。其中对照组的患者使用常规降糖、降血脂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益肾化湿颗粒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与治疗4个月后的血糖指标[空腹血糖(FGB)、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肾功能指标[血清肌酐(Scr)、尿素氨(BUN)、尿蛋白排泄速率(UAER)]以及肾小管功能指标[β2微球蛋白(β2-MG)、视黄醇结合蛋白(RBP)、N-乙酰-β-D葡萄糖苷酶(NAG)]的结果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4个月后的FGB、2hPG、HbAlc、Scr、BUN、UAER、β2-MG、RBP、NAG指标均比治疗前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肾化湿颗粒可有效控制DN患者血糖与血压水平,改善其肾功能、减轻肾小管损伤。  相似文献   

18.
尿mAlb、NAG、β2-MG、α1-MG检测对肾脏疾病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红娟  刘红  姬佳妮  岳华  陆晨 《西部医学》2011,23(2):234-235,238
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m Alb)、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β2-微球蛋白(β2-MG)、α1-微量球蛋白(α1-MG)检测对肾脏疾病的临床意义,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将238例受试者分为对照组和病例组,分别测定两组尿m Alb、NAG、β2-MG、α1-MG的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病例组尿m Alb、NAG、β2-MG、α1-MG排泄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尿NAG和β2-MG检测的敏感性较高,OR值分别为324.161(P〈0.001)和6.297(P=0.00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尿NAG、β2-MG检测对肾损害更具有敏感性,可作为肾损害性疾病的监测、疗效观察及预后判断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七氟醚小流量半紧闭吸入麻醉对肾小管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05~2010年采用七氟醚小流量半紧闭吸入麻醉的患者13例,分别检测其术前、术中、术后的γ-谷氨酰胺转肽酶(gamma-glutaminetranspeptidase,GGT)、β2-微球蛋白(β2 microglobulin,β2MG)、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N-acetyl-β-D-aminoglucoside,NAG)、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肌酐(creatinine,Cr)、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等指标,且术中监测患者钠石灰温度。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前后肾小管功能指标GGT、ALT、AST、Cr、BUN在术中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小趋势,术后3 d又回到正常水平,前后差异不显著,而肾小管功能指标尿NAG在术后第1天达到最高[(5.13±0.87)U/(mmol.Cr)],指标β2MG在术后第3天达到最高[(24.83±4.97)mg/(mol.Cr)],两组指标在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七氟醚小流量半紧闭吸入麻醉对患者肾小管重吸收功能有一定的影响,对其他肾功能的影响不明显,是一种安全可靠的麻醉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