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通过对本病多年的临床治疗观察,湿热疫毒为病因,使气机阻遏,肝失疏泄,脾失健运,肾失开阖,三焦失司,水湿泛滥,随着疾病的发展,疫毒耗伤肝血,气血失调,瘀血凝于肝络,肝体日渐枯萎变硬而失用;气滞、水停、血瘀为病机。运用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原则,治以健脾除湿、行气利水、养血柔肝、化瘀解毒,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2.
冠心病合并脑血管病以气虚为本,痰浊瘀血为标。气虚为脾肾亏虚,包括元气亏虚与宗气亏虚;痰浊瘀血为心失所主、脾失运化、肝失疏泄、肾失蒸腾,痹阻于心脑脉络,发为本病。故治当培补脾肾元气,兼以活血、化痰、理气、平肝熄风、通络。  相似文献   

3.
范晔  张炎 《北京中医药》2006,25(8):499-500
本文从生理基础、病理机制、临床证候、用药分析及现代研究等方面对"脾主裹血"进行了阐述.认为临床诸多出血疾患为脾失裹血所致,并以出血、气虚、脾失健运、失濡等为特点,其中脾失健运症征是脏腑辨证定位标志;气虚和出血现象是病理性质及病理机转标志.提出脾与出血、凝血机制有关;脾虚失运失摄是脾失裹血病证的本质所在,对诸多出血性疾患当思责脾,以此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4.
慢性疲劳综合征是以身体和精神疲劳为突出表现,其病因病机与与心失营运、肝失疏泄、脾失健运关系最为密切。近年发病率逐年上升,笔者试以李世增教授"养心,清肝,醒脾"为核心的"新三宝"思想治疗CFS,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本文立足中医理论,系统分析并总结了经间期出血的发病机理,指出冲任不固和热扰冲任是本病的基本病机,肾虚失藏、脾虚失摄、肝失疏泄是常见病因,为临床治疗经间期出血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属中医学"肝癖"范畴,其发病与先天禀赋不足、饮食不节、情志不畅、劳逸失调、脾虚失运等因素密切相关,病位在肝、脾,久则可累及肾脏,病性多虚实夹杂,以湿、痰、瘀、毒为实为标,以肝失疏泄、脾失健运、肾失固藏为虚为本,辨证应从疏肝健脾补肾、化痰消瘀降脂立法,标本兼顾,虚实并举。  相似文献   

7.
从肝主疏泄、肝主藏血两大生理功能作为理论基础,分别从肝失疏泄生痰致衰、肝失疏泄生瘀致衰、情志异常加速衰老来探讨肝失疏泄与衰老的相关性。提出情志失常-肝失疏泄-衰老假说,分别从肝气逆证、肝气郁证出发为后期假说的验证提供理论依据,为从肝论治衰老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文章总结介绍了谢健教授辨治老年汗证的诊治思路及临证经验。通过对五脏与汗证相关性探析,认为五脏六腑皆令人汗,非独心也。心失所养、肝失条达、脾失健运、肺失宣降、肾失封藏,皆可导致汗出异常。谢健教授以五脏相关理论为指导,将"养心""敛肺""疏肝""健脾""滋肾"为法运用其内,审明病因,病证结合,调和五脏,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失代偿性肝硬化并发脑出血患者临床特点,探讨其发生的危险因素、发病机制。方法选取20例失代偿性肝硬化并发脑出血患者为试验组,选取同期住院治疗20例失代偿性肝硬化未发生脑出血患者为对照组。观察Child-Pugh分级、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PT),采用卡方检验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脑出血的发生与肝功能不全、低血小板计数及凝血时间延长显著相关。结论失代偿性肝硬化并发脑出血和肝功能不全及继发凝血机制异常等因素有关,掌握失代偿性肝硬化并发脑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对改善患者预后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正> 近年来,我在治疗慢性肾炎方面取得了较好疗效,现将临床辨证施治的几点体会介绍如下。1 肾炎病因病机病因分内、外两种,外因多为风、寒、湿、热、疮毒等,内因有七情、劳伤、房室过度、饮食不沾、妊娠虚损等。病机主要是肺脾肾三脏的虚损,即肺失通调,脾失转输,肾失开阖,三焦失其决渎,膀胱失其气化,水湿停留,津血悉从水化。本  相似文献   

11.
肝主疏泄,能疏通畅达一身之气机。肝气为病,多易波及他脏。臌胀之初多肝气郁滞,郁则盛,脾胃主运化水湿,但脾胃气机的升降必借助肝气的疏达始能调和不病,今肝气不和不能正常疏达反来克伐,则脾失健运,水湿难以运化而停滞腹中形成胀满。臌胀的形成与肝的生理功能、生理特性以及病理变化密切相关。臌胀从肝论治是根据肝的升达疏泄作用对气、血、水、脏腑以及情志的影响作用和臌胀与脏腑、气、血、水的密切关系而确定的。临床上通过调肝的方法使脏腑功能调和,气、血、水调畅,进而使人体气血恢复调和的状态,从而达到治疗本病的目的。臌胀早期肝郁脾虚,气滞湿阻,宜疏肝理气,健脾祛湿;臌胀中晚期肝郁血瘀水停,宜疏肝活血,化瘀利水;臌胀中晚期肝肾阴虚水停,宜柔肝滋肾,养阴利水;臌胀中晚期肝气阳虚水停,宜补肝气,温肝阳。臌胀无论从病因、病机还是辨证施治中的理法方药选择上,均应注重调肝。  相似文献   

12.
海藻玉壶汤治疗声带息肉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今临床治疗声带息肉多遵"金破不鸣"理论,从肺论治,然其效甚微。声带息肉核心病机为"痰瘀互结",发生与发展与脾关系密切,治疗大法应为健脾化痰、祛瘀散结。声带息肉中痰浊蕴结(脾虚)证、痰瘀交阻证、气滞血瘀证最为常见。海藻玉壶汤正为消癥化积之良方,又有良好的化痰活血作用,适用于痰凝气滞而引发的各种积聚肿块,运用海藻玉壶汤治疗声带息肉,随证加减,可适用于声带息肉兼痰、兼瘀、兼虚的不同证型。  相似文献   

13.
王光耀  王兴华 《吉林中医药》2013,(12):1288-1290
王兴华教授认为,胃病有家族倾向,与遗传体质和后天失调相关,了解家庭成员以及直系亲属病谱,有利于判断疾病的发生、发展与预后、转归。辨证属于脾肾阳虚,中州失养,治以温补脾肾,健中助运;湿热内阻,胃气郁滞,治以清化湿热,理气和胃;肝胃不和,气滞不通,治以疏肝理气,和胃止痛;胃阴亏虚,中州失养,治以养阴益胃,健中助运;瘀血停滞,郁阻脉络,治以活血化瘀,通络护膜;寒邪客胃,凝滞不通,治以温胃散寒,行气止痛;饮食积滞,脾胃不和,治以消食导滞,运脾和胃。  相似文献   

14.
秦国政教授认为青少年男性乳房发育症多因肝肾亏虚、冲任失调、肝失疏泄、脾失健运、胃失和降、痰瘀之邪内蕴日久结于乳络所致。青少年天癸渐至,若禀赋不足,肾之气化失司,冲任不调,水不涵木而横逆脾胃,致痰瘀相搏,结于乳络,发为本病。因此,治疗应顺其发病特点,从病理产物导致的标症入手,兼顾本症。秦教授主张采用滋肝肾健脾胃散瘀结法治疗本病,方选三甲二陈汤加减。滋肝肾常用鳖甲、菟丝子、枸杞子等,健脾胃常用法半夏、陈皮、茯苓等,散瘀结常用夏枯草、穿山甲、老鹳草等。列举验案一则以说明疗效。  相似文献   

15.
眩晕病的辨证思路与方法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王立忠 《河南中医》2009,29(2):105-107
眩晕一病,病因多端,虚实夹杂。临床辨证常分为6个类型:肝阳上亢证、气血亏虚证、肾精不足证、痰湿中阻证、肝郁脾虚证、痰瘀交阻证,分别施以不同的方剂。在辨证论治基础上,掌握其辨证立法、选方用药的规律,有效组织,合理用药,灵活配伍,充分利用某些药物配伍后所产生的协同增效作用,使药到病除。用药配伍规律大致有:平肝潜阳,清脑熄风;健脾祛痰,利湿和胃;补气益肾,养血安神;滋阴补肾,填精补脑;活血祛瘀,化痰通络。  相似文献   

16.
张法荣治疗特发性水肿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特发性水肿为临床常见疾病,张法荣教授认为本病病机为肝郁脾困、肾虚水停,关键因素为瘀水互结,以养血柔肝、温肾运脾为基本治则,化瘀利水贯穿治疗始终,方剂以当归芍药散合济生肾气丸为主,治疗特发性水肿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周福生教授治疗肝硬化腹水注重治肝先实脾,脾胃健运,精微得以转输,达到水消胀减,同时不忘补肾:活血化瘀贯穿始终,使凝血化散,血脉流畅则痞块、腹水自消;行气利水,攻补兼施,属脾虚或脾肾两虚以健脾益气或健脾益肾之法以扶正培本,兼以祛邪;属气滞水湿,湿热蕴结为主,侧重于攻,行气、利湿、清热是常用之法,并佐以扶正。  相似文献   

18.
便秘一证,证候多样,由瘀致秘的病机为气滞血瘀、血瘀血虚、血瘀津亏.血乃脾胃运化水谷精微而成,故治血者,治脾为主.肝藏血,有疏泄、调节血液之功,故由瘀致秘多从肝脾论治.血瘀可致气滞,血瘀既是病理产物,亦是致病之因,瘀血停留,阻塞脉道,气机运行失常,宜用风药和血疏风、行气化瘀,方用大柴胡汤、小柴胡汤."久病必虚,久病兼瘀"...  相似文献   

19.
罗银星  蔡小平 《河南中医》2021,41(2):211-215
蔡小平教授根据原发性肝癌肝郁脾虚为本、瘀毒内结为标的基本病机,临证时以疏肝健脾化瘀解毒为治疗大法,创立了调肝散结方,在辨病的基础上进行辨证施治,随证加减.蔡教授提出,肝癌临床常见证型为肝郁脾虚证、瘀毒内结证、湿热内蕴证和肝肾阴虚证.肝郁脾虚证常用调肝散结基础方、逍遥散、六君子汤交替使用;瘀毒内结证属瘀阳毒者药用调肝散结...  相似文献   

20.
黄永宾  胡培森 《河南中医》2020,40(3):411-414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的病机为肾虚督亏、寒湿热痹阻、脉络瘀阻,为本虚标实之证。其病因以肾阳虚衰,外邪入侵和病理产物蓄积为主,内因为肾督阳虚,外因为寒、湿、热、风邪,病理产物主要包括痰浊、瘀血,外因中寒邪入侵尤为关键。故笔者临床治疗AS多从肾督辨治,从脾胃辨治,从痰浊、瘀血辨治,强调从肾督、脏腑、脾胃、血瘀等方面论治,临证中把本病分为肾虚督寒证、寒湿阻滞证、瘀血痹阻证、湿瘀互结证四型,根据不同的症状体征标本兼顾,应用固肾通督、温经散寒、祛风健脾除湿、化瘀通络等治疗方法,灵活用药。常用的药物有补虚药、祛风湿药、活血化瘀药、清热药及平肝熄风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