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对69例急性、慢性肺动脉血栓栓塞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以提高肺动脉栓塞诊断的正确率,减少误诊和漏诊率。方法对69例肺动脉血栓栓塞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对69例患者的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以及其他辅助检查资料进行分析,为正确诊断、及时治疗提供帮助。结论提高对肺动脉血栓栓塞的认识,早期发现,正确诊断和及时治疗,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2.
闫登峰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5):6252-6252
目的探讨急性肺血栓栓塞症的诊断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06-2009-10期间周口市中心医院收治肺动脉血栓栓塞症(PTE)患者32例,对患者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进行分析评价。结果发现多数患者存在下肢深静脉血栓(48%)形成,其他危险因素有下肢创伤、手术、心力衰竭、肿瘤、妊娠、糖尿病等。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呼吸困难或气促29例(90%),发生率高。CT肺动脉造影(CTPA)阳性率达100%。结论肺血栓栓塞症临床表现不特异,应注重危险因素,CT肺动脉造影(CTPA)技术成熟,为较好确诊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肺血栓栓塞症的基础疾病、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提高对肺血栓栓塞症认识,减少误诊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肺血栓栓塞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90%的患者存在高危因素,其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占37%,外科手术占24%.常见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胸痛及咳嗽;D-二聚体阳性率100%;血气分析异常78%,心电图变化82%,超声心动图异常82%,下肢B超及下肢深静脉造影异常63%.CT肺动脉造影结果异常80%,为早期诊断提供依据.10例行溶栓加抗凝治疗,有效率100%,70例行抗凝治疗,有效率95.7%,20例于患病后立即死亡.结论:肺血栓栓塞症与基础疾病密切相关,临床表现多样,采用多种诊断手段与临床表现相结合可提高诊断率,减少误诊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肺血栓栓塞症的临床特点及其治疗方式.方法 回顾性分析58例肺血栓栓塞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肺血栓栓塞症最常见的症状是呼吸困难及气促,其次是胸痛.补液对症治疗有效率为69.2%(9/13),而病死率为30.8%(4/13),而抗凝治疗的病死率仅为6.7%(3/45),但有效率高达93.3%(42/45).结论 肺血栓栓塞症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抗凝治疗效果较好.熟悉肺血栓栓塞症的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并提高对肺血栓栓塞症的诊断意识可明显减少漏诊、误诊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肺动脉栓塞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对24例肺动脉栓塞患者的基础疾病、临床症状、辅助检查及溶栓和抗凝治疗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肺动脉栓塞患者有效的检查和治疗方法。结果肺动脉栓塞患者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但临床症状和体征是疑诊的重要指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血气分析,D-二聚体检测,螺旋CT均有助于肺动脉栓塞的早期确诊;早期溶栓及抗凝治疗可有效降低病死率。结论尽快确诊肺动脉栓塞,尽早采用溶栓和抗凝治疗,可提高患者的生存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提高肺血栓栓塞症的诊断水平。方法 将本院自2001年6月至2005年9月确诊为肺血栓栓塞症的1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9例患者临床表现多样,误诊率达58%,最后确诊方法应用螺旋CT肺动脉造影、胸部核磁共振、心脏超声。结论肺血栓栓塞症是一种不少见而容易误诊的疾病,加强对肺血栓栓塞症的认识,对疑似病例覆时行特异性检查有助于降低肺血栓栓塞症的误诊率。  相似文献   

7.
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acute pulmonary embolism,APE)是以各种栓子阻塞肺动脉系统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包括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 embolism,PTE)、脂肪栓塞综合征、羊水栓塞、空气栓塞等.肺血栓栓塞症为来自静脉系统或右心的血栓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所致疾病,以肺循环和呼吸功能障碍为其主要临床和病理生理特征,是一种发病率、误诊率及病死率均高的疾病.本文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1年11月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急诊内科明确诊断并进一步治疗的84例急性肺栓塞患者的基础疾病和危险因素、临床表现(症状和体征)、实验室检查、物理检查、治疗方案及预后等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螺旋CT肺动脉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pulmonary angiography,CTPA)在诊断肺动脉血栓栓塞症(PTE)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7月至2008年10月经CTPA诊断的8例肺动脉血栓栓塞患者的CT征像.结果 8例经CTPA确诊的PIE病例,共累及86支肺动脉(51.1%).受累肺动脉位于右肺56支(65.1%),肺段动脉受累58支(67.4%).栓子形态包括完全充盈缺损16支,中心充盈缺损18支,偏心性部分充盈缺损39支,附壁充盈缺损13支.PE的间接征象主要包括肺动脉高压、肺梗死灶形成、胸腔积液和支气管动脉扩张等.结论 螺旋CT进行CTPA检查具有快捷、无创、安全等特点,是诊断肺动脉血栓栓塞症(FIE)的首选检查.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误诊原因.方法 对7例VTE误诊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VTE临床表现复杂且不典型,容易误诊为肺炎、胸膜炎、COPD、脑血管病等,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能明显降低病死率.结论 对诊断为肺炎、胸膜炎、COPD的患者,若有无法解释的气短、胸痛、头晕、下肢肿胀疼痛等,应考虑VTE,及时进行下肢深静脉彩超,螺旋CT肺动脉造影检查诊断本病.  相似文献   

10.
肺栓塞的临床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肺栓塞是由于外源性或者内源性的栓子堵塞了肺动脉或者其分支,导致肺循环障碍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栓子有静脉血栓、空气、脂肪、羊水、肿瘤细胞等,其中80%~90%的栓子来源予深静血栓,称为肺血栓栓塞症。肺栓塞的临床表现主要有呼吸苦难、胸痛、咯血,这是典型表现,但是肺栓塞的临床表现多变而又复杂,辅助检查有助于诊断,如动脉血气分析、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肺栓塞的临床特征及护理干预。[方法]分析1982年11月-2006年11月75例尸检诊断为肺血栓栓塞(PTE)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PTE原发疾病以心血管疾病及恶性肿瘤最常见,其次为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手术和创伤等。PTE临床表现不典型,多为呼吸困难突发或加重、晕厥、猝死和低氧血症等,误诊与临床医师对PTE的临床特点认识不足、警惕性低有关。[结论]应对可疑PTE的病人尽快行临床诊断评估,早期进行护理观察和干预。  相似文献   

12.
田占红 《医学临床研究》2012,29(8):1499-1501
[目的]探讨肺血栓栓塞症(PTE)的临床诊治特点,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28例PTE患者病例资料,对其临床诊断、治疗情况及危险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中有高血压病者12例(42.9%)、糖尿病者3例(10.7%)、冠心痛者3例(10.7%)、肿瘤术后4例(14.3%)、下肢骨折者7例(25%)、脑血管意外者2例(7.1%)、慢性阻塞性肺病者2例(7.1%).本组中患者多以呼吸困难、呼吸增快、胸痛、咯血、咳嗽、发热、心悸、心动过速、紫绀、下肢不对称水肿为主要特征.经过规范溶栓或抗凝治疗,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PTE临床表现无明显特异性,易误诊、漏诊;螺旋CT肺血管造影是诊断PTE的可靠方法,其特点是简便、快速、无创;及时规范的溶栓抗凝疗法在急性PTE的治疗中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3.
陈瑞滔  罗亮  曾勉 《新医学》2014,(1):25-29
目的:探讨急性肺血栓栓塞症(PTE )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经CT肺动脉造影(CTPA)确诊的185例PTE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发生PTE 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治疗、预后。同时,按年龄将患者分为两组,高龄组(年龄>40岁)139例和非高龄组(年龄≤40岁)4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结果本组急性PTE患者的危险因素主要分布为年龄(>40岁,75.1%),其次为下肢静脉血栓形成(DVT,45.9%)和急性感染性疾病(33.0%)。PTE最常见的症状是呼吸困难(68.1%),最常见的体征为呼吸频率加快(35.1%),动脉血气分析主要表现为低氧血症合并低碳酸血症(36.6%)及低氧血症(33.8%),血浆D-二聚体>500μg/L者占70.9%,胸部X线片主要表现为片状浸润影(49.6%),心电图主要表现为窦性心动过速(21.1%),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主要表现为肺动脉高压(46.8%)。单纯抗凝治疗135例,溶栓治疗35例,放置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5例,肺动脉取栓术1例,放弃治疗出院9例。经治疗的176例患者中,病情好转164例(88.7%),恶化6例(3.2%),死亡6例(3.2%)。高龄组患者的高血压病、糖尿病的发病率明显高于非高龄组,非高龄组肾病综合征的发病率明显高于高龄组,P均<0.01;高龄组咯血的发生率明显低于非高龄组,无明显体征者也高于非高龄组,P均<0.05。结论急性PTE患者主要临床特征为呼吸困难、低氧血症、高水平D-二聚体、胸部片状影、肺动脉高压,经治疗后多数患者好转,高龄、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如出现呼吸困难要警惕PTE 的可能,急性感染性疾病是引起急性PTE的高危因素之一。不同年龄患者临床表现可有不同。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介入微创伤治疗深静脉血栓及其并发症-巨块型肺动脉血栓栓塞的安全性和效果。方法 11例患者均用介入治疗。6例合并肺动脉血栓栓塞,其中4例为急性巨块型。确诊方法主要有胸部增强CT、下肢-盆腔Doppler超声波检查和血管造影。所应用的介入治疗技术有经导管血栓抽吸、捣碎(n=11),保留导管溶栓(n=7),下腔静脉过滤器置入(n=11)和金属支架开通髂静脉阻塞(n=4)。术后给予肝素和低剂量溶栓治疗1周,以后改为长期口服抗凝剂。术后随访内容有超声波、胸部X线片、部分患者做增强CT,随访时间6~22个月。结果 ①7例左侧下肢深静脉血栓、4例右侧,进行介入治疗9例,血栓抽吸、溶栓和髂静脉支架置入的技术成功率为100%,临床有效率为100%,无重要并发症;②下腔静脉过滤器置入成功率为100%,随访期间未出现肺栓塞症状;③合并肺动脉血栓栓塞6例,4例为中央巨块型栓塞、均有右肺动脉主干及其分支受累及,3例合并有左下肺动脉栓塞,累计梗塞范围约55%~75%,动脉血氧分压均低于正常(75~85mmHg),介入治疗后临床症状和复查血管造影均有明显改善。结论 介入技术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安全、有效方法;下腔静脉过滤器置入可预防致命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经导管血栓清除和溶栓治疗可及时消除肺动脉主要分支内的血栓、改善患者症状,对救治急性巨块型PE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是儿童肺炎的重要病原体之一,可见于各年龄段,尤其是学龄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MPP)可累及肺外各系统,导致外周血管或脏器血栓形成.近年来,MPP并发急性血栓如血栓性肺栓塞(pulmonary t...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肺血栓栓塞症(PIE)的临床特点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总结我院近十年来确诊的36例PIE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经核素肺通气/灌注扫描或螺旋CT肺动脉造影或磁共振肺动脉造影确诊。结果 本组误漏诊率52.8%,总死亡率33.3%。大多数患者具有PIE的危险因素,以下肢深静脉血栓、心肺慢性疾病、长期卧床多见;临床表现不典型,最常见症状为呼吸困难,其次为胸痛、咯血、心悸,缺乏特异性体征;多数患者实验室检查血浆D-二聚体增高(〉0.5mg/L),血气分析显示低碳酸血症、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增大。肌钙蛋白I阳性组和超声心动图结果右心功能不全组的休克发生率及死亡率均高于肌钙蛋白I阴性组和右心功能正常组,其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PTE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误诊率高,临床上要加强对该病的诊断意识,疑诊病例及时采取相关检查确诊;肌钙蛋白I阳性、超声心动图结果右心功能不全提示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7.
陈丹丹  邱晨 《中国康复》2007,22(3):194-196
目的:分析肺血栓栓塞症(PTE)的临床特点和危险因素,为PTE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140例PTE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住院日期、确诊方法、PTE类型及合并的危险因素。结果:近10年PTE年住院例数呈逐年上升趋势;89.3%的患者存在PTE相关的危险因素,最常见的危险因素依次为年龄≥40岁(82.9%)、高血压(32.1%)、手术(18.6%)、冠心病(12.9%)、脑卒中(12.2%)、2型糖尿病(11.4%)、呼吸衰竭(9.3%)、高脂血症(7.9%)、深静脉穿刺(5.7%)和创伤(4.3%)。大面积及次大面积PTE患者中手术的构成比明显高于非大面积(除外次大面积)相应危险因素的构成比(31.6%、9.6%,P〈0.001)。结论:PTE发病率逐年上升,大多数患者存在明确的危险因素,手术是重要的危险因素,尤其是在大面积和次大面积PTE患者中,深静脉穿刺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肺血栓栓塞症(PTE)的发病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02例PTE的临床表现特点、胸部CT平扫、肺通气和灌注核素显像特点,并对胸部CT平扫和肺通气和灌注核素显像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导致PTE的最主要危险因素。慢性心肺疾患、外科手术、创伤及骨折和恶性肿瘤也是PTE的主要危险因素。本组病例肺通气和灌注核素显像呈高度可疑(HP)者为87.5%。本组病死率15.7%。结论:PTE仍是一个易被临床忽视的疾病,应密切加强关注其临床特征并综合加以分析,其胸部CT平扫的影像学特点对PTE的诊断价值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误诊为冠心病的原因,并提出防范措施。方法对我院2005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误诊为冠心病的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2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占同期收治PTE 25.3%。误诊为心绞痛11例、心肌梗死7例、缺血性心肌病3例。误诊时间3~15 h。按误诊疾病治疗无效或效果不佳,后结合临床表现,血浆D-二聚体测定、血气分析及螺旋CT肺动脉造影检查等综合分析后确诊PTE,予相应治疗,20例症状明显改善后出院,1例死亡,平均住院(32.1±9.6)d。结论提高对PE的认识、发散诊断思维、重视鉴别诊断及全面系统分析病情,可降低PE的早期误诊率。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在肺血栓栓塞症(PTE)的诊断与治疗方面新的循证医学证据不断出现,在VTE的诊治方面出现了一些新的理念,如急性PTE的危险分层的进一步细化,提出高危患者的处理意见,血浆D-二聚体更加适合于除外急性PTE的诊断,中危患者治疗的精准把握,低危患者的早期出院或家庭治疗等,本文就上述问题,结合最新肺栓塞诊治指南中的指导意见进行进一步解读,以使临床医生追踪PTE诊治领域的最新学术前沿,为PTE患者制定最佳的诊治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