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全反式维甲酸(ATRA)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临床已应用多年,且有独特的治疗效果。我院1993年至1997年应用ATRA治疗6例APL,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6例APL均为初治患儿,男4例,女2例,年龄3~13岁。临床表现:起病10~30天住院,6例病儿均有发热、面黄、出血,5例浅表淋巴结肿大,2例肝脾肿大,l例眼眶球结膜出血。实验室检查:红细胞1.47~2.90X10“几,白细胞1.8~49.IX10‘凡,中性0.1~046,淋巴0.02~0.6,原幼稚粒细胞0.41~0.76。骨髓像:表现粒系增生极度活跃,早幼粒细胞45%~83%,4例为… 相似文献
3.
我们总结了省立医院近年来收治的 76例用全反式维甲酸 (ATRA)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APL)患者的资料 ,现报告如下。1 病例和方法1.1 病例 76例APL。均为 1990~ 1998年省立医院收治的患者。男 4 2例 ,女 34例。其中初治 6 7例 ,化疗复发 6例 ,乙双吗啉相关性APL3例。平均年龄 33.4 5(18~ 6 5)岁。所有病例均符合FAB分型标准的M3型 ,其中M3a4 7例 ,M3b2 9例。治疗前发热 4 2例 ,出血 58例 (其中DIC 14例 ) ,骨骼疼痛32例 ,肝、脾、淋巴结肿大 2 6例。外周血白细胞计数 (0 .6× 10 9/L~ 59.6× 10 9/L)…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TRA)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发生维甲酸综合征(RAS)的临床规律、治疗及预防方法。方法 对59例初发APL患者行ATRA治疗过程中,发生与不发生白细胞增高与RAS的关系、临床特征及RAS的治疗方法进行观察。结果 59例APL患者在ATRA治疗后,WBC>20.0×10 相似文献
6.
7.
我院使用全反式维甲酸(ATRA)为主的药物治疗6例因服用乙双吗啉或乙亚胺而导致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报道如下。 1 病例和方法 1.1 病例资料:本组6例APL系我院于1991年1月~1996年11月收治的住院病人。全部病例经临床、细胞形态学及细胞化学染色而确诊。包括M_(3u)4例,M_(3b)2例,其中男4例,女2例,年龄19~66岁,平均42.5岁,6例均有银屑病病史,自2~20年不等,平均7.5年。其间曾间断服用乙双吗啉或乙亚胺治疗。其中1例在2年中累积服用乙亚胺约30g,另外5例服用乙双吗啉者除1例服药总量不详外,4例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维甲酸与亚砷酸双诱导结合化疗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10月本院收治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5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实验组25例,对照组25例。实验组应用维甲酸与亚砷酸双诱导及化疗方案治疗,对照组应用维甲酸诱导结合化疗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的高白细胞血症持续时间为(10.21±3.63)d,完全缓解(CR)率为96.0%,3年内死亡率为4.0%,达CR时间为(30.21±5.31)d,对照组分别为(16.21±5.32)d、88.0%、12.0%、(44.62±6.32)d,观察组的高白细胞血症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CR率高于对照组,3年死亡率低于对照组,达CR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高白细胞、骨髓抑制、心功能异常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甲酸与亚砷酸双诱导结合化疗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效果满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三氧化二砷(As2O3)联合全反式维甲酸(ATRA)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对APL28例患者用ATRA25mg·m^-2·d^-1,分2~3次服用,As2O3 0.28mg·m^-2·d^-1静脉点滴,并根据外周血白细胞数、不良反应等调整ATRA和As2O3用量直至完全缓解(CR)。结果 28例患者中,2例因发生DIC合并脑出血死亡,26例患者CR,CR率92.9%(26/28);取得CR所需治疗时间为(22.8±4.5)d(18~36)d。85.7%患者在治疗开始时白细胞升高;46.4%出现肝功异常,多在As2O3减量或停用后1周内恢复。结论 ATRA联合As2O3治疗APL疗效好,不良反应少,CR时间短。 相似文献
10.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全反式维甲酸诱导分化中的高危并发症及其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53例初诊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采用全反式维甲酸(ATRA)治疗,发生白细胞增多(≥20×109/L)58%(31/53例),维甲酸综合征7.4%(4/54例次)。5例(9.4%)早期死亡,3例有白细胞增多。高白细胞组(高白组)9例并用DA或HA方案化疗。非高白细胞组(非高白组)与高自组的完全缓解(CR)率分别为100%(19/19例)及96.3%(26/27例)。化疗为目前对白细胞增多症主要的针对性治疗,综合性治疗对减低早期死亡仍居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1.
全反式维甲酸与联合化疗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疗效比较山西省人民医院(030012)房丽华,李桂风镇江市第二人民医院程久芬自维甲酸应用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以下简称APL)的治疗以来,已取得了独特疗效。我们采用该药治疗APL14例,并与以往用联合化疗方案治疗的7例作了比较,现分析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APL患者21例均经病史、外周血象及骨髓象确立诊断。其中男15例,女16例;年龄19~65岁,平均32岁;白血病类型:M3a16例,M3b5例。治疗方法:分三组:①维甲酸(RA)治疗组11例,剂量20mg口服,每日分三次;②RA+化疗组3例,RA用法同上,化疗方案包括HOAP、HAD;③单纯化疗7例,方案包括COAP、DOAP、HA、AOAP,5~7天为一个疗程。疗效评定:根据1987年11月苏州全国白血病化疗治疗讨论会确定的标准[1]。结果一、疗效单用RA11例全部缓解(CR);单纯化疗7例,3例CR,4例短期内死亡,经显著性检验P<0.01,疗效明显比RA组低。RA+化疗3例均CR(详见表1)。二、达骨髓全部缓解(BMCR)所需的时间见表2。联合化疗CR率明显减低,大多坚持不完一个疗程就在短期内死亡。虽达B 相似文献
12.
本文总结1992~2000年,在我院住院确诊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17例患者,采用全反式维甲酸(ATRA)治疗的临床经验,探讨如何提高疗效,减少药物副作用,降低治疗中的死亡率。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来源1992~2000年本院住院病例,经临床、实验室、骨髓形态学检查确诊为APL,诊断标准和疗效判定以张之南主编《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1998年第2版为准。17例中初治16例,复治1例,男7例,女10例,年龄11-60岁,中位数年龄32岁。病程:初治16例2-3个月,复治1例5个月。1.2 临床和实验室资料入院时临床症状和体征:头晕、乏力15例,发热10… 相似文献
13.
14.
全反式维甲酸联合三氧化二砷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全反式维甲酸(ATRA)联合三氧化二砷(As2O3)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采用ATRA联合As2O3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12例,ATRA25mg/m^2d分2~3次口服;As2O30.1%注射液10ml加入5%葡萄糖溶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250~500ml静脉滴注,维持2~4h;治疗过程中当白细胞〉10×109/L时,加用柔红霉素30~40mg/m^2d连用3d。观察完全缓解(CR)率,达到完全缓解所需时间,患者不良反应。结果 12例患者中11例达CR,CR率91.7%,获得缓解的时间平均27.4d,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ATRA联合As2O3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疗效好,获得完全缓解时间短,不良反应轻,患者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15.
《中国医药指南》2015,(4)
目的对全反式维甲酸(ATRA)诱导联合化疗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所引发的并发症的护理进行探讨与分析。方法本研究共纳入研究对象20例,均为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APL患者,给予所有患者ATRA+蒽环类药物化疗治疗。结果 20例患者均出现并发症,其中11例为弥漫性血管内凝血,6例为粒细胞缺乏,3例为维甲酸综合征。通过对病情严密观察以及有效的护理之后,完全缓解的有19例,占95%,死亡的有1例,占5%。结论针对APL患者,运用ATRA+蒽环类药物化疗进行治疗,能够提高完全缓解率,但也容易出现并发症。这就要求护理人员运用科学的护理措施,准确判断并及时处理。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维甲酸和亚砷酸双诱导联合化疗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收录的52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随机的分为4组,A组13例患者采取维甲酸和亚砷酸双诱导联合化疗;B组13例患者采取维甲酸联合化疗;C组13例患者采取亚砷酸联合化疗;D组13例患者采取化疗,观察4组的治疗效果。结果通过4组的治疗效果分析,A组患者的症状完全缓解率明显的高于B、C、D三组的情况,并且病死率也明显的低于C、D组的情况,比较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A组患者的高白细胞血症的持续时间与症状缓解时间均明显的低于B、C、D组的情况,比较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对初诊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采取维甲酸和亚砷酸双诱导联合化疗治疗效果明显,而且治疗更准确,可靠性强,值得临床中应用。 相似文献
17.
利用三氧化二砷(As_2O_3,以下简称砷剂)或全反式维甲酸(ATRA)治疗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PL)已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本文对应用砷剂联合 ATRA 治疗 APL 进行了临床观察。1 资料和方法1.1 研究对象本研究历时20个月。收集2001年1月至2002年9月间48例病例。病例中位数年龄36.5岁。其中男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亚砷酸联合全反式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28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联合组,其中治疗组患者采用亚砷酸进行诱导缓解治疗,联合组患者采用全反式维甲酸联合亚砷酸进行诱导缓解治疗.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其完全缓解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达完全缓解的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机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采用亚砷酸联合全反式维甲酸进行诱导缓解治疗,可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并缩短患者到达完全缓解的时间.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全反式维甲酸治疗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25例长期随访,发现采用全反式维甲酸与化疗交替持续治疗者,1年存活率94%,2年存活率76.5%,3年为70.6%,30个月后呈平坦期,最长1生存期已超过6年,单用全反式维甲酸持续治疗者,1年存活率50%,2年存活率37.5%,认为维持治疗时间为3年为宜,复发者的治疗以联合化疗为主,单用维甲酸效果不佳,同时认为重体力劳动和强烈精神刺激可能是导致复发的诱因 相似文献
20.
从日前在上海瑞金医院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我国在白血病治疗领域获得重要突破,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能基本治愈了。这是人类第一种可以被治愈的白血病。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