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治疗胸膜孤立性纤维瘤(SFTP)的价值,总结微刨治疗经验。方法1999年2月至2010年10月VATS治疗SFFP患者19例,其中全胸腔镜手术14例,胸腔镜辅助小切口(6~8cm)手术3例,胸腔镜联合后外侧大切口(15cm)手术2例。结果全组均完整切除肿瘤,手术顺利,无并发症及围手术期死亡。术中证实13例肿瘤起源于脏层胸膜有蒂,5例起源于壁层胸膜无蒂宽基底,1例起源于纵隔胸膜有蒂。主要诊断依据免疫组化分析,19例患者的Vimentin和CD34均阳性表达;病理诊断良性17例,恶性2例。平均住院时间6d(4-11d)。术后平均随访51个月,无复发和转移。结论VATS创伤小,可作为治疗SFTP的首选方法,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内科胸腔镜下胸膜滑石粉粘连术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将25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2例采用内科胸腔镜下喷洒滑石粉胸膜固定法;对照组13例采用常规胸腔穿刺后胸腔内注入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100万U。结果治疗组完全缓解9例,部分缓解2例,有效率为91.7%,随访90d,11例缓解患者均未见胸腔积液复发或进展;对照组完全缓解3例,部分缓解4例,有效率为53.8%,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科胸腔镜下喷洒滑石粉胸膜固定法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分析58例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外科手术(VAMT)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6月至2009年2月期间同一手术小组完成的58例行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胸外科手术的临床资料。手术方式包括单纯肺大疱切除12例,纵隔肿瘤切除3例,肺叶切除及楔形切除22例,胸膜、肺疾病活检15例,胸膜、肺疾病活检同时行恶性胸腔积液胸膜腔闭锁术6例。结果58例VAMT手术顺利。肺楔形切除术后持续漏气造成胸管拔除延迟1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7%。结论VAMT和VATS手术一样,比传统胸外科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而VAMT手术可在胸腔镜辅助下应用常规器材操作,比VATS手术耗材少、费用低。  相似文献   

4.
胸腔镜胸膜固定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胸腔镜胸膜固定术治疗气胸和恶性胸积液的效果。方法 对1997年9月至2003年9月间采用胸腔镜胸膜固定术治疗气胸和恶性胸积液患者3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肺大泡合并自发性气胸21例,恶性胸腔积液9例。结果 本组所有患者无手术死亡。21例肺大泡患者经胸腔镜切除肺大泡并胸膜固定手术,术后平均住院时间7.4天,引流管放置时间2.8天,胸腔引流量180ml,无气胸复发。9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术后平均住院时间11.2天,引流管放置时间4.4天,平均胸腔引流量420ml,随访3~16个月未见胸积液复发。结论 使用胸腔镜施行胸膜固定术具有疗效确切、创伤小的优点,可以有效地防止气胸和胸积液复发。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诊治恶性胸腔积液的安全性和效果。方法:自2001年6月至2002年6月对7例胸腔病人实施了VATS诊治。均行胸腔活检、滑石粉喷洒胸腔固定术。结果:6例获得明确的病理诊断,4例为癌胸膜转移,2例为恶性间皮细胞瘤。1例未明确诊断,无术后严重并发症和死亡。随访1~8个月,胸腔积液均得到控制,未见复发。结论:电视胸腔镜手术在诊治恶性胸水方面有明显的优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胸腔镜下胸顶壁层胸膜切除治疗自发性气胸的可行性及其临床效果。方法21例自发性气胸患者均行胸腔镜手术治疗,术中肺尖部发现肺大疱15例,未发现肺大疱6例。肺尖部肺组织局部切除17例,结扎法处理肺大疱4例;20例行胸顶壁层胸膜切除,1例继发性气胸除胸顶胸膜切除外同时行滑石粉胸膜固定术。留置多侧孔胸顶引流管,引流量少于100ml/d后拔除。结果无中转开胸。手术时间平均87(60~192)min;术中出血量平均47(20~100)ml。手术后拔管时间平均4(3~7)d。无切口感染,无术后胸腔活动性出血。术后胸部X线发现胸顶胸膜增厚8例。术后平均随访12(6~30)月,无复发。结论胸顶壁层胸膜切除在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中可以作为有效的胸膜固定方法,对于术中未发现明显肺大疱者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治疗巨型肺大泡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总结手术方法及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宝鸡市中心医院19例有临床症状、巨型肺大泡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5例、女4例,年龄38~77岁。所有患者均采用VATS肺大泡切除+机械性胸膜固定术治疗。结果 12例(63.2%)患者行VATS肺大泡切除+胸膜固定术,7例(36.8%)中转开胸。围术期无死亡及严重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35~75 min。4例出现持续性肺漏气〉7 d,1例伤口感染,2例出现皮下气肿,3例术后因肺部感染发生急性呼吸衰竭行机械通气,经保守治疗后治愈。术后5~11 d成功拔除胸腔引流管。术后住院时间5~15 d。术后近期症状缓解。术后随访19例,随访时间3个月至3年。随访期间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缓解,呼吸困难分级降级,术后肺功能明显改善。复查胸部CT无肺大泡复发,残留的肺大泡无增大。结论 VATS肺大泡切除联合胸膜固定术治疗巨型肺大泡是安全、有效的,残端补片及加强缝合能减少术后肺漏气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附126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总结电视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治疗自发性气胸的经验。方法2001年5月-2007年8月,对126例自发性气胸行VATS,其中同期双侧VATS12例,胸腔镜辅助小切口21例(1例行右肺上叶、右下肺大疱切除)。肺大疱用内镜缝合切割器切除或结扎,生物蛋白胶喷覆创缘,不用胸膜固定术。结果术后平均住院7.4d(3~26d),胸腔引流管放置平均5.4d(1~14d)。术后并发症10例(2例剖胸止血)。全部病例治愈,随访3个月~6年,无气胸复发。结论VATS是彻底性治疗自发性气胸的首选方法,肺大疱切除是常用术式,疗效确切、微创、安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诊治胸腔积液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3月至2012年8月为152例胸腔积液患者行电视胸腔镜手术的临床资料。双腔气管插管全麻后置入胸腔镜及活检钳,取胸膜组织送病理检查,并根据病理检查结果决定治疗方案。结果:152例患者中肺癌胸膜转移83例,恶性胸膜间皮瘤18例,胸腺瘤3例,恶性肿瘤胸膜转移16例,来源不明的转移肿瘤4例,结核性胸水25例,3例未明确诊断。恶性胸腔积液患者行滑石粉胸膜固定,根据病理类型术后予以规范化抗肿瘤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术后予以正规抗结核治疗。余者均根据病理回报结果进行相应后续治疗。结论:电视胸腔镜手术诊治胸腔积液微创,确诊率高,疗效确切,为进一步治疗疾病提供了有力证据。  相似文献   

10.
电视胸腔镜手术诊治255例不明原因胸腔积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video 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对胸腔积液的诊治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1995年3月~2005年12月255例不明原因胸腔积液经电视胸腔镜手术的临床资料。均经双腔气管插管静吸复合全麻,健肺单肺通气。对包裹形成者先做包裹分离,然后吸尽胸腔积液,再探查有无胸膜结节及肺部结节或肿块,对可疑病灶多点取材做冰冻切片活检。肺复张不完全者,进行纤维板剥脱术。根据病理结果采取胸腔冲洗、胸膜固定及胸腔内化疗等处理方法。结果 255例均经术中冰冻病理检查确诊,其中57例恶性,153例结核性,45例炎性。全组无术中并发症。手术时间60~140min,平均97min。出血量100~850ml,平均226ml。术后222例肺膨胀完全,33例因肿瘤压迫肺膨胀不完全。恶性胸腔积液患者术后随访存活者14例,存活时间12~20个月,平均16.8个月,其余43例在6~12个月内死亡。结核性胸腔积液者142例随访2年,2例在术后1年左右复发,经胸穿治疗好转。炎性胸腔积液41例随访1年无复发。结论 电视胸腔镜在胸腔积液的处理中具有快速、安全、微创、准确诊断等优点,是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 15例原因不明的胸水患者行胸腔镜检查并活检 ,胸腔内喷入滑石粉及顺铂治疗 ,以评价电视胸腔镜下诊断和治疗恶性胸水的疗效。术中全部病例均确诊为恶性病变并获得完全胸膜固定。提示胸腔镜对胸腔积液病因诊断有临床实用价值 ,滑石粉胸膜固定加顺铂喷洒治疗是控制恶性胸水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改良胸腔镜下胸膜纤维板剥脱术治疗慢性脓胸的可行性。方法 2013年10月~2015年11月对31例脓胸行改良两孔胸腔镜下胸膜纤维板剥脱术,做长约4 cm操作口,紧贴壁层纤维板表面进行胸膜下钝性分离,从闭锁的胸膜之间形成扩大的间隙,随后做长约1.5 cm观察孔,置入胸腔镜进行纤维板剥脱。结果 27例在胸腔镜下完成胸膜纤维板剥脱术,4例因病程较长,脏层纤维板与肺组织致密粘连中转为胸腔镜辅助下保留肌肉小切口开胸手术完成胸膜纤维板剥脱术。手术时间120~185 min,(145±42)min;术中出血量(380±100)ml;术后胸腔闭式引流管留置时间4~16 d,(10±6)d。术后肺持续漏气7 d 1例,胸腔积液7 d 1例。术后住院时间(14.0±1.5)d。31例术后随访3~6个月,1例发生中等量胸腔积液,其余患者未发现脓胸复发。结论改良胸腔镜下胸膜纤维板剥脱术治疗慢性脓胸可行。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代胸腔镜在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2002~2010年,对26例恶性胸腔积液在血氧监护、局部麻醉下置入纤维支气管镜探查胸膜腔,并以活检钳行病变活检,肿瘤减灭,滑石粉胸膜固定。结果病理确诊率84.6%(22/26),诊断恶性22例,1例因胸膜坚韧无法活检,3例胸膜活检未见肿瘤细胞。胸水控制完全缓解(CR)16例,部分缓解(PR)9例(肺不能完全复张),疾病进展(PD)1例(肺不能复张)。CR+PR共25例,有效率96.2%。结论纤维支气管镜代胸腔镜行胸膜活检及胸膜腔滑石粉固定,手术风险小,诊断率及治疗有效率高,在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和治疗中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4.
电视胸腔镜在不明原因胸腔积液诊治中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评价电视胸腔镜在不明原因胸腔积液诊治中的价值。方法2002年3月~2005年3月对常规检查无法明确病因的45例胸腔积液在电视胸腔镜下完成活检或纤维板剥脱、胸膜固定。结果45例全部确诊,其中恶性3例,结核性胸腔积液38例,非特异性胸腔积液3例,特发性胸腔积液1例。45例随访2~36个月,平均18个月,无胸腔积液复发。结论电视胸腔镜手术诊治胸腔积液具有诊断率高、安全、准确、损伤小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胸腔镜在恶性胸腔积液诊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Cui Y  Wang J  Liu T 《中华外科杂志》1997,35(11):675-676
自1992年11月至1996年10月间,作者用胸腔镜技术对20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进行了诊断和治疗,均获得明确诊断;其中恶性胸膜间皮瘤8例,转移癌12例。20例行滑石粉胸膜固定术;其中18例获得可靠的胸膜固定。有2例未成功的原因为肺实性变而不能复张。术后有2例短暂发热和轻度哮喘,对症治疗后症状明显缓解。作者认为,胸腔镜手术可以大大提高恶性胸腔积液的病因诊断率和胸膜固定术的效果,术中应尽可能将附着于脏、壁层胸膜的纤维素剥除,以利于肺复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电视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oscpic surgery,VATS)治疗自发性气胸的经验,提高临床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近6年来本院收治的57例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VATS41例,胸腔镜辅助小切口(VAMT)16例,平均手术时间150分钟,术后平均住院7天(3~27天),胸腔引流管放置平均5.4天(1~14天),平均住院时间12天,均痊愈。结论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安全、可靠,可明显缩短治疗时间,减轻病人痛苦,降低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在纵隔肿瘤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13年12月~2016年6月采用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治疗55例纵隔肿瘤,腋中线第7肋间置入胸腔镜作为观察孔,在腋中线与腋前线之间第4肋间做一个长3~4 cm横行切口作为操作孔,经此操作孔完成手术,术后观察孔置入胸腔闭式引流管。结果单操作孔VATS 50例,3例因瘤体较大,加用辅助小切口完成手术,2例因分离肺动脉分支时发生出血,在腔镜下无法完成止血而中转开胸。50例单操作孔VATS手术时间(100±46)min,术中出血量(85±38)ml,术后胸管引流量(450±80)ml,术后胸引管拔出时间(3.0±1.6)d,术后住院时间(6.2±1.5)d。术后肌无力危象1例,气胸2例,胸腔积液3例,均对症处理后好转。55例术后随访2~24个月,(11.2±7.3)月,无肿瘤复发。结论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下纵隔肿瘤切除术安全、有效,切口美观,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电视胸腔镜下二孔法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下二孔法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可行性。方法 2008年1月~2009年12月,采用电视胸腔镜下二孔法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98例,其中双侧同期手术3例。取腋中线第6肋间为电视胸腔镜观察孔,于腋前线第4肋间做2cm切口经肋间进入胸腔为操作孔,肺大疱用内镜缝合切割器切除或结扎,纱布摩擦胸膜固定术。结果 98例无中转开胸,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及1例合并陈旧性肺结核病人因胸腔内粘连重,肺大疱多,延长第4肋间切口3~4cm,行胸腔镜辅助手术。95例单侧手术时间30~75min,平均50min;3例双侧手术时间分别为120、150、180min。术后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2~13d,平均4d。术后住院时间4~14d,平均7d。术后复张性肺水肿、肺不张、包裹性胸腔积液各1例,漏气时间延长2例。98例随访4~24个月,平均12个月,其中75例1年,无气胸复发。结论电视胸腔镜下二孔法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可行,疗效确切,疼痛轻,简单,对切口美观影响小。  相似文献   

19.
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肺包虫53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video-assi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治疗肺包虫的价值。方法 2001年9月~2011年1月行电视胸腔镜肺包虫手术53例。全麻双腔气管插管,单肺通气,腋中线第7肋间做1.5 cm小切口,置入胸腔镜,结合术前CT检查,另取2个1.5 cm小切口,术中用髙渗盐水纱布垫于穿刺点周围以保护胸腔,三通针头在病变最高点刺入囊内,待内囊液抽吸干净后,切开外囊壁,将内囊完整切除并置于标本袋中移出胸腔。结果手术时间65~120 min,平均86.5 min;术中出血100~180 ml,平均130 ml。3例术后发生支气管胸膜瘘,VATS直接以无损伤编织线缝合封闭瘘口,外用生物蛋白胶。31例随访0.5~6年,平均2.5年,无复发。结论 VATS治疗肺包虫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胸腔镜在胸部创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4年8月~2011年6月对225例胸部创伤施行电视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或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进行血胸清除、止血、肺修补、心包开窗、膈疝修补、胸内异物取出等操作。结果 206例行VATS,19例行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手术时间25~125 min,平均58min。术后24 h胸腔引流液30~320 ml,平均179 ml。术后胸腔闭式引流管放置时间1~5 d(2例脓胸胸管放置时间分别为16、21 d,未计算在内),平均2.7 d。术后住院时间5~45 d,平均9.8 d。223例术后随访3个月,无中等量以上(>1000 ml)胸腔积液,无再次胸部手术者,恢复良好。结论胸腔镜诊断和治疗胸部创伤,创伤小,术后恢复好,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