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檀心广  金玲 《黑龙江医学》2008,32(11):853-854
目的观察经内镜下行金属钛夹止血治疗非静脉曲张急性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应用Pentax-2770K电子胃镜、Pentax-EC3870FK电子肠镜,Olympus钛夹(MD850型)及夹子装置(HX-5LR-I)止血治疗非静脉曲张急性消化道出血61例。结果61例非静脉曲张性急性消化道出血患者应用经内镜金属钛夹止血治疗,即时止血率达100%。61例患者共用金属夹161枚,平均每例2.64枚。结论应用经内镜金属钛夹止血,是治疗非静脉曲张急性消化道出血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内镜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急性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患者356例,其中内镜治疗相关性消化道出血108例,非内镜治疗相关性消化道出血248例。内镜下明确出血部位,根据出血方式选择钛夹、黏膜下注射1/10 000肾上腺素、氩离子凝固术(APC)或局部喷洒8%去甲肾上腺素止血治疗。结果 356例患者中即时止血成功350例(98.31%),术后2周内再出血14例(3.93%),再次内镜下止血成功9例(2.52%),11例(3.08%)内镜下止血失败转外科手术治疗,内镜治疗总有效率为96.91%(345/356)。11例内镜止血失败患者的出血原因均为动脉出血。结论内镜治疗急性上消化道非静脉曲张出血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但动脉出血有可能影响内镜止血效果,应及时转外科治疗,以免失去抢救时机。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内镜下金属钛夹联合注射肾上腺素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评价治疗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间收治的65例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取内镜下金属钛夹联合注射肾上腺素治疗,观察临床疗效及治疗后的并发症情况。结果本组65例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经治后,出血立即停止63例,即时止血率为96.9%,2例即时止血失败患者转外科手术治疗。所有患者术后72h均未出现再出血、消化道穿孔以及栓塞等并发症,术后随访2个月,也未见再出血病例。结论采用内镜下金属钛夹联合注射肾上腺素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临床疗效好,止血成功率高,术后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急诊内镜越来越成为上消化道出血最有价值的诊治手段,是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经药物治疗失败后首选的止血方法。急诊内镜下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现场止血率高达80%~90%[1],显著降低手术率和死亡率,本文观察高频电凝与内镜注射治疗非静脉曲张性消化道出血的疗效结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为2004年2月~2005年4月我院内镜确诊为非静脉曲张性消化道出血50例,其中男38例,女12例,年龄16~62岁,平均(39.3±5.6)岁,经用药物(质子泵抑制剂或H2受体阻滞剂)止血治疗未能控制出血的患者为观察对象。全部病例均为非肝病及全身出…  相似文献   

5.
邵志坚  张长丹 《广西医学》2005,27(6):853-854
目的通过对9例肠道憩室出血内镜下诊治的回顾分析,评价其效果。方法对2000年12月至2004年10月间因消化道出血的住院患者行急诊胃镜、结肠镜检查及剖腹探查术中应用结肠镜检查,发现肠道憩室出血,作内镜下止血治疗或手术治疗。结果8例内镜下止血治疗均获即时止血成功,但其中1例3d后出血复发,后转外科手术治疗;内镜检查未发现出血病灶的1例患者剖腹探查术中结合使用结肠镜,准确找到病灶并作外科切除。结论内镜检查及镜下止血对肠道憩室出血的诊治具极高价值,术中结合使用结肠镜有助于出血病灶的发现。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小肠疾病合并消化道出血的诊断方法.方法 对经内科综合治疗不能止血而常规检查不能明确病因的小肠出血患者行外科剖腹探查术,并在术中进行内镜检查,寻找出血原因和部位.结果 19例均成功查出小肠出血部位和原因.结论 剖腹探查结合术中内镜检查是诊断术前不能确诊的小肠出血的简便、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经内镜诊治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及配合和护理方法.方法 对206例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病人行急诊内镜检查及治疗,术中给予相应的配合及护理.结果 206例病人有200例明确诊断,189例内镜下止血成功.结论 急诊内镜是诊断和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首选方法,护士在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急诊内镜诊断和治疗中的配合与护理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Dieulafoy病合并消化道出血11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Dieulafoy病合并消化道出血的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Dieulafoy病合并消化道出血的诊治经过。结果:7例通过胃镜明确诊断,2例通过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发现出血动脉,后经胃镜证实,1例通过内镜+手术探查后病理证实,1例通过肠镜明确诊断。6例经内镜止血治疗,3例经介入栓塞止血治疗,4例行手术治疗,1例死亡。结论:内镜、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手术探查及病理是该病的主要诊断方法,而介入栓塞、内镜治疗以及手术是主要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诊内镜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该院收治的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60例,按照内镜治疗时间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急诊内镜检查和止血治疗,对照组患者择期进行内镜检查和止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经内镜检查,均发现出血性病变,均为消化性溃疡检出例数最多。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接受急诊内镜治疗,可有效查明消化道出血病因,及时止血,可提高患者止血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内镜下注射硬化剂治疗非静脉曲张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筛选我院2018年1月到2018年12月收治的非静脉曲张消化道出血患者20例进行分组研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内镜注射硬化剂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止血时间、治疗总有效率以及再出血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止血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再出血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下注射硬化剂治疗非静脉曲张消化道出血效果显著优于常规治疗,止血时间短,总有效率高,且再出血情况少,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Dieulafoy病并消化道出血的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Dieulafoy病并消化道出血诊治经过。结果:12例均经电子胃镜明确诊断,10例经内镜下电凝止血,2例经内镜下电凝止血失败后转外科手术治疗。结论:内镜是Dieulafoy病诊断及治疗的首选,若内镜下止血失败,应及时手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钛夹对急性消化道出血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内镜下探查出血部位,插入钛夹置放操作器,对37例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病人进行钛夹止血操作。结果所有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病例经胃镜下钛夹治疗后立刻止血。仅有1例术后再次出血,再次给予钛夹钳夹后成功止血。所有病例术后恢复良好,无穿孔等并发症。结论钛夹治疗急性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内镜吻合夹(OTSC)系统治疗反复非静脉曲张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6年12月间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采用OTSC系统治疗的15例反复非静脉曲张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5例反复非静脉曲张消化道出血均成功止血,止血成功率达100%.结论 OTSC在反复非曲张静脉消化道出血患者中应用止血效果明显,有效避免了外科手术干预,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内镜下不同止血方法在非静脉曲张性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评价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内镜治疗的205例消化道出血的病例资料,记录其病灶诊断?出血部位及出血征象,根据Forrest镜下表现分级?内镜止血方法包括注射治疗?热凝治疗?止血夹治疗和联合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进行内镜治疗的205例患者的病变均为ForrestⅠa~Ⅱb级,总的即时止血率98.5%(202/205),再出血率9.9%(20/202),未见明显并发症及死亡病例?注射组84例,即时止血率100%,再出血率11.9%(10/84);热凝组31例,即时止血率100%,再出血率12.9%(4/31);血管夹组36例,即时止血率97.2%(35/36),再出血率11.4%(4/35);联合组54例,即时止血率96.3%(52/54),再出血率3.8%(2/52),再出血率低于其他治疗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各组即时止血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Forrest分级为Ⅰa~Ⅱb的出血病变应该进行内镜治疗?内镜下止血治疗疗效肯定,起效迅速,是非静脉曲张性消化道出血的首选治疗方法?根据不同的消化道出血原因选择不同的止血方法可提高内镜止血成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金属钛夹在急性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使用Olympus GIF-260电子胃镜及Olympus钛夹及推送器,治疗35例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结果:35例急性非静脉曲张性消化道出血,分别置放钛夹1~4枚后,即时止血率97.1%。1例因考虑溃疡癌变改为手术治疗,1例止血后第2天和第3天再次出血,再次用钛夹止血成功。结论:经内镜金属钛夹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性消化道出血安全有效、优势明显、操作简单、再出血率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内镜止血夹对消化道息肉以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2年7月收治的35例消化道息肉及出血患者,对所有患者均采用止血夹放置器和止血夹进行治疗,观察术中、术后的出血情况。结果采用内镜止血夹对消化道息肉以及消化道出血治疗的成功率为100%,治疗后无并发症。结论内镜止血夹治疗消化道息肉以及消化道出血具有创伤小、有效率高、安全性高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内镜氩离子束凝固术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内镜氩离子束凝固术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对61例经胃镜检查证实出血原因为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行内镜氩离子束凝固术治疗,观察止血效果及并发症。结果61例患者止血成功。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APC使用方便,疗效明显且安全,并发症较少。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胶囊内镜在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诊断价值和临床应用。方法对60例经胃镜和结肠镜检查未发现出血病灶的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患者采用胶囊内镜检查,总结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 57例患者顺利完成检查,其中43例发现小肠病变,阳性检出率为71.7%;胶囊内镜检查中无任何不适和并发症。结论胶囊内镜是无创性、可视性检查、诊断小肠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9.
王燕灵 《当代医学》2012,(36):65-66
目的分析急性非静脉曲张患者出现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征.方法对2011年1月~2012年7月间诊治的150例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所有患者均经胃镜证实为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对患者的出血原因及治疗措施进行分析,并对所有患者予以经内窥镜治疗方法进行治疗.结果患者出现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按照发病几率从高到低分别为:消化性溃疡、消化道肿瘤.进行抗酸治疗及内镜治疗可以有效控制出血.通过对本组患者进行治疗,临床症状均得到明显改善,90例患者为显效,显效率达到60%,有55例为有效,有效率为36.7%,5例患者为无效,无效率3.3%,总有效率达到96.7%.结论在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最常见的病因为消化性溃疡,针对不同的病情,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在临床上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急诊内镜诊治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急诊内镜诊治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方法:对ANVUGIB患者急诊内镜检查明确病因及出血部位,然后根据不同情况选择适当止血方法,行内镜下止血治疗。结果:421例患者中411例明确诊断,确诊率97.6%。对其中204例内镜下可见活动性出血灶的患者行内镜下止血治疗,有效187例,再出血17例,止血有效率为91.7%,再出血率为8.3%。结论:对ANVUGIB的患者行急诊内镜诊治是安全可靠的,但仍有17例止血失败,占8.3%,提示内镜下止血治疗宜慎重选择止血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