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了解任职教育学员对于培训学习的期望,为军医大学教育管理部门提供依据。方法应用自制问卷,调查某军医大学任职教育学员对培训学习的期望、期望的培训方式和考核方式等。结果分别有49.5%和40.1%的学员对任职培训学习的期望值是优秀和良好,不同军种之间有差异(χ2=45.151,P=0.000);81.3%的学员期望通过培训提高岗位胜任力;86.1%期望采用案例教学的方式,其次是理论讲授和参观见学(均为72.2%);88.9%的学员总体认为应当采取实践技能考核方式,远远高于选择其他方式的比例。结论任职教育学员对培训学习的期望值总体较高,对培训的重要意义有一定认识,培训期望具有现实性,案例教学是最受欢迎的教学方式,实践技能考核是学员最认同的考核方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地域因素是否对军校任职教育学员心理健康水平有影响。方法应用症状自评量表,调查不同地域的军医大学任职教育学员的心理健康水平。结果不同籍贯学员的SCL90-1(χ2=52.403,P0.05),不同出生地学员的SCL90-1、SCL90-3、SCL90-4、SCL90-10(χ2=42.522,37.559,39.476,38.558;P0.05),不同单位所在地的学员的SCL90-4和SCL90-9有差异(χ2=41.476,40.331;P0.05)。结论地域因素对于任职教育学员心理健康水平有影响,尤其是出生地的影响更明显。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军医大学学员的感官学习风格并分析性别因素的影响,为教学改革提供依据。方法:应用VARK7.0版本,调查某军医大学所有在校学员的学习风格。结果:1学员总体属于单一学习倾向的为42.5%,多于四重、双重和三重倾向者,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430.566,P=0.000);女学员属于单一学习风格的比例要高于男学员,男学员属于四重倾向的学习风格者多于女学员(χ2=9.059,P=0.029);2单一学习风格学员中强度一般的比例最高(68.4%),其次是强、最后是非常强(χ2=515.250,P=0.000);不同性别学员之间未见统计学差异(χ2=0.568,P=0.753);3单一学习风格学员类型以运动实践型为主,而视觉型相对最低(χ2=2747.270,P=0.000)。不同性别学员之间未见统计学差异(χ2=7.847,P=0.050)。结论:军医大学学员学习风格以多重为主,尤其是男学员;单一学习风格的军医大学学员多强度一般,以运动实践型为主。  相似文献   

4.
目的:掌握军校学员的人格类型分布情况,分析性别因素的影响,以期为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供借鉴。方法:应用迈尔斯-布里格斯个性类型指标(MBTI)量表,调查某军校所有在校学员的个性类型。结果:1学员总体偏好I(56.3%)、S(55.6%)、F(52.5%)、J(62.7%)。男女学员在E-I纬度有统计学差异(χ2=4.321,P=0.038),女生外向比例高于男生,其余3个维度均无差异(χ2=0.889,1.336、0.096,P均0.05);2学员总体人格类型以ESTJ(14.1%)、ISTJ(11.8%)、INFP(11.7%)为主,男女学员在人格类型分布上有统计学差异(χ2=28.203,P=0.020),女学员的ESFJ的比例高于男学员,而ENFP、ISTJ、INTJ、INFJ、INFP的比例则低于男学员;3学员总体各端点的标准化分数,除J的得分均值为0.64,P的得分均值为0.36外,其余6个端点的分数都在0.5左右,不同性别学员之间只有E的标准化分数比较有差别(F=4.293,P=0.038)。结论:军校学员个性主要以内向、感觉、情感、判断为主,女生外向的比例和强度均高于男生;人格类型主要是外向感觉思维判断型、内向感觉思维判断型、内向直觉情感认知型,女生后两者的比例则低于男生。MBTI测试能够促进学员学习进步,作为教育管理者要尊重人格发展规律,制定健全的教育机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北京市心理咨询师学员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应用《中国人心理健康问卷(CMHI)》及自编一般情况问卷对参加北京市心理咨询师培训班的652名学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学员以40岁以下青年(85.5%)、女性居多(81.3%);学员参加培训的目的集中于将来从事相关工作(72.9%)及了解自我(50.6%)。学员心理健康总分与常模比较无显著差异(t=-0.956,P=0.339),认知效能得分显著高于常模(t=2.00,P=0.046),情绪体验和社会适应得分显著低于常模(t=-3.48,P=0.001;t=-2.11,P=0.035)。对心理学了解非常少、想通过培训来了解自我的学员(6.95%)及公务员/办事人员(10.9%)的心理健康水平较低。回归分析表明,学员的经济状况、年龄和对心理学的了解能预测其心理健康水平。结论学员总体文化程度较高;认知水平较好;部分学员存在情绪困扰和社会适应问题。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并比较不同层次军校学员婚恋心理特点,为军校心理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整群抽取161名军校研究生和219名本科学员,采用自编的婚恋观调查问卷对其进行测查。结果 73.2%的军校研究生和,44.8%的本科学员有过恋爱经历或正在热恋中;无论研究生还是本科学员,其恋爱动机都呈现出了多样化的特点,两者恋爱动机存在显著性差异(χ2=8.666,P0.01);88.1%的研究生和78.7%的本科学员均把人品内涵排在择偶标准的第一位,研究生和本科学员对对方的经济状况和受教育程度所持态度存在显著性差异(χ2=11.453,P0.01;χ2=5.086,P0.05);两者在对待对方出现新恋情的看法和态度上有明显差异(χ2=4.515,P0.01);研究生和本科学员婚前性行为的发生率分别为26.4%和13.8%,两者间存在明显差异(χ2=9.445,P0.01),但不同层次的军校学员对待婚前性行为的态度没有明显差异。结论大多数军校学员具有正确的婚恋观,军校研究生与本科学员的恋爱动机、择偶标准、道德观存在差异,应加强其婚恋道德观教育。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军医大学学员感官学习风格常模。方法:应用VARK7.0版本,调查3所军医大学共计5392名医学生的感官学习风格。结果:①军医大学感官学习风格分布类型主要是VARK(20.7%),其次是K(19.3%)、A(13.4%)等。不同性别学员的感官学习风格类型的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χ~2=13.080,P=0.520);不同院校层次、专业、年级之间不同(χ~2=33.016,55.811,77.461;P0.05);②倾向重数主要是单一型(46.6%),其次是四重倾向(20.8%),再次是双重(19.0%)和三重(13.6%)。不同性别、年级学员之间未见统计学差异(χ~2=1.962,11.024;P=0.580,0.274),不同院校层次、专业之间有统计学差异(χ~2=11.772,27.992;P0.05)。如果视为计量资料,学员总体倾向重数分值是(2.09±1.194)(总分为4),不同院校层次、专业有统计学差异(F/t=3.288,3.553;P0.05),不同性别、年级学员之间未见统计学差异(F/t=0.734,0.513;P=0.463,0.673);③表现强度主要是一般(32.4%),其次是强(10.5%),再次是非常强(3.6%)(53.4%的学员为多重倾向、不涉及)。不同院校层次、性别、专业、年级学员的比较均未见统计学差异(χ~2=6.784,0.855,10.127,9.313;P0.05)。如果视为计量资料,学员总体强度是(0.64±0.811)(总分为3),不同性别、专业、年级的学员比较均未见统计学差异(F/t=0.706,0.272,1.048;P0.05),仅不同院校层次有差异(t=2.088,P0.05)。结论:本研究样本具有代表性,方法补充了原作者的信息;军医大学学员感官学习风格类型主要是VARK和K,尤其是包含K型较多(63.9%),主要表现为单一型、一般强度;不受性别因素的影响,或与院校层次、专业、年级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军校学员学习风格类型的分布情况,为开展以学员为中心的教学改革和践行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奠定基础。方法:应用Kolb 3.1版本,调查某军医大学所有在校学员的学习风格。结果:1学员总体Kolb学习风格类型以发散型(73.2%)为主,其次是吸收型(15.8%);2各专业学员学习风格类型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56.813,P=0.000),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学员的发散型学习风格的比例高达93.9%,而心理专业学员只有57.7%;3各年级学员学习风格类型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38.544,P=0.000),四年级学员的发散型学习风格的比例最高(77.7%);4不同性别学员的学习风格类型无统计学差异(χ2=1.432,P=0.698)。结论:军校学员学习风格类型以发散型为主,与其所学专业的特点并不一致;其学习风格受到专业和年级因素的影响,尤其是专业因素;要根据军校学员学习风格类型分布的特点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孕妇烟草与酒精的暴露现状、高危人群以及行为特征以及对妊娠结局到的影响。方法采用自愿参加的形式,对于2008年1月至2009年1月于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单胎分娩的1000名产妇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结果孕妇的主动烟草暴露率为4.1%。年龄小于25岁或高龄孕妇吸烟率显著升高(χ2=13.803,P=0.00),随着学历的增加吸烟率显著下降(χ2=45.745,P=0.00),无固定职业或无业的孕妇吸烟率显著升高(χ2=34.307P=0.00),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吸烟率显著降低(χ2=17.199P=0.00)。孕妇被动烟草暴露率为31.4%。其中在工作单位被动吸烟率为18.8%在家庭被动吸烟率为20.6%,39.2%的配偶吸烟时未回避孕妇。主动吸烟孕妇酒精暴露率显著升高(χ2=44.993P=0.00)。孕妇烟草暴露增加难产风险(P=0.04),增加自然流产率(P=0.04)导致孕期体重增加过多(19.34±6.28kg)。结论孕妇主动吸烟率较低,被动吸烟率较高,高危人群为低龄或高龄、低学历、无固定工作、家庭经济状况差的妇女。孕妇酒精暴露率高于主动吸烟率主要为低度酒暴露,约一半的主动吸烟孕妇孕期有酒精暴露史。孕妇主动吸烟增加难产和自然流产风险,主动吸烟孕妇孕期体重增加过多。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军医大学任职教育学员学习动机强度,为相关教育管理部门加强引导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学习动机简易评定量表,调查军医大学任职教育学员学习动机强度,并和该校本科生、研究生进行比较。结果任职教育学员总体学习动机处于中等水平(动机一般的占62.5%),强度介于本科生和研究生之间(χ2=159.836,P=0.000);不同性别、专业、学历、职称的学员之间学习动机没有差异。结论任职教育学员学习动机具有以下特点:强度适中,以中等为主;水平较高,低于研究生而高于本科生;性质稳定,不受性别、专业等因素的影响。同时对如何加强任职教育学员学习动机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调查大学生课堂做其他作业的现象,分析其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方法 通过自制问卷,调查某大学所有在校学生课堂做其他作业的情况和原因.结果 75.7%的大学生有过课堂做其他作业的经历,不同性别、类别、年级、专业之间有差异(χ<'2>=19.967、38.062、36.600、88.747,P<0.001).其原因主要...  相似文献   

12.
医学与非医学院校男大学生吸烟饮酒行为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大学生吸烟、饮酒行为现状及特征,探讨医学健康教育对大学生吸烟、饮酒行为的影响。方法以russell吸烟原因问卷和密西根酒精依赖调查表为工具,采用分层整群抽样调查方法,抽取唐山地区两所高校(医学院校与理工院校)男大学生177名作匿名问卷调查。结果 1医学院校男大学生吸烟率显著低于理工院校(χ2=7.589,P0.01);医学院校男大学生饮酒严重程度显著低于理工院校(t=-2.303,P0.05);2医学院校与理工院校吸烟率大一新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521,P0.05),二年级低于理工院校(χ2=3.921,P0.05),三年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015,P0.05);医学院校与理工院校饮酒严重程度大一新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87,P0.05),二年级低于理工院校(t=-2.872,P0.01),三年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39,P0.05);3医学院校大一新生吸烟率高于二年级学生(χ2=4.394,P0.05),饮酒行为大一新生也高于二年级(t=3.704,P0.05);理工院校一、二年级间吸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987,P0.05),饮酒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t=1.150,P0.05);4RRSQ量表得分,医学院校的镇静分量表分最高,理工院校学生分量表分最高的是寻求刺激,医学院校依赖分显著低于理工院校(t=-2.344,P0.05);5医学院校和理工院校在自我或他人所认识到的饮酒问题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46,P0.01),在工作、社会问题(t=-1.042,P0.05)、因饮酒问题寻求帮助(t=-1.180,P0.05)、婚姻家庭问题(t=-1.292,P0.05)、肝脏疾病(t=-1.042,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大学生吸烟和饮酒具有显著相关性(r=0.329,P0.01)。结论院校环境对男大学生吸烟、饮酒行为具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不同性别和年级大学生课堂睡觉的情况,分析其危害性,提出相应措施。方法通过自制问卷,调查某大学不同性别、不同年级学生课堂睡觉的情况和原因。结果男生(20.3%)经常上课睡觉的比例高于女生(8.8%)(χ2=42.734,P<0.001);年级越高的大学生,经常上课睡觉的比例越高(一年级16.0%,二年级17.0%,三年级22.2%)(2χ=29.204,P<0.05)。其原因主要是疲劳,其次是对课堂内容不感兴趣、教师讲课水平差、学习压力大、听不懂等(χ2=1594.052,P<0.001),不同性别、年级大学生的原因不同(2χ=30.995和81.226,P均<0.001)。结论大学生课堂睡觉的情况因男女、年级而异;男生、高年级学生是其高发人群。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医科大学生课堂睡觉的现象,分析其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方法通过自制问卷,调查某医科大学所有在校学员的课堂睡觉情况和原因。结果 90%以上的大学生有过课堂睡觉的经历,不同专业之间有差异(χ2=109.000,P<0.001)。原因主要是疲劳,其次是对课堂内容不感兴趣、教师讲课水平差、学习压力大、听不懂等(χ2=1594.052,P<0.001)。结论医科大学生课堂睡觉情况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15.
80后在校大学生性观念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80后在校大学生性观念情况,掌握其性态度规律,男女差异,为高校性教育提供依据。方法自制大学生性观念问卷,对173名80后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并按性别分组,进行卡方检验。结果男女生在爱情与性交的关系(χ2=12.659,P=0.005),对贞操的态度(χ2=25.134,P=0.000),对婚前性行为(χ2=32.078,P=0.000),对同居(χ2=26.454,P=0.000)的态度,可接受的异性交往行为或现象(χ2=61.573,P=0.000),性自慰情况(χ2=56.850,P=0.000),对自慰的看法(χ2=14.763,P=0.001)等项目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与异性交往的态度(χ2=1.90,P=0.179),对性器官有关词汇的感受(χ2=4.609,P=0.110),对同性恋的态度(χ2=5.597,P=0.133)等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80后大学生的性观念受社会大环境及中国传统观念影响较大,医学专业知识并未解决他们的性烦恼,揭示大学生性教育要综合运用性道德、性心理学等学科知识;男女大学生性观念存在较多差异,性教育应该有所区分。  相似文献   

16.
通过互联网开展性健康教育的初步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通过互联网开展性健康教育的可行性。方法采用自编的性健康问卷、网络行为问卷和网络成瘾量表(I-A II)对838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网络成瘾和成瘾倾向率为6.2%,正常使用、使用过度和成瘾倾向比率的性别差异显著(χ2=28.74,13.76,11.66;P〈0.001);②性知识的来源由高到低分别是书籍网络(45.7%)、朋友伙伴(25.9%)、学校教师(13.4%)和家庭父母(2.2%);书籍网络、学校教师和家庭父母来源比率的性别差异显著(χ2=5.89,P〈0.05、χ2=18.62,P〈0.001、χ2=9.71,P〈0.01);③接吻、爱抚和性交等性行为发生率男女差异显著(χ2=4.32,P〈0.05、χ2=9.90,P〈0.01、χ2=4.52,P〈0.05)。结论大学生熟悉并且偏爱对互联网的使用,通过互联网开展性健康教育具有受众优势,符合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是一种有效的教育途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影响医学院校大学生就业的人口学变量。方法采用人口学问卷,对368名医学院校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状况进行调查。结果①专业、是否学生干部、是否党员、家庭经济状况在就业状况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596,P0.000;χ2=12.923,P0.012;χ2=26.684,P0.000;χ2=21.253,P0.007);②就业状况在性别、生源地上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χ2=7.330,P0.119;χ2=9.145,P0.058)。结论专业、是否学生干部、是否党员、家庭经济状况等变量影响医学院校大学生的就业状况;性别、生源地不影响其就业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