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体位矫正及手法旋转枕横位及枕后位6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持续性枕横位和枕后位是导致头位难产的原因之一,及早发现和适时处理可缩短产程减少产妇痛苦,同时也降低了剖宫产率。1998年1月~1999年1月我们对60例持续性枕横位及枕后位孕妇施行了体位改变及手法旋转矫正胎方位,收到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我院1998年1月~1999年1月分娩总例数1368例,其中难产274例,占分娩总数的20.02%;头位难产221例,占难产总数的80.66%;枕横位及枕后位106例,占头位难产总数的47.96%。我们对其中60例持续性枕横位及枕后位施行了体位矫正和〔或〕手法旋转,成功56例,成功率为93.3%。孕妇年龄22…  相似文献   

2.
胎头位置异常在头位难产中占的比例最高。持续性枕横位 ,持续性枕后位是导致头位难产重要原因之一。我院于2 0 0 0 - 0 1~ 2 0 0 2 - 0 1对 38例持续性枕横位、持续性枕后位的患者施行了徒手旋转。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资料2 0 0 0 - 0 1~ 2 0 0 2 - 0 1,我院共分娩胎儿 831例 ,其中 ,难产2 78例 ,占分娩总数 33 5 % ;头位难产 2 0 6例 ,占难产总数74 1% ;持续性枕横位、持续性枕后位 6 1例 ,占头位难产总数2 9 6 %。本文作者对其中 38例年龄在 2 5~ 35岁间的初产妇 ,胎头方位为持续性枕横位、持续性枕后位实施徒手旋转。 38…  相似文献   

3.
头位难产最常见的原因是持续枕横位/枕后位,适时采用手法旋转复位,可缩短产程,减少产妇痛苦,降低难产率,降低剖宫产率.本文对持续性枕横位及枕后位248例在不同时期旋转手法复位.使难产转为正常产,取得不同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我院1999年1月~2001年12月住院分娩总数1 927例,难产628例,头位难产328例,占难产总数52.23%,其中248例宫口开大3.0厘米后出现产程延缓或停止,将248例随机分为3组(见表1). 1.2 手法复位指征 1)无明显头盆不称;2)胎膜已破;3)无胎儿宫内窘迫;4)阴道检查为持续性枕横位/枕后位(高直位、颜面位、前不均倾位除外;5)无胎头血肿/明显胎头水肿.  相似文献   

4.
牛桂聪 《中国乡村医生》2010,12(19):110-110
目的:总结分析手法旋转术处理持续性枕横位与枕后位难产经验,降低剖宫产率。方法:对2001~2008年2812例产妇分娩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001~2008年2812例产妇中,难产723例,占分娩人数的25.7%,其中头位难产545例,占75%;头位难产中持续性枕横位与枕后位难产408例,占75%。利用手法旋转术处理成功顺产362例,成功率88.7%。结论:准确的手法旋转术能有效降低剖宫产率,提高产妇自然分娩率。  相似文献   

5.
头位难产经常容易被人们所忽视 ,往往在产妇分娩过程中遇到困难时才被发现 ,而其中最主要的是持续性枕后位 ,多数需要剖宫产术结束分娩。采用改变产妇体位矫正持续性枕后位 ,可降低剖宫产率 ,提高阴道分娩率。青海省人民医院1 997年 1 2月至 1 999年 2月对 50例持续性枕后位产妇在产程中施行了改变体位法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  1 997年 1 2月至 1 999年 2月我院分娩总数为 1 2 1 9例 ,其中总难产数为 3 94例 ,占分娩总数的 3 2 .3 2 % ,头位难产 2 92例 ,占难产总数的 74.1 1 % ,枕后位 1 2 6例 ,占头位难产总数的 43 .…  相似文献   

6.
头位难产在分娩过程中时有发生 ,而头位难产以持续性枕后位及枕横位最常见 ,在处理产程中枕后位及枕横位 ,除头盆不称、胎位不正等情况外 ,产钳、胎头吸引术 ,配合徒手旋转枕后位、枕横位的方法 ,可有效地纠正异常胎位 ,缩短产程 ,降低剖宫产率 ,减少母婴并发症 ,现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2 0 0 1 - 0 1~ 2 0 0 2 - 0 1我院分娩总数 1 2 6 0例 ,年龄 1 9~ 2 6岁 ,初产妇 6 4例 ,经产妇 8例。平均妊周 39.6± 1 .8周。对其中 72例经阴道检查确定持续性枕后位 5 1例和持续性枕横位 2 1例 ,予徒手旋转胎头。新生儿体重 2…  相似文献   

7.
枕横位或枕后位是导致头位难产的重要原因之一。若适时采用手法旋转处理能降低剖宫产率 ,并可缩短产程[1 ,2 ] 。我们自 1999年 1月至 12月 ,对 3 95例枕横位或枕后位产妇进行手法旋转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999年 1月至 12月 ,我院住院分娩 3 782例 ,同期发现枕横位和枕后位 3 95例 ,发生率 10 .44 % .我们对其进行手法旋转 ,成功 3 84例 ,失败 11例 ,成功率为 97.2 2 % ,产妇年龄 2 4~ 40岁 ,平均 2 7.8岁。初产妇 3 68例 ,经产妇 2 7例。宫口开大 4~ 7cm 3 73例 ,8~ 10cm 2 2例。1.2 胎头位置 胎头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腹壁协助徒手旋转异常胎头位置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对胎头位置异常者中的枕横位和枕后位在宫缩间歇期经阴道徒手旋转胎头并经腹壁协助旋转胎体。结果:本组36例枕横位和枕后位经纠正后自然分娩29例,7例失败行剖宫产术,其中5例为持续性枕后位,2例为持续性枕横位,成功率为80.5%。结论:部分异常的胎头位置,可经徒手旋转并经腹壁协助纠正,从而降低头位难产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手法纠正胎儿枕横位和枕后位的临床意义。方法:对50例产程进入活跃期后枕横位和枕后位经加强产力、改变体位、封闭宫颈水肿等措施后仍不能自然转为枕前位、产程阻滞的持续性枕横位和持续性枕后位产妇,行手法旋转为枕前位。结果:手法旋转持续性枕横位和持续性枕后位,可改善胎头俯屈,降低难产的发生率,成功率达76%。结论:手法旋转持续性枕横位和持续性枕后位可使胎头以最小径线通过骨盆,使胎儿顺利娩出.可降低头位的难产率及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10.
徒手纠正枕横位和枕后位60例体会邵军晖严淑云(新余市妇幼保健院336525)发生于头先露的难产称头位难产。据报道头位难产发病率高,占总分娩数的20.8%,而持续性枕横位或枕后位是导致头位难产的原因之一,适时采用手法旋转,降低头位难产发生率,使难产变顺...  相似文献   

11.
手法旋转持续性枕后位和枕横位67例陈彩霞,李国芸,赵孟君,陈冀豫导致头位难产最常见的原因为持续性枕后位(POPP)和持续性枕横位(POTP),适时采用手法旋转纠正是减少头位难产的关键。我们于1993年1月至1994年12月应用手法旋转POPP和POT...  相似文献   

12.
持续性枕后位及枕横位是发生头位难产的主要原因,多以剖腹产结束分娩。为保证母体健康,降低剖腹产率,缩短产程减少产妇的痛苦,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于1996年1月到1997年12月对87例持续性枕后位及枕横位产妇施行徒手旋转胎方位取得较满意的结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头位难产占难产的很大比例,而头位难产以持续性枕后位及枕横位最常见。治疗除加强宫缩外,配合徒手旋转枕后位、枕横位的方法,可有效地纠正异常胎位,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减少母婴并发症。现作如下分析。资料与方法1对象1997年7月至1998年8月我院分娩总...  相似文献   

14.
对侧侧俯卧位纠正持续性枕后位和持续性枕横位7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燕 《青海医药杂志》1998,28(10):25-26
头位难产发生率高,有报道占分娩总数的23.98%,占难产总数的81.62%[1],而持续性枕横位和持续性枕后位的发生率最高。通过对70例持续性枕横位和持续性枕后位采取改变母体体位(对侧侧俯卧位),加强产力,积极治疗水肿宫颈,变难产为顺产,成功率达80...  相似文献   

15.
在头位分娩中 ,胎头位置异常常是造成头位难产的重要原因 ,而持续性枕横位在胎头位置异常中发病率最高 ,根据1987年全国难产协作组报告 ,占头位难产的 2 4.95 %。过去对头位难产的处理多以手术结束分娩 ,随着围生医学的发展 ,临床上已有在分娩早期利用手法将胎头位置转正的报道。现将我院在 1992年 1月~ 1998年 12月期间 ,在第二产程中经阴道徒手纠正持续性枕横位 6 7例临床体会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产妇年龄 2 3~ 36岁 ,初产 5 4例 ,经产13例 ;L OT42例 ,ROT2 5例。1.2 必备条件  1无头盆不称。2宫口开全。3…  相似文献   

16.
持续性枕横位是常见的头位难产 ,手术产率较高 ,由于胎头位置不正 ,先露下降常欠佳 ,是产钳术困难的主要原因。手术不当 ,易致严重母婴损伤。通常处理持续性枕横位的产钳方法有 2种 ,一种是阴道内徒手转胎头为枕前位后放置产钳 ,一种是使用kielland产钳助产。本人于 2 0 0 0年 8月~ 2 0 0 2年5月在产科工作 ,对 6 9例持续性枕横位采用徒手旋转胎头为枕前位施行产钳术 ,结果手术均顺利 ,母婴损伤很少 ,体会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孕妇年龄 2 1~ 34岁 ,平均年龄 2 5 .3岁 ;初产妇 6 7人 ,经产妇 2人 ;单胎 6 8例 ,双胎 1…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手法旋转胎头对降低头位难产的作用。方法 :对 16 8例子宫口扩张 7~ 10cm、胎头位呈持续性枕横位的产妇 ,施行手法旋转 ,LOT逆时针旋转 90° ,ROT顺时针旋转 90°为枕前位。结果 :16 8例中 ,12 3例手法旋转后自然分娩 ,成功率为73.2 1% ,45例手术助产 (产钳助产加剖宫产 ) ,失败率为 2 6 .79%。胎儿体重≤ 35 0 0g者转位成功率显著高于胎儿体重 >35 0 0g者 ,两者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0 5 )。结论 :手法旋转持续性枕横位可显著降低头位难产率 ,减少产妇痛苦 ,降低手术助产并发症的发生率 ,有利于保障母婴健康。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手法旋转纠正转产时持续性枕横住及枕后位临床疗效。方法:对确诊无明显头盆不称持续性枕横位40例,枕后位28例,实施手法旋转至枕前位自然分娩。结果:68例中有60例转至枕前位经阴道顺利分娩.失败8例,成功率88.2%。结论:持续性枕横位及枕后位.适时实施手法旋转,能有效的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减轻产妇痛苦、降低胎儿产伤率。  相似文献   

19.
持续性枕横位、枕后位属头位难产。本文对我院116例持续性枕横位与枕后位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以提高对持续性枕横位与枕后位处理的认识,现报告于后。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我院1995年1月至1997年12月住院分娩2048例,诊断为持续性枕横位及枕后位...  相似文献   

20.
枕位异常是造成难产的原因之一,在分娩过程中,胎头以枕后位或枕横位衔接,在下降过程中,胎儿枕部因强有力宫缩,绝大多数能向前转135°或90°,转成枕前位而自然分娩。若胎头枕骨持续不能转向前方,直至分娩后期仍然位于母体骨盆的后方或侧方;致使分娩发生困难,称为持续性枕后位或持续性枕横位。本文将我院125例持续性枕横位及枕后位的产程特点进行分析,以加深对此类型头位难产的重视,及早诊断和正确处理。1临床资料 采用回顾性资料分析方法,对我院1998年1月至1999年12月分娩的持续性枕横位及枕后位的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