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观察弓形虫P30乳酸球菌口服疫苗在小鼠体内诱导的体液免疫反应,以及产生的保护性效果。方法P30乳酸球菌口服免疫BAILB/c小鼠,以gp42乳酸球菌组和生理盐水组为对照,4周内免疫7次,免疫结束后,分别收集各组小鼠血清,ELISA法检测血清中总抗体IgG和抗体亚类IgG1和IgG2a水平,同时用100个弓形虫RH株速殖子攻击各实验小鼠。结果P30乳酸球菌口服免疫小鼠组检测到了相应的抗体,抗体亚类IgG2a的生成量稍高于IgG1,两对照组均检测不到明显的相应抗体;攻击后,口服疫苗免疫组平均存活时间多于对照组4d。结论P30乳酸球菌口服疫苗刺激小鼠产生了相应的抗体,诱导产生了偏向Th1型的免疫反应,且在小鼠体内发挥了部分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考查弓形虫P30乳酸球菌口服疫苗在小鼠体内诱导的免疫反应和免疫鼠血清中细胞因子IFN-γ、IL-2及NO的变化情况,以及产生的保护性效果。方法 P 30乳酸球菌口服免疫BALB/C小鼠,一个月后,取鼠脾细胞作ConA刺激淋转试验(MTT法)及细胞亚群的测定;EIJSA法检测生成的抗体IgG水平;免疫一开始,每隔3周各实验组分别收集小鼠血清,ELISA法测定血清中细胞因子IFN-γ、IL-2的含量;免疫结束后用100个弓形虫强毒力RH株速殖子攻击各实验小鼠。结果P30乳酸球菌口服免疫组脾淋巴细胞ConA刺激后增殖能力比两对照组显著提高,CD4~+和CD8~+的百分数均明显升高;同时检测到了相应的抗体;P30口服免疫鼠血清中IFN-v、IL-2含量均显著高于两对照组;攻击后,口服疫苗免疫组平均存活时间多于对照组4天。结论 P30乳酸球菌口服疫苗有效地激发了小鼠细胞免疫反应,诱导小鼠产生了相应的抗体,刺激了小鼠细胞因子IFN-γ和IL-2的产生,且在小鼠体内发挥了部分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弓形虫P30乳酸球菌口服疫苗在小鼠体内诱导的体液免疫反应,以及产生的保护性效果. 方法P30乳酸球菌口服免疫BALB/c小鼠,以gp42乳酸球菌组和生理盐水组为对照,4周内免疫7次,免疫结束后,分别收集各组小鼠血清,ELISA法检测血清中总抗体IgG和抗体亚类IgG1和IgG2a水平,同时用100个弓形虫RH株速殖子攻击各实验小鼠. 结果 P30乳酸球菌口服免疫小鼠组检测到了相应的抗体,抗体亚类IgG2a的生成量稍高于IgG1,两对照组均检测不到明显的相应抗体;攻击后,口服疫苗免疫组平均存活时间多于对照组4 d. 结论 P30乳酸球菌口服疫苗刺激小鼠产生了相应的抗体,诱导产生了偏向Th1型的免疫反应,且在小鼠体内发挥了部分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弓形虫P30乳酸球菌口服疫苗诱导小鼠产生的细胞免疫效果和抗体IgG的动态发生过程。方法 口服免疫BALB/c小鼠 ,一个月后 ,取鼠脾细胞作ConA刺激淋转试验 (MTT法 )及T细胞亚群的测定 ;不同免疫时间段内 ,收集实验鼠血清 ,ELISA法检测抗体水平的变化。结果 P30乳酸球菌口服免疫组脾淋巴细胞ConA刺激后增殖能力比两对照组显著提高 ,CD+ 4 和CD+ 8的百分数均明显升高 ;第 12周 (即最后一次免疫结束一个月 ) ,P30乳酸球菌口服免疫组检测到特异性抗体IgG。结论 P30乳酸球菌口服疫苗有效地激发了小鼠细胞免疫反应 ,特异性抗体IgG在免疫结束一个月后生成明显。  相似文献   

5.
目的构建表达弓形虫昆山分离株P30基因的乳酸乳球菌表达载体L2-Ps-P30-T,并在乳酸乳球菌中表达P30蛋白。方法用BamHⅠ/XhoⅠ将P30从质粒pSK-P30中切出并克隆至质粒pSK-PsT,构建pSK-Ps-P30-T质粒;用PvuⅡ将表达元件-Ps-P30-T-从pSK-Ps-P30-T质粒中切出,以相同的酶切位点导入大肠埃希菌与乳酸乳球菌穿梭质粒pTRKL2,构建L2-Ps-P30-T质粒;通过电转化将L2-Ps-P30-T导入乳酸乳球菌中,以Western blot鉴定P30蛋白的表达。结果酶切及PCR鉴定质粒L2-Ps-P30-T构建正确,并在乳酸乳球菌中表达能被弓形虫病患者血清识别的分子质量单位为30ku的蛋白。结论重组载体L2-Ps-P30-T构建正确,电转化入乳酸乳球菌后能表达具有反应原性的P30蛋白。  相似文献   

6.
目的 用重组质粒pc D N A3 - P30 免疫 B A L Bc 小鼠, 观察其 D N A 免疫所诱导的小鼠体液免疫反应和保护性作用。方法 大量制备质粒 D N A, 肌肉注射免疫小鼠。 E L I S A 测定 Ig G 抗体滴度; 免疫鼠血液组织 P30 基因 P C R 扩增; 弓形虫攻击感染。结果 用 E L I A S 法检测的抗体 Ig G 滴度1∶2560 , 免疫后3 周及6 个月从免疫鼠血液组织中检测到 P30 基因;攻击感染实验组的存活时间较对照时间延长( P< 005) , 结论 重组质粒pc D N A3 - P30 免 B A L Bc 小鼠可诱导一定的体液免疫应答, 对抗攻击感染具有一定的保护性。  相似文献   

7.
弓形虫P30基因重组质粒的构建及其免疫效果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目的 通过构建含弓形虫P30不同表达形式 (膜型、分泌型及细胞内型 )的重组质粒 ,并将其用于免疫小鼠 ,测定抗体水平 ,以期初步筛选出一种对弓形虫感染具有良好保护作用的核酸疫苗。 方法 利用PCR技术和亚克隆技术分别构建弓形虫表膜型P30基因重组质粒 (含完整的P30编码序列 ,包括信号肽及疏水尾 )pcDNA3 P30Mb ,分泌型P30基因重组质粒 (含完整的P30编码序列 ,不包括疏水尾 )pcDNA3 P30Se以及细胞内型P30基因重组质粒 (含完整的P30编码序列 ,但不包括信号肽 )pcDNA3 P30In。将以上 3种重组质粒分别与脂质体混合后免疫小鼠 ,ELISA及免疫印迹测定小鼠血清中特异的IgG抗体。 结果 成功构建了弓形虫P30基因 3种表达形式的重组质粒 ,经双酶切鉴定及DNA序列测定 ,3种重组质粒中的插入片段确为P30的编码基因 ,且读码框架正确 ;抗体测定显示 :3个免疫组均能诱导小鼠产生特异的IgG抗体 ,但各组之间IgG出现的时间及强度有一定的差异。 结论 用编码弓形虫P30抗原的重组质粒进行核酸免疫 ,能诱导免疫小鼠产生特异性的IgG抗体 ;膜型及分泌型免疫小鼠的特异IgG抗体出现的时间早于细胞内型免疫鼠 ,但 4wk后 3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用 pc- ROP1重组质粒免疫小鼠 ,观察其对细胞因子 IFN-γ、IL - 2及 NO的影响。方法 碱裂解法大量制备 pc- ROP1质粒 DNA,经肌肉注射免疫 BAL B/ c小鼠 ,每只鼠注射 10 0μg,两周后同量加强免疫一次 ,以 pc DNA 3空质粒及生理盐水组为对照。分别于免疫后第 30天、5 0天、70天共三次用双夹心 EL ISA测定血清细胞因子 IFN-γ、IL - 2含量 ;酶法测定NO活性。结果 三次检测免疫组 IFN-γ、IL - 2及 NO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随着免疫时间的延长有增高趋势。结论  pc-ROP1重组质粒 DNA免疫小鼠 ,可刺激细胞因子 IFN-γ、IL - 2产生 ,NO分子的释放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弓形虫表面抗原P30 DNA疫苗诱导小鼠产生的细胞免疫应答.方法大量制备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BK-P30,用生理盐水(NS)稀释至1 μg/μl,1次肌注免疫BALB/c小鼠,分别在免疫后5和10周,通过ConA刺激,MTT法测定免疫鼠脾脏T淋巴细胞转化率;使用间接免疫荧光法,用流式细胞仪对CD4+、CDs+T细胞亚群进行测定.结果ConA刺激小鼠脾T淋巴细胞发生增殖反应,pBK-P30免疫组与两对照组及对照组之间的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T细胞亚群CD4+、CD8+动态分析,CD4+T细胞在各组增殖均不明显(P>0.05),但免疫组CDs+细胞数量升高,CD4+/CDs+比率下降,与空质粒pBK-CMV对照组和NS对照组之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P<0.01),pBK-CMV对照组与NS对照组之间差异也有显著性(P<0.01).免疫后10周,与NS对照组相比较,免疫组和pBK-CMV对照组CDs+细胞仍升高(P<0.01),但它们之间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弓形虫表面抗原P30 DNA疫苗能诱导BALB/c小鼠产生一定的细胞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弓形虫表面抗原P30 DNA疫苗免疫BALB/c小鼠诱导其体内产生的体液免疫应答及抗虫感染的免疫保护作用. 方法重组质粒pBK-P30用生理盐水稀释后,肌注免疫BALB/c小鼠.分别于免疫后5周和10周,ELISA测定IgG抗体滴度;取免疫鼠的血液、肺、心脏、肝脏、脾、肾脏及肌肉PCR扩增P30基因;免疫鼠腹腔注射弓形虫速殖子攻击感染.结果两次检测,均可测到特异性IgG抗体,且抗体的滴度随免疫时间的延长而增高;免疫后5周,免疫鼠的上述组织均可扩增出P30基因条带,但免疫后10周仅血液扩增出特异P30基因条带;弓形虫速殖子腹腔攻击感染,免疫组鼠的平均存活时间较对照组鼠延长,但统计学差异不显著(P>0.05). 结论弓形虫表面抗原P30 DNA疫苗能诱导BALB/c小鼠产生特异性体液免疫应答及部分抗虫免疫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弓形虫P30基因DNA免疫小鼠诱导小鼠体液应答及保护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用重组质粒pcDNA3-P30免疫BALB/c小鼠,观察其DNA免疫所诱导的小鼠体液免疫反应和保护性作用。方法:大量制备闰DNA,肌肉注射免疫小鼠。ELISA测定IgG抗体滴定,免疫鼠血液组织P30基因PCR扩增,弓形虫攻击感染。结果 用ELIAS法检测的抗体IgG滴度1:2560,免疫后3周及6个月从免疫鼠血液组织中检测到P30基因;攻击感染实验组的存活时间较对照时间延长(P〈0.05),  相似文献   

12.
目的用表达弓形虫棒状体蛋白1(ROP1)的乳酸乳球菌口服免疫小鼠,观察其所诱导的体液免疫、黏膜体液免疫和保护力。方法69只BALB/c小鼠随机分成疫苗免疫组、乳球菌对照组和生理盐水组,每次分别饲喂5×109个/鼠悬浮在缓冲液中的重组乳酸乳球菌、不含重组质粒的乳酸乳球菌及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第27、34、48天分别从鼠尾静脉采血,分离血清,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IgG水平;第48天杀死3只小鼠,分离小肠黏液检测SIgA水平;第48天用弓形虫灌胃感染小鼠,观察小鼠发病情况,计算小鼠死亡率,30 d后统计小鼠肝、脑组织中的虫体数量。结果疫苗免疫组小鼠IgG水平与乳球菌对照组、生理盐水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疫苗免疫组小鼠SIgA水平与乳球菌对照组、生理盐水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疫苗免疫组小鼠肝、脑组织中虫体数与乳球菌对照组、生理盐水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表达弓形虫ROP1蛋白的乳酸乳球菌可诱导小鼠体液免疫和黏膜体液免疫,但对弓形虫感染无保护力。  相似文献   

13.
14.
含有弓形虫表面抗原P22、P30复合基因的载体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选择弓形虫表面抗原P2 2、P30的有效基因片段 ,共同构建在同一克隆载体pUC19和表达载体 pGE MEXTM- 1上 ,并保证其连接方向及开放读码框的正确。方法 根据已发表P30基因序列 ,用PCR技术调取所需基因片段 ,P2 2基因片段来自重组质粒pGEX - 2T -v2 2 ,将两片段定向克隆于克隆载体 pUC19及表达质粒pGEMEXTM- 1上 ,用酶切及测序的方法对重组子进行鉴定。结果 酶切产物经电泳显示条带清晰 ,P2 2、P30基因片段的泳动位置分别在 4 4 6bp和 86 0bp的位置 ,与预计结果一致 ;测序结果表明插入的复合基因片段方向及序列均正确。结论 成功构建的含有P2 2、P30基因片段的质粒重组体 ,保证了两基因连接方向、序列及开放读码框的正确 ,为今后两基因的进一步复合表达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弓形虫主要表面抗原P30的克隆、表达与纯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通过分子克隆技术获取弓形虫主要表面抗原P30蛋白。方法自行设计引物,通过PCR扩增获得P30基因片段,采用EcoRⅠ、XhoⅠ双酶切,定向克隆到载体pThioHis中,转化大肠杆菌Top10,利用酶切、DNA序列分析鉴定阳性克隆,异丙基硫代-β-D-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融合蛋白通过镍结合树脂(ProBond~(TM)Resin)进行纯化,并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和蛋白质印迹(Westernblotting)鉴定。结果PCR、酶切、连接的产物经电泳鉴定,均与预期设计相符合。DNA序列分析结果表明,除一个同义突变,其余均与文献报道相符。IPTG诱导表达后经层析纯化获得46kDa含P30的融合蛋白。结论通过定向克隆、表达与纯化,获得含P30的融合蛋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小鼠感染RH株弓形虫后脾细胞的IFN -γ、IL - 2活性动态变化。方法 用 2× 10 3 个RH株弓形虫速殖子腹腔接种昆明小鼠 ,分别在感染前、感染后直至小鼠死亡每天随机取 5只鼠脾脏 ,用生物学检测法测定感染前、感染后鼠脾细胞IFN -γ、IL - 2的活性 ,结果用F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感染后第 2d、第 5d、第 7d小鼠脾细胞IFN -γ活性虽有升高 ,但各组均值与感染前比较均无显著性升高 (P >0 0 5 ) ,感染与未感染小鼠的IFN -γ活性无显著性改变 (P >0 0 5 )。鼠脾细胞IL - 2活性在感染前、后有显著性变化 (P <0 0 5 )。感染后第 3d、4d较第 2d、第 5d、第 7d显著性下降 (P <0 0 5 ) ,至感染后第 9d感染鼠全部死亡。结论 RH株弓形虫感染宿主后剌激宿主产生的内源性IFN -γ和高活性的IL - 2不能引起有效的保护性免疫 ,致使虫体大量繁殖 ,小鼠死亡。其机制是否与感染鼠存在某种免疫抑制有关仍需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构建编码弓形虫RH株表面抗原P30、P22复合基因的真核表达重组质粒, 为进一步表达融合蛋白及研制核酸疫苗做准备。 方法 用弓形虫RH株腹腔接种小鼠,收集腹水,酚/氯仿法抽提弓形虫基因组 DNA;用 PCR技术从基因组DNA中扩增编码表面抗原 P30、P22 的基因片段,分别重组入 pMD18 T载体中。将 pMD18 T载体中的P30、P22基因片段分别酶切,定向克隆入 pUC18克隆载体中, pUC18 P30 P22 中的 P30 P22 片段经酶切、纯化后,亚克隆入 pcDNA3.1( )真核表达载体,用酶切、PCR及测序的方法对重组子进行鉴定。 结果 从弓形虫 RH株基因组DNA中扩增出特异的P30及P22片段;大小均与预测值相符;克隆 pUC18 P30 P22 重组质粒的酶切片段分别与 P30、P22基因大小一致;经亚克隆、筛选鉴定获得了 pcDNA3.1 P30 P22重组质粒,所测P30、P22基因序列与文献报道一致。结论 成功构建弓形虫 pUC18 P30 P22重组质粒和 pcDNA3.1 P30 P22 重组质粒,为研制弓形虫 DNA疫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乳凝集素调节EEI-10细胞IL-2,IL-4及IFN-γ的分泌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乳凝集素调节肠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细胞分泌表达细胞因子的作用.方法:应用基因重组技术从MCF-7乳腺癌细胞中提取总RNA,通过逆转录PCR方法得到目的基因(乳凝集素)片段,利用酶切,连接等技术,将目的基因构建至PET28载体内,转化入DH5a细胞后,鉴定阳性质粒;将含有目的基因的阳性质粒转化入表达细胞BL-21,IPTG诱导表达目的蛋白乳凝集素,应用特异性镍鏊合的亲和层析柱得到纯化的目的蛋白.利用H3-Tdr法明确乳凝集素剂量与人类肠上皮内淋巴细胞株EEI-10细胞增殖之间的关系.给予适当剂量乳凝集素作用于EEI-10细胞后,利用ELISA方法检测EEI-10分泌IL-2,IL-4及IFN-γ浓度,应用RT-PCR方法检测IL-2,IL-4及IFN-γmRNA表达.结果:酶切阳性的质粒经测序证实与基因文库一致.所得纯化的目的蛋白进行SDS-PAGE电泳和特异性抗体鉴定,明确为目的蛋白乳凝集素.利用H3-Tdr法检测乳凝集素剂量与细胞增殖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乳凝集素作用剂量为250mg/L时淋巴细胞增殖显著.给予乳凝集素处理后细胞培养上清中IL-2(P=0.0394)和IFN-γ(P=0.0082)的含量高于未处理细胞组,而IL-4没有显著的增高;同时处理后IL-2mRNA表达量升高,IL-4mRNA表达量无显著性改变,IFN-γmRNA表达量明显增高并高于PHA刺激组.结论:乳凝集素具有上调EEI-10细胞分泌和表达IL-2和IFN-γ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20.
弓形虫P30基因DNA免疫小鼠诱导的细胞免疫应答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17  
目的用pcDNA_3-P30真核表达质粒直接免疫小鼠,观察所诱导的小鼠细胞免疫应答。方法大量制备量级质粒pcDNA_3-P30,经肌肉注射BALB/c小鼠,每隔3周接种1次,一共免疫3次。用MTT方法对脾脏的NK杀伤细胞率和淋巴细胞的转化率进行测定,采用免疫荧光法对CD4 、CD8 细胞进行测定。结果实验组NK细胞杀伤率为:70.0%±3.64,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分别为48.5%±6.06和470%±5.93,实验组NK细胞活性比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ConA刺激小鼠淋巴细胞转化实验,实验组与对照组及空白对用级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进行动态分析,可见随着感染时间的延长,CD8+的数量逐渐上升,CD4+/CD8+的比率逐渐下降,实验组与对照组及空白对照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重组质粒pcDNA3-p30免疫BALB/c小鼠可诱导一定的细胞免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