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儿童眼睑血管瘤局部注射治疗引发视网膜动脉阻塞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儿童眼睑血管瘤是学龄前儿童较常见的一种眼部良性肿瘤.针对儿童眼睑血管瘤的治疗有多种方式,其中局部瘤体内注射皮质类固醇方法为首选[1-3].而儿童眼睑血管瘤局部注射治疗引发视网膜动脉阻塞实属罕见.现将我院局部注射治疗儿童眼睑血管瘤引发视网膜动脉阻塞一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外伤性视神经视网膜病变的诊断及治疗效果。方法 对36例外伤性视神经视网膜病变患者早期应用冲击量皮质类固醇、血管扩张剂、维生素及神经营养药物治疗,并对结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外伤性视神经视网膜病变应用此方法治疗,视力有明显恢复,效果肯定。结论 大剂量皮质类固醇、血管扩张剂和神经营养剂等治疗外伤性视神经视网膜病变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3.
钝挫伤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视网膜电图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利用视网膜电图(ERG)评价挫伤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损伤程度与皮质类固醇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50例单眼钝挫伤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EGR资料。以伤眼视力分为<0.01、0.1~0.5和>0.53组。结果:暗适应ERGb波波幅是3组之间差异显著的指标。26例经大剂量皮质类固醇治疗2周,69.2%视力明显提高,ERGb波波幅回升。结论:暗适应ERGb波波幅对估计视力预后有重要价值,大剂量皮质类固醇对视力恢复有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4.
视网膜静脉阻塞( retinal vein occlusion,RVO) 是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之后最常见的影响视网膜的视觉致残性疾病。虽然该疾病实体早已被认定,但其治疗仍存在争议。黄斑水肿是该视网膜血管性疾病中视力下降 ( visual acuity,VA) 的主要原因。最近玻璃体腔已越来越多地被用来作为一个药物储物,通过玻璃体腔注射直接治疗黄斑水肿。迄今最广泛的注射药物为曲安奈德( triamcinolone acetonide,TA) 和贝伐单抗。该论文的目的是评估证据,并讨论最近有人提出的关于玻璃体内注射皮质类固醇和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药物治疗对视网膜静脉阻塞是有效的基本原理。  相似文献   

5.
皮质类固醇致多灶性后极部视网膜色素上皮病变(附16例)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王玉,张绍光皮质类固醇引起或加重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简称中浆)和导致多灶性后极部视网膜色素上皮病变,国内外均有报导。但是,目前仍有部分眼科医生对此问题认识不足,以致...  相似文献   

6.
视网膜静脉阻塞(retinal vein occlusion,RVO)是常见的视网膜血管疾病,而黄斑水肿是其最常见的并发症.黄斑水肿的治疗是RVO治疗中最重要的内容,其方法包括:黄斑格栅样光凝、放射状视神经切开、激光诱导的脉络膜视网膜静脉吻合、玻璃体切割联合或不联合视网膜内界膜撕除、视网膜静脉插管注入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t-PA)、视网膜动静脉鞘切开、玻璃体内注射皮质类固醇激素(包括曲安奈德和地塞米松的缓释剂Ozurdex)、玻璃体内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药物(如Bevacizumab、Pegaptanib、Ranibizumab、Eye Trap、KH902)等.  相似文献   

7.
视网膜冲击伤治疗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定能量的冲击波可造成明显的视网膜结构与功能的损害。而视网膜脉络膜血循环障碍所引起的组织缺血缺氧是造成继发注视网膜损伤的主要因素。蝮蛇抗栓酶具有明显解除伤后视网膜脉络膜血管内血细胞淤滞及促进视网膜组织细胞修复的作用,它与皮质类固醇联合应用对本模型视网膜损伤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马来西亚理科大学5a来使用曲安奈德混悬型注射液与地塞米松磷酸钠治疗小儿春季角结膜炎(VKC)的疗效研究。10例联合注射治疗患者注射1mo后症状有所改善。其中4例患者主要并发症为眼压增高。6mo内有4例患者复发。研究发现上睑板联合注射两种皮质类固醇治疗春季角膜炎的临床效果与文献报道使用单一皮质类固醇剂非常相似。然而,该治疗方法眼压升高的风险较大。  相似文献   


9.
一、皮质类固醇LIJ自Sugar(1956)发现皮质类固醇对滤过泡有明显作用后,皮质类固醇在抗有光眼游过性手术搬痕形成得到广泛的应用.组织培养表明皮质类固醇在高浓度时对结膜下成纤维细胞的增值有抑制作用。Starita在应用皮质类固田抗灾光眼滤过性手术搬痕形成的对照研究中,报告在滴用工%的醋酸强的松龙的25眼中,手术成功率为96%,未用的眼,成功率只有76%.两者差异显著.Giangiacomo等研究证明适当浓度的氟羟强的松龙(triamcin。l。ne)能抑制成纤维细胞增殖,超微结构研究发现注射于人和正常白兔结膜下的氟羟强的松龙可杀灭邻近…  相似文献   

10.
业已证实球后注射皮质类固醇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因疏忽而刺入球内并注入大量皮质类固醇引起不良的视力后果属极为罕见的并发症。本文作者报告一例。女,65岁,为治疗右眼黄斑部水肿,行常规球后注射时,误将甲强龙(Depomedrone,methylprednisolone acetate)0.7ml注入玻璃体内。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抗VEGF药物联合糖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性黄斑水肿的临床效果。方法:计算机全面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6个数据库,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20-01,收集抗VEGF药物联合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性黄斑水肿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由2名研究人员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独立检索文献、提取数据及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估,采用Review Manager 5.3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5篇RCT文献,共212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第1、3、6mo,抗VEGF药物联合皮质类固醇药物与单用抗VEGF药物对提高患者最佳矫正视力(BCVA)无差异;在缓解黄斑水肿方面,在第1mo和第3mo联合用药的治疗效果要高于单用抗VEGF药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mo:MD=-20.89,95%CI:-34.65~-7.13,P=0.003;3mo:MD=-22.83,95%CI:-33.68~-11.97,P<0.0001),在第6mo两组无差异(P=0.06);联合用药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单用抗VEGF药物(P=0.02);联合用药注射次数要低于单用抗VEGF药物(P<0.001)。结论:相比较单一使用抗VEGF药物,抗VEGF药物联合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性黄斑水肿具有起效快、注射次数少、更加经济的特点,但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率高于单一用药,主要为眼压升高及白内障,治疗过程要严密随访患者眼压及晶状体情况。  相似文献   

12.
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病变是临床较为常见的眼底病之一 ,多见于健康成年人 ,有自愈性 ,但可反复发作 ,愈后良好。对此病以往主要用血管扩张剂、皮质类固醇等药物治疗。近年来 ,陆续有文献报导用皮质类固醇治疗中浆引起大泡性视网膜病变 ;故临床上已不主张使用激素治疗中浆。笔者近日遇 1例中浆患者因使用激素引发大泡性视网膜病变 ,报告如下。患者 女  42岁 因左眼前黑影逐渐扩大 ,伴视物不清 ,于 1999年 7月 12日就诊。右眼视力 1.5 ,左眼 0 .0 6 ,不能矫正。双眼前节正常 ,双侧瞳孔等大、等圆 ,直接间接光反射灵敏。左侧视乳头边界不清 ,…  相似文献   

13.
婴幼儿眼睑血管瘤内注射平阳霉素与皮质类固醇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平阳霉素局部血管瘤体内注射治疗婴幼儿眼睑血管瘤的疗效。方法:用平阳霉素治疗56例,另用皮质类固醇治疗52例婴幼儿眼睑血管瘤,对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用平阳霉素治疗56例有效56例(100%),完全治愈56例(100%);复发2例(4%),经再治疗后完全消退。用局部注射皮质类固醇方法治疗52例,其中39例(75%)在1~7次注射后肿瘤全部或接近全部退化;8例(15%)瘤体缩小50%以上;5例(10%)无效。结论:平阳霉素局部血管瘤体内注射疗效显,治疗时间短,见效快,注射次数少,毒副作用小,复发率很低。与用局部注射皮质类固醇方法治疗血管瘤相比,有效率、治愈率显提高。  相似文献   

14.
SCORE(The Standard Care versus COrticosteroid in REtinal Vein Occlusion)研究系常规疗法和皮质类固醇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对比研究。它包括两个Ⅲ期多中心随机临床试验,用以评价玻璃体内注射曲安奈德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其中一个试验以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O)患者为对象,另一个以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患者为对象,并将半侧视网膜静脉阻塞(HRVO)患者归入BRVO试验组。因CRVO组和BRVO组间的常规治疗方法不同,故对患者进行正确分类是使试验具有良好针对性的保证。  相似文献   

15.
婴幼儿眼附件血管瘤不仅影响美容,更重要的是危害眼功能,如造成斜视、弱视、屈光不正等严重并发症,应予高度重视,积极治疗。以往的治疗方法有的存在严重的副作用,使用受到限制。70年代采用皮质类固醇作瘤体内注射治疗,获得超越其它疗法的优点。本文就血管瘤的发生与发展,血管瘤对眼部的危害性;皮质类固醇对血管瘤的作用机理;治疗方法及效果,治疗的并发症以及瘤体内注射的优点等问题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6.
贺玲  郑晓龙 《国际眼科杂志》2011,11(11):2060-2061
0引言霜样树枝状视网膜血管炎是一种可合并全葡萄膜炎的双眼急性视网膜血管周围炎症,以视网膜血管广泛白鞘化,似树枝上形成霜冻为特征[1]。患者多为年轻人,不伴全身性疾病,皮质类固醇治疗有效,治愈后不复发。现就  相似文献   

17.
眼底最周边部有原发病灶的色素膜炎,Sche- pens(1950)称为周边部色素膜炎。后称睫状体平部炎(Pars planitis)或慢性睫状体炎。病变位于睫状体平部或锯齿缘的中央,一般认为并发于视网膜血管炎为主征的综合征。治疗以皮质类固醇为主。多数病例慢性迁延。由于黄斑部发生囊样变性而视力减退。Aaberg报告对用皮质类固醇治疗无效的病例,用冷冻疗法治疗,获得效果。本文用冷冻疗法治疗5例周边部色素膜炎,早期病例效果好。睫状体平部或视网膜最周边部黄白色渗出病灶是周边部色素膜炎的主要病变,在渗出物附近  相似文献   

18.
曲安奈德玻璃体腔注射的并发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曲安奈德(Triamcinolone acetonide TA)作为一种长效皮质类固醇激素已在眼科得到广泛应用,给药方式主要包括结膜下注射、Tenon,s囊下注射和球后注射,但由于治疗部位的有效浓度低、治疗效果不明显使这些给药方式受到一定的限制。近两年来,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Intravitreal Triamcinolone acetonide IVTA)由于局部药物浓度高已得到推广。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主要用于治疗各种内眼性、新生血管性、增殖性或水肿性疾病,诸如弥漫性糖尿病黄斑水肿,视网膜静脉阻塞所致黄斑水肿,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所致视网膜下新生血管,慢性早期结核性低眼压∥慢性葡萄膜炎和白内障术后持续性黄斑囊样水肿。曲安奈德确切的治疗机制虽尚不清楚,但是有几个假说,例如降低局部炎症介质,使钙通道上调,降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浓度,改善血——网膜屏障的功能。目前国内外已在广泛应用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临床效果也很明显,但与此相关的并发症也有报道。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的并发症主要分为两类:手术相关性并发症和激素相关性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告5例穿通性角膜移植术后继发视网膜脱离,脱离多发生在后极部,呈扁平状,角膜移植排反应,眼压突然下降,大量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是导致视网膜脱离的主要原因,对其治疗和预防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告5例穿通性角膜移植术后继发视网膜脱离。脱离多发生在后极部,呈扁平状。角膜移植排斥反应,眼压突然下降,大量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是导致视网膜脱离的主要原因。对其治疗和预防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