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妊娠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癫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丽萍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5):2096-2096
血小板减少是指血小板的质和量发生异常,以凝血功能障碍、出血为特点的疾病。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可由多种内科合并症和妊娠并发症引起,重度血小板减少可出现临床出血倾向,尤其在分娩、手术及麻醉过程中可导致出血、感染、胎儿窘迫和新生儿颅内出血等,严重威胁母儿生命。因此正确的诊断与治疗此种疾病可减少母儿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癫64例临床分析鞠忠玲,李晓明,周蕊(包钢医院儿科,包头014010,包头市第二医院儿科)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癫(ITP)是小儿常见之出血性疾病,我院自1990~1997年间共收治ITP患儿64例,临床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一般...  相似文献   

3.
赵阳 《基层医学论坛》2007,11(2):144-144
2003年3月-2004年3月,我们对门诊及住院的72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病人开展健康教育,收到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观察大剂量低PH人血丙球蛋白 (IVIG)加地塞米松冲击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瘢 (ITP)后 ,观察末梢血血小板数和骨髓巨核细胞的变化。方法 经临床确诊了的ITP患儿 30例用成都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的IVIG4 0 0mg/kg·d-1静点 ,连用 5d ,同时加用地塞米松 0 .5~ 1mg/kg·d-1冲击治疗 ,分别在治疗后第 2、4、6、8天测定末梢血血小板数的变化 ,于治疗第 8天观察骨髓巨核细胞数。并设单用地塞米松治疗组进行对照。结论 治疗组在治疗后第 2、4、6d末梢血血小板数明显高于对照组。骨髓巨核细胞总数、幼巨核细胞数、颗粒型巨核细胞数和过巨型、裸核型巨核细胞数在治疗后明显减少 ,以颗粒型巨核减少为主 ,P <0 .0 1,有显著性差异。而且观察到在治疗第 8天产血小板巨核细胞增多。结论 IVIG加地塞米松冲击治疗小儿ITP末梢血血小板上升快 ,治疗后 2d血小板平均可升至 190× 10 9/L。本疗法是治疗高危ITP患儿 ,防止重要脏器出血 ,降低死亡的一种重要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癫(ITP)是以出血及外周血血小板减少、骨髓巨核细胞数正常或增多伴有成熟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疾病。ITP 患者体内产生血小板自身抗体与血小板膜糖蛋白(GPs)结合后,使得血小板在网状内皮系统(RES)被大量破坏,而形成出血症状。急性 ITP 有80%以上的患者能够自  相似文献   

7.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细胞免疫功能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婷  韦翊  高原  郑昭璟  庄伟  张淑娟 《浙江医学》2003,25(9):541-542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 ,细胞免疫功能异常对ITP发病中有重要影响。我们对30例ITP患儿治疗前后的T淋巴细胞亚群及自然杀伤细胞 (NKC)进行检测 ,旨在探讨ITP患儿细胞免疫状况 ,以指导临床。1.1对象ITP组系2002年2月~2003年2月在我院住院的初发ITP患儿共30例 ,男性17例 ,女性13例 ;年龄1~12岁 ,平均 (6.4±4.8)岁。均符合ITP诊断标准 [1]。血小板数 (25±18)×109/L。对照组20名为同期体检健康儿童 ,男性12名 ,女性8名 ;年龄2~11岁 ,平均 (6.4±4.2)岁。1.2方法所有ITP患儿入院后 ,均给予氢化考…  相似文献   

8.
庄万传 《安徽医学》2010,31(10):1272-1274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thrombocytopenicpurpura。ITP)。被国际ITP工作组正式统一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thrombocytopenia),仍简称ITP。本病是由于机体免疫系统功能紊乱引起血小板破坏增加致其数目减少的自身免疫性出血性疾病,主要以自身抗体介导的血小板破坏增加致血小板短暂或持久减少为特征,主要临床表现为皮呋黏膜瘀点、瘀斑、月经量多、尿血,严重者可因颅内出血而危及生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氧自由基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瘢(ITP)关系,观察维生素C对氧自由基的清除作用。方法:采用放免法测定ITP血清丙二醛(MDA),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 SOD)、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 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歧化酶(GSH Px)水平,并给予维生素C治疗。结果:32例ITP血清MDA、T SOD、Mn SOD水平较正常人高(P<001),GSH Px水平正常(P>005);维生素C治疗后,氧自由基水平下降(P<001)。结论:氧自由基水平升高可能与ITP有关,维生素C具有清除氧自由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网织血小板(RP)的百分比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30例ITP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中RP的百分率,并与15例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者、30例正常体检者进行比较.结果:30例ITP病人治疗前网织血小板百分比(RP%)为(27.2±8.3)%,治疗后的ITP病人RP%为(8.3±2.4)%,治疗前后相比有统计学意义;正常对照组RP%为(8.4±2.3)%,治疗前的ITP病人RP%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治疗后的ITP病人RP%与正常对照组无差异;15例AA的RP%为(6.3±2.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周血RP%测定,有助于ITP的诊断及治疗监测.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中药滋阴凉血合剂治疗阴虚血热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阴虚血热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中药滋阴凉血合剂,对照组给予血康口服液治疗,两组均治疗2个月,分别比较两组疗效,观察临床出血症状、血小板计数、网织血小板和血小板抗体pAIgG等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出血症状明显减轻,治疗组血小板计数较对照组增高明显,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网织血小板、血小板抗体PAIgG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滋阴凉血合剂治疗阴虚血热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癫临床疗效显著,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首次住院治疗的健康教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首次住院治疗的健康教育模式。方法:对56例ITP首次住院患者采用口头语言教育和形象化教育的方法,实施针对性的健康教育。结果:56例患者均能配合治疗护理,住院期间无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对ITP患者实施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使患者能更好地配合治疗、护理,提高了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知识的了解和维护自身健康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健康教育模式.方法 观察38例ITP患儿,针对儿童ITP常引起各部位出血,容易造成惠儿及家长紧张、焦虑,结合儿童的心理、生理特征,采取对家长及患儿分别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以减轻他们紧张、焦虑、不合作等问题,增强他们配合治疗的依从性.结果 本组38例患儿,除2例重症颅内出血死亡外,36例均能配合治疗护理,住院期间无护理并发症.结论 对ITP患儿及家长实施针对性健康教育,能更好地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加快治疗和康复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重症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治疗方法,寻找较佳较经济实用的治疗方案,方法:采用地塞米松、丙种球蛋白、甲基强的松龙冲击和小剂量长春新碱(VCR)静脉慢滴四种方案,分别对41例患儿进行了不同治疗,并对照观察。结果:地塞米松、甲基强的松龙、丙种球蛋白冲击疗效肯定、起效快,效果好,几乎无副作用,24小时明显好转,3天内血小板明显增高,7天左右恢复正常,全部病人均未输血小板,若不伴体乏不  相似文献   

15.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是儿科常见的出血性疾病 ,患儿以急性居多 ,常呈自限性 ,不需治疗或经肾上腺皮质激素、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治疗即可恢复正常 ,仅5 %表现为慢性型 ,常规治疗效果不佳[1]。此类即所谓的难治性ITP ,目前尚无较好的治疗方法。我院1993~1998年采用长春新碱(VCR)治疗14例难治性ITP患儿 ,并随访4年 ,取得了较好疗效。1.1对象系1993~1998年收住我院儿科病房的ITP患儿 ,均符合首届中华血液学会全国血栓与止血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2] ,均经糖皮质激素规则治疗6月无效或激素依赖或复发。其中男性8例、女性6例 ,…  相似文献   

16.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儿童最常见的出血性疾病。婴幼儿ITP有其特殊性。我院血液科自2006年1月~2008年1月期间共收治3岁以下ITP138例,现将临床资料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简称ITP) ,是小儿常见的一类出血性疾病。现将我院 1989~ 1998年共收治 177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177例中 ,男 10 0例 ,女 77例。年龄 5 1天~ 14岁。 <6月 12例 ,~ 5岁 10 3例 ,~ 10岁 44例 ,~14岁 18例 ,四季均有发病。具有前驱疾病的 97例 (5 4 8% ) ,其中上感 6 8例 (70 1% ) ,肠炎 12例 ,肺炎 7例 ,水痘 6例 ,腮腺炎 4例。急性型 139例(78 5 % ) ,系首次发作或反复发作 ,但病程未超过 6个月。慢性型 38例(2 1 5 % ) ,病程最长 10年。 2例母亲有血小板减少史。1 2 临床表现 :本组病…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丙种球蛋白联合强的松治疗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疗效。方法 对住院60例ITP患儿随机分组对照观察,两组分别采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IVIG)和IVIG联合强的松治疗。结果 联合治疗组与IVIG单用组显效率无差异,但血小板正常数量的稳定性联合治疗明显高于IVIG单用组。结论 IVIG联合强的松治疗儿童ITP既显效率高,又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儿治疗前后血清血小板生成素(TPO)水平变化及其对糖皮质激素治疗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比较38例急性ITP(AITP)和17例慢性ITP(CITP)患儿激素治疗前后血清TP0浓度,并设正常对照.结果:治疗前AITP、CITP及对照组TPO异常率分别为84.2%、70.6%、1 0.3%,三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异常率分别为26.3%,64.7%,10.3%,三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前AITP,CITP及对照组TP0水平比较三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以CITP患儿TP0水平为最高.治疗前后比较,AITP组TPO水平差异有显著性(P<0.01),CITP组TPO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血清TPO水平低的AITP患儿激素治疗反应好,血清TPO水平高的CITP患儿激素治疗反应差,血清TPO水平可作为预测ITP患儿对糖皮质激素治疗反应的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的护理效果,为临床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治愈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50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总结护理经验,尤其是对患者颅内出血的护理以及心理护理。结果:经临床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的有效护理,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无1例出现并发症。结论:有效的临床护理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康复具有显著效果,可以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