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照海穴之记载首见于<针灸甲乙经>:"照海阴跷脉所生,在足内踝下[1]".又名阴跷穴、漏阴穴,属足少阴肾经,为足少阴和阴跷脉交会穴,系八脉交会穴之一.八脉交会穴除能治疗本经病症外,还能治疗与之相通的奇经八脉的病症,临床应用广泛,李梴医学入门说:"周身三百六十穴统于手足六十六穴,六十六穴又统于八穴",强调了八穴的重要性.本文综述古今资料,略谈个人见解,抛砖引玉,以期促进照海穴乃至八脉交会穴的研究与应用.  相似文献   

2.
三阴交为足三阴经之交会穴,能调节足三阴经循行部位及肝、脾、肾气血阴阳失调。其主病比较繁多,其中以《针灸甲乙经》及《针灸大成》收录较全,《针灸甲乙经》载其能治足下热,胫痛不能久立,湿痹不能行,惊不得眠,五脏游气。《针灸大成》载其能治脾胃虚弱,心腹  相似文献   

3.
三阴交定位经历了从内踝上八寸到内踝上三寸的演变,其穴性也由脾经普通腧穴变化为足三阴经的交会穴,治疗病证由下肢局部病症扩大为脾、肝、肾三脏病证。三阴交穴通过其健脾安胃、调肝滋肾、养心安神的功效,成为针灸临床治疗失眠症的常用穴。  相似文献   

4.
《针灸甲乙经》是现存最早的一部针灸专著,以黄龙祥教授校注的《针灸甲乙经》为底本,记载不孕诊疗的主要章节为《妇人杂病第十》,全书辨经论治不孕以督脉、任脉及足三阴经为主,循经取穴以上髎、神阙、阴交、石门、关元、中极、商丘、曲泉、阴廉、涌泉、筑宾穴为主。  相似文献   

5.
我参加援外医疗队在突尼斯工作期间,根据遗尿症多与足三阴经、任脉以及肾、三焦、小肠、膀胱功能失常有关的理论,选小肠募穴、足三阴任脉交会穴关元和足三阴经交会穴三阴交,二穴配合,进行针刺治疗,获得较好疗效。 230例中,男144例,女86例。年龄最小的4  相似文献   

6.
邵素霞  邵素菊 《陕西中医》2004,25(5):447-448,418
关元为任脉经穴,是足三阴经与任脉的交会穴,为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处,是人生之关要;三阴交是足太阴脾经穴,又为足三阴之交会穴,足三阴之脉起于足,交会于三阴交,复从三阴交分行于少腹,结于阴器,交于任脉,会于曲骨、中极、关元等。依其穴位所在,经脉之循行、交会,肝、脾、肾的生理、病理,关元、三阴交为主治男女生殖系统疾病的常用要穴,尤其治疗妇科病,二穴为主,配伍运用,屡获良效,现将临床运用列举如下。  相似文献   

7.
关元百会穴的配伍运用举隅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关元为任脉经穴,任脉与足三阴经的交会穴,有培肾固本、补益元气、温中散寒、固精固脱,强体保健等功效;百会为督脉经穴,足太阳经与督脉的交会穴,具有健脑宁神、回阳固脱、升阳举陷等功效.2穴一阴一阳,相伍为用,更能增强其温、补、固、升的功效,治疗范围广泛,现将本人在临床中的运用验案略举如下.……  相似文献   

8.
三阴交作为足三阴经的交会穴,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及足少阴肾经理应循行至此相交。但教学中发现存在分歧。根据历代文献记载,三阴交的不同定位可能是造成足三阴经在三阴交穴相交与否的主要原因。结合腧穴主治及经脉特点,内踝高点上八寸处可能是足三阴经交会之处,因此足三阴经循行路线在三阴交穴并非绝对相交,明确这一内容对于正确理解足三阴经的经脉循行及经络腧穴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正> 笔者在针灸医疗工作中,常将异病同治之法应用于临床,每每取得良好效果。兹举例说明如下:一、遗尿与遗精症皆可取穴:①中极、三阴交;②肾俞、次髎、膀胱俞。按中医辨症,虚症可加用艾灸;由湿热引起的遗尿症用泻法;梦遗者可用泻法,毫针刺,不灸。中极为足三阴经与任脉的交会穴,三阴交为脾经要穴,又是足三阴经的交会穴,均有滋补肾阴而益气的效用;肾俞、次髎、膀胱俞均为足太阳膀胱经之俞穴,可调补肾气与膀胱之气,使之膀胱气化功能恢复正常,而达到治遗尿症之效。并有补肾之效,故可治遗精症。例1 郑某,男,14岁,学生。1983年11月19日初诊。主诉:夜间遗尿十一年之久,未经  相似文献   

10.
《针灸大成》中关元穴定位、归经、使用禁忌、针灸操作、配伍应用等,十分详尽。其归于任脉,位于脐下三寸,为任脉与足三阴经交会穴,小肠募穴,可用于治妇科、肾系、脾胃系、心系、肺系、肝胆系等疾病,使用强调辨证论治,针灸结合。笔者通过对《针灸大成》记载关元穴的条文进行分析归纳,总结杨氏的用穴思想及经验,以期对关元穴的现代临床应用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1.
不孕证的古代针灸治疗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计算机对 93种古医籍中用针灸治疗不孕证的内容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显示 ,古人多取小腹部的任脉穴、下肢部足三阴经穴和下背部肾俞等穴。临床多用灸法 ,包括隔物灸 ,也可运用针刺与外敷疗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古代文献中针灸治疗不孕的经穴选用特点和规律,为现代临床针灸治疗不孕选穴提供古代文献依据。方法以《中华医典》(第5版)所收录的前秦至清末中国古代医家所著的综合性医著、医经文献和针灸专著为研究对象,检索有关针刺治疗不孕的古代文献条文。根据既定的文献纳入标准和剔除标准,筛选出137条符合条件的古籍条文,建立以腧穴为主的Excel数据库,运用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提供的"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软件,以数据挖掘技术探讨古代文献中针刺治疗不孕的经穴运用规律。结果古代文献中针灸治疗不孕共出现43个腧穴,十四经穴占37个;应用频次前5位的腧穴分别是关元、中极、然谷、涌泉和商丘;选穴多取自任脉与足少阴肾经;选取腧穴集中分布在下腹部、下肢远端;所选特定穴类别以交会穴、五输穴和募穴为主。结论针灸治疗不孕的选穴注重选用任脉和足少阴肾经腧穴,突出腧穴远近配合使用,重视多经交会穴、五输穴和募穴应用,强调辨经辨证相结合。  相似文献   

13.
卓娅 《针灸临床杂志》2000,16(11):33-34
三阴交是足太阴脾经 ,足厥阴肝经 ,足少阴肾经三条经的交会穴。“脾主中 ,肾肝主下 ,中下焦一穴可以尽之。”故该穴是统治脾肝肾三阳经所主病证。在临床上应用甚广。1 配合谷治滞产经闭  合谷为手阳明大肠之原穴 ,大肠为肺之腑 ,主气 ,其性下行 ,补合谷能补气以导胎下行 ,三阴交为三阴经交会穴 ,主阴血 ,泻三阴交可行血活血 ,补合谷泻三阴交有补气活血功效 ,故能催生 ,又可治经闭不行 ,其机理亦为此二穴能调气行血 ,祛瘀通经。2 配关元治泌尿生殖系疾病  关元为肝脾肾足三阴与任脉之会 ,又为小肠之募穴 ,任脉起于胞宫 ,主一身之阴 ,凡…  相似文献   

14.
中医认为,妇人以阴血为本,而阴血与冲任二脉关系密切。根据经络学说,针灸治疗妇科病应以冲任二脉穴位为主。冲脉为奇经,本身无所属腧穴,其穴多寄于其他经脉中,其交会穴多在足少阴肾经,而八脉交会穴则在足太阴脾经上。针灸临床取穴原则上多采取远近结合的取穴法。因而,在治疗妇科疾病时,常取少腹部腧穴和下肢腧穴。少腹部以任脉经穴为主,下肢以取脾经腧穴居多。足太阴脾经,起于足大趾内侧,沿下肢内侧入腹,与肝肾交于三阴交和中极、关元等穴。脾脏属土,位居中焦,主运化,主统血,是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故脾经穴如三阴交、血海等从脏腑理论上…  相似文献   

15.
三阴交穴是足太阴脾经输穴,又是足三阴经的交会穴,广泛应用于临床,既可祛邪,又可固本,配伍得当,疗效显著。通过临证治疗癃闭、痛经、真性球麻痹3个案例,体现了三阴交一穴调三经三脏气血,治本出发,鼓舞三经气血的作用特点。  相似文献   

16.
关元为任脉经穴 ,是足三阴经与任脉的交会穴 ,穴居于脐下三寸 ,为男子藏精 ,女子蓄血之处 ,是人生之关要 ;三阴交是足太阴脾经穴 ,又为足三阴之交会穴。二穴为主 ,配伍运用 ,治疗妇科病 ,屡获良效 ,现列举几例。1 痛经   2 0岁 ,痛经 8年。 1 2岁月经初潮时即有小腹作痛 ,未引起重视。近 3年来痛经加剧 ,经量少 ,色暗红 ,有血块 ,虽服止痛片可暂缓痛势 ,但下次月经来潮仍疼痛不已 ,据病情诊断为痛经。取穴 :关元、三阴交、太冲。针入得气留针 1 0 min后疼痛缓解 ,后每次月经来潮前 2~ 5 d开始针刺上 3穴 ,连针 3个周期病愈。随访 4年未…  相似文献   

17.
罗丹 《新中医》2015,47(4):329-329
笔者在急诊科工作期间,运用指压或针刺三阴交治疗原发性痛经,尤其是对非甾体类药物治疗无效或有非甾体类药物禁忌患者均屡屡见效。三阴交穴源于晋·皇甫谧《针灸甲乙经》,系足太阴脾经腧穴,为足太阴、足厥阴、足少阴三阴经交会之处,主治功能甚广,定位在内踝尖上三寸,胫骨内侧面后缘,大凡与脾、肝、肾三阴经相关疾病均能治疗。《金针王乐亭》曰:"三阴交滋阴,健脾,助阳。为治血之要穴。"在《中医学解难·针灸分册》中有"三阴交健脾,益肾,疏肝,理血"  相似文献   

18.
三阴交在妇科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阴交为足太阴脾经之穴,又为足太阴经交会穴,凡与肝脾肾相关疾病均可以用三阴交治疗,在临床应用非常广泛。尤其是在妇科疾病中,三阴交可以治疗经、带、胎、产及妇科杂病,所以历代针灸医家在治疗妇  相似文献   

19.
中脘穴,出自<针灸甲乙经>,属任脉,为足阳明胃经的募穴,八会穴之一,腑之会穴,任脉与手太阳、手少阳、足阳明经交会穴.别名中管、太仓.<千金方>云,中管、承满,主胁下坚痛.  相似文献   

20.
分析现代针灸治疗月经性偏头痛的经穴使用特点及规律。搜集从1990年1月—2015年12月发表在中英文数据库中的针灸临床研究文献,建立月经性偏头痛针灸临床数据库,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筛选出使用频次最高的经脉、腧穴及取穴部位,探索总结出现代针灸治疗月经性偏头痛的选经用穴的潜在规律。从针灸治疗月经性偏头痛的腧穴运用频次统计上看,足少阳经为治疗月经性偏头痛的首选经脉,风池、率谷、百会、太冲等穴的使用频次较高,取穴部位主要集中在头面颈项部,所以对月经性偏头痛的治疗还是以局部取穴为主,同时现代还比较注重远端取穴;太冲穴不仅为足少阳经的表里经脉上的腧穴,同时还是足厥阴经的原穴、腧穴;此外,对交会穴的选用也是现代针灸处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