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2.
3.
目的:观察电针攒竹穴对骨癌痛大鼠行为学及β-内啡肽(β-EP)含量的影响,探讨电针对骨癌痛的影响和调节作用.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电针组、模型组,每组10只.空白组不作处理,电针组和模型组胫骨注入0.5 ml约2×107 cells/ml walker256细胞悬液制成大鼠骨癌痛模型,假手术组注入等量无菌生理盐水.各组采集大鼠术前及术后机械性痛敏和热痛敏变化,并通过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下丘脑β-EP含量.结果:造模9天起,模型组机械性痛敏与空白组、假手术组和电针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电针组与空白组、假手术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造模11天起,模型组热痛敏与空白组、假手术组和电针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电针组与空白组、假手术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下丘脑β-EP含量模型组与空白组及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电针组与空白组及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电针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电针攒竹穴可以调节机体的机械性痛敏和热痛敏闽值并抑制大鼠下丘脑内因骨癌痛被激活的β-EP.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电针(EA)镇痛的累积效应,及其与下丘脑CAMKⅡ表达的关系.方法 Wistar雌鼠7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10),慢性压迫性损伤(CCI)组(n=30),去卵巢(OVX)+ CCI组(n=30).后两组又各分为不电针、EA 2天(2 d)和2周(2w)组,每组10例.OVX动物去除双侧卵巢,每天颈背部皮下注射D-半乳糖,7周后水迷宫法测试动物学习记忆能力.结扎坐骨神经造成CCI慢性痛模型.电针双侧“足三里”-“阳陵泉”穴,1次/d,不同组分别电针2d、2W.辐射热照射测定大鼠缩腿潜伏期,以两足的差值作为痛敏分数(HAS).用免疫组化法测定下丘脑室旁核(PVN) CAMKⅡ阳性产物的表达.结果 CCI后,动物HAS明显增大.CCI+ A2W组HAS的绝对值显著低于CCI组、CCI+ EA 2 d组(P<0.05);并且显著低于OVX+ CCI+ EA2W组(P<0.05).与CCI组比较,CCI+ EA2W组下丘脑PVN中CAMKⅡ积分灰度值明显较低(表达上调;P <0.05);而CCI+ EA 2 d组无明显变化.OVX+CCI+ EA2W组CAMKⅡ积分灰度值明显低于OVX+ CCI组(P<0.05),而显著高于CCI+EA2W组(P<0.05).与CCI+EA2W组比较,OVX+CCI+ EA2W组CAMKⅡ表达的上调程度低,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重复电针有累积镇痛效应;下丘脑CAMKⅡ表达上调与针刺累积效应密切相关;神经记忆力的减退在一定程度上减弱针刺镇痛的累积效应.  相似文献   

5.
王文靖  赵仓焕  谢步霓  盛佑祥  朱小华 《针刺研究》2006,31(3):131-135,F0003
目的:观察累加电针对炎症痛大鼠模型不同间隔时间的镇痛效果,从而探讨针刺镇痛的最佳治疗间隔时间。方法:9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电针组,以佐剂性关节炎大鼠作为炎症痛模型,分别以3、6、12、24h作为电针治疗间隔时间。选用“昆仑”和“悬钟”穴,电针频率15~100Hz,疏密波,电压2~4V,留针20min,连续治疗6d后观测大鼠疼痛级别、痛阈、下丘脑前阿黑皮素和前脑啡肽原mRNA的表达。结果:电针组的疼痛级别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24h电针组的痛阈高于模型组(P<0·01),各电针组下丘脑前阿黑皮素和前脑啡肽原mRNA表达的细胞数均明显高于模型组。在不同间隔时间电针治疗中,以间隔24h治疗更能明显降低炎症痛大鼠的疼痛级别并提高其痛阈,促进下丘脑前阿黑皮素和前脑啡肽原mRNA表达(P<0·05或0·01)。结论:电针对炎症痛大鼠模型具有非常明显的镇痛作用,间隔24h重复治疗可显著提高其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6.
电针对大鼠下丘脑背内侧核痛敏神经元放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玻璃微电极记录SD大鼠下丘脑背内侧核(DMH)病敏神经元的放电。电针“足三里”和“三阴交”后观察到:(1)DMH痛兴奋单位的自发放电和痛诱发放电的频率明显减少。且痛诱发放电的时程明显缩短;(2)DMH痛抑制单位的自发放电频率增加,并解除伤害性刺激引起的抑制效应。上述结果提示:DMH参与针刺镇痛。  相似文献   

7.
电针对下丘脑后区神经元放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 实验用成年杂种家兔,观察了电针“内关”、“足三里”和尾部非穴点对下丘脑后区(PHA)神经元电活动的影响。 1.电针“内关”后,31个PHA神经元被兴奋者16个(51.6%),被抑制者10个(32.3%),这两种效应具有很好的重复性,有5个没有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电针对大鼠下丘脑孤啡肽表达的影响。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ABC法观察大鼠下丘脑孤啡肽变化;应用RT-PCR技术观察大鼠孤啡肽前体mRNA的变化。结果 电针可以上调去卵巢大鼠下丘脑孤啡肽免疫阳性细胞数,去卵巢大鼠下丘脑孤啡肽前体mRNA含量在电针前后变化不大。结论 电针可以影响去卵巢大鼠下丘脑孤啡肽表达。  相似文献   

9.
我们过去的实验证明,针刺面部穴位的镇痛效应是通过三叉神经传入的,并在三叉神经脊束核由可以产生相应的诱发电位。为了进一步探讨镇痛的作用原理,我们在动物实验中观察,电针条件下三又神经脊束核诱发电位和三叉神经逆行动作电位的变化。一、电针对三叉神经脊束核诱发电位的影响刺激眶下神经可以在同侧三叉神经核范围内产生一个诱发电位,即先出现一个短时程的负相电位(简称N波),继之以一个长时程的正相电位(简称P波)。经实验分析N波及P波均为三叉神经核二级神经元产生的突触后场电位。电针分为二组,一组电针刺激同侧下颌神经;另一组电针“足三里”等穴位。电针的时间为5分钟,停针后再观察5分钟。在刺激神经干的11只家兔中有6只可以见到电针时中枢诱发电位呈不同程度的减弱,停止电针后均见恢复。而在电针作用下P波的变化往往比较敏感,个别动物P波可以完全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电针对足底切口痛大鼠痛阈、下丘脑和脊髓内β-内啡肽(β-EP)、中缝背核(DRN)内5-羟色胺(5-HT)的影响,探讨电针对足底切口痛大鼠的镇痛作用机制。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电针穴位组、电针非穴位组,每组8只。采用足底切口复制痛模型。电针穴位组选取右侧"足三里""昆仑"穴,电针非穴位组选择两穴位旁开3mm非穴位处,每天电针1次,每次20min,治疗3次。观察各组大鼠痛阈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免疫组化法测定下丘脑、脊髓内β-EP以及DRN内5-HT的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大鼠机械痛阈及热痛阈均较正常组明显降低(P0.05);下丘脑β-EP含量较正常组明显升高,β-EP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多(P0.05);DRN内5-HT表达水平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电针穴位组大鼠的机械痛阈和热痛阈明显高于模型组和电针非穴位组(P0.05);下丘脑β-EP含量和阳性细胞数较模型组与电针非穴位组明显升高(P0.05);DRN内5-HT表达水平较模型组和电针非穴位组明显升高(P0.05)。各组脊髓内β-EP含量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对大鼠足底切口疼痛的镇痛作用可能是通过提高下丘脑β-EP含量进而激活DRN内5-HT的表达介导。  相似文献   

11.
<正> 近年来镇痛原理研究的大量工作证明,中枢神经系统中存在着内源性痛觉调制系统,各种镇痛措施如脑刺激镇痛、针刺镇痛、吗啡镇痛等作用方式和途径虽不相同,但本质上可能都是激活了内源性痛觉调制系统而发挥镇痛效应的。我们研究室以往的  相似文献   

12.
Alterations of proopiomelanocortin (POMC) rnRNA level in the hypothalamic arcuatenucleus were studied in rats grouped under 6h, 24h l 72h, 96h and 96h (EAX2 ) after elec-troacupuncture(EA) using rnolecular hybridization techniques. It was found that after EA, the levelof POMC mRNA rose significantly (P<0.001 ), a maximun being in the 72h group and declining inthe 96h group. In the 96h (EAX2 ) group, where EA was given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72nd hour after the first one, instead of declining, the mRNA leve1 rose again. The findings may provide an expla-nation for the long postueffect of EA and its accumulation.  相似文献   

13.
<正> 文献中关于孤束核的形态及生理功能有很多报导,已知孤束核不仅和脑内很多核内及脊髓有着广泛联系,而且近年来发现孤束核内存在着多种神经递质,特别是存在着一些与痛疼有关的神经递质,如P物质(SP)、脑啡肽、5-羟色胺等。因此关于孤束核的功能,除作为内脏活动中枢外,它  相似文献   

14.
大鼠尾核头部微量注射纳洛酮和多巴胺对电针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尾核不但参与躯体运动的调节,也和感觉机能有关。我们以往的工作表明,刺激大鼠尾核头部能够激活大多数中缝大核(NRM)神经元的自发放电和抑制其伤害性刺激诱发的反应;在尾核头部前区微量注射吗啡也能明显地抑制NRM神经元的伤害感受性反应;电针“足三里”穴激活NRM神经元自发放电和抑制伤害感受性反应的效应在电解损毁双侧尾核头部后明显降低。这些结果均表明,尾核头部参与对疼痛的调节和控制;其效应至少有一部分是通过脑  相似文献   

15.
<正> 本实验室以往研究表明,下丘脑弓状核参与各种镇痛)并认为可能与胞体密集于下丘脑弓状核内的β-内啡肽(β-EP)能神经元活动有关。本实验对新生大鼠腹腔注射谷氨酸钠(Monosodium Glu-tamate,MSG)破坏弓状核神经元,并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对β-EP 细胞进行  相似文献   

16.
The bidirectional adjustment of acupuncture means that when the physiological activities of the human body is undergoing an i mbalance state , acupuncture sti mulation of some acupoints may facili- tate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is abnormal state or nor- malize the body’s physiological performance to recov- er its original equilibriumor establish a newequilibri- um[1]. The electrical activity of neurons is one of the i mportant indexes reflectingthefunctional state of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相似文献   

17.
<正> 文献报道调节疼痛和血压的中枢之间有重叠,人和动物高血压情况下发生痛觉减退,中枢内参与痛和镇痛调制的递质系统如内源性鸦片样物质(endogenousOpiate-like Substance,OLS),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A)等系统又都调节血压;因此,本工作检验;(1)具有镇痛作用的电针刺激对血压有何效应,(2)电针调制疼痛和血压的机理  相似文献   

18.
<正> 在人和动物的单侧迷路被破坏后会出现眼球震颤和躯体偏斜等前庭平衡紊乱的症状,但经过一段时间后,这种前庭平衡的紊乱能得到部分的代偿,深入研究这种前庭代偿过程,将有助于阐明人类内耳迷路疾病的机制。目前已经知道,前庭代偿过程和中枢神经系统各个部分以及外周感受器的传入冲动有密切的联系,阻断躯体感觉感受器的传入冲动能减慢前庭代偿过程,电针刺激也能引起躯体感觉感受器的兴奋,但电针能否影响前庭代偿过程的工作尚未见报道,为此,我们对破坏单侧迷路后的30只豚鼠  相似文献   

19.
在乌拉坦、氯醛糖麻醉、三碘季胺酚麻痹并人工呼吸的家兔上,观察到延髓腹外侧区在刺激防御反应区引起的心血管反应中,和在维持正常血压与心率中有重要作用。该区也是腓深神经传入冲动抑制刺激防御反应区诱发的心律失常,升压反应与其他心血管反应的关键部位。电针足三里穴对高血压与心律失常的抑制作用可能是由于腓深神经粗纤维的传入冲动对延髓腹外侧区神经元活动的抑制。内源性吗啡样物质可能参与之。  相似文献   

20.
电针对狗胃分泌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实验在5只带有食道瘘和胃瘘清醒狗进行。胃液通过胃瘘连续收集,每15分钟收集一次。针刺足三里、脾俞和内关等穴位。实验结果表明,针刺穴位可使胃液碳酸氢盐和钠分泌显著增加,胃酸明显减少。电针要比手针作用效果好。针刺对胃酸分泌作用可被局部麻醉药——利多卡因封闭穴位或静脉给予抗胆碱药物——阿托品所阻断。提示针刺对胃分泌作用是通过体壁——内脏反射机制实现,其中胆碱能神经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